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也有成都情结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羲之成都情结》,是白发人的门外习作,能在《文史杂志》刊出,是编辑们对“老有所学”者的鼓励与支持,至今还有感激之情。笔者自知书学知识浅薄,决心继续收集《十七帖》的各种版本和古今书家的研究成果。在邹涛《六艺之一录》法帖论述三十三有朱熹论述十七帖的文字,文中对十七帖的官本、笔意、书词多有论述,文后出人意外的竟是回忆起顷年往事!“因忆顷年庐阜终更,诸公议遣使蜀,而孝庙记怜不欲使之远去,议乃中寝。然东留讫无补报,而徒失西游之便,每以为恨。今观此帖重以慨然,又念仙游之日远,更无复有意于人世也!”由此笔者惊奇地“发现”南宋的理学大师与六百多年前的书圣一样也有成都情结!诸公曾议遣熹使蜀,而孝宗皇帝“记怜不欲使之远去”,没能作为使者去蜀,“而徒失西游之便,每以为恨。今观此帖,重以慨然”,念念不忘,以至于此,今天读来怎能不惊异和感慨!南宋的书法大家,与东晋的书圣,同样都有“向往益州,心系成都”的成都情结。生活在天府之国蜀都的成都人应引为自豪吧!
  《朱子全书·晦庵题跋》中把论述十七帖一文,标为《跋十七帖》,文中洋洋洒洒竟有二百五十五字,细读全文,再与邹涛所录唐宋人的题跋比较研究,又有了惊奇的顿悟:朱夫子是读懂《十七帖》的第一人!不知是一时的错觉,还是平常心的直觉,不揣冒昧,如实写出,敬请书法史家批评指正。
  一、对《十七帖》刻本的精鉴
  跋文开篇就说:“官本法帖号为佳玩,然其真伪已混淆矣。如刘次庄有能书名,其所刻本亦有中分一字,半居前行之底,半居后行之颠者,极为可笑!惟此十七帖相传真的,当时虽已入官帖卷中,而元帖故在人间,得不淆乱。此本马庄甫所摹刻也。”马氏摹刻本不知是否还在人间,未见后世著录,更未见原帖。书法家王靖宪认为《宋拓十七帖》(《文氏朱释本》)是流传有序的著名善本之一。不知马氏摹刻本与此本有无传承关系。不管马氏刻本是否留在人间,但是作为文化巨匠的朱熹,在当时刻本兴盛的宋代,从众多刻本中精选而出的版本,应是有眼光的吧!正是“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二、对《十七帖》笔意美的精要阐述
  跋文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文化遗产,其博大精深的美学内涵,连书家都“未必知其所以美也”,这个论断想来是有根据的。《十七帖》是书圣草书代表作,其美学特质有待书法大家的阐示。《南宋书法史》对朱熹《十七帖》“笔意美”论述作了深入的解读,读后获益甚多。“眼界的打开,生活的磨难,以及学术上的成熟和书法认识上的提高,都在促使技法工夫已臻提高的朱熹,向往一种自由的境界。”“在书法上也终于胸襟豁然,领悟到了什么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对“最高境界”的追求与体现,就表现在朱子《论字学》等著作中,更鲜明地体现在《十七帖》的笔意中:“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的胸襟中流出者。”这就是朱熹能对《十七帖》笔意美作出精要阐述原由所在吧!
  三、对《十七帖》书词主旨的精湛揭示
  跋文说:“书词问讯蜀道、山川、人物、屋宇、图画至纤至悉,盖深有意于游览竟不遂,岂所谓不朽之盛事。”此主旨的概括是精心细读,精细分析,去粗取精的结论;这又是书家所忽略而不被引用的精湛解说。
  《晦庵题跋》中的《跋十七帖》没有写明记于何时,不知原由何在。该帖之前之后的其他题跋皆有纪年“庆元丁巳八月”,或“庆元三年孟冬八日”。据此,似乎可以推测该跋也写于此期间。而从文中词语中推断似乎更为妥稳。“诸公议遣使蜀,孝庙不欲远去”一节,虽然“议遣使蜀”事没有查到文献记载,但“孝庙”称谓,说明当在孝宗驾崩之后。孝宗赵眘离世于绍熙五年(1194年),朱子逝世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可知此跋当写于此期间。《南宋书法史》把此题跋列为朱子后期作品是可信的。文末不写系年,也不写题识,而只署“熹记”也不知原由何在。这是否可以理解:该文是朱子晚年研究《十七帖》的笔记,而且是对留存于《马庄甫摹刻十七帖》研究的墨迹稿。可惜的是马刻《十七帖》,不见其他著录,更未见原本现世,尚须书法史家钩沉,使后人一睹原作的风采。《跋十七帖》如是朱子晚年追求书法更高境界的一篇研究十七帖的文稿,其价值当更大于一般“跋”了。南宋是崇尚《兰亭》的时代,是“兰亭学”形成的时代,值此朱子能潜心研究《十七帖》,并写出了南宋书家于此的唯一的重要论文,怎能不让人感慨!感叹之佘,也有另种惋惜之情:南宋终未出现有众多人关注参与十七帖的研究论述,以致《十七帖》这件草书伟大作品,终不像第一行书《兰亭序》那样,形成光彩夺目的“十七学”。
其他文献
提 要:以蒙古和硕特部代行西藏治权,即所谓“以蒙治藏”,是清初特定历史条件和民族关系格局之下,清王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而采取的一种具有变通性的治藏政策。然而,这种带有羁縻性质的间接统治政策不会长久维持。为加强对西藏的统治,清政府将西藏“以蒙治藏”政策调整为“以藏治藏”。这便是清政府调整治藏政策的初次尝试。毫无疑问,重新制定和调整治藏政策归因于西藏地区蒙藏矛盾的激化、西藏民众内附心理的增强和清
期刊
1960年白敦仁老师从波兰讲学归来,仍在成都七中执教。他应邀指导我们备课,在进修学院为我们青年教师讲课。以后几十年我一直向他老人家讨教请益;虽在“文革”时期,每见面问候老师后,也要“挖油”。以致后来老师见我就开玩笑:“今天考我啥子?”仍然有问必答,启迪后生。  1980年白老师专程到盐道街学校借调我去成都大学任课。业师钟树梁副校长和白敦仁系主任交代:“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法都由你任教。不试教,直接
期刊
西泠印社所属的拍卖公司曾经举办过一场秋拍,名叫“犀象印萃”。这是一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拍卖会。环保主义者单从其名字来看,就知道它有多么变态了。  材料是犀牛角、大象牙。这场发生在2006年的拍卖会据说汇聚了吴昌硕、赵叔孺、方介堪、陈巨来、来楚生等名家800多方作品,当年总标为600多万元,最终斩获1335万元,98.5%的作品被拍出。其中方介堪刻张大千“肖像画楼”象牙印,当年拍出99万元,高出估价
期刊
我国著名史学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史式教授今已九二高龄,其毕生著作已由出版社编集出版,书名《史式文存》,今年陆续出书。史老著作等身,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史老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幼饱读诗书,但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失学。失学后一生坚持自学,从未中断,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采访时,我们见到一个书橱装的书全都是他撰写的学术著作,可以说早就“著作等身”。  他坚持存疑求证的学
期刊
提起四川客家文化的研究,都绕不开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成都市成华区客家文化名人钟禄元先生(1913—1988)。1943年,钟禄元先生在李劼人主办的《风土什志》创刊号上,发表《东山客族风俗一瞥》文章,第一次向外界报道了成都东山客家人生活的民风民俗,将长期封闭居住在东山的客家人,推向了社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2013年7月28日下午,由钟新光负责将钟禄元的二儿子、76岁高龄的高级工程
期刊
巴蜀自古多才俊。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女画家陈曼蓉先生就是土生土长于成都的一位才俊。她不仅能诗会画,而且还可弹琴走棋;而更为人们所看重的,是她与人为善的人品和对艺术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  走进曼蓉先生画室,仿佛进入了一个植物与花卉的世界,墙上挂满了她的画作,飞禽百卉、古藤水仙、残荷楼阁、高士淑女,无一不流动着画家心中的诗意温馨。曼蓉先生一一给我讲解她的每一幅画作的意境,还拿出一幅正在创
期刊
聋哑的屏蔽,往往是人与人正常交流的屏蔽。聋哑人的交流,往往借助哑语(手势)和展纸笔谈来完成,不乏局限。而谢伯子在他那个无声世界里的文字纵横及其成果,在聋哑人中却少有可以与之比肩者。  谢伯子的文章可概括为艺文、教学、其他三类。  艺文类包括《绘事简言》(下卷)、《谢伯子访谈》(一)(二)、散文(《永恒的记忆》等)、论文(《试论张大千学与大风堂画派》)四种,教学类包括教案、专著《聋哑儿童心理学》两种
期刊
前些年,务农余暇读书,见郭在贻先生著《训诂丛稿》,有学术研究文章多篇,其中“训诂札记”内有标题为《〈落英缤纷辨析〉质疑》一篇。郭先生对历来存疑的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是针对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落英及落字的释义,二是针对陶渊明《桃花源记》“落英缤纷”释义。郭先生通过论证分别得出结论:  总而言之,《离骚》的落字,就是普通的坠落、陨落的落,并无特别的意思,宋人硬是要
期刊
孙武是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兵圣”。他给世人留下的那部《孙子兵法》,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兵书,也是世界军事史上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有着“兵学圣典”的美誉。“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读了孙子的十三篇后,曾深情地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院校,都应该把《孙子兵法》一书列为必修课。”  多年来,孙子兵学文化的研究应用大都局限在学术领域和军事领域,人们无形中对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神秘感,自然也就影响到孙子兵学文化走
期刊
人物年表是文史学术研究中人物研究工作的一种重要工具。研究任何一门学问,都离不开资料,马克思说过:“研究必须详细地占有资料。”人物年表就是学术研究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资料。写一个人的简历,实际上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年表。我们对年表的要求,往往是希望它详尽些,不仅要起到传记的作用,而且还要起到一种学术研究上的工具作用。编写这样的年表,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组织和消化。这些年来,书法家、文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