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术后患者进行完全随访。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法,试验组采用鹰嘴解剖形接骨板固定法。术后通过完全随访,追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肘关节功能评定、骨折愈合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对两组患者尺骨鹰嘴骨折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试验组优2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2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内固定这两种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别,都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骨折类型和人群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张力带; 鹰嘴解剖型接骨板
尺骨鹰嘴骨折是涉及到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是较为常见是肘关节损伤之一,其骨折比例约占全身骨折的1.17%[1],在成年人中发生率较高,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较多,克氏针张力带是其中一种应用较广的传统的内固定方法[2]。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鹰嘴解剖型接骨板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3]。本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应用鹰嘴解剖型接骨板与张力带治疗尺骨的60例此类骨折患者,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对术后患者进行完全随访。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3~62岁,平均(29.4±2.3)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4岁,平均(31.2±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法:经骨折断端近端将2根平行的克氏针钻入,使克氏针分别过尺骨远端两侧的皮质,在骨折线远端大概2 cm处通过两侧皮质横行钻一个直径2 mm的骨孔,将0.5 mm双股钢丝穿入骨孔,并在骨折处按“8”字交叉,将钢丝绕过突出的克氏针拉紧结扎,将克氏针尾端弯曲并锤入骨内。术后不用外固定。(2)试验组采用鹰嘴解剖形接骨板固定法:首先用鹰嘴钩钢板两钩钩住鹰嘴尖端,直视下解剖复位,固定好后从钩钢板远端螺孔开始依次用电钻钻孔,选择适当的螺钉将其拧紧固定,术后也不用外固定。
术后处理方法: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行肘关节被动和主动屈伸活动。从中立位开始随即每天增加,一周后在健肢的帮助下加大肘关节屈伸运动范围,每天3~4次,每次10~15 min,要避免引起疼痛和拉伤关节。3周后去除三角巾,加强主动功能锻炼。8~12周后开始力量锻炼,即提重物锻炼。
1.3 观察指标 术后通过完全随访,追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肘关节功能评定、骨折愈合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对两组患者尺骨鹰嘴骨折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术后疗效评价方法:通过追踪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治疗效果,参照标准:(1)优:肘关节伸屈活动正常,或仅较健侧减少5°以内。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无疼痛。(2)良:肘关节伸屈活动较健侧差20°以内,前臂旋转功能不明显受限,肘关节无疼痛。(3)可:肘关节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功能保留45°,肘关节无疼痛或微痛。(4)差:肘关节伸屈活动小于45°,前臂旋转功能小于45°,肘关节疼痛[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其中试验组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7±0.8)个月;对照组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2±1.1)个月。参照术后疗效评价标准,试验组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2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优
(例) 良
(例) 可
(例) 差
(例) 优良率(%)
试验组(n=30) 25 3 2 0 93.3
对照组(n=30) 23 4 2 1 90.0
3 讨论
近年来,鹰嘴解剖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设计原理符合AO系列内固定钢板原理[5],鹰嘴解剖钢板的特点是弹力固定和坚强固定相结合,即采用轴向加压固定尺骨近端,而尺骨远端则采用径向加压固定[6]。尺骨近端所采用的固定方法弹性固定,能够很好地减缓钢板干扰骨折端的生理应力传导,更好地将骨的轴向应力载荷传递下去,进而使骨折端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质在钢板固定后仍能很好的保持,对骨骼产生最小的应力干扰[7]。对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尺骨鹰嘴解剖版进行治疗的手术操作简便,而且解剖钢板的的设计与尺骨鹰嘴解剖形态基本一致,能够牢靠地固定并很好地贴附骨面,对于有较大骨折块的斜形骨或横行骨十分适合,对于骨缺损严重的病患,亦可方便植骨[8]。但对于粉碎性骨折十分严重的病患,不仅在术中复位固定困难,并且由于常常需要更多的的螺钉用来固定,但螺钉和钢板缺少足够的支撑物,会使异物的存留增多,感染的机会便大大增大[9]。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病患,由于其疏松的骨质承担负载的能力不足,同样使螺钉和钢板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术中需要剥离的软组织面积较大,这对粉碎性骨折的愈合十分不利[10]。由于儿童的骨骺尚未闭合,采用钢板的固定方式很可能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1]。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很难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这时鹰嘴解剖钢板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如冠状突骨折、半月关节面脱落等。 使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时,能够将肱三头肌的肌力转化为骨折块间的压力,骨折面所获得的压应力也随肌力的增大而变大[12]。获得这种间断性生理应力正符合弹性固定原则,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克氏针张力带还可以同时固定多块碎骨片,将作用于骨折端的张力转变为内压应力,进而更加严密地使骨折端对合,刺激骨折更好愈合[13]。同时,由于克氏针不容易松动退出,还大大减少了针尾滑囊、窦道和感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14]。克氏针张力带的治疗不仅适用于横行和斜形骨折,也适用于一些相对简单的粉碎性骨折。术后取针时只需要通过鹰嘴部小口将钢丝和克氏针抽出就可,病人并无明显痛苦切手术创伤较小[15]。采用改良后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操作相对较简单,固定材料的性价比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且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16]。但对于一些严重的尺骨近端或尺骨鹰嘴的粉碎性骨折,则不适合用张力带进行内固定的治疗,由于张力带钢丝的较强加压作用,可造成尺骨鹰嘴的缩短和压迫等,会影响肘关节的功能,严重者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17]。
据研究结果显示,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内固定这两种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在疗效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都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临床上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骨折类型和人群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杰,王钧,李亚明,等.鹰嘴钩钢板与张力带钢丝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评价[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2(2):37-38.
[2]农家隆.鹰嘴解剖钢板与改良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6(33):785-786.
[3]郭新军,程田,王鹏.47例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09,5(36):55-56.
[4]朱三友.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63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杂志,2009,2(13):45-46.
[5]刘巍,尹芸生,苏钟毅.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的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4):258.
[6]于荣华,梁朝革,曹德良,等.尺骨鹰嘴接骨板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9(26):7839-7840.
[7]庞贵根,顾云伍,张铁良.应用鹰嘴复位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4):264.
[8]潘国标,王卫,雷文涛,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124.
[9]童文卿,王明海,董有海.尺骨鹰嘴解剖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3):430-431.
[10]易存国,王子平,吴祖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2):153.
[11]方卫松.尺骨鹰嘴解剖版及克氏针张力带在尺骨鹰嘴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1(10):59-60.
[12]刘雪涛,刘雪胜,曲连军,等.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1044.
[13]薛荣,季祝永,张文祥,等.TiNi形状记忆合金鹰嘴解雇版与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评价[J].创伤外科杂志,2009,3(11):214-216.
[14]祝敬华,魏瑞林,吴柏林,等.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5):493-494.
[15]郝晨光,马辉,邵林,等.经双皮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前臂旋后功能障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7):530.
[16]魏晓松,赵文.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3(3):31.
[17]鲍侃,达国祖.Ti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与不锈钢内固定器械的材料生物性能对比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2,8(4):318-320.
(收稿日期:2014-09-09)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张力带; 鹰嘴解剖型接骨板
尺骨鹰嘴骨折是涉及到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是较为常见是肘关节损伤之一,其骨折比例约占全身骨折的1.17%[1],在成年人中发生率较高,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较多,克氏针张力带是其中一种应用较广的传统的内固定方法[2]。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鹰嘴解剖型接骨板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3]。本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应用鹰嘴解剖型接骨板与张力带治疗尺骨的60例此类骨折患者,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对术后患者进行完全随访。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3~62岁,平均(29.4±2.3)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4岁,平均(31.2±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法:经骨折断端近端将2根平行的克氏针钻入,使克氏针分别过尺骨远端两侧的皮质,在骨折线远端大概2 cm处通过两侧皮质横行钻一个直径2 mm的骨孔,将0.5 mm双股钢丝穿入骨孔,并在骨折处按“8”字交叉,将钢丝绕过突出的克氏针拉紧结扎,将克氏针尾端弯曲并锤入骨内。术后不用外固定。(2)试验组采用鹰嘴解剖形接骨板固定法:首先用鹰嘴钩钢板两钩钩住鹰嘴尖端,直视下解剖复位,固定好后从钩钢板远端螺孔开始依次用电钻钻孔,选择适当的螺钉将其拧紧固定,术后也不用外固定。
术后处理方法: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行肘关节被动和主动屈伸活动。从中立位开始随即每天增加,一周后在健肢的帮助下加大肘关节屈伸运动范围,每天3~4次,每次10~15 min,要避免引起疼痛和拉伤关节。3周后去除三角巾,加强主动功能锻炼。8~12周后开始力量锻炼,即提重物锻炼。
1.3 观察指标 术后通过完全随访,追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肘关节功能评定、骨折愈合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对两组患者尺骨鹰嘴骨折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术后疗效评价方法:通过追踪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治疗效果,参照标准:(1)优:肘关节伸屈活动正常,或仅较健侧减少5°以内。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无疼痛。(2)良:肘关节伸屈活动较健侧差20°以内,前臂旋转功能不明显受限,肘关节无疼痛。(3)可:肘关节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功能保留45°,肘关节无疼痛或微痛。(4)差:肘关节伸屈活动小于45°,前臂旋转功能小于45°,肘关节疼痛[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其中试验组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7±0.8)个月;对照组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2±1.1)个月。参照术后疗效评价标准,试验组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2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优
(例) 良
(例) 可
(例) 差
(例) 优良率(%)
试验组(n=30) 25 3 2 0 93.3
对照组(n=30) 23 4 2 1 90.0
3 讨论
近年来,鹰嘴解剖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设计原理符合AO系列内固定钢板原理[5],鹰嘴解剖钢板的特点是弹力固定和坚强固定相结合,即采用轴向加压固定尺骨近端,而尺骨远端则采用径向加压固定[6]。尺骨近端所采用的固定方法弹性固定,能够很好地减缓钢板干扰骨折端的生理应力传导,更好地将骨的轴向应力载荷传递下去,进而使骨折端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质在钢板固定后仍能很好的保持,对骨骼产生最小的应力干扰[7]。对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尺骨鹰嘴解剖版进行治疗的手术操作简便,而且解剖钢板的的设计与尺骨鹰嘴解剖形态基本一致,能够牢靠地固定并很好地贴附骨面,对于有较大骨折块的斜形骨或横行骨十分适合,对于骨缺损严重的病患,亦可方便植骨[8]。但对于粉碎性骨折十分严重的病患,不仅在术中复位固定困难,并且由于常常需要更多的的螺钉用来固定,但螺钉和钢板缺少足够的支撑物,会使异物的存留增多,感染的机会便大大增大[9]。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病患,由于其疏松的骨质承担负载的能力不足,同样使螺钉和钢板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术中需要剥离的软组织面积较大,这对粉碎性骨折的愈合十分不利[10]。由于儿童的骨骺尚未闭合,采用钢板的固定方式很可能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1]。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很难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这时鹰嘴解剖钢板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如冠状突骨折、半月关节面脱落等。 使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时,能够将肱三头肌的肌力转化为骨折块间的压力,骨折面所获得的压应力也随肌力的增大而变大[12]。获得这种间断性生理应力正符合弹性固定原则,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克氏针张力带还可以同时固定多块碎骨片,将作用于骨折端的张力转变为内压应力,进而更加严密地使骨折端对合,刺激骨折更好愈合[13]。同时,由于克氏针不容易松动退出,还大大减少了针尾滑囊、窦道和感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14]。克氏针张力带的治疗不仅适用于横行和斜形骨折,也适用于一些相对简单的粉碎性骨折。术后取针时只需要通过鹰嘴部小口将钢丝和克氏针抽出就可,病人并无明显痛苦切手术创伤较小[15]。采用改良后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操作相对较简单,固定材料的性价比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且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16]。但对于一些严重的尺骨近端或尺骨鹰嘴的粉碎性骨折,则不适合用张力带进行内固定的治疗,由于张力带钢丝的较强加压作用,可造成尺骨鹰嘴的缩短和压迫等,会影响肘关节的功能,严重者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17]。
据研究结果显示,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内固定这两种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在疗效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都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临床上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骨折类型和人群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杰,王钧,李亚明,等.鹰嘴钩钢板与张力带钢丝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评价[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2(2):37-38.
[2]农家隆.鹰嘴解剖钢板与改良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6(33):785-786.
[3]郭新军,程田,王鹏.47例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09,5(36):55-56.
[4]朱三友.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63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杂志,2009,2(13):45-46.
[5]刘巍,尹芸生,苏钟毅.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的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4):258.
[6]于荣华,梁朝革,曹德良,等.尺骨鹰嘴接骨板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9(26):7839-7840.
[7]庞贵根,顾云伍,张铁良.应用鹰嘴复位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4):264.
[8]潘国标,王卫,雷文涛,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124.
[9]童文卿,王明海,董有海.尺骨鹰嘴解剖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3):430-431.
[10]易存国,王子平,吴祖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2):153.
[11]方卫松.尺骨鹰嘴解剖版及克氏针张力带在尺骨鹰嘴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1(10):59-60.
[12]刘雪涛,刘雪胜,曲连军,等.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1044.
[13]薛荣,季祝永,张文祥,等.TiNi形状记忆合金鹰嘴解雇版与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评价[J].创伤外科杂志,2009,3(11):214-216.
[14]祝敬华,魏瑞林,吴柏林,等.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5):493-494.
[15]郝晨光,马辉,邵林,等.经双皮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前臂旋后功能障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7):530.
[16]魏晓松,赵文.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3(3):31.
[17]鲍侃,达国祖.Ti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与不锈钢内固定器械的材料生物性能对比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2,8(4):318-320.
(收稿日期:2014-09-09)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