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za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中,空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理性、逻辑、思维以及想象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对小学生的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培育,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关于图形与几何体方面的空间架构,学会思考较为复杂的空间问题,为其学习能力的更进一个台阶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意识;培养思路
  小学数学科目中涉及的空间意识或空间思维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指学生根据日常所见物体,在头脑中形成抽象化的几何形状并可以将几何形状回归到实际物体中去,即根据给定的实际物体,可将其转化为三视图;根据给定的基本三视图也可进行具体形体的描述等.通过这一往复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将复杂事物转化为简单问题、将浅显易懂问题抽象复杂化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化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尽快形成数学空间观念,并适应用抽象化的思维看待问题.
  一、培养学生空间意识的现状及意义
  空间图形的观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难点,很多学生对于空间图形的观察掌握不到位,思维习惯还停留在简单的平面图形,面对关于空间图形的问题就自动的选择忽略.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的构造,通过对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也能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以推理能力,带动学生的自觉思考意识.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高对空间物体的认知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感受到立体图形在变换过程中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空间意识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常识,培养学生直观的空间概念
  对空间具有基本的认知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意识时,应该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物体的形状以及方位的情况.通过课堂与生活的结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将知识的基本构架总结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空间图形的基本原理.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直观简单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室里面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来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通过直观的观察空间物体的几何特征,让学生对于空间观念具有基本的认知与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例如,以球形的教学为例,小学生对于球形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方面,认为球就只是一个圆形的物体,让小学生自己举例说出身边关于球形物体的例子也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圆形的基础上对球形进行基础知识的拓展,并且列举篮球、足球或者乒乓球等生活中常见的球状物体进行相关的展示与讲解,让学生们知道在生活中球形物体也是非常常见的,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观察身边的相关物体并找出球形的物体进行举例说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将生活中的物体结合在课堂上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空间知识,让学生自己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于空间物体的基本构架,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二)纠正教学思维,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
  教師自身具备的教育和教学发展的观念理念,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从教师本身的教学角度出发,应正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价值观念方面的偏差,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首先,应明确一点,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处于待进一步开发的不成熟阶段,需要采取适当的刺激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观念;其次,在培养兴趣、产生认知欲望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思路和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式的引导,不可急躁冒进;最后教师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的认知意识.
  采用渐进式、延伸式的教学引入方式,合理引导学生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重点是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空间概念、应该怎么用等关键问题.例如,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这一节课程内容引入时,教师可以找一些不同大小的长方体状的物体,如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玩具积木,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认识不同大小的积木都有多少平面,每一个平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特征等;然后在对积木组成部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积木的搭建,观察并其在空间中表现的特征,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各个面的关系计算得到形体的体积;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搭建的积木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到立体图形在空间中的运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立体图形的点、线、面三者的关系以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差距.通过自我动手设计立体图形,帮助学生从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过渡到立体图形的体积的计算,从而更好地掌握空间图形的特征以及计算技巧.
  (三)引导学生想象,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空间物体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又是一项考验,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正确的思考,使学生的脑海里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更具体地发现学生对于空间物体错误的认识在哪里,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对空间物体的正确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在对圆锥体等几何图形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以简单的平面图形进行引入,采取让学生在课堂上抢答的模式来激发学生对空间物体的思考.教师可以先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图形进行询问,如,正方形沿着一条边旋转会成为什么图形?长方形呢?如果直角三角形沿着一条直角边进行旋转会变成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巧妙的引入本节课对锥体图形的学习.同时还会引发学生自主的思考,很多学生就可能会问:为什么只有直角三角形沿着直角边旋转可以形成圆锥?为什么不能旋转斜边?若是旋转一般的三角形呢?引发学生思考一系列的问题,然后教师在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对这些物体的旋转过程进行想象,从而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教师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空间图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面对空间图形时,自己也能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思考、拓展.通过思考,学生们对空间图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对空间图形展开合理的想象,促使学生在面对空间问题时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力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设置教学情境,构建合理的教学管理流程
  空间的认识是指对图形的方位以及点线面之间关系的认知情况,空间图形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而学生在学习空间图形的时候,对物体的想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如何使学生集中全部精力高效学习,是教师首先应思考的问题.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多样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出现,教师授课方式也更加自由灵活.空间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可视化手段,进行二维图形与三维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可能存在的想象方面的障碍.同时,在视觉、感官方面通过可视化手段的刺激,可以提升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调整学习状态,使其注意力更集中.
  例如,学习圆锥体等几何体知识时,借助多媒体视频的动画演示,将点连接成线、由线构成三角形的面、由面旋转生成圆锥体的动态过程直观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空间意识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手工制作小卡片的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绘制图形、裁剪和组合的过程中,将图形和形体生成的过程又在大脑中过了一遍.增加学生动手的游戏环节,可以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实战能力的综合提升.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对于空间图形的想象存在的困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与便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完整的空间图形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空间图形的魅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进一步认知能力.
  (五)鼓励自主思考,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式授课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尝试将空间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真正实现由课堂知识到实际技能的转变.课堂上教师只单纯的将客观知识教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本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空间知识的教学目的.如教师可布置一些类似观察家庭中生活用品形状的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结合教师课上讲解的知识点,对生活用品进行分类,巩固课上讲解的内容.
  以“几何形状、几何形体等的认识”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生活物体观察的课后小练习,鼓励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观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显著特征,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形式記录下来,在下次上课之前,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分享和交流.在进行观察、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大脑中完成了空间概念形成和转化的过程,分享和互动的过程则再次带领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点.教师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学习到数学知识,将学习到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收集到的物体进行展示,能够帮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收集到的物体进行讲解,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课堂的气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学生对于空间物体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学会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
  三、结束语
  数学课程的内容和深度,根据学习阶段的发展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应适当调整,尤其是空间意识等抽象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力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将三维空间观念的培养作为一项对学生自身能力提升的工作进行对待,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紧凑且合理的教学步调,逐步形成三维空间的抽象思考方式.
  【参考文献】
  [1\]林金香.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2):75.
  [2\]董文彬.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Z1):71-79.
  [3\]柯晓玲.小学数学“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中“核心素养”解读: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8 27.
  [4\]樊咪.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教学的供给侧改革\[J\].数学教学通讯,2019(01):21-23.
  [5\]马增福.小学数学“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9):4-15.
  [6\]谢璐瑛.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思考:以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为例\[J\].新教师,2018(08):48-49.
其他文献
【摘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想使“初中数学教学”之舟越过教学中的“万重山”,并顺利地抵达“趣味性”课堂的彼岸,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以“趣”为帆,驾驶初中数学教学之舟.为此,本文立足于新课改时代背景,就“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构建”的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新课改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性、抽象性及理性思维为一体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使初中数学教学氛围变得死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阵地.线性代数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学习人数多,学习主体年龄偏小的特点,但由于其理论性强且抽象难懂,教学中兼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实非易事.本文立足線性代数内容,从数学史的嵌入、数学美的发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数学哲学思想的体现四个维度例谈如何在线
【摘要】一年级的小学生在理解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经历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本文针对“摆一摆,想一想”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综合与实践“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和第四单元
【摘要】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备直观想象素养的学生,能够将复杂的言语信息图像化,也能够从几何图形中找到不变量及变量,数学学习成绩突出.因此,发展初中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很有必要.笔者选取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与直观想象能力直接相关的“菱形的判定”这一节内容,就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
【摘要】平面向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利用平面向量解决实际问题时,可借助三角函数工具和三角函数运算,并根据严谨的数学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本文是对一道平面向量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并给出这类问题的推广形式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关键词】平面向量;三角函数;旋转角;和差化积  本文是根据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加法运算”这一节的教辅资料中的一道题而来的,由于这道题答案给的
【摘要】由算术进入代数,不仅仅是引入了数学符号来处理运算,同时也代表着数学的学习要从具体进入抽象.在“方程”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辨析,层层递进,体验、感悟、强化代数思想,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更好地体现方程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代数思想;方程;数量关系  我区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柔性一星期”系列活动,我有幸承担了“方程”这一课的教学.通过不断的磨课,让我对“方程”的教学,对“
【摘要】在初中的数学课堂当中,采用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就能在满足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能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高,不同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最终让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当中使用好分层教学策略,就是本文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一、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当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  (一)以生为本,寓教于乐原则 
【摘要】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六大核心素养.本文拟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阐述在核心素养发展观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等差数列;前n项和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了“应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把平时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高中数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提质增效成了课堂教学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了每一个老师追求的目标.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样备受老师关注,所以只有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找到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的途径,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质量;效率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重要学
【摘要】思维哲学的优势在于直觉思维与悟性思维,对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小学高年级为小学生品质形成的启蒙阶段,有效培养其逻辑与直觉思维可以增强其数学学习能力.对此,小学高年级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数学授课效率.  【关键词】数学直觉思维;教学价值;小学高年级  一、数学直觉思维特点  首先是直观性,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