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的矛盾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88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有什么用?对此,阿诺德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文化虽然带不来实利,但可以播撒美好和光明。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针对当时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普遍重实利、埋头苦干,而不思考未来该往哪里去的现象。阿诺德呼吁民众走出经济和实业的大潮,停下来思考思考他们忙的不亦乐乎的究竟是什么?
  需要指出的是,阿诺德虽然委婉批评了那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派,但他并不是反对埋头苦干的希伯来精神,阿诺德只是希望他们看清未来,再去行动。而看清未来最锐利的武器,在阿诺德看来就是文化,即阅读、思考和做出理性判断。但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人们去学习人类社会最优秀的文明成果,而不单单是希伯来的实践精神(阿诺德认为《圣经》滋养的希伯来文明是认准了一条道路就埋头走下去,而很少思考他们的道路是否就是最好的)。所以,阿诺德大力呼吁古希腊精神的回归,号召人们重新找回古希腊求真的理性思考,找回古希腊和谐、完整的美。
  毫无疑问,阿诺德的观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他针对的是当时英国社会盲目认定自由民主,认定自由贸易这些金科玉律的状况,提醒人们时时不忘反思和批判他们自以为完美的社会。也就是说阿诺德崇尚的其实是多元化的思考,他希望通过文化来更新人们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更新人们以为工业和技术优于一切的刻板印象,使人们重新认清未来的路!换句话说,阿诺德是号召英国人应该从“摸着石头过河”这条路上回过头去反思,反思这是否就是走向幸福的唯一道路?显然,阿诺德认为这样的埋头奋斗是有失偏颇的,人们应该运用人类最优秀的思想,通过理性判断来检验如今我们走的道路是否正确,是否有助于人类的幸福和完美。即阿诺德要求“以理论检验理论”,而非“实践检验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阿诺德是支持多元的思考,反对人们单向度的盲从。
  但是阿诺德的多元思考却带有鲜明的局限性,他在希望人们重新思考他们认准的路的同时,却厌恶人们充分表达自我的“无政府状态”。在他看来,人们普遍埋头做自己的事是不对的,因为他们这样各行其是、为所欲为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破坏国家的秩序。因此,阿诺德极度讨厌当时盛行的游行示威,这实际上已经流露出置疑英美自由主义的色彩。假如阿诺德的思考止步于此,那么这本书显然没有太大的阅读价值。但有意思的是,阿诺德拿出了文化这杆大旗,号召以文化来拯救当时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这使得本书避免陷入纯粹为权威和秩序辩护的窠臼,而有了别样的价值。然而阿诺德本人的矛盾却也由此产生了。
  文化怎样才能拯救由于埋头苦干而导致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呢?
  阿诺德认为应该由政府树立起文化的权威,再推而广之,使文化深入人心,从而达到人人都能运用文化来思考前进道路的美好途径。诚然,这对提升文化的地位,继承人类社会优秀的精神传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阿诺德企图借助国家(政府)的威权来推动文化的传承,却有为威权辩护的嫌疑,这极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形成打击文化异己的恶果。事实上,萨义德在《世界·文本·批评》一书中也批驳了阿诺德这种“开明专制”式的文化观。
  本来希望通过汲取人类文明最优秀的精神成果来思考不一样的追求完美的道路,最终却沦为希望定文化于一尊的威权道路,阿诺德在此自然前后矛盾了。他的纰漏其实类似于法家,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中曾经指出法家错把国家(政府)等同于社会,结果看起来为了社会蓬勃发展的法术实际上却造就了国家势力的膨胀。而阿诺德在此也犯了相同的错误,他认为自己认定的“文化”最为美好,应该向全体英国人推广,而仰仗的后台却是国家(政府)。这种做法事实上将导致政府操控文化,从而扼杀优秀文化的发展。这其实和强求别人自由一样,本意是好的,手段却未必正当。阿诺德呼唤英国人重新估计他们的道路,也就是说他要求宽容,希望注入更多的新鲜思考,以多元的思维来瓦解人们固执板结的“权威观念”。但是在提倡文化时,他却企图建立文化的权威来推广文化。在此,他自相矛盾了。
  阿诺德的矛盾不是偶然的,鼓吹自由的思想家也常常陷入这样的矛盾。诺齐克提出的“自愿为奴”的命题,事实上也同样可以拿来质问阿诺德。那就是,一种文化是否允许人们摒弃文化?
  在阿诺德看来,少数人即便能够寻到光明和美好的道路,也无法真正走上这样的道路,因为人类是一个整体。对文化而言,唯有全体人类的文化得到全面提升,个人才有可能走上那“追求完美的正确道路”。因此,阿诺德极力鼓吹权威,企图以文化权威强行传播“文化”。至此阿诺德的矛盾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树立文化的权威来打破刻板和凝固的思想和行动的希望”与“树立文化的威权将导致思想和行动重新板结的结果”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阿诺德无法解决,我们也无能为力。认识这一矛盾唯一的价值也许就在于,在一片“文化热”中警惕文化权威重新板结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二○○九年九月二十日于铁狮子坟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修订译本),马修·阿诺德著,韩敏中译,三联书店二○○八年版,24.00元)
其他文献
NBA季后赛4月14日燃起战火。在7战4胜制的较量中,出现横扫是大概率事件。4月22日,凯尔特人客场110比106战胜步行者,从而以4比0的总比分横扫对手,成为本赛季首支晋级半决赛和首支横扫对手的球队。仅2003年季后赛赛制改为7战4胜后,就出现了43次横扫。NBA横扫第一人是谁?谁被横扫的次数最多?NBA对横扫是啥态度?让我们揭开答案。横扫 有时很意外排名靠后,且实力明显偏弱的球队,被普遍认为
在有关德国文学乃至整个思想文化史的著述中,经常使用“歌德时代”(die Goethezeit)这么个称呼。它概指一七七O至一八三O这六十余年,也即德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狂飙突进、古典时期和浪漫派等三个重要阶段的总称。这一时期,拿恩格斯的话来说,德国的政治和社会情况简直是糟透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633页)
晚清以来,中国人一直在认知民主,向往民主,追求民主。我们所努力认知的民主不仅包括现代民主,也包括古希腊的民主。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并没有对民主和自由加以足够的区分,以为民主与自由总是肩并肩、手拉手,有民主必有自由,有自由必有民主。我们也曾以为,古希腊民主是现代民主的祖先,更对西方古人竟能如此现代——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民主——羡慕不已。  不妨想象一个言必称希腊的中国书生到希腊一游。他发现希
毕尔巴鄂竞技的球员都来自同一地区,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凝聚力。在毕尔巴鄂竞技,球员们的内在感觉和俱樂部带给外界的感受完全一致。前不久退役的射手阿里茨·阿杜里斯认为,毕尔巴鄂竞技拥有一种独特气质,就像“一支对抗世界的街区球队”:所有球员有着共同的背景和观念,与球迷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界限。过去20年里,全球化的浪潮彻底改变了足球运动,但毕尔巴鄂竞技拒绝从众。他们始终严格遵循一项政策,那就是只签约在巴斯克地区
规则之改·现在    体操:  取消体操比赛中难度最高10分的限制,以技术动作的“难度分”和“完成分”之和来进行运动员名次的排列,此举将产生体操各赛项的世界纪录。在不限制技术动作难度的原则下,“难度分”以参赛选手10个最高分值相加,但“完成分”仍以10分为最高限制。新规则2006年开始实行。  影响:有利于挖掘体操运动员的体能极限,鼓励运动员增加技术动作的难度,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参赛选手的危险性大
正当“龙”“虎”两辈棋手在NEC杯的舞台上十年争霸未见分晓的时候,一头小豹跃上了第12届NEC杯的舞台——他就是刚刚15岁的少年棋手周睿羊三段。  脱胎于NEC杯中日围棋擂台赛的NEC杯围棋赛创办于1995年,首届NEC杯当时号称“快棋王”的曹大元九段得以“尝鲜”,但第二届比赛就被“七小龙”之一的邵炜刚七段横刀夺爱,自此开始了“龙”字辈棋手对NEC杯长达7年的统治,一直到2003年的第日届NEC杯
全运会冠军!5个字中,包含了不知多少辽宁篮球人的期盼与等待。这是辽宁男篮58年来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他们曾在此前的12届全运会中4次屈居亚军,如今终于捅破了这层薄薄的窗纸。这也是辽宁男篮时隔25年取得的第一个全国级别赛事冠军。这段漫长的时间让很多人几乎忘记了他们还曾经建立过一段五年四冠的辉煌。一代又一代辽宁球员有过悔恨不甘,有过伤心落泪,也有过痴心不改一往无前。他们是如此强烈渴望一个冠军。郭士强结
他们还没准备好  距离开幕式还差100天的时候,巴西世界杯规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仅仅完成了15项,而预计项目总数为81,这15个项目中只有4个是在预计期限内完成的。虽然现在巴西世界杯总预算削减到174亿雷亚尔,但是大多数施工项目的花销都超过了这个数字。总预算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某些原计划的大型项目被取消,而不是因为实际费用的减少。  除了基建工程,12个世界杯球场的建设与改造也一再拖延,导致成本增加。仅有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歌手汪峰在《春天里》这样唱道。“老无所依”是一种悲凉的境地,只有在时光里缅怀自己的过去。  CBA职业联赛远比人生更为残酷,“老无所依”随时可能降临,有时发生在青年才俊身上,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但这就是生活,无论曾经多么辉煌和荣耀,当价值打上折扣,被嫌弃变成了人生的必然。刘炜、张庆鹏、丁锦辉、于澍龙,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遭到了这样的人生境遇。  刘炜
离开中国队,米卢一直在路上  2014年5月末,北京奥体中心训练场。几个五六岁的孩子追逐着白色的皮球,大大小小的摄像机围成一圈,镜头追随着他们,加油声此起彼伏。混在孩子中间的是一个身穿红色球衣的运动员,球衣的背后印着巨大的“9”字,还有一位银发外国老人,奔跑着,和孩子们笑闹着。  米卢和郝海东在这个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重逢。他们为一家电视台拍摄的体育娱乐节目将在世界杯期间播出,节目的名字叫《中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