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教学质量和学习能力提升对课堂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和掌握更多知识,有效提高数学课堂质量。有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中高年级
传统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讲解教材内容,影响到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得个体失去对数学知识浓厚兴趣,加之未能重视学习过程导致班级整体学习质量较低、影响到对知识掌握情况。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主体,数学学习中不能缺少小学生参与和交流,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让学生课堂中以积极交流、相互配合,更好地完成新课学习任务。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
很多时候,数学教师为了讲解知识不重视个体地位、或是不愿意浪费时间而控制自主探究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影响到自身学习兴趣和质量。面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应结合班级实际学情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小组讨论方式来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获取学科知识,结合教材重难点来进行合作,让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注重知识探究与小组合作,有效促进对数学内容的掌握。
在讲解“认识竖式”知识点时,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在小组中初步体会和认识到有余除法与生活间密切联系。课堂中,教学多媒体上显示出大盘子里面放着20 个苹果,组内学生要思考小盘子里面放着 5 个苹果,那么 20 个苹果能够放几盘。乍一看来,上面问题较为简单, 邀请班级学困生来回答问题,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能放 4 盘,或是用除法算式方法计算 20÷5=4,亦或是动手操作来摆一摆发现能够放 4 盘。简单问题回答得较有成就感,数学教师紧接着引导各小组尝试应用除法竖式来进行求解,学生课前预习对知识点有了初步认识,鼓励个体积极动笔来写,思考其中每个数字分别代表的意义。结合上述问题, 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为接下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理设置小组
一棵树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个班也没有两名相同的个体。小组分配时,教师关注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来划分各小组,把班级不同学生进行有机组合,让每个人在小组中都能有表达自己计划,实现优生与差生间互补,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整体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布置各小组任务,给予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来发挥智慧,学好本节课知识。
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进行探究和学习,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 学生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思考如何建建筑才能确保更加稳固,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来完成作品。作品整体完成后,数学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和思考,进行讨论后来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稳固、球体并不稳定。紧接着,教师多媒体展示出一些物品来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来进行分类,小组成员要了解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对两种类型物体有感性认识,再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分析。随后,教师分发给各小组长方体和正方体,加深对感性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和创造能力,循循善诱地让每个人参与合作,有效提升课堂授课质量和效率。借助于课堂教学,数学教师整节课关联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来完成学习任务,有效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
三、进行适度评价
数学课堂授课中,教师以传统方式讲解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感觉课堂较为枯燥无味,课堂缺乏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合理评价。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要给予适度评价来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有效提升合作学习效率,激发各小组间的竞争欲望。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小组中来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知识点,拓宽学习视野。
適当鼓励和正面评价能够调动课堂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学习效果,依据表现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进入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变得更加成熟,教师在授课中基于学生心理来鼓励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探究中意识到小组合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整体荣誉,促进持续性学习和生活,让每个人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组内帮扶和激励来实现共同进步,以积极、正面评价让学困生喜欢上数学。实践表明,合理评价促进知识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多兴趣,小组变得更加团结、有爱。
总之,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要从调动积极性、合理设置小组和适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更好地促进自身数学能力的发展, 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寿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J]. 教育革新,2019(10).
[2]廖长春 .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J].赤子(上中旬),2017(01).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沙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中高年级
传统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讲解教材内容,影响到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得个体失去对数学知识浓厚兴趣,加之未能重视学习过程导致班级整体学习质量较低、影响到对知识掌握情况。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主体,数学学习中不能缺少小学生参与和交流,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让学生课堂中以积极交流、相互配合,更好地完成新课学习任务。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
很多时候,数学教师为了讲解知识不重视个体地位、或是不愿意浪费时间而控制自主探究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影响到自身学习兴趣和质量。面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应结合班级实际学情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小组讨论方式来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获取学科知识,结合教材重难点来进行合作,让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注重知识探究与小组合作,有效促进对数学内容的掌握。
在讲解“认识竖式”知识点时,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在小组中初步体会和认识到有余除法与生活间密切联系。课堂中,教学多媒体上显示出大盘子里面放着20 个苹果,组内学生要思考小盘子里面放着 5 个苹果,那么 20 个苹果能够放几盘。乍一看来,上面问题较为简单, 邀请班级学困生来回答问题,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能放 4 盘,或是用除法算式方法计算 20÷5=4,亦或是动手操作来摆一摆发现能够放 4 盘。简单问题回答得较有成就感,数学教师紧接着引导各小组尝试应用除法竖式来进行求解,学生课前预习对知识点有了初步认识,鼓励个体积极动笔来写,思考其中每个数字分别代表的意义。结合上述问题, 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为接下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理设置小组
一棵树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个班也没有两名相同的个体。小组分配时,教师关注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来划分各小组,把班级不同学生进行有机组合,让每个人在小组中都能有表达自己计划,实现优生与差生间互补,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整体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布置各小组任务,给予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来发挥智慧,学好本节课知识。
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进行探究和学习,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 学生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思考如何建建筑才能确保更加稳固,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来完成作品。作品整体完成后,数学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和思考,进行讨论后来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稳固、球体并不稳定。紧接着,教师多媒体展示出一些物品来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来进行分类,小组成员要了解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对两种类型物体有感性认识,再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分析。随后,教师分发给各小组长方体和正方体,加深对感性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和创造能力,循循善诱地让每个人参与合作,有效提升课堂授课质量和效率。借助于课堂教学,数学教师整节课关联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来完成学习任务,有效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
三、进行适度评价
数学课堂授课中,教师以传统方式讲解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感觉课堂较为枯燥无味,课堂缺乏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合理评价。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要给予适度评价来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有效提升合作学习效率,激发各小组间的竞争欲望。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小组中来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知识点,拓宽学习视野。
適当鼓励和正面评价能够调动课堂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学习效果,依据表现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进入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变得更加成熟,教师在授课中基于学生心理来鼓励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探究中意识到小组合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整体荣誉,促进持续性学习和生活,让每个人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组内帮扶和激励来实现共同进步,以积极、正面评价让学困生喜欢上数学。实践表明,合理评价促进知识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多兴趣,小组变得更加团结、有爱。
总之,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要从调动积极性、合理设置小组和适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更好地促进自身数学能力的发展, 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寿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J]. 教育革新,2019(10).
[2]廖长春 .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J].赤子(上中旬),2017(01).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沙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