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革新同行,师范与非师范并重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376004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背景:
  周介铭,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兼任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地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国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1982年,26岁的周介铭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后同)地理系。此后,他先后在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系、西北民族学院民族贸易系担任教师。1985年,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都,开始担任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从1985年结缘四川师范大学起,在此后的28年里,他从地理系的一名大学讲师干起,先后任地理系副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副校长。2003年起正式担任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周介铭校长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多次承担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厅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达的科研课题。他主持和承担的《成都市国土总体规划》项目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和承担的《都江堰市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项目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除承担大量科研项目外,他还出版了不少专著,在教学与教学管理上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期,周介铭校长做客《高端访谈》,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认识,就大家在认识大学、选择专业、个人成长规划等方面的疑惑进行解答,同时他还将针对师范类大学的办学特色、发展情况等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度解答,这些都值得细读。
  大学:给予的不仅仅是平台,专业调剂并不可怕
  《高校招生》:周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注意到,您是1977年高考恢复后参加高考的。回首往昔,您觉得当年的高考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周介铭:在高考未恢复前,我们这一代人中学毕业之后的“道路”基本只有下乡当知青,并没有别的选择,这大大限制了那个时期人才的培养。而且,在这一时期,很多具有专业知识素养和潜质的人才没能在合适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和发展自己。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通过高考,不论是上大学还是上其他学校,学子们都能学到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1977年以前,大学虽然也在招生,但上大学是通过推荐而非参加高考,这就不可能做到公平与公正。恢复高考后,直到现在都一直保持着通过高考成绩来选拔生源这一相对公平与公正的选拔途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也可以给更多想要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生的学生一个机遇,从而实现了机会平等。
  《高校招生》:您读大学的时候,大学升学率还很低,为此还有人说考上大学就等于拥有了“金饭碗”。可喜的是您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西南师范大学。当时,您为何要报考这所大学?
  周介铭:1977年刚恢复高考之时,大学是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录取新生的,当时的大学录取率不足百分之二,本科院校的录取率则更低。我国当时正在经历经济、社会、科技等一系列领域的重大变迁,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之中。
  加上当时的信息传播技术处在发展初期,条件并不完善,导致信息获得量有限、渠道不畅通,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对大学的了解少之又少。关于大学招生程序、专业设置、毕业之后可以找到怎样的工作,都没有更多、更全方面的专门信息,相关信息大多来自于家人、朋友、老师。选择西南师范大学是由于我的高中班主任就是西南师范大学毕业的,他介绍说这所学校可以培养专业的教师教育人才,就这样在高考志愿表上我填上了这所学校。
  《高校招生》:大学本科期间,您就读的专业是地理学,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您自己兴趣考虑,还是有其他方面原因?
  周介铭:我当时想学习的是理工科类专业,而地理学在我的印象中是在理工科范围之外的专业。
  志愿思考之初,我并未心仪这个专业,并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填报的专业大都是物理、数学、化学这一类典型的理科专业,但由于专业调剂才把我调至地理学。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曾给西南师范大学招生办写了封信,想了解被录取到地理学的原因,并请求能调至物理学专业,而后西南师范大学招生办非常负责地给我写了一封回信,表示不能调专业。
  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大学录取率非常低,能够被录取已属难得,所以最终我还是进入了地理学专业就读。实际上,现在很多大学在录取时,对学生也会进行专业调剂。通过专业调剂之后,很多同学的专业方向都会和自己想象的专业有所差异,这是正常的。在我看来,考生被调剂到自己没有选择的专业,并不意味着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就会黯淡。大学仅仅是给你提供一个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地方,怎样去学习和完善自我,毕业后怎样运用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高校招生》:大学所就读的这个专业,给您今后的职业规划带来了哪些影响?
  周介铭:刚刚谈到地理学并不是我最初的心仪专业,但是四年的大学生涯改变了我的看法。地理学是一个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专业,地理将理工科与文史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不仅只局限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而是可以进一步拓展到不同学科领域进行很宽广学习。西南师范大学的主体就是教师培养,地理学专业的应用性自然也融入到了师范教育的领域中,对科学研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选择师范院校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当老师,读了地理学这个专业,既圆了当老师的梦想,又能够做地理科学应用方面的研究,理想和现实之间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报考师范大学:切勿只看“师范”
  《高校招生》:提到冠名为“师范大学”的院校,很多考生和家长觉得这些大学就是培养教师的大学,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对此,您觉得考生们应该怎样去了解这些冠名“师范”的大学?
  周介铭:我国举办的师范大学可以说是历史的产物,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师范院校是单列的,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学校。然而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师范冠名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也是国家教育体制不同导致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当时主要借鉴的是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中,综合性院校大都被按行业归口改组(建)为单科性院校,因此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四川师范大学由原来的川北大学(具体解释详见文末的延伸阅读——编者注)这所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师范院校,这并不是四川师范大学特有的现象。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各级各类教师岗位任教。但是,这种单一培养某一领域人才的院校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制约和影响,因此培育和发展不同的学科是我们办学的必然要求。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共同促进发展,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意义上培养教师的任务,也大力发展了很多其他的专业。四川师范大学过去肯定是以培养教师为主,而且学校的强项也体现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只培养教师。所以学校的名称仅代表她的历史和特色,并不意味着她所有专业都只培养某个方面的人才。关键是考生要了解这所学校有什么样的专业,以及专业的发展状况来进一步进行细致地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川师魅力:师范特色,多元演绎
  《高校招生》:从1985年您来到四川师范大学执教至今,将近30年。可以说,整个过程您见证了学校的变迁与发展。在您心目中,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周介铭:1985年来到四川师范大学工作,当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教工与学生宿舍的供水供电也成了“老大难问题”。
  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四川师范大学发展突飞猛进,如今,不仅建立了两个新的校区,而且在教学条件方面也有了全面的改善,软件、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创造平台。最重要的是学校依据国家政策的支持,始终坚持靠创新来发展,妥善把握好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从学校汲取更多的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虽然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文理渗透、理工与经管结合、师范和非师范并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但我始终认为,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最大特色的高等院校。建校67年来,主要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培养人才,毕业生大多数都充实到基层教师岗位,扎根在基层学校,为当地的教育做出了贡献。据统计,在四川省39775名中学骨干教师中,有25.1%是四川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中学特级教师中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生占37.6%,教育局长(含副局长)占39.4%,校长(含副校长)占25.9%。
  67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与此同时,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10名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个国家及省级本科教学团队,他们的学术贡献和教书育人的业绩享誉海内外,赢得了社会的厂泛赞誉。
  我想,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较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实力和声誉是名副其实的,值得考生们选择在此求学、深造。
  《高校招生》:贵校地处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论其办学地理优势,她不及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发达的沿海城市,作为一所身居西部内陆的省属重点大学,贵校是怎么对学校发展进行定位的?
  周介铭:我校的发展定位是立足于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我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立足四川,服务四川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与刚才提到的人才培养类型相关,我们不仅要为四川省培养优秀的教师,还要为四川的发展培养各级各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及应用型人才。四川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除了对四川省的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之外,还要瞄准国家的需要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招生》:贵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今年已有67年的办学历史。在长达67年的办学时间里,贵校沉淀出了怎样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周介铭:我校从1946年东北大学在三台县办学到1952年组建四川师范学院这六年的时间,是一所集合了工科、农科、文科等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从1952年到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再到1990年这几十年,主要以培养教师人才的师范教育为主。1990年以后,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我校逐步开设了一些非师范专业。毕竟非师范专业的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所以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仍然体现在教师教育这一块。
  在具体的特色专业方面,学校现有12个专业入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教育学、工商管理、地理科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另外,学校还有电子商务、心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体育教育、音乐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经济学、美术学等20个省级特色专业。需要提醒的是,学校的英语、俄语、法语和对外汉语4个本科专业在录取时有英语单科成绩要求,各专业英语单科的最低控制线由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视投档到我校的第一志愿生源情况统一划定,并在学校招生与就业信息网上公布,请大家及时关注。
  《高校招生》:据悉,2012年贵校成功入选国内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坊间也称之为“小211工程”。能进入“小211工程”的高校,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办学实力,而且还要有很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您是如何看待的?
  周介铭:“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实施的高校重大建设项目。这个“工程”旨在不断提升高校的基础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项工程虽然冠名为“中西部”,但实施范围涵盖了24个省(区、市)。2012年,学校成功入选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体现了国家对学校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学校能进入这个“工程”,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是具备较强科研和教学实力的。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四川师范大学现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除此之外还有先进功能材料实验室、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多元文化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不仅如此,学校还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建有电子信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艺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等17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学校申报的“西部地区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验区”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也是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学校还是四川省唯一一家同时有国家二级煤矿安全培训资质及二级大安全培训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具备这些“硬件”实力的省属高校,西部地区并不多见,这也可以说明,学校是有足够的底气跻身“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行列的。
  《高校招生》:近年来,贵校在川渝地区乃至其他省(区、市)的招生形势持续火热,录取线超过当地本科二批次控制线40~50分左右,有时甚至接近本科一批的控制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您是怎么看待的?
  周介铭: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四川师范大学这些年无论是外在的形象还是内在的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在考生和家长们心目中获得了更大的认可。学生报考学校完全是一种自愿选择,这么多学生选择我校,说明他们对这所学校的认同。至于认同的原因,我认为一是四川师范大学有悠久的历史积淀。第二是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的迅速发展以及毕业生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四川师范大学树立了良好的声望。我有一些体会,从初到四川师范大学当教师再到后来任教务处处长等工作实践中,出去碰到很多四川师范大学的校友并不会主动说自己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但现在,很多四川师范大学的校友都主动前来介绍自己是四川师范大学哪年级哪个专业毕业的,颇有引以为荣的感觉。比如我2010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校长研修班,在校长们和中国留学生的交流会上,就有两个学生自我介绍说是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的,一个是本科在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西南大学、博士在华东师大的学生,当时西南师大的校长和华东师大的校长都在现场,他并没有直接从最后的学历讲起,而是从自己是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讲起。另一位是刚从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两年的学生,他听说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也在这个地方,专门代表海外的学生给我送了一束鲜花。
  人文川师:将关怀惠及每名学子
  《高校招生》:自2007年起,教育部在北师大等6所部属师范师范大学试点招收免费师范生。目前,四川省也将四川师范大学确定为免费师范生招生师范院校,且招生专业是贵校传统意义上的强势专业。对此,不少学生和家长十分关注,请您介绍一下。
  周介铭:2007年,教育部宣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后,各省(区、市)都陆续试点推行。
  今年,四川省选定了四川师范大学作为试点院校,率先试行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凡是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师范类的学生,将全部免收学费和住宿费,不仅如此,学校还将补贴一定数量的生活费给这些学生。
  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四川师范大学是有一定的基础和传统的。由于我们的学生主要是面对基层学校就业,因此,从2007级新生开始,我们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一专多能的角度设计学生的培养模式,即在学科专业知识不降低的同时,在能力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班主任工作、心理咨询工作等,要让我们的学生尽快适应基层学校的教学管理需要。此外,我们还将实行顶岗实习半年的政策,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全面了解中小学校的实际,走上岗位后更自信、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今年,我校免费师范专业的招生计划为830名。需要说明的是,学校招收的免费师范生只面向四川省内招生,申请参加我校免费师范生教育的考生除应具备2013年四川省普通高校考生报名条件外,还应自愿献身四川基础教育事业。毕业时应根据四川省县以下中小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服务于县以下(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就业岗位。
  为确保免费教育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学校将对申请参加免费师范生教育的考生进行面试,以确保考生具备良好的从教基本素养。经面试合格的考生应与我校及服务地签订相关协议,承诺毕业后履行国家义务。
  《高校招生》:贵校的学生在考研深造和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情况如何,请您介绍一下?
  周介铭:学校对学生报考研究生持积极支持的态度,我校本身能够招收研究生的学科很多,几乎所有本科专业都有与之对应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同时,学校还具有免初试硕士研究生的推荐资格,这就是说,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以通过考试或推荐进入硕士阶段继续深造。
  对外交流方面,我校的学生如果愿意出国交流,都可以申请参加我校中外联合培养项目赴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学习。这些项目,我们采取的是学分转移与互认方式,即学生获得毕业所需学分则可以同时获得我校与联合培养的国外大学的文凭。此外,我校还有若干国外交流和实习项目,学生可赴国外短期实践锻炼。
  延伸阅读:川北大学校名的历史钩沉
  川北大学的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其前身是1946年创建的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在时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军区政委胡耀邦的关心和指示下,学校迁址南充市小西街并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成公立川北大学;同年9月更名为川北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川北大学经拆分重组,被改为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并迁入川北行署原址,即今位于鸥川省南充市中心的西华师范大学老校区,同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也是今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共同的前身,其本科专业部分(继续用四川师范学院校名)于1956年迁往成都市,1985年,经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专科留在南充市,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并增设生物系及相应的专业。1958年,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增设外语、地理、物理、政治四系及相应的专业。1989年,续用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大学”这个校名首次启用于1949年,1952年终止使用。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黄明勇,成都七中语文教研组长,成都七中高级教师,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成都市高三语文中心组成员,参加2013年四川省高考语文阅卷并担任作文阅卷组组长,公开发表文章100多篇。  殷志佳,成都七中优秀语文教师,四川大学文学硕士,文学、法学双学士。主撰著作《选修课教学新模式之》《唐宋绝句鉴赏辞典》等。  王慧,成都七中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教育局授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誉称
期刊
在对大量的院校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把全国2482(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3年的具有招生资格的院校数量)所院校分为“八大类特殊数字看点”。通过数字深度解读大学,可以帮助大家在选择报考大学的环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数量总计2482所(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  眼下,正值高考志
期刊
南有一山,名曰秦岭,北有一河,名曰渭水,钟灵毓秀之间,浩宇穷穹之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巍然而立,无粉饰黛颜之娇媚,有擎天一柱之威严。立于校门前,视野不可谓之不阔,心情不可言之不激动。校名撰于卧石之上,四周草坪相拱,有年少当自强求学于此之意。学校呈现出大气稳重之感,又给人一种亲和之力。最具学风之浓厚,校风之优良。IT在这里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汇聚中国IT界的精英之才,校训谦和敦厚,谓之“厚德求真,砺学笃
期刊
说到如何选择大学,不少考生和家长往往把大学所在地(城市)作为考量的首要标准,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往往被列为首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高校更是受到热捧。由此造成的影响,是让这些城市的不少很普通的院校录取分纷纷看涨,较高的录取分数把不少成绩不占优势的考生远远挡在了门外。  事实上,有不少考生和家长一直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录取分数的高低和一所大学办学实力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简单地讲,并非录取分
期刊
【摘 要】在分析“学训矛盾”产生的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基础上,指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目标应该培养学生运动员而不是运动员学生,在明确目标之后,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校 高水平运动员 学训矛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244-02      1 前言      从1986年国家教育部首次批准
期刊
古代人欲寄彩笺尺素,需要舟车劳顿数天,而当人类社会迈入了信息时代,只要动动手指,就能通过手机、电脑等接收和发送消息。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在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不仅仅指信息领域的一些分支技术,如集成电路、计算机、
期刊
主持人:权力老师您好!很荣幸能邀请到您,欢迎来到《高校招生》杂志!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广大考生能更多了解北京联合大学,对一些考生和家长甚至对社会来说,北京联合大学还是显得有些陌生,贵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权力: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多所大学的分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
期刊
选专业,从识透到瞄准  专业选择是志愿填报中重中之重的一环。面对林林总总的专业,如何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Mr.Right”是让考生颇为头痛的事。专业是学什么的、专业学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哪个专业适合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对专业缺乏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在选择时就会找不到方向。因此,专业之选,起点在于认识。本文从专业发展的“前世今生”出发,拉开一幅专业的图谱,并对考生如何透过专业名称认识专业、鉴
期刊
数字解码  “1166”是指除了前文介绍过的、被称为“高职211”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外,剩下的高职(专科)院校的数量。此处的1166所院校没有包括52个分校办学点,具体解释和名单请参考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需要提醒厂大考生、家长的是,在这1166余所高校中,又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其中有800余所公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招生数量大,办学时间较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剩余
期刊
当你急于到达某个目的地却因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流而焦躁时,当你第一次到一座城市却因那复杂的公交线路而晕头转向时,当你发现这个城市已经塞满了人流和车辆而产生一瞬间的窒息感时。地铁,这个时代城市交通的领跑者,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出现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在那个地下空间里,它引领着这座城市的高速生活。如果你也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座城市的交通状况,那么就请加入地铁行业这个大家族。乘上地铁,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