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王坤武】
陕西乾县新阳乡善化寺村人。
工业与民用建筑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建造师。
陕西省建筑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陕西省华美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陕西省企业信用协会副会长。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建工集团工程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建设部住宅评审专家。
国家注册职业经理人(特级注册职业经理)。
从黄土高原上的农家娃成长为今日陕西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王坤武这位关中汉子曾经走过多少坎坷与辉煌?他的人生轨迹后面掩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为此,本刊记者抱着几许猜想、几许好奇和几许景慕,远赴古城西安,采访了王坤武先生……
第一印象
火车到西安时,天已近薄暮,我们自然是先到宾馆安营扎寨。
来访之前,有过几次电话联系,当然也认真“研究”过关于他的资料、报刊文章乃至照片,但王坤武究竟什么样子,是否容易接触,记者可没多少把握。
先见到的是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忠礼,说是王坤武有事,这会儿暂时还不能来。也好,那就先打“外围”吧。我们便与刘忠礼主任聊了起来。大约两小时之后,门铃响了。打开门,王坤武笔直地站在门口,很严肃的样子,握手寒暄,脸上看不出一丝笑容或热情的表示。若不是刘忠礼刚刚介绍在先,说王坤武平素不苟言笑,让我们早有了思想准备,还真会感到尴尬和别扭呢。
敦实健壮的体格,即使坐着也腰板挺直;平头,浓密的直直的黑发,初看就像鲁迅的头发那样根根铮立;标准的“国”字脸,一举一动间透着干练、沉稳和果断。这就是王坤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苦难与光荣
1955年,王坤武出生在陕西省乾县新阳乡善化寺村。父亲为人厚道,母亲温和善良,一家人靠母亲纺线勉强维持生计。母亲贤淑能干,村里人对她评价很高。王坤武兄弟姊妹六人,三个哥哥,两位姐姐,他排行老六。按理说,家中的“老幺”最得父母宠爱,应该无忧无虑,但在那样的年月,家里七八张嘴,吃饭就成大问题。一家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小小年纪就饱尝了饥饿与苦难的滋味。
1970年,王坤武初中没毕业,却赶上国家“三线”建设招工。为了能早日参加工作挣钱贴补家里,他辍学进了工厂。这一年他才15岁,但自己感觉已是个大人了。
在铜川水泥厂,他跟木工师傅当学徒。他特别用心,眼看、口问、手记,很快就练出了一手娴熟的木工活。
1973年的一天夜里,王坤武的母亲悄悄去附近的山神庙上香,一不留心从山坡上跌了下去。经过医院四天全力抢救,也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18岁的王坤武就这样永远失去了母爱。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生活的磨难和亲人的离去,锤炼了他的心性,对于他后来形成独立、坚韧、刚毅的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坤武在厂里踏实肯干,积极上进,深得同事们的好评与称赞。1975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怀着喜悦地心情进入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在那个年代,只有“根正苗红”又表现突出的青年才能有幸跨入大学校门。王坤武是幸运的,而这幸运之中又包含着多少他勤劳的汗水!
大学三年,王坤武从一般学生成长为班长、党支部委员。他抓紧宝贵的时光,尽情地吮吸书中的知识营养。1978年,他大学毕业分到陕西省建筑总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工长、总工长、工程师、工程队长等职务,直接参与了很多大型重点项目的建设。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全都派上了用场,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海外历练
1988年,王坤武受派到华山国际工程公司,参与援外项目建设工作。那是一个有着近10万人的大工程公司。单位让王坤武去,正是看中了他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不怕苦不怕累、敢打敢拼的韧劲。
他第一次出国就被派到大西洋上的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当时老父已80多岁,紧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王坤武安抚了老父亲,辞别亲人,踏上征程。
在美丽的岛国工地上,王坤武任专家组组长、项目经理,工作兢兢业业。在中国大使馆和经参处的支持下 ,工程队克服施工条件、生活环境等诸多困难,高质量地完成了援建工程项目。就在这期间,老父亲去世了。噩耗传来,王坤武悲痛欲绝,却无法回国奔丧。一直到父亲三周年祭(1992年),他还在国外忙于赶工期,回不了国……
说到这儿,王坤武这个性格刚强的关中汉子禁不住泪盈满眶,用纸巾反复擦拭着眼睛。
1991年春夏,他主持了加蓬教师住宅项目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联合国粮农开发计划署项目的投标工作。由于业务精,造价报价准,一举中标。在圣多美期间,吃蔬菜特别难,王坤武就带领同事一起开挖荒地,种西红柿、黄瓜和空心菜等。很快,他们不仅能自给自足,还经常把他们种的菜送到中国大使馆去,让大使馆人员共同分享。
当年11月,王坤武又被派往利比亚,承担意大利驻利比亚使馆技术改造工程。这个工程能够承接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因为按照惯例,出于自身使馆保密的需要,各国大使馆一般都不会让第三国的工程队承建。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过硬的技术、精湛的技艺吸引了意方,以至于这个惯例被打破了。
利比亚地处北非,风沙很大,每天都刮六七级大风,加上严重缺乏大型施工设备,因此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十分恶劣,一切都要靠自己随机处置。但小时候的苦难生活练就了王坤武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他带领工程队克服种种困难,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终于按时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且工程质量全部优良,赢得了意大利使馆的高度赞扬。
在海外工作的经历,不仅开阔了王坤武的视野,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锻炼了他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这使他后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游刃自如。
“筑城者”
1993年底,王坤武圆满完成海外的工作任务,载誉回国。回来后,他先后担任了分公司经理和一大批陕西省重点大型工程项目经理。他在工程当中摸索总结出的质量“三检”制度、质量管理保证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如今,经他指挥完成的不少项目工程早已成为西安乃至陕西省的标志性建筑。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的30多年时间里,王坤武独立承担完成或管理国内外大中型工程施工任务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以上,多次受到建设部、省计委和财政厅、省统建办及省政府领导的表扬。
2001年初,王坤武调至陕西省建筑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这些年,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无疑非常激烈而残酷。王坤武认识到,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独辟蹊径,走创新之路。因此,他凭着自己的胆识和对市场的敏感认知,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适应市场的需求,主要开发高档精品住宅。实践证明,这招棋走对了,企业开发的楼盘卖得非常火暴,企业效益、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西安采访期间,王坤武陪同我们一起到陕建公司的楼盘工地去实地参观。一个叫做“学林雅苑” 的精美高层住宅园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一问才知道,这正是王坤武把住宅建筑当成艺术精品去做的经营理念的典范之作。
一个“筑城者”的眼光可能并不唯美,但一定是敏锐的;王坤武的胸怀十分博大,因为他清楚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是王坤武慧眼独具,敏锐地“发现”或者说是相中了这一块未来升值潜力极大的地块,它毗邻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其附属中小学等名牌学校,还有银行、邮局、医院、商场以及众多文化古迹等近在咫尺。他凭自己的直感,感觉到这里文化气息浓郁,适合建造精品住宅,不仅可以满足周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还能进一步美化和改善这一带的城市环境,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都会不错。于是他果断出手,拿下了这块宝地。
但项目实施起来并不一帆风顺,首先就遇到了令所有开发商头疼的难题——拆迁。近200个拆迁户如何安置?王坤武似乎早已成竹在胸。一个负责任的“筑城者”,一个负责任的房地产商,在这个棘手的问题上都不可能被难住。王坤武先借款,在紧邻的一块地上建房,把这些拆迁居民先安顿好,安顿满意,然后才在置换出的土地上开始建造“学林雅苑”。
“用心做事,诚实待人。”这是王坤武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由此他赢得了公司下属、业务客户包括那些拆迁户的信任与尊重。许多老大难问题到了他手中往往迎刃而解,这不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人格魅力和做事胸怀使然。
2001年以来,陕西省建筑房地产开发公司先后顺利承接并完成了烟台商业银行、汉中饭店、宝鸡绿舟小区等许多大型工程项目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注于细节
多年来,虽然角色和职务几经变迁,但王坤武的处事风格却一以贯之,那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有一句话特朴实:以前我们是用别人的钱给别人盖房子,现在我们是用自己的钱给别人盖房子。让老百姓放心满意,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社会责任,不能只考虑赚钱,只考虑赢利。细品味起来,这话确实能彰显出王坤武独特的个性与博大的胸怀。作为在建筑行业打拼几十年的经理人,他在行业的核心地带工程建设质量上从不马虎,并且倾注了大量心血。
1995年,王坤武带头创建了陕西国家级文明施工工地,被作为样板推广。在王坤武眼中,房产开发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生产过程——建造、销售,再建造,再销售。他追求的是永恒和完美,所以他特别注重每一个细节。
“学林雅苑”正式完工交房那天,王坤武给每个业主两样意想不到的礼物——一本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和一枚狗年纪念金币。这个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业主们顿时感受到了“学林雅苑”不俗的文化气息和温情氛围。采访当中,记者正巧碰到了几位园区的业主,他们对那天拿到小礼物时的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2005年,“学林雅苑”项目荣获“西安房地产畅销楼盘奖”、“陕西省生安产业总评榜”、“最佳户型奖”、“新浪中国陕西房产风云榜”、“最受消费者信赖的住宅品牌奖”,公司也同时荣获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西安市房地产综合实力十强单位”,王坤武则荣获“西安房地产年度风云人物”。
积学储宝
采访那几天,王坤武有一样随身物件总是让我们感到不可理解,那就是他肩上挎着的一个大提包,鼓鼓囊囊的,不知道里面究竟装的什么。起初记者不好意思问,但混熟以后,就抛出了问题。王坤武一笑,把提包打开了,原来里面装的都是各种书籍、报刊资料或文件,方便随时阅读。据其夫人“揭发”,王坤武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回到家总要读一会书,常常读到深夜或凌晨。而第二天上午八点钟,他仍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记者提出,想到王坤武书房“参观”一下。王坤武犹豫再三,说书房狭小难以待客等等以作搪塞。他越这样,反倒越激起记者的兴趣。无奈,他只好领我们到他家探访。
不是亲见,一般人估计都不会相信,一位在建筑界打拼了37载、早已功成名就的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居然住在一个颇有点寒酸的小区里。进了屋门,里面黑洞洞的,光线极暗。王坤武打开灯,屋内的陈设才映入眼帘。没有什么豪华家具,也没有高档电器,到处摆放着报刊书籍,连客厅的地上、走廊里堆的都是。进了书房,更给人一种徜徉书海的感觉,只见三面墙壁的书橱一直顶到天花板,书橱下边的地上还是一摞一摞地堆放着书籍。
王坤武的藏书非常广博,文史哲乃至建筑艺术等等不一而足。难怪他是那样的睿智、机敏,言谈之间总是不经意就透出一种儒雅和从容,原来背后有着“万卷书”做为支撑呢。
在王坤武书房的一面墙壁上,挂着一位文学界朋友书赠他的书法条幅:“积学储宝”。这让记者顿有所悟:难道这个“宝”不是王坤武此生最大的财富吗?正因为拥有了这笔财富,他才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在员工眼里,王坤武平时总是不苟言笑,十分严厉。有时,他对人、对事严格要求到近乎苛刻。一旦板起面孔训人,丝豪不留情面。在他看来,一些细节、琐事丝毫马虎不得。为此,他凡事常常亲历亲为,这让有些部下不能理解,甚至难以接受,认为这与他的身份不相符。但他却没有想那么多,所以常常不改初衷。慢慢地,部下都摸透了他的脾气性格,实际上他是“刀子嘴,豆腐心”,严厉的背后总是藏着宽容和关怀。“王坤武有时脾气虽然大,但从不轻易处理人,还是希望部下把工作做得再好一些。”他的一位下属这样评价他。
对上级领导,王坤武也常常是快人快语,直筒子脾气,无所顾忌。在别人看来很宝贵的人脉资源,他却不以为然,选择绕行。为此,他失去过很多很多在别人看来梦寐以求的进步机会。但他就是这种人。他认准的东西,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王坤武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开会、到工地检查工作、考察新项目、与职能部门协调有关问题等等。他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不停地转动、工作。即便前一天晚上看书到很晚,第二天午饭后他也从不休息。他利用这段时间,上网查阅资料或浏览各种信息,脑子中那根弦一直绷得紧紧的。
当然,这样一来王坤武家里的事情就全靠夫人了。而家里事实上还有岳父母两位老人需要照料,夫人的辛苦可想而知。一提起夫人,王坤武就感到内疚,因为他“欠”她太多,因为他与家人一起的时间实在太少。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王坤武及其夫人当然也不例外。
在西安跟踪采访的几天里,我们既采访了王坤武本人,也采访了他许多员工,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讲述着这位一口地道“秦腔”的关中汉子,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对他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渐渐地,一种认同,一种敬佩油然而生,使我们很快成了心灵上的朋友。
王坤武语录
用心做事,诚信待人;
个人形象就是企业的形象;
干什么事都得先吃苦,不能贪图安逸;
认准的事,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注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