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先生》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剧《好先生》用大量的西餐镜头表达男主角的职业特点,籍此表达电视剧的主题。文章透过电视剧中展示的西餐和中餐的典型特色食物——牛排和饺子,从饮食观念、审美标准、食材选用、饮食功能、切割工艺、餐桌类型、进餐形式、用餐餐具、用餐时间和食物温度等几个方面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饮食文化。
  【关键词】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电视剧《好先生》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旅美米其林餐厅星级厨师,因一场肇事车祸携挚友未满十八岁的女儿回国,准备将她交给其在国内的母亲后,选择一个地方上吊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在将挚友的骨灰撒完后却丢失了随身一切财物,打电话向国内发小求救后,发生了一系列与旧爱新欢之间的故事。剧中的主角通过西餐这一媒介,将各个故事情节巧妙地联结在一起,把一个外表浪荡、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内心却充满着爱和怜悯以及温情的男人,演绎得淋淋尽致,获得观众很大好评。剧中不仅用大量的镜头表现西餐的华美,特别是西餐中的典型食物——牛排;也用很多不起眼的细节展示了中餐的典型食物——饺子,用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食物,诠释中国饮食文化和美国饮食文化的不同,籍此展现出剧中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从中国到美国陪女友读书,在美国打拼生活成为米其林星级厨师的成年男性,一个是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的黄皮白心的香蕉女孩)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下的性格特点以及为人处世的风格。文章透过剧中大量的饺子和牛排的镜头渲染,从饮食观念、审美标准、食材选用、饮食功能、切割工艺、餐桌类型、进餐形式、用餐餐具、用餐时间和食物温度等十个方面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饮食文化。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情与理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浓厚的情感因素,擅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却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重视形象思维并善于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融会贯通。中国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以情(情感性和艺术性)为主导,趋向于价值选择而非真假的判断。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哲理。可以说,吃的问题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感和行为,从而构成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饮食文化现象。因此,中国人的饮食侧重于“情”,认为饮食就是感受一种心情。
  西方人长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重视理性分析,注重借助于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等,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以理性为主导,趋向于真假判断而非价值取舍。因此,西方人的饮食侧重于“理”,认为饮食就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二、审美标准的不同——味与养
  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评价标准以“味”为核心,认为饮食就是食物内在之味和情境心理体味的综合审美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味觉纳入了审美的范畴,甚至认为美感起源于味觉。视、听、嗅、味、触五官感觉的整合与联觉所引起的审美愉快,广泛地涉及到精神和物质等各个领域。味觉的审美功能已经在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灵与肉的结合上形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人的美食文化中,人们的饮食观念以“味”为核心。这种味是由饮食的滋味和饮食的意味共同组成的复合味,其中,饮食的滋味是指食物的内在之味(味觉审美),饮食的意味是指食物的味外之味(心理审美)。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饮食在裹腹充饥之时,也是内心的一种情感体验。
  西方人对于美食的评价标准以“养”为核心,认为饮食就是从食物中摄取能量和营养素满足人体生理需求的生物学过程。西方人认为审美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在人的五官感觉中,视觉被认为最具认识作用,味觉仅因择食引起生理快感,仅能满足生理欲望,属于“享受的器官”,知识价值很低。因此,在西方人的美食文化中,人们对食物营养的追求远远超过了色香味形,食物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学要求,是西方人评价美食的核心标准。西方人通常认为饮食仅是生存手段,重视食物营养素和能量的供应状况,而很少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在一起,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三、食材选用的不同——主与辅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肉类为辅。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淀粉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荤素搭配比较均衡,喜食果蔬,讲究杂食。
  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决定了西方饮食结构尤其偏重于肉类与乳制品。西方人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特点,偏好甜味,快餐发达。
  四、饮食功能的不同——工作与休息
  中国人认为饮食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享受,还是一项工作,许多工作就是在餐桌旁进行并完成的。于是,中国人往往在高兴之时邀人吃饭,伤心之时找人吃饭,谈业务之时则约人吃饭,表感谢之情则请人吃饭,饭桌俨然成为了中国式生活的缩影。
  西方人认为饮食是一种休息,是一种放松,饮食与工作相对分开,工作主要是在办公桌旁进行并完成的。于是,西方人在吃饭时通常不谈工作,或安安静静地独自享用盘中美食,或轻轻松松地听着音乐并吃着食物,或平心静气地谈一些让人放松而愉快的话题,餐桌无异于西方式休闲的场所。
  五、切割工艺的不同——粗与细
  中国人擅长手工,刀工技艺独步世界,刀法精妙细腻,艺术性比较突出,但机械化、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食物切割工艺上,中国烹饪表现出精巧细致、因料制宜、多样统一的特性。诸如,中餐用牛肉做菜,或切成片、切成丝,或剁成块、剁成泥,或煸、炒,或烧、煮,形态丰富,技法多样,可谓一菜一格,百菜百样。
  西方人擅长机械,运用器械设备的能力较强,虽然手工技术相对粗糙,但机械化、标准化程度相对突出。因此,在食物切割工艺上,西方烹饪表现出简单粗放、机械大气、实用第一的特性。诸如,西餐用牛肉做菜,或切成大块,或剁成小块,或烤制牛排,或煮做肉汤,主料突出,技法简单,可谓粗而不俗,经济实用。   六、餐桌类型的不同——方与圆
  在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中,强调整体,尤其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重视平衡均势,强调调和统一。因此,中国人喜欢团圆之美,注重中庸之道,处事圆滑,灵活性强,体现在饮食中餐桌类型的选用上,就是圆桌最受欢迎。
  在西方人传统思维方式中,强调个体,重视自由,崇尚竞争。因此,西方人处事规范,原则性强,具体体现在饮食中餐桌类型的选用上,就是方桌最为常见。
  七、进餐形式的不同——合与散
  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必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有利于发展,容易形成集体活动和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就是重视关系(包括人际关系)而超越实体,强调整体尤其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中国人以和为美,一家人或一群人合在一起围桌而坐,喜欢热闹,看重同甘共苦,体现在饮食中的进餐形式上,就是以聚餐制为主,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和合”精神。
  以畜牧业、工商业为主的社会,需要经常流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和财富,择地而居,流动性强,容易形成个人的相对独立性和比较浓厚的个体观念。因此,西方人张扬个性,喜欢自由,尊重私人空间,体现在饮食中的进餐形式上,就是以分餐制为主,也表现出西方人强调独立自主的精神。
  八、用餐餐具的不同——刀与箸
  中餐中最有代表性的进食工具,是一双筷子(箸)。究其原因,农耕文化奠定了中国膳食组成中素食的主体地位,也塑造了中国人含蓄、内向型性格。中国人属于灵巧型,为人内敛,委婉含蓄,讲究互帮互助。素食的主体地位、含蓄内敛的性格特质、“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相互融合,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进食用具的突出特色。
  西餐中最有代表性的进食工具,是一对刀叉。究其原因,游牧文化奠定了西方膳食组成中肉食的主体地位。肉类原料的形体通常较大,切割和进食过程中对刀具的依赖性较强。游牧文化也塑造了西方人粗犷、外向型性格。西方人属于力量型,为人直率,敢作敢为,讲究分工明晰。肉食的主体地位、粗放外露的性格特征、工业文明的技术成果,相互融合,形成了西方饮食文化中进食用具的突出特色。
  九、用餐时间的不同——快与慢
  吃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过程非常重视,喜欢享受饮食的快乐,进餐速度通常较慢。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吃一餐饭的时间,短则30~40分钟,长则2~3小时。于是,在中国餐饮业中,宴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吃是西方人生活的一个基础内容,是满足生存的基本手段。西方人对于饮食的目的通常非常明确,抓紧餐后时间去从事工作或者享受休闲,进餐速度通常较快。于是,在西方餐饮业中,快餐尤为发达。
  十、食物温度的不同——冷与热
  中国饮食文化源于农耕文化。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也行动不得,烹制食物所用的炉灶相对固定,食物的熟化较为容易、方便,对食物的选择便逐渐趋向于热食。再后来,中国人更加注重食物的味道,而温度对食物味道的影响较大,有“一热抵三鲜”之说,于是便更加喜欢吃热一些的食物。
  西方饮食文化源于游牧文化。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但用于烹制食物的炉灶移动相对不易,食物的熟化较为不便,对食物的选择便逐渐趋向于凉食。再后来,西方人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而温度对食物营养的影响较大,有损于食物的新鲜感和天然性,于是便更加喜欢吃凉一些的食物。
  十一、结语
  西餐与中餐一样,是一种饮食文化,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SAMOVAR,l.A,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张亚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M].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
  [5] Neuliep,J.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Context Approach.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0.
  作者简介:吕益萍(1971- ),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与教学;胡海(1973- ),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导流、围堰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可以说,导流、围堰施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优劣,因此,要全面的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导流和围堰施工进行研究,应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案,从而提升导流和围堰施工的质量,这样就可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可正常的投入使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围堰  要想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国内外滨水风光带深入研究,结合赣江大堤风光带空间的组织关系研究探讨,让自然参与设计,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滨水区的自然过程和设计过程,同时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从不同视角展示风光景观带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滨水风光;设计;挖掘;历史文化  一、前期研究  (一)项目背景  南昌是江南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赣江是江西省最大河流,位于
期刊
【摘 要】文章对达尔凯长扬热能(重庆)二期扩建机组发电机#3、4轴瓦在冲转过程中振动大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将#3、4瓦轴承的形式由圆筒瓦改为椭圆瓦的办法成功解决了#3、4瓦在启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  【关键词】发电机;轴瓦振动原因分析;解决方案  达尔凯长扬热能(重庆)二期扩建机组汽机是杭州汽轮机厂制造,型号为EHNG50/50/32,发电机为济南生建电机厂制造,型号为QFN-30-2。  一、发
期刊
【摘 要】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与拓展,可以提高一个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建筑色彩设计在设计上进行创新与拓展,可以促进城市的建筑设计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也提高了建筑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景观;建筑设计;应用  一、现代建筑设计应用色彩需遵循的原则  (一)服从建筑的功能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色彩,必须要服从于建筑的功能性,不能脱离建筑的基本功能。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财富积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利基础工程的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水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水利建设,构建有效的抗旱减灾体系,为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水利设施;抗旱减灾;作用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旱
期刊
【摘 要】数字地图制图实际上是建立在海量空间数据管理基础之上的图形编辑过程,它是一种以地理信息查询检索为基础的图形编辑环境上的图形编辑过程。相关的数字地图绘制软件有很多,开发模式也非常复杂,常见的模式有MVC模式、OBSERVER模式、COMPOSITE模式、COMMAND模式等。在数字绘图软件中,CorelDraw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非专业制图软件工具。CorelDraw 软件不支持对地图属性数据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基于Silverlight 技术的网络专题地图进行了研究,很好的解决了传统专题地图的各种不足.分析了传统专题地图的概念、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对基于Silverlight技术的网络专题地图的概念、特点进行了介绍,设计实现了基于Silverlight技术的网络专题地图发布原型系统,为网络专题地图发布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专题地图;网络专题地图;RIA;Silverlig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我国用水需求大大提升,尤其是当前城市居民的大量增加,对市政给水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用水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可靠,针对市政积水排水系统的节水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文章就市政给水排水节水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水排水系统;节水措施  随着生活质量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城市用水匮乏的现状
期刊
【摘 要】当今住宅越来越复杂化,文章讲诉现在住宅电气设计理念,及设计注意事项。  【关键词】住宅;电气设计  住宅是城市建筑中做多的也是人们生活中最必要的,更是在设计中最长见到的类型。由于现在开发商追求效益,百姓更加追求视野,高层住宅越来越广泛的在城市中涌现出来,而高层住宅的电气又该如何设计呢?这是许多人在讨论的问题,以下几点是本人的个人看法:  一、高层住宅强电设计  强电电力负荷分为消防负荷和
期刊
【摘 要】园林设计语言是历史快速向前发展的体现。园林造型设计为造型艺术,其使用的语言要与时代相符。因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景观特点,这些特点如果用千篇一律的设计语言表达,必然会把众多地域同化,掩盖地域独有的风格。所以,许多园林设计师都会对某一地域的文化、历史充分了解和分析,建立专属于这一地域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地域  每个地域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以及当时的地形因素和气候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