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写作的前提。它既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呢?本文将从加强朗读、把握读的重点和采取多种读的形式等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多读少讲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读是阅读教学赖以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学生读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在实际阅读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就要以读为本,以读为课堂学习的手段,多读少讲,讓学生边读边想,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受作者情感。学生有一定的理解程度后,再鼓励学生回过头来读课文,在至理至情的朗读中加深认识,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有些内容还可以背诵铭记化为永久拥有,需要时再灵活运用。有些地方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的理解仍是“山穷水尽”,这时教师甚至可以不讲——寓讲于读,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多读几遍,反而会出现“柳暗花明”的现象,学生在读中默然理解。一句话,读要体现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比如《雨中》的阅读教学:首先,学生初读课文。学生通过自己认真读课文整体——课文记叙了一个阴雨天的傍晚,过路人主动帮姑娘拾苹果的事情。赞扬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其次,细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对整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在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精读课文。教师以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揣摩、朗读,体味文章精采片断,斟酌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之处,尤其是文中“过路人帮助姑娘捡苹果”这一场面。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身临其境式理解,甚至熟读成诵,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总而言之,整个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师生共读,力求多读少讲,寓讲于读,扎实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二、把握读的训练重点,落实读的训练量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上课时让学生读得的确不少,什么都让学生读,甚至不厌其烦地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读。他们认为读得越多越好,读得越多越突出重点,读得越多训练量越足,的确做到了“书声朗朗”。殊不知是“大狗三锤,小狗也三锤”,“下好功夫不得好眼色”。其实,阅读教学中的读,不是千遍一律的读,而是有的放矢地读,有重点地读,是因材施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读的能力选择好读的训练重点,落实读的训练量。文章体裁、课文的内容、作者的写作风格千姿百态,那么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设计训练重点上也应该是万紫千红,就是同一篇文章出现在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前,都可设计不同的训练重点。比如《海上日出》和《荷花》是写景的记叙文,可以就读“景”抒情的重点进行训练,而诗歌《鹅》和《囚歌》都是诗歌,但是写作风格不同,读的训练重点也可不同,《鹅》可以抒情朗读,而《囚歌》却要铿锵的语言高度赞扬烈士的坚贞不屈。教师应该把好读的“舵”,视实际情况确定读的训练量,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读的能力。比如《丰碑》中的一段话: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辩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根据教学特点,可以设计一个较高层次的感情朗读重点。感情朗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训练,难度大,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把握训练重点,分解难点确定训练量。①首先让学生初读,只求正音;②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高度赞扬红军战士一心为公,为别人宁愿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③学生带着作者这种思想感情朗读,体会加深;④教师范读,要注意指导学生细听感受;⑤学生自由试读感受,加深理解;⑥个别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将自己融入情景(自己好像是红军中的一员,就站在老战士面前),甚至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如同身临其境,学生对老红军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这样学生读的重点才突出,训练量才真正落实,学生读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采取多种读的训练形式,把读的机会让给学生
为了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读的训练,设计读的形式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实际选择读的形式。避免过多的优等生“表演式”读,为防止“监竽充数”,也不要一味安排齐读,要尽量安排个别读、群思群读或学生互评互读。还可以设计教师范读或引读,个人自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但是无论是采取何种读的形式,都要考虑让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读,都要把读的机会让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从自身实践中提高读的能力。要把读的机会真正让给学生,我 认为教师在灵活选择读的训练形式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偏爱差生。阅读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教师要从差生实际出发,选择读的训练形式要优先考虑差生,让差生有读的机会。比如对诗歌《我的“自白”书》的朗读,差生要掌握技巧读好它并不容易,所以选择读的形式时,要有教师范读,又要多让差生个别读或学生互评互读。一方面差生有了读的示范,读时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差生有了读的机会,能感受着去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随时有同学指导,学生读的能力自然就提高得快。(2)要根据学生水平提出弹性要求。教师在处理读的要求时要避免差生朗读时“望文兴叹”,又不要使优生认为教师的要求“随手可得”。因此,教师要提出富有弹性的要求,让差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经过努力,全班同学都有成功的机会,都可分享成功的喜悦,学生读的能力在成功中不断提高。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可以提出下面朗读要求:①怀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去朗读课文;②朗读时要注意三个不同场面而处理好朗读的感情、重音以及停顿。以上要求,差生会着重①的训练,并能顺利完成,而优生则①、②都训练,优生读的深度加大,把读的能力提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此,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朗读训练的机会,学生读的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尝试。不过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鼎夫.语文课程标准导读与小学案例评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7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多读少讲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读是阅读教学赖以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学生读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在实际阅读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就要以读为本,以读为课堂学习的手段,多读少讲,讓学生边读边想,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受作者情感。学生有一定的理解程度后,再鼓励学生回过头来读课文,在至理至情的朗读中加深认识,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有些内容还可以背诵铭记化为永久拥有,需要时再灵活运用。有些地方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的理解仍是“山穷水尽”,这时教师甚至可以不讲——寓讲于读,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多读几遍,反而会出现“柳暗花明”的现象,学生在读中默然理解。一句话,读要体现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比如《雨中》的阅读教学:首先,学生初读课文。学生通过自己认真读课文整体——课文记叙了一个阴雨天的傍晚,过路人主动帮姑娘拾苹果的事情。赞扬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其次,细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对整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在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精读课文。教师以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揣摩、朗读,体味文章精采片断,斟酌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之处,尤其是文中“过路人帮助姑娘捡苹果”这一场面。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身临其境式理解,甚至熟读成诵,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总而言之,整个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师生共读,力求多读少讲,寓讲于读,扎实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二、把握读的训练重点,落实读的训练量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上课时让学生读得的确不少,什么都让学生读,甚至不厌其烦地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读。他们认为读得越多越好,读得越多越突出重点,读得越多训练量越足,的确做到了“书声朗朗”。殊不知是“大狗三锤,小狗也三锤”,“下好功夫不得好眼色”。其实,阅读教学中的读,不是千遍一律的读,而是有的放矢地读,有重点地读,是因材施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读的能力选择好读的训练重点,落实读的训练量。文章体裁、课文的内容、作者的写作风格千姿百态,那么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设计训练重点上也应该是万紫千红,就是同一篇文章出现在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前,都可设计不同的训练重点。比如《海上日出》和《荷花》是写景的记叙文,可以就读“景”抒情的重点进行训练,而诗歌《鹅》和《囚歌》都是诗歌,但是写作风格不同,读的训练重点也可不同,《鹅》可以抒情朗读,而《囚歌》却要铿锵的语言高度赞扬烈士的坚贞不屈。教师应该把好读的“舵”,视实际情况确定读的训练量,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读的能力。比如《丰碑》中的一段话: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辩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根据教学特点,可以设计一个较高层次的感情朗读重点。感情朗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训练,难度大,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把握训练重点,分解难点确定训练量。①首先让学生初读,只求正音;②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高度赞扬红军战士一心为公,为别人宁愿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③学生带着作者这种思想感情朗读,体会加深;④教师范读,要注意指导学生细听感受;⑤学生自由试读感受,加深理解;⑥个别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将自己融入情景(自己好像是红军中的一员,就站在老战士面前),甚至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如同身临其境,学生对老红军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这样学生读的重点才突出,训练量才真正落实,学生读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采取多种读的训练形式,把读的机会让给学生
为了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读的训练,设计读的形式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实际选择读的形式。避免过多的优等生“表演式”读,为防止“监竽充数”,也不要一味安排齐读,要尽量安排个别读、群思群读或学生互评互读。还可以设计教师范读或引读,个人自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但是无论是采取何种读的形式,都要考虑让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读,都要把读的机会让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从自身实践中提高读的能力。要把读的机会真正让给学生,我 认为教师在灵活选择读的训练形式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偏爱差生。阅读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教师要从差生实际出发,选择读的训练形式要优先考虑差生,让差生有读的机会。比如对诗歌《我的“自白”书》的朗读,差生要掌握技巧读好它并不容易,所以选择读的形式时,要有教师范读,又要多让差生个别读或学生互评互读。一方面差生有了读的示范,读时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差生有了读的机会,能感受着去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随时有同学指导,学生读的能力自然就提高得快。(2)要根据学生水平提出弹性要求。教师在处理读的要求时要避免差生朗读时“望文兴叹”,又不要使优生认为教师的要求“随手可得”。因此,教师要提出富有弹性的要求,让差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经过努力,全班同学都有成功的机会,都可分享成功的喜悦,学生读的能力在成功中不断提高。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可以提出下面朗读要求:①怀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去朗读课文;②朗读时要注意三个不同场面而处理好朗读的感情、重音以及停顿。以上要求,差生会着重①的训练,并能顺利完成,而优生则①、②都训练,优生读的深度加大,把读的能力提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此,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朗读训练的机会,学生读的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尝试。不过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鼎夫.语文课程标准导读与小学案例评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