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说“坐”,当然是简单又易行的事儿,因为桌椅板凳沙发都是现成的,但是在中国汉魏以前,古人没有这些可以依靠的“家伙什儿”,怎么办呢?只能“席地而坐”。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曹宪说云:“……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与坐皆膝著于席,而跪耸其体,坐下其臀……若蹲,则足底着地,而下其臀,耸其膝曰蹲……若箕踞,则臀著席而伸其脚于前,是曰箕踞。”实际上这些姿势都属于古人“席地而坐”的范畴,而着地支撑点有双膝、或足底、或臀股之不同。
玉人(图1),商代晚期,高7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臣”字形眼,大鼻小嘴。发辫盘旋于头顶,戴圆箍形冠以束发,冠前有卷筒状装饰。身穿交领衣,衣领低垂于胸,长袖至腕,衣下缘似及足踝,衣饰云纹、夔龙纹、蛇纹。腰部束菱形纹宽带。腰左侧佩一宽柄器,器的上端作卷云纹,下端弯曲呈蛇头形,脚着方鞋。此玉人正坐,双手抚膝,神态庄重,衣饰华丽,造型规整,宽柄器神秘而奇特,这可能就是商王武丁配偶妇好本人的雕像。
石人图像(图2),商代晚期,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这是一件残缺了一半的白色大理石人像图。石人身饰窄衣袖、大宽领的短上衣,衣襟右衽,下垂膝部。衣领、袖口装饰花纹,腰带饰云雷纹、人字形纹。从侧面图像可以清楚看到石人以膝着地,手置膝上,直身,臀部贴住自己的后脚跟,这是古人正坐的标准姿势。
从图1、图2我们看到,古人的“正坐”,是双腿并拢,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放在自己的后脚跟上, 直身,双手抚膝,这是一种比较放松的形态,也是最体面的一种坐姿。
玉人(图3),商代晚期,高8.5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圆脸,“臣”字形眼,短发,长眉,小嘴,高鼻。双阴线琢出衣上纹饰,长袖及腕,衣下缘似及小腿,胸部显兽面纹。玉人跪坐,头微低,双手抚膝,倾身注目,神情谨慎。
玉人(图4),商代晚期,高5.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臣”字形眼,宽额尖颌,小口塌鼻梁,双耳微靠上。头上留一圈短粗的头发,后脑有上下贯通孔,两腿间有深圆孔。穿长袖衣,高后领,衣下缘及臀部,身后饰云纹,脚着鞋。玉人跪坐,两臂内弯,双手抚膝,头微抬,眼睛大睁,神形拘束。
图3、图4所示玉人,属于古人的“跪坐”。古人宴饮之时,都坐在“筵席”上,也叫“坐席”,即地上放一张大席,先铺的称“筵”,“筵”上再加铺略小的席,就坐入席,也即是“席地而坐”。古人登席前,先脱鞋袜,然后从下位入席,屈腿,双膝着地并拢,直腰,臀股与双足保持有一定距离,这叫“跪坐”,也称“危坐”,是正式场合中最恭敬的坐姿。
古人“坐席”讲究“食坐尽前,虚坐尽后”。意思是宴饮时身体尽量往前坐一点,那样不会因为饮食而弄脏了坐席,是为“危坐”。其他时候身体尽量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是为“安坐”。
《礼记·曲礼》讲待客之礼说,主客开始时均以跪坐姿互相谦让,谦让结束后方才转为正坐姿再进入正式交谈。古人“跪坐”与“正坐”之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玉人(图5),战国,高7.5厘米,河南洛阳市铜加工厂出土。玉人圆雕,突目,大耳,塌鼻,抿嘴,头上作圆髻,脸侧系冠带。身饰方格、三角和条带纹。玉人挺身提臀,跽坐状,双手置于腹前,神情肃穆,随时准备有所行动。
玉人(图6),西汉,左高1.9厘米,宽0.7厘米;中高2厘米,宽1厘米;右高1.9厘米,宽0.8厘米,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三件玉人,均圆雕加阴线琢刻成型,挺身,拱手,跽坐,有上下贯穿孔。左件面形椭圆,阴刻五官、领襟;中件正面圆鼓,阴刻眉眼鼻嘴,双耳外竖,衣袖、裙裾、背面发冠、双腿及足,刻画周全;右件阴刻五官,脑后简单刻出垂髻和衣纹。
图5、图6玉人表现的是古人的“跽坐”,即两膝着地,臀部离开后脚跟,挺身直腰,是准备起身,而膝尚在地上,也叫跪起。因为身体上挺,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加长了,故亦称“长跪”。“跽坐”与“跪坐”,同为两膝着地,提臀耸体,只是“跪坐”头手相应,系拜之形,似乎将拜而未拜的准备姿势,表示恭敬。而“跽坐”不是要拜,是跪而挺腰耸身,将要站立的准备姿势,事情紧急时,身躯自发的上抬直立,也可转成长跪,往往表示跽者受惊欲起将要有所作为的样子。
《史记·范雎列传》记“范雎说秦王”:“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直到范雎与秦王交谈完毕,“范雎拜,秦王亦拜”。可见秦王首先是“跪坐”而恭问,待三问而非答,于是耸身“跽曰”,最后在问答结束才有互拜,于此便见出“跪坐”与“跽坐”之意义与区别。
《史记·项羽本纪》载:霸王项羽率四十万人马,兵临新丰鸿门,此时沛公刘邦在霸上仅存士卒十万,寡不敌众,刘邦只得硬着头皮去项王营中相见。项王摆下“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酒席间范增三次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王杀掉刘邦,项王默然不应。范增便召项庄进帐舞剑,伺机刺杀刘邦,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幸亏刘邦有个“内线”,就是项王的叔父项伯,他对项王说,一个人舞剑不够好看,我愿意和项庄同舞,遂亦拔剑起舞,且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挡护刘邦。情况万分紧急,张良赶忙出帐至军门召刘邦的骖乘樊哙,于是樊哙带剑拥盾撞倒卫士闯入帐内。樊哙“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副要玩命的架势。“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面对全副武装的不速之客,这时候项王的反应是“按剑而跽曰……”,也就是由“跪坐”变为“跽坐”,左手把剑,身体上挺,这已经是一种准备自卫的动作。因为“跽”的姿势虽然还属于“坐”,但是更加方便行动,可以随时防范樊哙的刺杀。
绿松石人(图7),商代晚期,高4.38厘米,宽1.79厘米,厚0.8厘米,河南安阳黑河路出土。绿松石两面浅阳线浮雕侧面人形,高冠,“臣”字形眼,抿口,“C”形耳。收腿耸膝下臀,作蹲踞状,足部微残。 玉羽人(图8),商代晚期,通高11.5厘米,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玉人圆雕,高冠为鸟形,尾部链接三个椭圆形环。“臣”字形眼,粗横眉,半环耳,嘴呈鸟喙状。腰、背两侧至臀部各有一竖列鳞片纹,鳞片纹外侧雕有羽翼。足背前各有三条阴刻短线,以示足趾。玉人手臂拳曲于胸前,收腿耸膝下臀,成蹲踞式。
玉人(图9),西周,高2.7厘米,厚0.6厘米,陕西扶风强家村M1出土。玉人圆雕,头上发髻突出,其上对钻一孔。眉弓凸出,深眼窝,隆鼻大耳,双目直视,神情呆板。身体两侧以阴线琢出双臂,背部饰菱形纹。玉人收腿耸膝下臀,手抚膝盖,作蹲踞状。
图7、图8、图9表现古人的“蹲踞”,即脚底着地,收腿耸膝,臀部下坐,是谓“蹲着坐”。“踞”,本义为蹲坐。
1929年殷墟第3次发掘时,在小屯村大连坑出土的抱腿石雕人像残块图(图10)。石人像穿对襟衣,长袖窄袖口,衣饰云纹和目雷纹。腹胯间可见兽面纹,足有履。石雕人像臀部着地,耸膝分腿,双手抱胫,箕踞而坐。
1943年河南安阳四盘磨出土的石雕人像图(图11),商代后期遗物。此白石圆雕人像高14.5厘米,“臣”字形眼,平鼻,抿嘴,头戴平顶而周廓稍高之圆帽,身穿无纽对襟衣,衣上饰以目纹、云雷纹等。腹胯间可见兽面纹,足有履。石雕人像臀部着地,双手后撑,仰面袒胸,耸膝分腿,箕踞而坐。
玉人(图12),西周晚期,高4.4厘米,宽2.25厘米,厚2.1厘米,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玉人圆雕,头上高髻,微向前倾,长脸,尖颌,柳叶形长眉,“臣”字形眼,高鼻,宽嘴。臀部着地,耸膝分腿,双手抱膝,箕踞而坐。
图10、图11、图12表现古人的“箕踞”,也是古人最随便的坐姿,臀部着地,两腿前伸分开,呈八字状,看起来形似簸箕。
著名考古学家李济说:“蹲踞与箕踞的习惯在商代似乎比跪坐更为流行;侯家庄玉佩代表日常的生活,四盘磨造像是一种放肆的姿态,小屯石像可能是一种图腾的象征。”
有周一代,社会交往中的礼仪得到空前的重视与规范,当然也包括人之“坐容”。《论语·宪问》云:“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夷”,这里引为夷人的坐姿,即蹲踞。吴大《夷字说》:“东夷之民,蹲踞无礼义”。“俟”,等待,“孙”为“逊”,谦让,“贼”同“害”。原壤虽然是孔子的老朋友,但他以“夷踞”的姿势坐等孔子,也不出门相迎。所以孔子来后一见原壤,当场就发了火,用拐杖敲打着原壤的小腿责骂道:“你从小就不懂礼数,长大了也没啥可表述的事迹,到老了白浪费粮食,就是个祸害。”
蹲踞这种比较生活化的坐法,是殷商时期东方夷人(今江苏、山东一带原住民)的坐法,与中原“文明”的跪坐相比,自然显得原始、粗俗,原壤的坐法被称为“夷”,源头即在此。
为什么孔子一见到“原壤夷俟”就发了火呢?原来蹲踞这种坐法容易暴露人的下体,两腿前伸分开的箕踞尤其会“走光”。《韩诗外传》记载:“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孟子的老婆就是这样叉开腿坐着让孟子看到,差点被孟子给“休”了。自黄帝始,中原人一般是以“上衣下裳”为服制标准,下裳仅是裙子,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裤子。到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开始有了关于裤子的记载,但那时人们穿的是开裆裤,且不着内裤,如是“蹲踞”或“箕踞”成何体统?假若有人这么坐着见人,那不是对别人的一种侮辱吗?所以古人认为,最不礼貌的坐姿,就是“箕踞”。《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刺秦王而不中,被秦王砍了七八剑,身负重伤,“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荆轲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蔑视的姿态。
古人之“坐”,那也是一种功夫,君不见“危坐一时,痹不得摇。”六朝的嵇康,拒绝做官,就是受不了这种上班的危坐,只一个时辰便肢体麻木,且还要保持坐姿不能随便活动,实在是“不堪也”。
然而世间却有坚忍奇人,三国的管宁“自越海及归,常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木榻上总是跪坐的地方竟被管宁的膝盖抵出了窟窿,即使这样他也从不放任“箕踞”,要说古人的“坐”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礼仪性质的“正襟危坐”,时间久了确实累人,而在非公开非正式场合的蹲踞、箕踞等“坐”法,相对随意、舒适,应该是古人常有的休息性姿势。所以,当孟子告状时,孟子的母亲并不苟同,她认为:孟子之妻,在室而踞,独自休息,并不碍于人,反而是孟子悄无声息地进入妻室,使人无备,属于无礼。故古人云:“箕踞乃不对客之容,如孔子所谓燕居。”
李济认为:“跪坐习惯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放弃,大概起源于胡床之输入,以及东来佛教僧徒跏趺的影响;但是全部的遗忘,却是交椅流行以后的事。两汉时代,这一习惯,虽已开始动摇,但大体尚保持,跪拜的礼节及启处的姿势仍以此习惯为起点,这可以由近代拓印及影印的各种汉画像看得很清楚。”
(图13)吊唁祭祀图画像石,汉代,高48厘米,宽185厘米,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出土。此图似为丧礼,场面很大。门内几上置简册,有一人执彗(扫帚),二人执挺(木棒),分列两旁,犹如仪仗。一人跪读祭文,神态肃穆,前为吊唁的人,排列数行,均持笏而跪,其后放置着很多祭品,并有人照管(本图部分简略)。可以看出,古人“以丧礼哀死亡”,“吊死问生”,在这种正式而隆重的场合,人们一般为恭敬的“跪坐”姿势。
《史记》载,有一次郦食其去见刘邦,“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见了不拜,仅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刘邦马上意识到“踞见”长者为失礼,于是赶忙站起,整理好衣裳,请郦生上坐。这里的“床”,又称“榻”,是“席”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本义为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榻上进行,在榻上仍然是沿袭“席地而坐”的习惯。随后又产生了和这种矮床配合使用的“几”。《说文》:“几,坐所以凭也。”几亦属坐具之列,坐有依凭,自然舒服多了。
讲学图画像石(图14),汉代,四川成都青扛坡出土。我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自孔子而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各地讲学兴起,书院更是成为儒家讲经的地方。此画像石便是讲学图,讲授者凭几跪坐榻上,听讲者持简跪坐于席上,有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仍是一派恭敬的姿态。
玉人(图15),西汉,高5.4厘米,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人圆雕,脸形瘦削,长眉短须,束发于脑后,头戴小冠,冠带扎于颔下。身穿右衽长衣,宽袖,腰间系斜格纹带。玉人凭几而跪坐,双手置于几上,神情恭谨。底座下面阴刻铭文五行十字:“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责编:禹默)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曹宪说云:“……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与坐皆膝著于席,而跪耸其体,坐下其臀……若蹲,则足底着地,而下其臀,耸其膝曰蹲……若箕踞,则臀著席而伸其脚于前,是曰箕踞。”实际上这些姿势都属于古人“席地而坐”的范畴,而着地支撑点有双膝、或足底、或臀股之不同。
玉人(图1),商代晚期,高7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臣”字形眼,大鼻小嘴。发辫盘旋于头顶,戴圆箍形冠以束发,冠前有卷筒状装饰。身穿交领衣,衣领低垂于胸,长袖至腕,衣下缘似及足踝,衣饰云纹、夔龙纹、蛇纹。腰部束菱形纹宽带。腰左侧佩一宽柄器,器的上端作卷云纹,下端弯曲呈蛇头形,脚着方鞋。此玉人正坐,双手抚膝,神态庄重,衣饰华丽,造型规整,宽柄器神秘而奇特,这可能就是商王武丁配偶妇好本人的雕像。
石人图像(图2),商代晚期,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这是一件残缺了一半的白色大理石人像图。石人身饰窄衣袖、大宽领的短上衣,衣襟右衽,下垂膝部。衣领、袖口装饰花纹,腰带饰云雷纹、人字形纹。从侧面图像可以清楚看到石人以膝着地,手置膝上,直身,臀部贴住自己的后脚跟,这是古人正坐的标准姿势。
从图1、图2我们看到,古人的“正坐”,是双腿并拢,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放在自己的后脚跟上, 直身,双手抚膝,这是一种比较放松的形态,也是最体面的一种坐姿。
玉人(图3),商代晚期,高8.5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圆脸,“臣”字形眼,短发,长眉,小嘴,高鼻。双阴线琢出衣上纹饰,长袖及腕,衣下缘似及小腿,胸部显兽面纹。玉人跪坐,头微低,双手抚膝,倾身注目,神情谨慎。
玉人(图4),商代晚期,高5.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臣”字形眼,宽额尖颌,小口塌鼻梁,双耳微靠上。头上留一圈短粗的头发,后脑有上下贯通孔,两腿间有深圆孔。穿长袖衣,高后领,衣下缘及臀部,身后饰云纹,脚着鞋。玉人跪坐,两臂内弯,双手抚膝,头微抬,眼睛大睁,神形拘束。
图3、图4所示玉人,属于古人的“跪坐”。古人宴饮之时,都坐在“筵席”上,也叫“坐席”,即地上放一张大席,先铺的称“筵”,“筵”上再加铺略小的席,就坐入席,也即是“席地而坐”。古人登席前,先脱鞋袜,然后从下位入席,屈腿,双膝着地并拢,直腰,臀股与双足保持有一定距离,这叫“跪坐”,也称“危坐”,是正式场合中最恭敬的坐姿。
古人“坐席”讲究“食坐尽前,虚坐尽后”。意思是宴饮时身体尽量往前坐一点,那样不会因为饮食而弄脏了坐席,是为“危坐”。其他时候身体尽量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是为“安坐”。
《礼记·曲礼》讲待客之礼说,主客开始时均以跪坐姿互相谦让,谦让结束后方才转为正坐姿再进入正式交谈。古人“跪坐”与“正坐”之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玉人(图5),战国,高7.5厘米,河南洛阳市铜加工厂出土。玉人圆雕,突目,大耳,塌鼻,抿嘴,头上作圆髻,脸侧系冠带。身饰方格、三角和条带纹。玉人挺身提臀,跽坐状,双手置于腹前,神情肃穆,随时准备有所行动。
玉人(图6),西汉,左高1.9厘米,宽0.7厘米;中高2厘米,宽1厘米;右高1.9厘米,宽0.8厘米,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三件玉人,均圆雕加阴线琢刻成型,挺身,拱手,跽坐,有上下贯穿孔。左件面形椭圆,阴刻五官、领襟;中件正面圆鼓,阴刻眉眼鼻嘴,双耳外竖,衣袖、裙裾、背面发冠、双腿及足,刻画周全;右件阴刻五官,脑后简单刻出垂髻和衣纹。
图5、图6玉人表现的是古人的“跽坐”,即两膝着地,臀部离开后脚跟,挺身直腰,是准备起身,而膝尚在地上,也叫跪起。因为身体上挺,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加长了,故亦称“长跪”。“跽坐”与“跪坐”,同为两膝着地,提臀耸体,只是“跪坐”头手相应,系拜之形,似乎将拜而未拜的准备姿势,表示恭敬。而“跽坐”不是要拜,是跪而挺腰耸身,将要站立的准备姿势,事情紧急时,身躯自发的上抬直立,也可转成长跪,往往表示跽者受惊欲起将要有所作为的样子。
《史记·范雎列传》记“范雎说秦王”:“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直到范雎与秦王交谈完毕,“范雎拜,秦王亦拜”。可见秦王首先是“跪坐”而恭问,待三问而非答,于是耸身“跽曰”,最后在问答结束才有互拜,于此便见出“跪坐”与“跽坐”之意义与区别。
《史记·项羽本纪》载:霸王项羽率四十万人马,兵临新丰鸿门,此时沛公刘邦在霸上仅存士卒十万,寡不敌众,刘邦只得硬着头皮去项王营中相见。项王摆下“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酒席间范增三次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王杀掉刘邦,项王默然不应。范增便召项庄进帐舞剑,伺机刺杀刘邦,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幸亏刘邦有个“内线”,就是项王的叔父项伯,他对项王说,一个人舞剑不够好看,我愿意和项庄同舞,遂亦拔剑起舞,且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挡护刘邦。情况万分紧急,张良赶忙出帐至军门召刘邦的骖乘樊哙,于是樊哙带剑拥盾撞倒卫士闯入帐内。樊哙“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副要玩命的架势。“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面对全副武装的不速之客,这时候项王的反应是“按剑而跽曰……”,也就是由“跪坐”变为“跽坐”,左手把剑,身体上挺,这已经是一种准备自卫的动作。因为“跽”的姿势虽然还属于“坐”,但是更加方便行动,可以随时防范樊哙的刺杀。
绿松石人(图7),商代晚期,高4.38厘米,宽1.79厘米,厚0.8厘米,河南安阳黑河路出土。绿松石两面浅阳线浮雕侧面人形,高冠,“臣”字形眼,抿口,“C”形耳。收腿耸膝下臀,作蹲踞状,足部微残。 玉羽人(图8),商代晚期,通高11.5厘米,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玉人圆雕,高冠为鸟形,尾部链接三个椭圆形环。“臣”字形眼,粗横眉,半环耳,嘴呈鸟喙状。腰、背两侧至臀部各有一竖列鳞片纹,鳞片纹外侧雕有羽翼。足背前各有三条阴刻短线,以示足趾。玉人手臂拳曲于胸前,收腿耸膝下臀,成蹲踞式。
玉人(图9),西周,高2.7厘米,厚0.6厘米,陕西扶风强家村M1出土。玉人圆雕,头上发髻突出,其上对钻一孔。眉弓凸出,深眼窝,隆鼻大耳,双目直视,神情呆板。身体两侧以阴线琢出双臂,背部饰菱形纹。玉人收腿耸膝下臀,手抚膝盖,作蹲踞状。
图7、图8、图9表现古人的“蹲踞”,即脚底着地,收腿耸膝,臀部下坐,是谓“蹲着坐”。“踞”,本义为蹲坐。
1929年殷墟第3次发掘时,在小屯村大连坑出土的抱腿石雕人像残块图(图10)。石人像穿对襟衣,长袖窄袖口,衣饰云纹和目雷纹。腹胯间可见兽面纹,足有履。石雕人像臀部着地,耸膝分腿,双手抱胫,箕踞而坐。
1943年河南安阳四盘磨出土的石雕人像图(图11),商代后期遗物。此白石圆雕人像高14.5厘米,“臣”字形眼,平鼻,抿嘴,头戴平顶而周廓稍高之圆帽,身穿无纽对襟衣,衣上饰以目纹、云雷纹等。腹胯间可见兽面纹,足有履。石雕人像臀部着地,双手后撑,仰面袒胸,耸膝分腿,箕踞而坐。
玉人(图12),西周晚期,高4.4厘米,宽2.25厘米,厚2.1厘米,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玉人圆雕,头上高髻,微向前倾,长脸,尖颌,柳叶形长眉,“臣”字形眼,高鼻,宽嘴。臀部着地,耸膝分腿,双手抱膝,箕踞而坐。
图10、图11、图12表现古人的“箕踞”,也是古人最随便的坐姿,臀部着地,两腿前伸分开,呈八字状,看起来形似簸箕。
著名考古学家李济说:“蹲踞与箕踞的习惯在商代似乎比跪坐更为流行;侯家庄玉佩代表日常的生活,四盘磨造像是一种放肆的姿态,小屯石像可能是一种图腾的象征。”
有周一代,社会交往中的礼仪得到空前的重视与规范,当然也包括人之“坐容”。《论语·宪问》云:“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夷”,这里引为夷人的坐姿,即蹲踞。吴大《夷字说》:“东夷之民,蹲踞无礼义”。“俟”,等待,“孙”为“逊”,谦让,“贼”同“害”。原壤虽然是孔子的老朋友,但他以“夷踞”的姿势坐等孔子,也不出门相迎。所以孔子来后一见原壤,当场就发了火,用拐杖敲打着原壤的小腿责骂道:“你从小就不懂礼数,长大了也没啥可表述的事迹,到老了白浪费粮食,就是个祸害。”
蹲踞这种比较生活化的坐法,是殷商时期东方夷人(今江苏、山东一带原住民)的坐法,与中原“文明”的跪坐相比,自然显得原始、粗俗,原壤的坐法被称为“夷”,源头即在此。
为什么孔子一见到“原壤夷俟”就发了火呢?原来蹲踞这种坐法容易暴露人的下体,两腿前伸分开的箕踞尤其会“走光”。《韩诗外传》记载:“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孟子的老婆就是这样叉开腿坐着让孟子看到,差点被孟子给“休”了。自黄帝始,中原人一般是以“上衣下裳”为服制标准,下裳仅是裙子,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裤子。到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开始有了关于裤子的记载,但那时人们穿的是开裆裤,且不着内裤,如是“蹲踞”或“箕踞”成何体统?假若有人这么坐着见人,那不是对别人的一种侮辱吗?所以古人认为,最不礼貌的坐姿,就是“箕踞”。《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刺秦王而不中,被秦王砍了七八剑,身负重伤,“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荆轲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蔑视的姿态。
古人之“坐”,那也是一种功夫,君不见“危坐一时,痹不得摇。”六朝的嵇康,拒绝做官,就是受不了这种上班的危坐,只一个时辰便肢体麻木,且还要保持坐姿不能随便活动,实在是“不堪也”。
然而世间却有坚忍奇人,三国的管宁“自越海及归,常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木榻上总是跪坐的地方竟被管宁的膝盖抵出了窟窿,即使这样他也从不放任“箕踞”,要说古人的“坐”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礼仪性质的“正襟危坐”,时间久了确实累人,而在非公开非正式场合的蹲踞、箕踞等“坐”法,相对随意、舒适,应该是古人常有的休息性姿势。所以,当孟子告状时,孟子的母亲并不苟同,她认为:孟子之妻,在室而踞,独自休息,并不碍于人,反而是孟子悄无声息地进入妻室,使人无备,属于无礼。故古人云:“箕踞乃不对客之容,如孔子所谓燕居。”
李济认为:“跪坐习惯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放弃,大概起源于胡床之输入,以及东来佛教僧徒跏趺的影响;但是全部的遗忘,却是交椅流行以后的事。两汉时代,这一习惯,虽已开始动摇,但大体尚保持,跪拜的礼节及启处的姿势仍以此习惯为起点,这可以由近代拓印及影印的各种汉画像看得很清楚。”
(图13)吊唁祭祀图画像石,汉代,高48厘米,宽185厘米,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出土。此图似为丧礼,场面很大。门内几上置简册,有一人执彗(扫帚),二人执挺(木棒),分列两旁,犹如仪仗。一人跪读祭文,神态肃穆,前为吊唁的人,排列数行,均持笏而跪,其后放置着很多祭品,并有人照管(本图部分简略)。可以看出,古人“以丧礼哀死亡”,“吊死问生”,在这种正式而隆重的场合,人们一般为恭敬的“跪坐”姿势。
《史记》载,有一次郦食其去见刘邦,“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见了不拜,仅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刘邦马上意识到“踞见”长者为失礼,于是赶忙站起,整理好衣裳,请郦生上坐。这里的“床”,又称“榻”,是“席”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本义为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榻上进行,在榻上仍然是沿袭“席地而坐”的习惯。随后又产生了和这种矮床配合使用的“几”。《说文》:“几,坐所以凭也。”几亦属坐具之列,坐有依凭,自然舒服多了。
讲学图画像石(图14),汉代,四川成都青扛坡出土。我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自孔子而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各地讲学兴起,书院更是成为儒家讲经的地方。此画像石便是讲学图,讲授者凭几跪坐榻上,听讲者持简跪坐于席上,有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仍是一派恭敬的姿态。
玉人(图15),西汉,高5.4厘米,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人圆雕,脸形瘦削,长眉短须,束发于脑后,头戴小冠,冠带扎于颔下。身穿右衽长衣,宽袖,腰间系斜格纹带。玉人凭几而跪坐,双手置于几上,神情恭谨。底座下面阴刻铭文五行十字:“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责编: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