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茶饮料的悲伤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口可乐,全球最大的饮料帝国、世界五百强中的翘楚、全球企业学习的标杆、中国茶饮料的发起者,却在本土化茶饮料的经营中屡战屡败。
  “天与地”:领先一步死
  由于全球碳酸饮品销售的不断下滑,1998年,基于对中国市场、传统文化及未来需求的把握,可口可乐推出第一个非碳酸饮料“天与地”,但不久之后,该产品就停产退市,究其原因:
  1、可口可乐是把一种潜在的需求概念用产品直接表现出来,用创新的思维和差异化的市场导向创造需求,可惜在没有找到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之际推出了概念产品,确切地讲就是不知道该卖给谁。
  2、可口可乐将茶饮料概念代替产品本身,忽视了中国几千年来沉淀的茶文化内涵,注定了“天与地”的概念不会被消费者认同。
  但可口可乐唤起了中国消费者对茶饮料的原始市场需求,也唤起了对中国文化和茶道耳熟能详的“统一”、“康师傅”的市场触觉,这些企业的蜂拥而入埋葬了“天与地”。
  “岚风”:定位失当
  2001年,在“天与地”刚刚停产退市,可口可乐便引进了名为“岚风”的日本蜂蜜茶饮料,这次首先吸取了目标客户群体不明确的错误,将“岚风”的目标消费群体锁定为成功的年轻女性,定价偏高,结果也已失败告终。
  1、利用性别差异的定位和中国的市场行情背道而驰,最为关键的是成功女性并不是茶饮料的主体消费群,可口可乐对中国女性群体的生活习惯根本就不了解,况且成功女性在中国数量有限。
  2、价格偏高,中国市场特性明显,价格还是很多消费者购物的先决条件,作为饮品,价格过高,中国市场的整体购买力和经济系数无法支撑。
  “茶研工坊”:落后一步亡
  即使两次尝试失败,但是可口可乐认定了茶饮料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丝毫没有气馁的样子,“岚风”夭折后,在2002年下半年,就匆忙和雀巢联手快速推出“雀巢冰爽茶”,两大巨头各显神通,深挖各自的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进行了全球统一设计,隆重推出。
  但是可口可乐并不愿意看到自己耗费心血的这款茶饮料一直挂着“雀巢”的名字。就在2005年,可口可乐自行推出“茶研工坊”饮料。据可口可乐自己介绍,该品牌是他们历时两年时间精心研制,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和草本养生概念,“是可口可乐系统针对中国市场所首创的绿茶品牌”。
  可口可乐对“茶研工坊”可谓寄予厚望,一个品牌设计分男版、女版,并重金请来梁朝伟和舒淇分别为男版和女版代言,同时在上海、广州、杭州、北京等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宣传推广。
  然而,经历三年大手笔的市场推广后,“茶研工坊”的销量并无多大突破,可口可乐不得不宣布“停产停销”。
  业内人士指出,“茶研工坊”三年便夭折,其失败在于:当时的国内茶饮料市场上,康师傅、统一已稳稳坐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上,麒麟、三得利、雀巢等品牌也紧追其后,新品牌欲挤得一席之位并不容易。
  此外,它定位在高端、小资人群,受众面窄。当然,可能正是因为要从有限、有效的消费群体出发,与在冰红茶和绿茶市场的霸主康师傅、统一品牌形成差异化,但是,无法形成规模销量,而前期又有巨大投入,这种局面下,退市就成了迟早的事。
  “原叶”:不温不火
  2008年年初,可口可乐又重磅推出“原叶”茶系列产品,推广上同样不惜砸下重金,包括投资建设和改造生产线,并请来成龙、房祖名父子担任品牌代言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对上千万人群免费派样试饮,试图覆盖30%左右的目标消费者。
  如今,已经走过五六年时间的“原叶”品牌,给人感觉是不温不火,不过最近半年的推广力度明显加强,也许是凑“东方树叶”的热闹。
其他文献
老村长酒走的中低端白酒路线非常有意思。  中国白酒消费里,25元以下的白酒消费是占压倒性的。但国内几大知名白酒厂家为了提高品牌溢价能力,为了打造品牌知名度,都疯狂向高端白酒迈进。大家的利润都上去了,低端白酒就成了鸡肋,所以巨头们在这一市场上都渐行渐远。  另外一群中低端白酒制造商主要是地区性厂商,这些厂商安逸滋润,无意向外扩张,而且产品利润透明,营销单一,对下游商家刺激乏力,看着今年的销量,就知道
期刊
是风动,幡动,还是习酒的心在动?中国企业史上,有太多被事件营销或广告一吹冲天的企业,远有秦池,近有蒙牛,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习酒是否会重蹈覆辙?  早在1990年,习酒也曾一往无前,当时习酒厂建起了大娄山里第一个直升飞机场,第一个把白酒广告打到了中央电视台,还要建设百里酒城……手中握着大把的现金肆意扩张。但是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袭来,一度快速扩张的习酒受资金链断裂影响,大面积停产、停发工资,
期刊
近些年来,一方面,一二线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高端品牌林立,资源昂贵,市场趋于稳定和饱和,企业想在这样的市场有所作为,需要耗费几倍的投入;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四线市场已经迅速成长起来。  如何抓住三四线市场的机会?  产品要变形  逐渐成长起来的三四线市场,消费者品牌意识逐渐觉醒,原来简单、低端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根据这一情况,食品企业应该在产品上迅速做出调整。  1、产品贴近三四
期刊
被逼“下乡”  从整个食用油行业来看,散油向小包装油转换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小包装食用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一二线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一些为上市准备的农业企业,为了做大销售额,以达到上市的门槛,不惜血本做大小包装油的销售。另外一些已经上市的农业企业,也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小包装油市场上的开拓。对于这些企业,为了在短时间内将销量做大、站稳脚跟,一二线市场无疑是第一选择。  然而,这些小包装油厂的竞争
期刊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但每个单品最好的品牌却鲜为人知,几乎没有一个茶企的市场份额超过3%。  茶企品牌缺失  如果1990到2005年是产品时代,是中国茶叶行业产量高速增长的时代的话,2005年开始,中国茶叶行业增长逐年放缓,开始进入品牌建设、做大做精的时代。  然而,品牌的缺位却使得中国茶叶行业并未走出这一步。  虽然在过去两年中,有贵天下茶业公司880万元聘请林志玲代言都匀毛尖茶、黑美人茶业牵手“
期刊
对于深谙白酒营销的企业来说,淡季往往承载着更多的机会与潜力,谁能充分做活淡季市场,谁将在旺季收割着更大销量,甚至达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效果。  在政务消费受限、淡季更淡的状态下,如何从商务、大众消费、喜宴酒方面破局,是当下许多白酒企业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浅谈白酒企业如何赢在淡季。  面对淡季市场的静悄悄,谁能在市场营销方面表现更活跃、更系统、更持续,谁必将成为这个季节最大的赢家。
期刊
黄酒的复兴更在于更多区域的市场接受和发展,而促销工作是夯实重点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利器。否则复兴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虽然一些有实力的黄酒品牌奋力做促销,但取得的市场效果有限,黄酒产值在整个酒水领域的占比仅为2.1%,究其原因是整个行业的促销工作存在着误区,这也是造成黄酒高价值,低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黄酒促销工作该怎么做?在促销工作开始前,“首先要有市场认同的品牌定位,其次是以中高端单品
期刊
2012年白酒行业流年不利,五粮液2013年的计划却是逆风增长30%;放开品牌运营商,是否为追求增长30%的短期目标的权宜之计?现任五粮液元曲添福全国运营中心市场总监的曾祥文将给出答案。  问:五粮液在经历一段“瘦身”之后,又在发展品牌运营商了。这是在纠正瘦身过度的失误?还是在限制三公消费、行业整体受挫的环境下的权宜之计?还是另有深意?  曾祥文:五粮液的瘦身计划是对的,这一轮的放开也是对的,而且
期刊
放眼国外知名品牌,无一不在贩卖概念与个性,如今,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的早已不是前几年没有市场的局面,而是眼睁睁看着国外的品牌端着高姿态,而自己仅仅卖出成本价的难题。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深度分析,不在于产品的差异,更多的在于营销手段的运用。国内企业还在大力鼓吹产品多好多好的同时,国外品牌早已打起了个性牌、概念牌,归根到底,文化营销企业营销策划的巨擘!  吃汉堡王是因为他的牛肉饼很大块吗?当然不是
期刊
想成为白酒区域销售之王?在不同的时间段,要有不同的市场策略和打法。  随着一线市场竞争的激烈,三四线市场愈发引起小体量厂家的关注,尤其是各行业中的二三线品牌,往往把三四线市场作为主攻方向。他们成功突破一线品牌的封锁,让区域性市场成为一线品牌进驻的“盲区”,而自身却老百姓熟知的主流品牌,收获了广泛的市场基础。对于具有悠久历史、区域性消费较明显的酒行业来说,其情况也非常明显。  文中的A酒是一家以酿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