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的情境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生活与兴趣爱好,抓住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期设疑激趣,触动学生心弦,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好的问题情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不但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来,而且能使教师陶醉其中。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达不到吸引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联系新旧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好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这一首要环节。只有挖掘并有效使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已有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才有可能创设出成功的问题情境。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抓住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巧设妙问,引爆激情。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情境要想吸引学生,就必须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中挖掘数学因素,引起学生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使其顺势进入新知的学习。
  【案例】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认识三角形》时,我抓住中学生追星的现象,针对中学生大都非常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的现实,设计了问题情境。我用多媒体投影给出了姚明的图片,并用文字给出了姚明小档案:身高226cm,体重125kg,臂展221cm,腿长141cm。提出问题:有人说,姚明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你相信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认识了三角形后,你一定能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出理由的。学生带着一种冲动,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学习之中,不但关于姚明的问题解决了,更为重要的是,三条线段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构成三角形的知识难点被学生在兴奋中突破了。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数学知识或数学经验,概括精要,推陈出新。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学习新知,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于问题情境只是本节课的开场“序幕”,不是本节课的主题和高潮,因而不能复杂、繁琐,要切中重点,做好铺垫,引出主题。
  【案例】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计算:(1)102×102;(2)102×102
  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教师设疑:你对102×102=102可以做出几种猜想?两个题结果都正确的是哪一种形式?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出现了两种猜想:102×102=102+2,102×102=102×2。但学生通过观察102×103=105从而否定了后一种。这个设计从学生已掌握的乘方和熟悉的乘法知识出发,通过巧妙设疑,合理启发引导,使学生于正常的思维处产生了认知冲突,形成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初步感性认识,走进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的问题[计算:(1)105×108;(2)10m×10n;(3)2m×2n;(4)(1/7)m×(1/7)n(m,n都是正整数)]、总结同底数幂相乘的规律做好了铺垫。
  三、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拓新。
  认知论告诉我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础是生活中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案例】在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数怎么不够用了》时,教材是从知识竞赛计分的问题引出负数的。考虑到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问题1:小东同学用4元钱买笔记本,若每本1元,则买3、4、5本时分别剩余多少钱?用算式表示。
  问题2:气象台预报,明天气温要下降4-6℃。若明天某时的气温是5℃,则当温度下降4℃、5℃、6℃时,某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用算式表示。
  对于上述的两个问题,学生有生活经验和经历,可以用负数表示不够减的运算结果,即列出算式4-5=-1、5-6=-1,也就是还差1元、温度降为零下1℃。老师告诉学生,在中国古代,人们也正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不够减的情况才引入了负数。负数引入的这一难点, 通过这两个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经历密切相关的问题顺利解决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本中负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除了把握好上面三个方面外,数学教师首先要用好教材提供的情境,同时还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新思维新、发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经常与他人交流,虚心学习。数学问题情境是一节数学课的开场,万事开头难,但每一个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都是对难的最好回报。要知难而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享受快乐,充满无穷乐趣。
其他文献
“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包括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老师的提问,则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最后解决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很难提出自己真正不明白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许多不明白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样看来,学生的提问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针对以上问题,我及时反思,认真改进,努力在如何让学生喜欢提问、愿意提问、会提问并且提的问题有价值等方面做了研究
期刊
汉字的书写由于汉字特有的形体美和艺术魅力,使它成了人们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美、发挥创造力和发展个性的极好工具,因而书法训练自古以来一直是兼有养性修身功能的好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好字对开发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要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促进大脑发育的角度看,由于写字必须通过视觉、听觉、动手等多条渠道获取外界信息,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了创新设计,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将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  边教边实验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得到结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创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国政府目前正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在这个素质的核心——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富于开拓进取的创造型人才。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树立权威形象,努力培养
期刊
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而现实的状况是老师提到作文就皱眉,作文指导难,批阅更让人头疼;学生提到作文就如临大敌,挖空心思,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让人读之无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就小学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多读,丰富知识积累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精妙地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可以让学生思维开阔、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提高品味。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挑选‘美读’的读物,划定‘美读’时间;让‘美读’与诵读、积累‘链接’,厚积知识储备;借助‘猜读’、‘品读’、‘研读’等方式,提升学生‘思’、‘说’、‘写’、‘评’的能力;把‘美读’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灌注人文精神,培养美好心灵”,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要求,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文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化沉重为轻松,在作文训练中化被动为有效,需要灵活创新,也可以轻舞飞扬。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模式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往往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带给教师的是沉重的枷锁,留给学生的是沉重的包袱。教师们亟须走出传统模式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对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途径。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以后,传统的教学必须“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必须变被动为主动
期刊
数学大师不是说“数学好玩”吗?好玩在哪里?学生为何感觉不到呢?在很多学生的心里,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问题是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火花的燧石,问题探究是引导学生认识逐渐深入的手段。教师要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引导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经历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