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反哺”背景下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文化反哺”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文化反哺”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校德育在转变指导思想方面应该从传统的旧观念中走出来,树立人文关怀的德育新理念,并确立切实可行的德育新目标,使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反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转变
  作者简介:沈丽巍(1975-),女,吉林农安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宋国庆(1974-),男,吉林长岭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规划项目“‘文化反哺’背景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C0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91-02
  当前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文化、跨地域文化的交融等等,无不彰显我们的世界日益多元,瞬息万变。人类的知识正以“几何式”形式飞速递增,知识的传授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给高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思考及挑战。
  一、“文化反哺”的厘定及特征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指出社会的变迁会导致新的代际传承模式出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色发生了改变,晚辈成了教育者,长辈成了受教育者。1988年周晓虹教授首先创用了“文化反哺”概念,将“文化反哺”定义为“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2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谓翻天覆地,尤其是网络社会的到来,为年轻一代显示其“代际优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年轻人处在时代的最前沿,有新潮的观念、前卫的思想,代表时代新生力量,在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价值取向和生活情趣等方面都具有超前的意识,这更加速了“文化反哺”的步伐。“文化反哺”在新时代展现了其强劲的生命力与生存力,并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1.代际传承的逆向性
  自从人类踏入文明社会后,以经验为主的代际文化传承一直延续着由前代到后代、由长辈到晚辈的单向的“父为子纲”传承模式,尤其是“圣人”或“圣言”的权威不容置疑,体现着“年轻人永远年轻”的真理。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知识社会与科技社会,更是一个年轻人的社会。年轻人继承来的知识、经验远不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文化的学习和追求。社会的变迁使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视野开阔,有创新能力。长辈们作为代际文化传承者的权威地位开始削弱,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路上,已经被年轻人所超越,原有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的代际传承出现了逆向性,虽然“文化反哺”这种知识的逆向性不是全面的,但它毕竟打破了原有的“父为子纲”的单向传承模式。
  2.知识来源的信息性
  网络的出现,宣告信息时代的到来。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整个地球都显得不那么遥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等都可以借助网络得以实现。这种信息化方式对年轻人的吸引是巨大的,也体现了他们接受能力强的一面,同时也为年轻一代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知识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虽然这种知识来源的信息化不能完全替代传统代际传承方式,但毕竟使年轻一代在知识获得方面增添了一条更为方便、易接受的途径。与老一辈相比,年轻人更能熟练运用这种网络平台,不断开阔视野,涉猎知识,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力”,为“文化反哺”提供了基础,成为长辈们的“老师”就不足为奇了。
  3.反哺文化的时代性
  时代是年轻人的,年轻人引领时代的新潮流。他们在对新器物使用、新兴消费品以及新时尚、新潮流的把握上都具有先入为主的特征。在各式各样的事物面前,长辈们的知识与动手能力都相对落后于年轻人。处在21世纪的年轻一代,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开放式的、信息化的。更由于他们在网络上的优势,使他们时刻能够接触到新知识、新观念与新事物,并能够较快地认识与接受,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正是这种新知识、新信息优势的存在,使年轻人具有了向年长人“文化反哺”的底气与勇气。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观念的现状
  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反映,具有适时性的特点,德育观念也不例外。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启发人的良知,陶冶人的性情,发掘人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反哺”现象已经告诉我们:传统的高校德育旧观念已不符合当前德育的要求和大学生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
  第一,旧观念强调德育的任务就是要管住学生。目前大学生思想活跃,富于创新,原有的德育旧观念已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德育范围缩小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在原有德育旧观念的影响之下,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德育新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德育的目的不是要管住学生,不是培养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速变迁。
  第二,旧观念认为“好学生=高分+听话”,只有读正规学校、进国营单位才能成才。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更富于创新的人才,在原有旧观念的束缚下,高校培养出的“产品”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品,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旧观念认为“师道尊严”、“师命不可违”。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逆反心理强,向师性减弱。原有的“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无形当中为师生之间树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建立了一道屏障,严重阻碍了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
  第四,旧观念企图将各种腐朽思想行为用堵、禁的办法据之校外。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用堵、禁的办法“净化”环境是不可能的,效果甚微。如果只是一味的禁止,不但不利于学生抗污染能力的增强,相反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促进了腐朽思想的蔓延。   三、“文化反哺”背景下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1.转变滞后的德育旧观念
  当前,“文化反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年长一代不仅不应该排斥年轻一代的文化反哺,反而应该更主动的应对反哺,抓住文化反哺带来的机遇,迎接文化反哺带来的挑战。高校德育应利用文化反哺这一契机,转变原有德育旧观念。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时刻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理念,善于反省与反思,放下尊贵,认真考虑自己的地位,不要处处凌驾于学生之上,只有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尊重学生,密切师生关系,才能增进德育实效性。增进德育实效性,转变滞后的德育旧观念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文化反哺”为德育旧观念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开阔了德育的视野,从而使德育实效性的增强成为可能。
  2.树立人文关怀的德育新理念
  在“文化反哺”背景下,德育要更加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改变原有的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树立人文关怀的德育新理念。
  树立人文关怀的德育新理念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积极探索新时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新理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养成独立个性、健全人格,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提升。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精辟地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当下应该以生为本,构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德育新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3.确立切实可行的德育新目标
  面对挑战必须科学、合理的制定高校德育目标。目前,“文化反哺”为高校德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在高校德育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社会的发展实际状况,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形成规律和思想、道德意识教育规律,制定出具有层次性、可行性与实效性的具体德育目标。
  首先,精英标准转向大众标准。高校德育担负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精英分子的任务,如具有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学生。但是许多高校在德育中也把培养精英分子的德育目标作为培养全体大学生的德育目标,造成了高校德育目标的严重失位。笔者承认,在这种德育目标的培养下,确实涌现出了一些大学生中的精英分子,然而毕竟是凤毛麟角。这种高标准的德育目标不符合大学生智力、情商等个体差异的存在实际,不利于大多数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必须从精英标准向大众标准转变,面向大学生的多数群体,培养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的好公民。
  其次,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能乐于接受德育。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接受其他方面教育的良好心理条件。而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违纪、违法等不良行为,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心理障碍所造成的。因此,高校德育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调适和心理承受能力,以确保大学生人格健全。
  最后,注重高校学生个体本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大学生个体价值逐步得到确认。个体对自由、价值的珍视,必然要求高校德育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培养,对德育目标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即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那么,高校德育就能够把对大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性、愿望的尊重结合起来,调动他们作为思想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热情,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欲求,鼓励他们不仅做先进思想道德的理解者、接受者,而且做先进思想道德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继而使大学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传统的单向代际传承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给了人们及社会更多的新鲜与思考。高校作为培育年轻一代的基地与沃土,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具有前瞻性,紧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文化反哺”的浪潮,不断调整德育工作的观念与方向,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占得先机,并科学规划、认真落实,才能在锻造大学生成才之时,更好地把大学生培育“成人”。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刘霞.论高校德育的应有理念[J].大学教育科学,2007,(6).
  [5]熊中宏,孙永艳.立足实践 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6]张丽娟.更新德育观念 改进高校德育[J].昆明大学学报,2007,(9).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专业课教学模式较为单调、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的现实,在分析影响专业课教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从研讨内容的优化与取舍、教学研讨实施以及学员参与研讨环节的结果运用等方面,对专业课教学采用研讨式教学法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仍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专业课;实践  作者简介:程洪杰(1
期刊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但目前其专业的现状是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为出发点,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对实践教学环节展开讨论,提出了“3+1”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具体实践方法。  关键词:实践教学;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周清(1966-),女,江苏苏州人,南通大学杏林学
期刊
摘要:在课程建设的众多环节中,建设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就“分子生物物理”课程建设中,如何把握好以上两个环节,从而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李春华(1974-),女,山东郓城人,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小轶(1974-),女,甘肃天水人,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
期刊
摘要:应用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实践、创新、应用,以培养应用工程类人才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根据目前该专业在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驱动的学工交替”、“共建实验室”、“外聘研究员”三种教学模式,同时分析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为同类院校的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教学案例。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培养模
期刊
摘要:介绍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电力特色工程教育领域,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实验平台的建设与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实践活动的探索以及工程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这些措施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电力特色。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实践  作者简介:肖青(1971-),女,湖南嘉禾人,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助理
期刊
摘要: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背景下,从实践教学、学生参与科研情况、学生毕业设计投入精力、学生就业情况反馈及社会对人才技能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分析模型,进而提高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
期刊
摘要: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周培源力学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是以研究团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互助合作的团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竞赛团队为单元,运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竞赛团队复杂性系统的特征,提出了自组织团队的管理机制,为学生团队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CAS理论;团队管理;复杂适应系统;创新  作者简介:李治淼(1976-),男,黑龙江五常人,东北石油大学机械
期刊
摘要:由于对德、能、勤、绩、廉“五维度”概念的认识错误,没有对一级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和合理分配权重,没有设计可操作的评分标准和量化考核表,没有发挥考核委员会成员的真正作用,造成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怨声四起,学术界对“五维度”考核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激烈的争论。针对高校教师“五维度”考核出现的各种问题,从选择考核维度、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借鉴企业考核技术和落实行动方案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从电子设计竞赛的宗旨及其特点出发,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得出“以赛带训,以训促学”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科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带着问题学习,最后通过自主实验实践,以竞赛带动实验实训,以实验实训促进理论学习。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熊春宇(1983-),男,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
期刊
摘要:通过对当前应用型高校教师多维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评价主体的选择不完善,评价过程存在形式主义,评价结果、改进意见缺乏落实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若干应对策略,以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凸显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本质。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多维度;评价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