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水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珐图麦在炕上盘腿坐着,看母亲在给小弟弟喂奶,早上的婴儿,肚子比眼睛更早醒来,哇哇哭的时候只要含住母亲的乳房就会安静下来。叶叶一边喂奶一边嘱咐大女儿珐图麦,要给小弟弟换尿布、温奶瓶之类的事情。
  旁边的老二明明还未醒,他才6岁,睡着的时候表情轻盈,呼吸平稳,屋子里面的烧水聲、叶叶走来走去的脚步声、屋子外面马友安抄着铁锹,一铁锹一铁锹把雪铲进木车里面的声音……这些老二都听不到,只要他没睡醒,再嘈杂的声音都打搅不了他。
  叶叶要给马友安做早饭,马友安一大早起来就要开始拉雪,拉到外面的荒地倒掉,这些雪堆堆在院子里面,到开春气温回升的时候,会消融成水,整个院子就会泥泞不堪。最近马友安就抽空开始拉雪,他一般拉两到三车就会停止,到第二天再照例。叶叶也不去催马友安,他一个人,又拉又铲,叶叶也就随他心性。
  叶叶蹲在灶台前,水已经开了,起身到案板前拿鸡蛋的时候听到有汽车的声音,叶叶伸头朝房门外面望去,只见是乡卫生部的车,叶叶早前看见过这个车驶过村口的国道,马友安说那是计划生育拉人结扎的车。叶叶没有出去,车上的人走下车开始和马友安聊起来。叶叶知道是轮到自己家了。
  马友安走进屋子,证实了叶叶的想法。叶叶告诉马友安,让人家在房檐下等一下,她要换个水。他知道叶叶的心思,这次出门进乡,结扎乃一人生大事,叶叶要换水,也是内心的重视和害怕,换水能让一个回族女人心里安稳一些。对某些即将要面对的陌生且或许痛苦的事情,她想洁净而清爽地去做。马友安转身出去把门关上了,随后屋子外面房檐下,叶叶听到马友安在给计划生育大队的领头男人发烟。
  灶台旁的玉米棒木屑已经烧了两筐,大铁锅的水冒着雾气,叶叶把水倒进汤瓶里面,又从水缸里面舀出半瓢冷水掺入汤瓶中。她提着汤瓶,缓慢地漱口三遍,再下来洗鼻子,手掌捧一掬水,吸入鼻子复又捏出来,照例三遍;接着又洗耳朵三遍;最后又洗两只手臂三遍。每一注从汤瓶中倒出来的水,在叶叶的脸上、手上、双臂上流淌过,又掉入她身旁的大水盆。叶叶洗得很慢很轻很仔细,大概是担心吵醒老三。六个多月的小婴儿,每天除了喂奶的时候眼睛睁着,其余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睡觉。
  只有一间屋子,大队上的计生小组的三个人只能站在房檐下,马友安陪着,两个女同志戴着口罩帽子,表情不容接近。马友安掏出红双喜发给领头的男人,这领头的也是兼任司机的差事,叶叶结扎结束后还得人家拉回来,马友安赔着笑脸双手递上红双喜。领头的男人摘下皮手套,搓搓手揉了揉冻红的鼻头,接过烟,马友安赶快火柴凑上去,烟没点着火就被风吹灭了。领头的男人已经从军大衣下的皮夹克兜里掏出了打火机,朝着马友安示意了一下自己可以点。
  其中一位戴帽子的女同志拿出登记簿,开始问马友安的名字,然后是老婆叶叶的名字、孩子的名字,马友安一一报了出来,其实每家每户的人口数,计生大队非常清楚。村长早已经把每户人口的情况上报给乡政府。女同志铁青着脸问,也只是例行巡视,检测有无虚报,以此防止结扎后村民们扯皮闹事。
  上个月,邻村的几个妇女离开了村庄,到处躲避计生大队上门抓人。这些妇女,大多是生了好几胎女孩,却没有生下儿子的,还有已经生下儿子,却嫌一个儿子太少的,或者有因为害怕结扎刀口太疼不愿意被抓去的。总之,自从乡政府的计生大队开始下村挨家挨户进来带人时,逐渐地,村里的妇女们就开始四处流窜。
  叶叶已经开始洗头发了,在还做女孩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知道如何净身洗浴。叶叶家法严规,从九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教她洗浴的顺序:先是洗手,洗私处,再洗手,接着是口、鼻、耳、胳膊各清洗三遍,然后再洗头发。叶叶左手提汤瓶把水慢慢倒在头发上,右手揉搓着头发,洗发水在头发上不断摩挲成泡沫,她用水清洗下泡沫。水壶里面的水已经用完了,叶叶拿毛巾把头发仔细地包起来,她又得再掺水进汤瓶,锅里面的热水还在冒气,可是水缸偏偏在这时见了底。叶叶几天前才和珐图麦在井边打了水,一桶一桶倒进水缸,女儿珐图麦10岁的人儿,提起水桶跑得挺快,她搓着冻红的小手说觉得水缸像无底洞,一直在数自己提了多少桶水,数到最后,自己却忘记了。叶叶心疼,就不再让她提水了。
  尽管是数九寒天,井里的水,却从来都不结冰。旁边尤素福家的水龙头刚一入冬就冻住了,尤素福她妈三天两头就过来从珐图麦家的井里打水。刚开始,叶叶还羡慕人家家里安装了自来水,每次从井里往上打水的时候,都会向马友安抱怨,每次男人都是蹲在门槛上,卷一卷烟草,火柴划拉一下点燃,抽着烟,嘿嘿地对着叶叶笑:“等着大队明年再下来村里装水管的时候,咱们也给他弄一个!”
  为了安装自来水管道,马友安不抽红双喜了,他开始买两块钱一包的烟草,在家很细心地盘腿裁剪卷烟的小纸片,卷烟从夏天抽到秋天,再从秋天到冬天。半年间,从红双喜中省下来的钱只够买一个水龙头。马友安也没有那么在意,因为紧接着他发现,在井边打水的日子又回来了……这年的冬天,好像是宁夏银南山区最冷的冬天,气温已经零下二十多度,雪下了一层又一层,地下水管被冻裂,水龙头像块冰砖,架着火烤也不见水出来。安装了自来水管的人家,一时间陷入了吃水困难,这时候,井水又时兴起来。马友安家常常走进来肩扛一根扁担的妇人,扁担两头吊着两只水桶,常常走进门就扯着嗓子喊一声,然后走到井旁开始打水。有时候叶叶还站着旁边一道陪着说点天气和孩子的家长里短,再把邻居送到大门处,才走进来。
  叶叶脾气温和,手巧心细,是村里人人称道的好媳妇。叶叶是家中长女,长姐如母,长姐也如父。母亲教育她洗浴净身的同时,她已经开始踩着板凳趴在案板上擀面做饭,到十二三岁就已经锻炼得做一家十几口子的饭不带喘气。说媒的人进进出出,马友安老娘脚快手利,托了媒人一说就中。叶叶结婚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做十几个人的饭而已。
  冰雪围绕的冬天里,叶叶因着招呼周到、和气随性,人们讨论起叶叶家这口井时,又讨论起叶叶,由井水的甘甜再到喝井水的人的皮肤光堂,人们得出一个道理:“还是井水好!”   叶叶让珐图麦把窗帘一角掀起来敲了一下,把爸爸叫进来。马友安推门闪了进去,叶叶让男人赶紧再打一桶水上来。马友安撂下计生大队的人,从井里“咻咻”的吊上来一桶水,提进屋给叶叶,又忙忙地揣了三个白瓷杯,提了暖壶出去。叶叶本来想那暖壶不太保温,水可能不怎么熱了,但马友安已经出去了。叶叶遂专心行洗浴礼,再接着口、鼻、耳、胳膊又清洗了三遍。第二步就是淋浴,淋浴也不是一通乱洗,先洗右半边身体,再洗左半边身体,如是三遍。
  这样的净身洁浴,在叶叶每一次月事结束之后,每一次过节时,每一次去清真寺时,每一次为族中亡人念尔曼礼②时,每一次因为劳动结束要清洁身体时……
  西北银南山区缺水远近闻名,洗澡并不是一件如吃饭一样需要天天进行的事,人们间或三五天洗一次澡。叶叶家现在还用着十年前马友安请人打的一口井。当初分家时,她和马友安从婆婆公公家搬出来,叶叶把女儿珐图麦抱回了母亲家,他们在这片高粱地里盖了一间青瓦房。马友安先割倒一片高粱,然后两口子一起打地基,没日没夜地把松软的土地一点一点夯实,一晃就大半个月过去了。叶叶和马友安并没有马上盖房子,而是请人在西南角打了一口井,前后用了一个礼拜,然后才盖了现在这间小小的青瓦房。两口子和娘家妹妹、小叔子忙了一个多月,房子盖完,钱也花完了。马友安他娘只给了他们一口铁锅,马友安从地窖装了几袋子洋芋,被她老娘推倒,又滚进了地窖里面……叶叶思绪飘到很远,她并没有恐惧外面计生大队的车马,叶叶也生够了,现在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觉得非常圆满,还躲躲藏藏像啥话,国家车接车送的,挺好。
  洗浴结束,最后一步是洗脚,依旧先右后左。小时候母亲就一直告诉叶叶,洗脚是净身的最后一步,最是马虎不得,一定要记得头上搭块毛巾把头发盖住。叶叶一直不懂为什么,后来叶叶生珐图麦坐月子的时候,她母亲从二十多里外的老家过来看她,一再叮嘱叶叶要用棉帽子包好头坐月子,防止见风以后头疼。
  母亲在叶叶的炕上睡了两天就回家了,马友安他娘伺候她坐月子,原本的鸡蛋汤换成了面糊糊汤,进出房间时眼睛也不瞅孙女,逢人还时不时揶揄自己媳妇两句:“你看那碎疙瘩,活像马大海……”话传到了叶叶耳朵里,她憋了一口气,和马友安一商量,就同公婆分家。分家后的两年,叶叶生下了老二。因为是男孩,马友安老爹老娘去寺里请了阿訇,给新生儿起了经名,唤作伊娃。俗名是马友安起的,叫明明。马友安说在新疆放羊时,东家的一个小孙子叫这个名字,他觉得这个名字特别好,在同村中,还没有同哪个小娃娃的俗名相撞。
  老二的降生,缓解了马友安和母亲的矛盾,也缓解了叶叶和婆婆的隔阂,婆婆会时不时地在叶叶两口子收种庄稼的时候,搭把手带看孙子。直到1997年夏天,电视上都在播放那欢天喜地、振奋人心的消息时,马友安有比“回归”更令他开心的事:他的第二个儿子在七月二号出生了。很少有农家人在夏天生孩子,因为每一份劳动力都要献给山丘与麦田,没有手能腾出时间轻抚孩子被晒得发汗的红脸蛋。马友安的欢喜还没热乎,就发愁了。叶叶直到临盆前一个月才从田里撤下来,回到家中做一些烧饭送水的轻省事。叶叶生完老三坐月子,马友安雇了一个赶客帮忙收割麦子,请岳母照顾了十几天,自己的妈照顾了一周不到。叶叶坐月子没到30天,就已经出出进进忙活了。生老三是叶叶觉得最吃力的事情,可能因为前两个孩子一个出生在大雪天,另一个出生在秋收后。几代庄稼人,都不兴过生日,所以日子可记可不记,人们记住的都是一个季节,记住季节就是记住生日。马友安给老三起了一个名字——回东,方圆几里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名字。村人生下孩子,都去清真寺请一个阿訇,阿訇捧着《古兰经》,在经典上给孩子起一个阿语名。马友安只在老二伊娃出生的时候,他换水穿戴齐整,去清真寺请阿訇给孩子起名。老三出生在夏季麦收时节,请阿訇起名、洗礼都是一件大费周章的事情,他索性就这么把老三的名字定了。
赵怡文 控制

  约莫一个小时,叶叶换水结束,穿好衣服,又嘱咐一遍珐图麦要给小弟弟换尿布、温奶瓶、看好家。伊娃依旧没有醒来,还睡得香甜,像极了马友安。叶叶从大立柜中取出棉袄穿上,把毛巾戴在头上,取下墙上挂着的镜子,端在手里看了看自己的脸,眼睛边开始有了皱纹,但脸还是和少女时一样白皙,在弥漫的水汽中透着热腾腾的红晕。
  她把镜子挂回墙上就转身离开,房檐下计生大队领头的男人扫了一眼叶叶,扭头便上了车。两位女同志的脸被风吹得变形,将杯子里面未喝完的水泼了出去:“来你们家等的时间最久,快一些上车吧!”叶叶忙接过杯子随手置在窗沿上。
  面包车发动,叶叶和马友安钻进了计生大队的车子。车子沿着来时的两行车辙印,在雪地里奔突,驶出村庄,驶上国道,渐渐消失在层山之外。
  责任编辑:孙海彦
  ① 换水:换水是回族人清洁身体的方式,即沐浴洗澡,西北地区穆斯林俗称换水。
  ② 尔曼礼:尔曼礼是回族纪念亡人而举行的纪念仪式,会做丰盛的回族特色食物,以供舍散邻人族亲。
其他文献
女频网文中,历史类小说的创作并不多见,“历史”大多“为我所用”,女主人公凭借“主角光环”拨弄历史风云,以至于历史沦为一种陈旧的“情节”,是铺就于女主人公脚下的“地毯”,失去了历史“真实”与“庄重”,也自绝于历史小说的范畴,将历史的言说全权交付与男性,似乎历史只能由男性生命进行勾连。而蒋胜男的创作无疑改变了这一局面,她为正统流派的历史写作注入了新风,以女性生命勾连厚重历史,由此呈现了独特的家国性和民
期刊
写历史小说,依我看来,有点类似填词,在既定的框架结构、平仄格律要求下丰富内容、填充血肉。又有点像指定原料的烹饪大赛,同一起跑线考验厨师对食材的把握和组织手艺。完全意义上的真实历史早已不复存在,当我们捧着一页页历史的碎片,反复揣摩当时的世情沧桑、民族传奇,更多的是力图寻找串联这些碎片的关联线(人物的性格、思想、历史规律),赋予人物行为、言论(史实)一种合理的解释。解释又必须基于史实。我曾经看过许多历
期刊
墙上的挂钟还是那个样子  低沉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不知受着怎样一种忧郁的折磨  时间也变得空虚  像冬日的薄雾  ——柏桦《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  循着逃逸线,我们将无法再见到我们逃离的一切……  ——德勒兹《逃逸的文学》差异  收录在这本中短篇小说集里的青年作家的五篇作品,构建出一种充满活力、自信的风格以及主题的差异性和多元化。《狂想一九九三》经由一种成熟、稳健、扎实的青春性、日常化的成长叙
期刊
怎么去转述一件作品呢?批评家们在考虑这个。思考的结果可能是,不,永不可转述。  被完整转述是作品的羞耻。只要想想,机械复制也是一种转述。有些作品被复制品完全转述了,有些则没有。万物有灵,皆是不可被完全转述之物。正因如此,作品必须抗拒转述——以免失魂落魄。比如,博尔赫斯《老虎的金黄》只是写了一只金黄的老虎吗?应该不是。“《红楼梦》是宝黛爱情而《儒林外史》是科举悲剧”——这种转述对原作而言是无效的。《
期刊
一  父亲昨天因给李丰收抬棺吃了不净的饭食,肚子拉得撑不起腿。母亲坐在院子的枣树下一边唤着鸡,一边理着青菜,不停地叨咕,“你图省那毛把钱,就睡那等死!”母亲叨咕叨咕却拿出了她的看家本领,开口骂了起来“那个李丰收死就死了,还阴魂不散,叫我当家遭罪,我还得去找那个李寡妇讨要药丸钱……”父亲一听母亲要跟人家胡来,像触电一样爬了起来:“你就是一个胡桃桃,我拉肚子关人家李丰收甚事?又关着人家李寡妇甚事?我这
期刊
独眼龙到底是发了财的,每次请客都有好酒,所以大家免不了都喝得很好。所谓好,就是可以放开量喝,喝大了走不了路也没关系,鉴于前例,独眼龙会派人把你安全送回家,第二天头还不疼。好也在于菜,毕竟是在鸭镇最好的隆兴大酒店,据说这里的大厨一个月都要开万把块钱的工资。雖然在座除了独眼龙每月挣多少钱没人能说清楚,但很清楚的是,其他人没几个收入能跟这个大厨比的。  和往常一样,看着桌面上盘子里的东西都不多了,独眼龙
期刊
一  久有凌云志,欲上井冈山。因为我知道,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巍然屹立的井冈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它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  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历时两年四个月,一段可歌可泣、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在这里演绎。  在850多个日夜里,有48000多名革命战士献出了火热的青春。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戛然而止,都是一曲悲壮而激昂的赞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红
期刊
科幻类  《夜的命名术》(连载中)  会说话的肘子 阅文——起点中文网  它既是奇幻的“群穿文”,又是科幻的“赛博朋克”,能把二者结合就是顶级才华,能结合得严丝合缝就是神级才华。  故事设定了“表世界”/“里世界”。“表”/“里”是一个多维的命题,“表象”/“本质”、“能指”/“所指”、“庄周”/“梦蝶”……主人公庆尘在“表世界”的骨子里的疼痛,连接着每一个有类似经历的生命体验,而他在“里世界”靠
期刊
1  消毒水、白大褂与白墙,这确实是医院的气味。金属门外,罗文斌木然地坐在租来的轮椅上,恍如做梦。昨天,父亲听说他腿受伤,非要到市区来看他,他还百般阻拦,说不过是个小伤,养几天就好。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记耳光。  滑膜肉瘤。  一个完全没听过的名字。他打开百度,输入关键字搜索。“一种青少年和青年人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超过90%发生于四肢,约有一半病例会出现远处转移,多转移至肺部,早期通常为无痛的肿块…
期刊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的前一天,不是三十 ,就是廿九,都是家乡一年一度的节场。  其实,我家的两间平房,地处节场摆摊点还有近两里的路,可从记事起,大凡这天早上,家里总是热闹非凡。周边三乡百村,只要与我家沾上一点“边皮亲”的穷亲戚,尽管平时很可能我们见着面都不认识,只因都听说我爹娘的为人,哪怕赶节场这天外边下着瓢泼大雨,他们都会视我家为公共食堂,想方设法赶至我家,饱餐一顿后再去赶场。而总在这天,爹娘一定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