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血火抗争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60年,一个甲子,刚刚过去。关于60年前的一些往事,你也许已缺乏兴趣和时间去史料堆里查询它们。但是,我们相信一场战争在60年之后依然存在的震撼,因为它对中华民族至关重要。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们特选发了有关丝绸之路沿线三个重镇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当时情况的回忆和史料,一鱗半爪,倒也能管中窥豹,以见证日寇的凶残,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以及得道多助正义必胜的真理。
  
  西安古城的痛苦记忆
  
   冯祥正:虽然躲过了南京大屠杀……
   1933年,我出生于南京。我家当年在南京开有钟表店,父亲也算是有文化的人,天天看报纸,关注日军动态,觉得状况越来越不妙。1939年的一天,父亲让母亲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收拾了几包,锁上门,带上全家11口人走上了向西逃难的路。当时南京还没沦陷,父亲还幻想着不久就能回来,打开门锁,接着做生意。
   到徐州,到汉口……最后,全家坐火车到了西安。还算幸运,那是到西安的最后一班火车,随后铁路就被炸毁了。
  哪里有太平呢?收留了那么多逃难同胞的西安也一样。响了七年的空袭警报声,有时候一天就要跑三四次警报。
   “一声警报叫,一会敌机到;夜里娘跑把灯关,白天娘跑带馍干;看见敌机到,不由想报告;报告司令官,快发高射炮。”娃娃们玩耍时,唱的是各种跑警报的歌谣。
  具体时间想不起来了,也许是在1939年,那天是个星期天。第一次警报拉响的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共七人在桥梓口地下防空洞躲避。警报解除后,我和一个弟弟去父亲开的钟表店里玩,母亲带着其他孩子回了在桥梓口租住的客栈。第二轮警报很快拉响。警报解除后,听说桥梓口防空洞被炸毁了。
  五个亲人果然在那个防空洞里。父亲昼夜守在塌陷的洞口,等待结果。挖出来的尸体一具一具排在路边空地上,母亲被挖出来时还是坐着的模样,怀里抱着两岁的小妹妹。 惨不忍睹哇……
  
  杨清源:那天是尔德节
  如今居住在陕师大家属区的杨清源老人是个地地道道的“老西安”,也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革命。他控诉日军的罪行,每个事件、每个场面、每个故事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1938年11月23日,是西安遭日军轰炸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日子之一。这一天是回族的“尔德节”。警报突然间响起,20架敌机袭来,以清真寺为目标,投弹80枚疯狂轰炸。一发炮弹落在相子园嗉子坑附近,将防空洞洞口前一面高墙震塌了,17人被憋死在里面,其中就有老人的姨夫和表弟、表妹。火光、黑烟、血花,伴着敌机的轰鸣。敌机离去后,到处都是焦椽破壁、血肉残骸和撕心裂肺的哭嚎。4座清真寺、150余间民房被炸,死伤160余人。
  
  连战:难忘西安的防空洞
  1936年8月27日,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西安降生。他的名字是祖父逝世前取的。连战祖父连横,是台湾有名的爱国诗人和史学家,曾编撰了著名的《台湾通史》。他看出日本人侵华的野心,中日必将一战,而台湾回归祖国也要靠这一战,因此为即将出生的孙子取名“连战”,意思是希望他将来能为祖国而战。
  他出生后的第二年,就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连战祖父“中日间必有一战”的预言应验。连战也开始了烽火连天的童年岁月。
  小连战一天天长大,日本飞机轰炸次数也越来越多。到了读书的年纪,但他上得最多的课,却是听到长长的空袭警报声后,跟着老师跑进防空洞。
  连战先生对西安城下的防空洞记忆特别深刻,他说:“在有月亮的夜色里仍然很危险,明亮的月光下,鬼子还是会来轰炸。有一回炸弹落在不远的防空壕,立刻变成了一个大洞,一片鬼哭狼嚎,实在悲惨。我就盼望着,一定得打败日本人,拯救我们这些可怜的老百姓才行。”
  连战先生回忆说:“随着我更长大些,日军的轰炸更密集,因为河南已沦陷,要炸重庆。我们学校渐渐不能上课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防空壕里,西安伤亡的人数愈来愈多,几度炸弹就丢在左邻右舍,危险万分。”
   “很快的,全国遍地燃起了抗战的烽火,我的出生地——西安,更是日机经常轰炸的地方,我至今记得西安城墙下那许多防空洞。父亲每天上班,都要绕着城墙走。我每天倚门而望,看着穿粗布军装的父亲渐行渐远,都不知道他是否能平安回来。”
  对于童年在大陆经历过的抗战岁月,连战一直难以忘怀。他曾深情地表示:“大家都说不要忘记抗战,我怎么会忘记?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抗战对我有特别的意义!”
  
  兰州摧不垮的英雄城市
  
  抗战爆发后,兰州成为苏联援华战略物资的重要集散地。由前苏联阿拉木图和外贝加尔飞往中国的大批苏联飞机都必须在兰州加油、检查,然后飞往各地。苏联在兰州设立了外交代表处、军事代表处和空军招待所,在兰州还常驻有苏联志愿队战斗机的一个中队。
  兰州也是中国空军的重要基地和空军部队的训练中心之一。中国空军在兰州设立了第四路司令部(也称兰州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协调西北地区的防空作战。地勤补给系统也在兰州设立了空军第七总站(也称兰州机场总站),下辖5个机场。此外,还设立了空军第三工厂,负责修理各式飞机。中国空军总队也从四川的凉山迁至兰州西固城,负责整训空军各战斗机队,同时进行飞机的换装补充。中国空军驻防兰州的有第15中队和第17中队。
  日军将兰州确定为重点轰炸的内地城市之一。自1937年11月5日日机首次空袭兰州,到1941年年底,日军不断对兰州进行轰炸,但在中、苏空军的奋力阻击以及地面炮火的射击下,日寇轰炸兰州的目的总无法得逞。
   1939年2月20日,敌第一飞行团的30架轰炸机进入兰州空域,当即遭到以中国空军战斗机总队部总队长毛源初率领的第五大队第17中队的12架苏制H-15、H-16战斗机的攻击,日军上田虎雄大尉和二井桌大尉驾驶的领队机被击落。接着,由松尾元重少尉驾驶的僚机也被击中坠毁。另三架敌机也被歼落地着火。
  15时50分,第二批敌机——第60战队的12架轰炸机刚进人兰州空域,便遭到早已严阵以待的苏联志愿队14架战斗机的围攻。敌机群慌忙将144枚50公斤重的炸弹胡乱投下,便夺路而逃。
  第三批敌机——第12战队的9架轰炸机也在机场东北角被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17中队拦截住,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空战。
  是役,中国空军共击落敌机9架(其中1架为我白塔山的苏罗通高射炮击落),自己仅损失苏联志愿队飞机1架。
  23日,河岛庆吾少佐指挥的第12战队轰炸机8架和佐懒育三上尉指挥的第60战队轰炸机12架侵入兰州上空,中苏空军健儿从四面八方向敌机群展开攻击。是役,我空军击落敌机6架,其余敌机全被击伤,最多的一架被击中153发子弹。
  2月20日和23日的兰州大空战,我空军共击落敌机15架,这是自武汉、广州失守后,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1939年12月底,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决定联合实施以兰州为打击目标的“百号”作战,即日军的“对中国内地的第二次大规模攻击”。日寇集中了陆军航空兵约50多架飞机,以运城机场为基地,海军中攻机60余架,以武汉为出发点,连续3天对兰州实施了狂轰滥炸:26日,出动102架;27日,出动98架(一说为106架);28日,出動112架,采用四角穿梭,往复轰炸战术再次轰炸兰州。这是抗战期间,日空军对兰州出动飞机最多、最疯狂的大轰炸。我空军在处于极其弱势的情况下,仍与来犯敌机展开了殊死奋战,3次空战中共击落敌机4架。
  1941年5月,日本大本营决定进行“对中国内陆地区的第五次大规模空中攻击”:在5~7月间,以海军航空兵为主,轰炸陕西、甘肃各地城市及交通要道,后以陆军航空兵为主,集中轰炸重庆及川、陕、甘地区。在这次被日军称为“102号”作战方案的实施期间,日机分别于5月21日(27架)、22日(38架)、24日(46架),6月18日(59架)、22日、27日(9架),8月17日(30架)、22日(18架)、23日(5架)、24日、25日、27日、31日(10架)对兰州实施了反复轰炸。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才逐渐停止了对西北内地的轰炸。
   在1937~1941年的兰州保卫战中,中国空军勇士和苏联志愿队成员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紧密合作,共同作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热血捍卫中国的领空,捍卫了兰州这个中国的空军基地。
  
  乌鲁木齐同仇敌忾筑长城
  
   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新疆各族群众团体联合起来,通电全国:“新疆虽处边陲,抗日救国,尤为吾人之素志,枕戈待旦,誓与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抗战一日不停,吾人的募捐活动一日不止。”这是当时新疆各族群众的支前口号。
  新疆人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战期间,全疆人民节衣缩食为抗战累计捐款国币约5 000万左右,还有大量的实物未计在内。1938年8月,延安的《新中华报》在显要位置刊登报道,新疆各族人民用募集的152万元(法币)购买了10架战斗机,命名为“新疆号”,于8月24日送往前线,参加“武汉保卫战”。1943年,新疆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一县一机”运动,一年中全疆共捐献飞机144架,超过原计划64架的一倍还多。如果看看新疆当时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你就知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数字!透过一份份已经发黄的历史档案,我们分明看到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的团结、坚忍和奉献,以及对祖国发自肺腑的挚爱。他们明白祖国的含义,他们朴实的言语,无私的行动,让今天的我们依然为之感奋。
  
  丝绸古道曾是国际运输生命线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人民虽然远离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但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担负起了保护国际物资运输线的重任,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抗战期间成为中华民族的输血管。
  史料记载,抗战期间,至少有前苏联、英国和美国等同盟国的援华物资途经新疆中转至中国内地抗日主战场。那时,新疆与前苏联拥有两条国际通道,一是公路,由前苏联的萨雷奥泽克至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途经乌鲁木齐,最终抵达兰州;二是航路,由前苏联的阿拉木图至新疆伊宁,终抵兰州。
  为了保证上述重要运输线路的畅通,当地设立了十个公路接待站和五处临时航空站,以提供空中援助和辅助援华运输中的紧急需要。1937年10月,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三个月后,第一批前苏联军用物资由萨雷奥泽克紧急运往中国。
  抗战伊始,运往中国的战略物资多靠海运,但随着战争的全面爆发,局势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1938年10月,日军攻克广州,援助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被迫中断,前苏联向中国运输的军事物资只能依靠新疆这条惟一的陆上交通运输线,于是,新疆的战略地位变得十分重要。
  随着日军在南太平洋战区的扩张,1940年,英国迫于日本的压力封锁了滇缅公路,使国际援华物资无法运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缅甸失陷,通往中国的海上运输线完全断绝,英美援华物资也只有改道印度中转,但受喜玛拉雅山脉恶劣气候影响较大,无法大规模进行空中物资运输,于是在1944年9月,又开通了印度至新疆的国际驿运。
  这些交通运输线的畅通,对于缺乏装备的中国军人来说,可谓雪中送炭。据前苏联方面的统计,从1937年10月到1938年8月,前苏联提供援华军事物资包括近1 000架飞机,80多辆坦克, 1 500多辆汽车,1 300多门大炮及数量可观的炸弹和炮弹,此外,前苏联政府派往中国战区作战的志愿空军2 000余人,也多由新疆这条国际交通线通过。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计划恢复昔日光辉    联合国、中国和中亚四国拟定一套恢复丝绸之路昔日光辉的计划,希望通过加强投资、贸易交流和旅游活动,为这条曾留下马可波罗、成吉思汗、亚历山大大帝等历史伟人足迹的古代经贸之路,注入新活力。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中国代表马利克透露,为期两年的“丝绸之路工程”将耗资100万美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政府都会参与。筹划各方都希望调整政
期刊
对大多数人来说,露营还是一件比较前卫时髦的尝试。而近年来,参加俱乐部露营活动的人越来越多,通过对这些爱好者分析,我们总结出野外露营的五种前卫时髦方式:    家庭式的露营生活    一家平日忙来忙去,好不容易有个双休日,可别再憋在家里看电视,一家三口儿,驾上心爱的小轿车,到市郊找块儿属于三口之家的小天地,晚上在帐篷里仰望夜色,数天上的星星,聊聊天,全家人的感情在这个美妙的瞬间升华。     朋友间
期刊
1901年初春,斯坦因带着探险队离开新疆精绝国古城遗址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又进行了几次发掘,结果收获不大。4月初,探险队来到玉龙喀什河畔。在这里,斯坦因听说,和田东北的沙漠中,还有几处古代遗址。他的心,又怦怦地跳了起来。    很多人得了热冷病    4月7日,斯坦因带着探险队奔向位于今洛浦县西北17公里处的阿克斯比尔古城遗址。在这里,斯坦因只挖了几英尺,就挖出一堆佛陀雕像残片。他断定,这是一处
期刊
1900年11月15日,斯坦因来到新疆和田附近的约特干。这是传说中的于阗国古都,是一块想象中的珍宝埋藏地。    一块古代文书碎片    当时的约特干,已是一片肥沃的田野,地面上没有任何古城遗址。一些学者认为,在厚厚的土层下面,就是于阗国的古都遗址。  对斯坦因来说,有一个简单的推理:如果约特干不是于阗国古都,格伦勒和斯文·赫定怎么能在约特干弄到那么多的文物?  不知何年何月,洪水在约特干的田地上
期刊
羲皇故里——天水    天水是絲绸之路甘肃段的第一站,位于甘肃东南部,古称上邽、秦州。物产丰饶,风光秀丽。“天水”之名来自天河注水的传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漫长的沧桑演变,塑造了天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文化古迹甚多。     伏羲庙    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始建于明成化二十年
期刊
首届甘肃省政府伏羲公祭大典在“羲皇故里”——天水隆重举行     7月3日,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来自西部部分城市的代表团和台湾、港澳同胞,国际友人,海外旅行团,以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和全省13个地州市的各界代表近万人汇聚在伏羲广场参加首次由甘肃省政府主办的伏羲公祭大典。至此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5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达到了高潮。  天水是三皇之首伏羲
期刊
麦积烟雨    烟烟雨雨,朦朦胧胧,犹抱琵琶半遮面,情且寄留此間。  端端正正,庄庄严严,无言东楼独倚坐,佛爷也有困惑。    感于43窟金刚力士像    怒目环视,沉闷的空气,是可忍孰不可忍。  飞拳冲出,原始的欲望,早渴望这一瞬间。    感于127窟菩萨像    是诱惑,还是诱导?谁能禁得住这可怕的嫣然一笑?    感迦叶一生    苦苦地折磨自己,原来是为了这第一的座次?    代阿难感 
期刊
情满丝路    从兰州的宁卧庄宾馆就要出发了。我数了数,一行12部车,其中5辆豪华旅游大巴,还有警车开道,好不威风。  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兰玲女士纠正说,不是为了威风,将近200人的大团队,要确保道路的畅通与安全,就必须由交警出面协调与疏通。不仅如此,省上还仔细地研究了各种应急方案,还有两名医生随行。  问站在旁边的省政府副秘书长孙公平先生,你也去吗?孙先生喜滋滋点头答道,好不容易把台港澳的朋友
期刊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生活着一些操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著居民,被称为“罗布人”。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    罗布人与楼兰人   两千年前,汉使张骞“凿通西域”,从此东西方便有了一次次撞击、融合与“接轨”。西出阳关便是一望无际的翰海戈壁,戈壁中有一片浩淼无边的大海,那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