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与思考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建议,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思想状况;大学生;存在问题
  为全面、真实、有效地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指导学生工作的开展,通过随机抽取学生的方式,对本科在校生思想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多年思政工作经验针对调查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建议。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調查问卷整体情况说明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71份,有效回收率99%,其中大一新生占30%、大四毕业生占26%、其他年级学生占44%;被调查学生学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工学和经济学;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17.5%。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的,具有强烈的政治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对政府的有关工作持积极的肯定态度,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2.学生对影响个人成长因素的看法
  在“你认为影响个人思想言行和个人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同学等朋辈群体、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校园文化生活。
  3.学生对自身压力来源的看法
  在“你认为自身压力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的调查中,66%的被访学生选择“就业问题”;18%的被访学生选择“学习压力”;4.5%的被访学生选择“环境适应问题”。
  4.学生最关注的新媒体调查
  “你经常使用或关注的新媒体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微博。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存在问题的分析
  1.部分学生出现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倾向
  通过调查虽然当前大学生较为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积极的认同态度,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青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西化,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行为方式受到一定的冲击,表现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倾向。
  2.部分学生责任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
  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为“90后”,虽然他们的创新意识较强,而且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但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这就造成了他们生活自立能力不强,遇事好从自身出发,为他人和集体考虑较少,同时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有时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在遇到情感、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建议
  (1)积极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考虑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取慕课或其他更为灵活的专题交流、研讨、班会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乐于接受、自觉参与。同时,加大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运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之中,增强教育效果。例如,可以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身边”影音作品竞赛,或是“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先进(集体)事迹报告会的形式,用学生身边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事迹教育引导他们,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
  (2)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设,打造并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氛围。调查显示,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言行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充分利用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的特点,让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应当切实考虑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解决个人发展、待遇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施行职务职称晋升的相关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考核和职称晋升标准及制度,对其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和考评。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辅导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应在广大高校教职工范围内切实明确各自职责和应尽义务,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当代大学生与过去相比,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行为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只有深入细致、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铸魂(治国理政新实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6-02-05(001).
  作者简介:
  杨翰林(1981.01— ),男,汉族,山东莱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号:14B03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历史和死板教育的背景下,将高中历史课堂比做成“背书课堂”,教师没有精彩的讲解和精美的分析,只有学生大声的背诵,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讲“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真正的起到该有的作用了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新课程的标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课堂,将高中历史课堂提到该有的地位上,不再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咬文嚼字,只背会书本上面浅显的知识,没有及时的了解更深一层的知识,在新课程下,历史教师和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用在教学上已不足为奇,但信息化背景下的计算机说课容易出现一些误区,通过参加比赛和聆听专家的讲解,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说课略有见地,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  2016年12月,笔者很荣幸在全国中职计算机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笔者并不想炫耀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而是一位专家建议把心得和見解写成一篇论文,会是一篇有事实依据,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新型资讯传播方式,其中包括互联网、微信、微博、数字报纸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主要研究出发点,重点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大学生思
期刊
摘 要: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Y大学就业存在的专业对口率较低,创业率较低问题,经过现场调研,笔者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教育;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加强应届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关键词:教师教育;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对口率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
期刊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基础载体,承担着传授法治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情感的重要使命。当前,中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治教育功能发挥有限。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法治教育功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目标、手段与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法治认知;法治意识;法治情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
期刊
摘 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和接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高校和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之间仍然存在着信息的“孤岛”,高校信息服务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优势是具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和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劣势是投资不足,信息服务群体较固定,缺乏社会服务意识和经验;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和各级情报机构、搜索引擎、付费信息咨询或者统计机构等,优势是信息服务相对灵活多样,从业人员社会信息服务经验丰富,缺点
期刊
摘 要:有人说苏教版教材的训练安排是以读书为“经线”,以“双基训练”、情感體验和迁移运用为“纬线”,它以孩子语言多维建构需要,因课设练,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元的、文质兼美的精品课文。每个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整合。  关键词:单元协同;服务教学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都为同一主题:“心中有祖国”。这一单元教学旨在突出文章的人文因素,倾向于语文学科的精神培养。《我们
期刊
摘 要:选取F大学部分学院就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应用一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五个维度找出影响毕业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验证,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多元统计分析  一、引言  党和国家都一再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一再强调: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如何精准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和分析就是“精准发力”的重要依据。它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全面、动
期刊
摘 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这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政治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对于因材施教和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选课走班成为大势所趋
期刊
摘 要:“苏联模式”的形成突显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其严重弊端。总结“苏联模式”的成败为世界各国尤其是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并强调我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苏联模式;利弊;经验;教训  一、“苏联模式”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从而进入了大规模经济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