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坦克虽说是陆战之王,但是也会常常面临潜河渡水的挑战,当大军激战正酣,却被区区河流拦住去路,怎么办?要么绕路过去,要么靠渡船或工兵架设舟桥通行,但这要好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看来,要想成为无往不利的陆战猛虎,还必须好好修炼潜水神技。
只是,这几十吨重的大铁疙瘩要想在水下畅游,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来看看坦克们是如何在水中闯关的吧!
第一关:呼吸,怎么舒爽怎么来
坦克下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呼吸问题。不单是坦克兵要呼吸,发动机运转也需要大量的空气。为此,坦克军团搜肠刮肚,想出了各自的绝招。
软管呼吸有遗憾
德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它们在天灵盖上连接了一根直径20厘米、长18米的细软管,软管前端有浮标,能漂浮在水面。加了软管后的坦克可以在15米深的水底行动,不过只能开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一氧化碳的浓度就会过高,让乘员中毒。
彪悍的通气管
“豹”-2作为坦克中的纯爷们儿,对三号和四号坦克配置的细管子嗤之以鼻:那么细,还不把人给憋死。鉴于此,它给自己安了一根粗大滚圆的通气管,直径快一米,高达五六米。不仅取得了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自身平添了几分霸气,而且非常好使,粗壮的通气管竖在炮塔右侧装填手的舱口上,可伸可缩,收放方便。如果坦克兵遇到危险,还可以从通气管中逃生。
三根通气管才好使
俄罗斯的T-80坦克采用耗气量比较大的燃气轮机,要是用细管子,估计会呼吸不畅抑郁而终的。“豹”-2的做法给T-80坦克带来了灵感,但是它的胃口更大,一根通气管嫌太少,硬是给自己竖了三根。一根架在炮塔上,专门用于舱室通风;一根架在发动机上方,用作空气吸入;还有一根放在坦克尾部,用于废气排出。如此一来,不论是发动机还是坦克兵都能畅快地呼吸,跟在陆地上没啥两样。只是插上这么多管子,T-80的颜值就有点不好给分了,简直像只古怪的刺猬。
第二关:密封,一定要到位
想潜水,光解决呼吸问题显然不够,同样重要的还有密封。坦克身上那么多口子,哪一个漏水都很致命。所以在下水之前,要将所有可能进水的地方都密封好。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坦克身上能漏进水的地方简直一双手都数不过来,除了舱盖缝、炮塔座圈、热像仪等光电设备和车体的接口,还有火炮口、烟幕弹发射器的盖子等等,浑身都是“漏洞”!其中最难搞定的要数炮塔,十多吨重,直径又大,还得360°旋转,密封起来困难重重。
最开始,军械师们采用油脂密封,把所有可能进水的地方都刷上一层厚厚的油脂,但是这样做太麻烦,费时费力费钱。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现代军械师已经为潜水坦克定制了一种橡胶密封条,围到炮塔和车体的结合部,下水时,让它充气膨胀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尽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密封措施,但是在水压作用下,要想不漏一点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排水泵也成了潜水坦克必不可少的设备,安装在车底最低的位置,用于抽排积水。
第三关:潜渡,没那么容易
解决呼吸和密封的问题,坦克终于开进了水底,潜渡准备时间缩短到半小时。但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水中茫茫一片,分辨不清东南西北,要想不迷路,就必须依靠给力的导航设备。苏联的T系列坦克,车内都装有陀螺半罗盘式航向仪,能够让坦克始终按照既定方向行驶。现在的新型坦克则直接使用了带有电子计算机的导航系统,在水下也能精准地把握方向。
但是,水底不比陆地,坑坑洼洼,遍布淤泥。豪气冲天的陆战猛虎下了水,也只能变得小心翼翼,挂着一档,用6~7千米/时的速度缓缓前进。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的河流都能潜渡的,经无数次血的教训,坦克们总结出来,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才能潜渡成功,很多人就对坦克潜渡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但是有一位资深军事专家说得好:大家都知道潜渡的功能用途不是太大,但是,有谁能保证它一次也用不上呢?
坦克玩兒潜水,虽然麻烦了点,但是好处也是杠杠的:既争取了时间,不用渡船和架桥,保持了作战的连贯性;同时能在某些情况下出其不意,突然潜出水面,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当今军事大国中,最重视坦克潜渡的就是中国和俄罗斯,潜渡装备已经成为俄罗斯T系列坦克的制式装备,而中国的各式主战坦克,在潜渡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潜渡逃生
坦克潜渡的风险很大,下水前必须准备牵引抢救车辆和救生器材。如果密封失灵,大量的水灌入坦克内部,这时,乘员不可以打开炮塔门逃生,因为这样会导致水流迅速冲向坦克内部,造成呛水窒息。正确的做法是:立即穿上救生衣,等待车内积水漫到炮塔顶部,内外水压差不多时,再打开炮塔门才能顺利逃生。当然,装有粗大通气管的坦克,乘员可直接从管中逃生。
只是,这几十吨重的大铁疙瘩要想在水下畅游,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来看看坦克们是如何在水中闯关的吧!
第一关:呼吸,怎么舒爽怎么来
坦克下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呼吸问题。不单是坦克兵要呼吸,发动机运转也需要大量的空气。为此,坦克军团搜肠刮肚,想出了各自的绝招。
软管呼吸有遗憾
德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它们在天灵盖上连接了一根直径20厘米、长18米的细软管,软管前端有浮标,能漂浮在水面。加了软管后的坦克可以在15米深的水底行动,不过只能开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一氧化碳的浓度就会过高,让乘员中毒。
彪悍的通气管
“豹”-2作为坦克中的纯爷们儿,对三号和四号坦克配置的细管子嗤之以鼻:那么细,还不把人给憋死。鉴于此,它给自己安了一根粗大滚圆的通气管,直径快一米,高达五六米。不仅取得了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自身平添了几分霸气,而且非常好使,粗壮的通气管竖在炮塔右侧装填手的舱口上,可伸可缩,收放方便。如果坦克兵遇到危险,还可以从通气管中逃生。
三根通气管才好使
俄罗斯的T-80坦克采用耗气量比较大的燃气轮机,要是用细管子,估计会呼吸不畅抑郁而终的。“豹”-2的做法给T-80坦克带来了灵感,但是它的胃口更大,一根通气管嫌太少,硬是给自己竖了三根。一根架在炮塔上,专门用于舱室通风;一根架在发动机上方,用作空气吸入;还有一根放在坦克尾部,用于废气排出。如此一来,不论是发动机还是坦克兵都能畅快地呼吸,跟在陆地上没啥两样。只是插上这么多管子,T-80的颜值就有点不好给分了,简直像只古怪的刺猬。
第二关:密封,一定要到位
想潜水,光解决呼吸问题显然不够,同样重要的还有密封。坦克身上那么多口子,哪一个漏水都很致命。所以在下水之前,要将所有可能进水的地方都密封好。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坦克身上能漏进水的地方简直一双手都数不过来,除了舱盖缝、炮塔座圈、热像仪等光电设备和车体的接口,还有火炮口、烟幕弹发射器的盖子等等,浑身都是“漏洞”!其中最难搞定的要数炮塔,十多吨重,直径又大,还得360°旋转,密封起来困难重重。
最开始,军械师们采用油脂密封,把所有可能进水的地方都刷上一层厚厚的油脂,但是这样做太麻烦,费时费力费钱。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现代军械师已经为潜水坦克定制了一种橡胶密封条,围到炮塔和车体的结合部,下水时,让它充气膨胀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尽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密封措施,但是在水压作用下,要想不漏一点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排水泵也成了潜水坦克必不可少的设备,安装在车底最低的位置,用于抽排积水。
第三关:潜渡,没那么容易
解决呼吸和密封的问题,坦克终于开进了水底,潜渡准备时间缩短到半小时。但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水中茫茫一片,分辨不清东南西北,要想不迷路,就必须依靠给力的导航设备。苏联的T系列坦克,车内都装有陀螺半罗盘式航向仪,能够让坦克始终按照既定方向行驶。现在的新型坦克则直接使用了带有电子计算机的导航系统,在水下也能精准地把握方向。
但是,水底不比陆地,坑坑洼洼,遍布淤泥。豪气冲天的陆战猛虎下了水,也只能变得小心翼翼,挂着一档,用6~7千米/时的速度缓缓前进。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的河流都能潜渡的,经无数次血的教训,坦克们总结出来,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才能潜渡成功,很多人就对坦克潜渡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但是有一位资深军事专家说得好:大家都知道潜渡的功能用途不是太大,但是,有谁能保证它一次也用不上呢?
坦克玩兒潜水,虽然麻烦了点,但是好处也是杠杠的:既争取了时间,不用渡船和架桥,保持了作战的连贯性;同时能在某些情况下出其不意,突然潜出水面,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当今军事大国中,最重视坦克潜渡的就是中国和俄罗斯,潜渡装备已经成为俄罗斯T系列坦克的制式装备,而中国的各式主战坦克,在潜渡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潜渡逃生
坦克潜渡的风险很大,下水前必须准备牵引抢救车辆和救生器材。如果密封失灵,大量的水灌入坦克内部,这时,乘员不可以打开炮塔门逃生,因为这样会导致水流迅速冲向坦克内部,造成呛水窒息。正确的做法是:立即穿上救生衣,等待车内积水漫到炮塔顶部,内外水压差不多时,再打开炮塔门才能顺利逃生。当然,装有粗大通气管的坦克,乘员可直接从管中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