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于“情感型”的课文,语文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用情燃情,找好切入点,铺垫情感;捕捉生发点,激发情感;抓住冲突点,调动情感;把握升华点,升华情感。应竭尽全力用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把情感之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铺垫情感;激发情感;调动情感;升华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学生的心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作为语文教师应竭尽全力用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把情感之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童话之父”安徒生笔下一个凄美的故事,文字优美,人物命运凄惨,震撼心灵,能强烈地激发起读者的同情心。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与文本共谱一曲心灵之歌?
一、找好切入点,铺垫情感,质疑“幸福”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富裕,对于寒冷、饥饿、无家可归等毫无体验,一些教师一上课就惯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试图用自己动情的语言进行渲染,以为这样可以快速打动学生,让学生马上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之中,殊不知这是操之过急,学生无动于衷,表情一脸茫然。我认为应该找好情感的切入点,从学生最近情感区入手,铺垫好情感。我们班有课前诵读的良好习惯,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前,学生们照常在班长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文等,笔者灵活地以此为契机引入,笔者是这样做的:当同学们读音刚落,笔者马上说:“从大家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你們的幸福,有老师教,有父母爱,有长辈疼,不忧吃,不愁住,不受冷,然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的同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通过预习,谁来说说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怎样?命运的结局如何?”笔者用了对比的方式,简洁的语言,先扬后抑的语调,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接着趁热打铁顺势让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两个段落,在初读中感知悲惨,同时围绕“幸福”进行质疑,这样做既容易唤起学生的情绪,又顺利地引入到下个环节的学习,真是一举两得。
二、捕捉生发点,激发情感,了解“幸福”
一节课的问题不在乎多,而贵在能否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能从学生的质疑问题中迅速筛选出一个有效的问题:小女孩的幸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发现。很快学生们便找出了答案:小女孩的幸福就是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和奶奶在一起。当学生们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笔者顺势而问:“从这些美丽的幻想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呢?”此时笔者想:过多的解释也是徒然的,与其喋喋不休地讲解,不如实实在在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对语境的领悟能力,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笔者能捕捉学生情感的生发点,充分利用朗读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声煽情。如,指导学生品读小女孩幻想时见到奶奶的两段话时,笔者先出示了“奶奶”图,然后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奶奶活着的时候是怎样疼爱她的?由于笔者班大多数孩子曾是由奶奶或外婆一手带大的,这个问题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奶奶,触景生情,学生们的情感很容易喷发出来了,有的学生说在小女孩流泪时,奶奶为她拭泪,讲故事哄她开心;在小女孩肚子饿时,奶奶为她煮最爱吃的饭菜;在小女孩难过伤心时,奶奶会把她搂在怀里……学生们表面上说的是小女孩的奶奶,实际上是在说自己的奶奶,说自己奶奶对自己的疼爱,幸福感溢于言表,笔者趁热打铁问道:“奶奶是唯一疼爱小女孩的人,当她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样呼喊?”(一、二组同学朗读);接着笔者再动情追问:“此时饥寒交迫、孤独可怜的小女孩终于看到唯一疼爱她的奶奶时,她又会怎样呼喊?(三、四组同学朗读),至此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情感得到了强烈的共鸣,笔者继续用语言渲染情绪:小女孩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是怎样请求奶奶的?(生读:啊!请把我带走吧!)此时小女孩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谁来帮她哀求哀求奶奶?(女生齐读)此刻小女孩一定会仰望奶奶,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祈求奶奶,(男生齐读)小女孩太想留住奶奶了,她会怎样做呢?笔者迅速地按下了音乐键,伴随着哀婉的曲调,全体学生齐声朗读起第十自然段。诚然,在配乐声中学生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们俨然成了小女孩,沉浸在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幸福的安宁和静谧的快乐之中。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切乎声。”是的,读得好,则不待解说自然晓其意。笔者就是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心相契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与感悟能力。
三、抓住冲突点,调动情感,感悟“幸福”
了解小女孩的五次美好的幻想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笔者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幸福”的内容,领悟当时小女孩的幸福感,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深刻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怎么办?心理学认为:设置情感的冲突点,能有效地牵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让他们再次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探究中去。于是,笔者承接上文,巧妙地设计了这个问题:小女孩真的幸福吗?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用那么优美的文字来描写小女孩美丽的幻想呢?笔者的问题犹如一记重锤瞬间敲碎了学生们的幸福感,让他们从幻想回到现实之中,紧接着笔者让学生们再次认真阅读文本,找出描写小女孩现实状况的语句,说说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很快大家便从具体的语段中归纳出了小女孩现实生活中是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越是因为寒冷,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就越是渴望温饱;越是恐惧,就越是渴望安宁和爱抚。这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虚实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大家对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至此学生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了。牵一点而动全身,由于笔者合理地设置了问题的冲突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
四、把握升华点,升华情感,拓展“幸福”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语言需要外化,情感蓄积需要喷发。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让他们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成功感。当学生们畅快淋漓地解读完文本后,笔者随即就帮助学生梳理小女孩的悲惨人生,笔者说:“故事结束了,当我们再次回过头来梳理阅读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的生命里,对应着我们读到的却是那些冷漠,如:向小女孩猛冲过来的大马车,捡走小女孩拖鞋的大男孩,不肯买火柴的大人们,此时你想说什么?”有的说:“小女孩,你真是太不幸了!”有的说:“这个社会太冷酷了,人们太无情了。”笔者接着说:“同学们,你们对文字不光有着敏感,更有一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给她怎样的幸福?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说出心中的爱吧!”于是,学生们挥笔疾书,有的要把自己漂亮的裙子送给她,有的要把可爱的玩具送给她,有的要把最好看的书本送给她等等,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豪言壮语,展现眼前的是一颗颗真挚的爱心。写话是学生情感的升华点,该项活动再次推动了学生们的内心情感的外化,成为抒发情感的助推器。
情感是语文的底色,是教材的生命力,也是课堂的生命力,对于“情感型”的课文,语文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用情燃情,触动学生们的心弦,启迪他们的心智,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活跃思维,成就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5-20.
[2]蔡正莹.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2015(55):40-45.
【关键词】铺垫情感;激发情感;调动情感;升华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学生的心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作为语文教师应竭尽全力用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把情感之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童话之父”安徒生笔下一个凄美的故事,文字优美,人物命运凄惨,震撼心灵,能强烈地激发起读者的同情心。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与文本共谱一曲心灵之歌?
一、找好切入点,铺垫情感,质疑“幸福”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富裕,对于寒冷、饥饿、无家可归等毫无体验,一些教师一上课就惯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试图用自己动情的语言进行渲染,以为这样可以快速打动学生,让学生马上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之中,殊不知这是操之过急,学生无动于衷,表情一脸茫然。我认为应该找好情感的切入点,从学生最近情感区入手,铺垫好情感。我们班有课前诵读的良好习惯,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前,学生们照常在班长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文等,笔者灵活地以此为契机引入,笔者是这样做的:当同学们读音刚落,笔者马上说:“从大家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你們的幸福,有老师教,有父母爱,有长辈疼,不忧吃,不愁住,不受冷,然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的同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通过预习,谁来说说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怎样?命运的结局如何?”笔者用了对比的方式,简洁的语言,先扬后抑的语调,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接着趁热打铁顺势让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两个段落,在初读中感知悲惨,同时围绕“幸福”进行质疑,这样做既容易唤起学生的情绪,又顺利地引入到下个环节的学习,真是一举两得。
二、捕捉生发点,激发情感,了解“幸福”
一节课的问题不在乎多,而贵在能否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能从学生的质疑问题中迅速筛选出一个有效的问题:小女孩的幸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发现。很快学生们便找出了答案:小女孩的幸福就是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和奶奶在一起。当学生们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笔者顺势而问:“从这些美丽的幻想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呢?”此时笔者想:过多的解释也是徒然的,与其喋喋不休地讲解,不如实实在在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对语境的领悟能力,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笔者能捕捉学生情感的生发点,充分利用朗读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声煽情。如,指导学生品读小女孩幻想时见到奶奶的两段话时,笔者先出示了“奶奶”图,然后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奶奶活着的时候是怎样疼爱她的?由于笔者班大多数孩子曾是由奶奶或外婆一手带大的,这个问题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奶奶,触景生情,学生们的情感很容易喷发出来了,有的学生说在小女孩流泪时,奶奶为她拭泪,讲故事哄她开心;在小女孩肚子饿时,奶奶为她煮最爱吃的饭菜;在小女孩难过伤心时,奶奶会把她搂在怀里……学生们表面上说的是小女孩的奶奶,实际上是在说自己的奶奶,说自己奶奶对自己的疼爱,幸福感溢于言表,笔者趁热打铁问道:“奶奶是唯一疼爱小女孩的人,当她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样呼喊?”(一、二组同学朗读);接着笔者再动情追问:“此时饥寒交迫、孤独可怜的小女孩终于看到唯一疼爱她的奶奶时,她又会怎样呼喊?(三、四组同学朗读),至此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情感得到了强烈的共鸣,笔者继续用语言渲染情绪:小女孩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是怎样请求奶奶的?(生读:啊!请把我带走吧!)此时小女孩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谁来帮她哀求哀求奶奶?(女生齐读)此刻小女孩一定会仰望奶奶,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祈求奶奶,(男生齐读)小女孩太想留住奶奶了,她会怎样做呢?笔者迅速地按下了音乐键,伴随着哀婉的曲调,全体学生齐声朗读起第十自然段。诚然,在配乐声中学生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们俨然成了小女孩,沉浸在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幸福的安宁和静谧的快乐之中。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切乎声。”是的,读得好,则不待解说自然晓其意。笔者就是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心相契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与感悟能力。
三、抓住冲突点,调动情感,感悟“幸福”
了解小女孩的五次美好的幻想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笔者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幸福”的内容,领悟当时小女孩的幸福感,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深刻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怎么办?心理学认为:设置情感的冲突点,能有效地牵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让他们再次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探究中去。于是,笔者承接上文,巧妙地设计了这个问题:小女孩真的幸福吗?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用那么优美的文字来描写小女孩美丽的幻想呢?笔者的问题犹如一记重锤瞬间敲碎了学生们的幸福感,让他们从幻想回到现实之中,紧接着笔者让学生们再次认真阅读文本,找出描写小女孩现实状况的语句,说说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很快大家便从具体的语段中归纳出了小女孩现实生活中是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越是因为寒冷,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就越是渴望温饱;越是恐惧,就越是渴望安宁和爱抚。这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虚实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大家对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至此学生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了。牵一点而动全身,由于笔者合理地设置了问题的冲突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
四、把握升华点,升华情感,拓展“幸福”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语言需要外化,情感蓄积需要喷发。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让他们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成功感。当学生们畅快淋漓地解读完文本后,笔者随即就帮助学生梳理小女孩的悲惨人生,笔者说:“故事结束了,当我们再次回过头来梳理阅读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的生命里,对应着我们读到的却是那些冷漠,如:向小女孩猛冲过来的大马车,捡走小女孩拖鞋的大男孩,不肯买火柴的大人们,此时你想说什么?”有的说:“小女孩,你真是太不幸了!”有的说:“这个社会太冷酷了,人们太无情了。”笔者接着说:“同学们,你们对文字不光有着敏感,更有一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给她怎样的幸福?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说出心中的爱吧!”于是,学生们挥笔疾书,有的要把自己漂亮的裙子送给她,有的要把可爱的玩具送给她,有的要把最好看的书本送给她等等,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豪言壮语,展现眼前的是一颗颗真挚的爱心。写话是学生情感的升华点,该项活动再次推动了学生们的内心情感的外化,成为抒发情感的助推器。
情感是语文的底色,是教材的生命力,也是课堂的生命力,对于“情感型”的课文,语文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用情燃情,触动学生们的心弦,启迪他们的心智,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活跃思维,成就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5-20.
[2]蔡正莹.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2015(55):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