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映其心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洋 1958年生,安徽亳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无锡市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茫茫秋海泣如霞》(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生命之晕》(入编《中国风景油画》);《金秋时节》(入编《今日中国美术》<资料卷>);《记忆中的阵地》(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军人·荣誉》(入选纪念建军65周年全军美展);《井冈山红军军工厂》(入选纪念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古运晨曦》(入选上海世博会美术作品展);《金秋》获首届江苏省美术节铜奖;《觅》《春雨》《张闻天》等作品在江苏省美展中获银奖、铜奖、优秀奖等。199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个人油画展,1998年赴欧洲6国进行艺术考察,2001年赴日本进行美术交流,2002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个人画展,2003年赴台湾举办书画交流展,2004年赴摩洛哥、突尼斯参加中国北非文化年—江苏文化周美术展,2007年赴马来西亚举办画展,2010年赴加拿大参加中加建交40周年美术作品展。出版有《王洋油画作品集》。中央电视台、《美术》等媒体曾进行过专题报道。
  荀子言:“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伸。”读油画家王洋的画,始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一揆。昔年,其服役于军旅时,以乡村多见的铁匠铺的铁锤、铁凳为题材,用七色油彩抽象地绘出的《红军时期军工厂》。当然,仅以简单的铁锤、火钳、铁凳还不能足证此红军日后的希望,遂在背后用开户的两扇农门所折射进的阳光和一个若隐若现的“权”字。正是这隐喻着“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此象即为他日开国之象。然画此象者的油画家王洋深通其义,以拙胜巧,以微胜繁。
  职任无锡书画院院长的油画家王洋,世代居住在皖北亳州,即庄子与惠施壕上辩鱼之地。昔时入学受教,思想上在接受现代教育知识的灌输的同时,但言行表里却无时无刻深受着庄子、老子思想和淳朴民风的熏陶影响。以至于他日被特招到军营,始终以画见长,而无意于仕途攀升。其在平淡中明志,在宁静中致远。铅华洗尽、始得纯真,数十载间,昨日同窗多已卸甲归田,卸官卸位,而始终以“油漆工”自诩的王洋,依然是三四十年前的王洋,丹青之间直抒其胸中所存,挥洒之处尽为所思所闻。这又应了老子所说:“夫物芸芸,备复归其根。归根日静,得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
  以一介布衣投笔从戎,由燕赵大地到南国边境,从战场硝烟到京城求学,在学有所成之际,再绝弃仕途卸甲归田至吴越旧邦的无锡市书画院,于此间更可见其矢志不渝的卓然气概,淡雅高洁的智慧人生。每每读他层出不穷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他在七彩中吞吐着宁静,方寸中直显清纯,丹青中处处透露着出心相映、情相通、意相合的人文气息。一个背靠在手推车的工人在小憩间抽着香烟,旁边错落有致的砖块是其劳动中的成果,这幅名为《劳动者·泥瓦工》的油画,与其说是对一个泥瓦工的赞美,不如说是对这一时代的记录与思考。当追逐物质与日新月异的建设开发的大潮逼进你的生活时,人是历史的参与者、亲历者、追随者,人人也是毁坏者、创造者、惠及者,其间的体会与感知只有亲历者自己才能够说得清。难道新的一定好,旧的一定不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钱穆先生说,西方文化主要在对物,可谓科学文化。中国文化则主要在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诚如其言,以绘画技法言,西方重色彩,因色彩的视觉效应在好像、好似、以至近乎逼真。西方绘画重立体感,立体感即似乎可触及、可身临其境。然东方绘画却线条水墨的浓淡粗细,将画家百方观察心领神会的山川景物、鱼虫花鸟跃然纸上,此为其创造出的意境以求传神,故可心灵相通。呈现于眼前的这幅《静静的水乡》,正是油画家王洋将西方油画的技法与东方山水画的功夫相以融会贯通,再现江南水弄堂的淡雅与宁静。伫立在画前,青砖筑垒起的台榭边有着分明的立体感强,水乡的厚重的历史于此处显现;弯曲的树干、枝叉和笔直的栏杆、梁柱加之深遂的巷落,让人感受着静谧中深远。画上无人却正可见其人,一幅宁静水乡的背后,是一个守着自己宁静淡然人生价值观的人。老子说:“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能传此神者在心之灵,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能者能通、能大,能真、能广、能久,此即艺术境界,也为艺术心情。
  天地自然生人,本只生一自然人,也可说一素朴人。然人离开了人群将难以自立,故而无论达官显贵或贩夫走卒,常以自己能善言善行存于大人群间,并以此立人品与行谊。油画家王洋笔下的《锡城三杰》也正有此意。荣德生肖像后面茂新面粉厂是实业兴邦、惠及乡梓善行;身背琵琶、手持胡琴、柱着盲棍戴着墨镜的瞎子阿炳,是在街头巷尾以琴瑟伸张正义、五音诉说衷肠;背景为轮船的钱钟书则将东西文化打通,融通东方西方、贯穿古往今来。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油画家王洋以此三人肖像传递着传统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优秀美德。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历览油画家王洋的作品,正可在作品间见其心、睹其志、知其人。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14年4月13日,晓风澄怀——董晓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共展出了董晓的真、草、篆、隶作品160余幅。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章剑华,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龙翔,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向民,江苏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副主任王慧芬,《书法》杂志执行主编朱培尔,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建华,无锡市委宣传副部长杨福良,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基平,著名书法家尉天池、
期刊
尚辉  艺术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编审、挠行主编,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首都师大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版画《诞辰的音符》荣获建军
期刊
马锋辉 1963生,浙江浦江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先后攻读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曾任吴弗之纪念馆馆长,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现任浙江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入展笔意墨韵·国际水墨画邀请展
期刊
任乘鋈 生于四川南充,1997年肄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2003-2005年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班,师从何家英先生。现为职业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美术》《中国画家》《工笔人物》《2010年当代艺术文献》《中国画》《美术报》等专业专业刊物。2000年作品《哈达》入选“西部大开发全国美术作品展”,2005年作品《藕花深处》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2007年作品《春
期刊
王伯勋 1975年生于山东省鄄城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少文等教授,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任教于郑州纺织工学院艺术设计系艺术基础教研室,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师从胡明哲教授,获得硕士学位,200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师从袁运生教授,攻读(实践类)博士学位。1998年《山村》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展”二等奖并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
期刊
陈建,别署傅东,号承一,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教育书协理事、济宁市青年书协副主席、济宁市书协主席团委员、曲阜市书协副主席。作品曾参展全国第七、八、九届书法篆刻展,第四、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二届册页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一、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书法导报》首届当代书法家评展并
期刊
卢忻1944年生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前馆长、潘天寿基金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中国美协会员。曾参与主持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多次,独立承担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多项,主攻近现代美术研究和美术馆学研究和潘天寿研究。有《潘天寿传记》《中国美术馆学概论》等专著10余部,主编30余部,论文近百篇。  20世纪中国画坛诗书画可称“三绝”的大家,浙江为数不少,
期刊
王超尘 生于1925年,湖南津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顾问、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深圳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顾问。出版有《王超尘隶书》(台湾发行)、《王超尘书法选集》《王超尘隶书岳阳楼记》《王超尘隶书桃花源记》《王超尘隶书醉翁亭记》。  20世纪后20年的书法创作,人们总是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争论中来定位与找寻,也总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着选择。但就传统与
期刊
程大利 1945年生,江苏徐州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程大利工作室导师,荣宝斋画院程大利工作室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获奖。1989年获中日水墨画交流展一等奖;1992年赴马来西亚艺术学院讲学并举办画
期刊
盛诗澜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无锡博物院。  中国绘画史上有“青藤白阳”的说法,用以指称两位以水墨写意花卉名世的明代画家:徐渭和陈淳。这样的排名顺序其实不合常规,因为白阳比青藤早生了38年,按照惯例应该排在前面。肖平先生就曾经为白阳抱屈:“其实,‘青藤白阳’的提法并不合理,因为青藤亦源于白阳,是有了白阳才出了青藤的。”  陈淳(1483年-1544年),长洲人。字道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