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在坚持中降临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4岁的菲莉达·巴洛是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的曾祖父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祖父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在家族的影响下,巴洛从小就有一个做艺术家的梦想。
  巴洛的职业是艺术教师,她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就是雕塑。白天她在学校教书,晚上等孩子和老公都睡下了,她才开始默默地做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然而巴洛的艺术构想并没有得到大众赏识。退休前一直是一名普通的艺术教师加家庭主妇。40多年的大学艺术教学,始终默默无闻,除了工作就是照顾老公和5个孩子。
  十几年前,巴洛退休了。这个时候,孩子也已经长大了,她有了大量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然而面对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巴洛却失落了起来,她想重新实现儿时的梦想,做一个艺术家。
  巴洛开始收集各种材料,木板、树枝、布条,甚至路邊别人扔下的废旧塑料桶她都会像宝贝一样捡回家里,用于构建自己的艺术造型。面对巴洛的“折腾”,朋友们纷纷表示不解,他们认为,巴洛已经到了安享晚年时候了,再折腾又有什么意义。巴洛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有个目标,总比虚度光阴要有意义。
  巴洛说干就干!她一边频繁地收集着各种材料,一边不断地构想新的艺术造型。为了节约成本,作品用的材料都很普通,塑料板、木板、布条、水泥……但结构却非常复杂。她需要谨慎思考、安静操作,以及面对一次次推倒重来。这些作品起初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赏识,但这一切并未使巴洛气馁。她觉得要让自己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就应该承受失败。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她开始关注处理材料时身体的体验,并通过层叠、累计和并置将这些材料进行转化。努力将这些材料置于全新的环境中来创作巨型雕塑,揭示它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态与变化。有的作品很大,构建复杂,做起来费时费力,她经常通宵达旦,眼睛布满血丝,双手被铁丝划出一道道伤口。
  她的作品很另类,特点是“大”“歪”“炫”,而这些恰恰是她的艺术精髓:“大”象征着丰富的想象,“歪”表现出她超强的平衡感和架构能力,“炫”则代表了她的美学。
  2005年起,她开始频繁创作,参加了英国许多展览,她的作品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时,世界顶级画廊豪瑟沃斯找上门来,要给她在全世界办展。2010年,巴洛在澳大利亚举办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海外展;2017年,巴洛代表英国参加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为英国艺术界“圈”了不少粉,成了英国的“国民奶奶”,成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英国女王亲授她“大英帝国司令勋章”,查尔斯王子也成了她的粉丝。
  如今,巴洛在伦敦拥有了一间11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74岁的她依然在活力满满地进行着创作。
  【素材解读】
  一个人要坚持梦想很难,在年老后坚持更难。但千万不要轻言放弃,不要丢掉自己喜欢的东西,惊喜总会在坚持中降临。一个人不忘初心,坚持心中的梦想,任何时候都不晚。
  【适用话题】
  梦想、坚持、初心……
其他文献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闪烁的霓虹,没有林立的高楼;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只有饱经风霜的生活;在城市的尽头,有这样的一群人。(对比句,交代环境;排比句,感情深沉。三句层次清晰,逐步具体。“一群人”暂不点出是学生,以留悬念。)  而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人們会如何称呼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工子女?还是农民工二代?称什么我们都不会在意。(没有明确交代人物的身份,影响了文章的入题。)  我们自小
期刊
夜归  周 密  夜深归客倚筇①行,冷磷②依萤聚土塍③。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赏析】  周密(1232年~约1298年)字公谨,号草窗、苹洲,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后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景定年间,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丰储仓,为义乌令。宋亡后不仕。其词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著有《草窗旧事》《齐东野语》等。  绝句开门见山。“夜深归客”四字,既点
期刊
“我以为我活了下来。”  一位脸色苍白,面部深深凹陷的男人站在法官面前。他的灰白色头发凌乱不堪,眼里充满血丝,血肉在他身上都不再表现出活力,皮肤松垮垮地垂下。这个男人,曾是一位军人,把血气方刚的青壮年都献给了国家发动的战争,如今却好像被抽去了灵魂。  “法官大人,我有罪。我的身体恐怕撑不到出狱那天了,我将把这一切都倾诉出来,好留个记录。先谢谢您,记录员先生。”  “我以为我活了下来,现在想来,真不
期刊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闪烁的霓虹,没有林立的高楼;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只有饱经风霜的生活;在城市的尽头,有这样的一群人。  而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人们会如何称呼我们?无论是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工子女,还是农民工二代,我们都不会在意。(改为陈述句,表意明确了。)  我们自小生活在家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心灵(“灵魂”改为“心灵”较为恰切)在田野里抽穗拔节。我们有带着泥土气息的小名,我们会
期刊
如今,手機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物品,差不多人人都至少有一部手机,那么,手机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随着手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更加智能化。而手机的发展也带动了其相关产品的发展,如充电宝、智能手环,等等。它们方便了手机的使用,也能够随身携带。  微信是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大家可以不用打电话,直接聊天或在朋友圈里发消息,这样既方便,又省电话费。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每时每刻了解彼此的动态
期刊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風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期刊
一、头衣(冠、冕、巾)  冠,从月从人从寸,会意字,寸是手,以手持月戴人头上为冠。冠与后世的帽子在形制上明显不同。冠并不像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用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用以捆住头发,同时也起装饰的作用。  冕,从月(即古帽子)免声,是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时所戴。冕上有长方板叫廷,前后有数串小圆玉叫旒。天子有十二旒。  古時只有统治阶级、王公贵人才能冠(戴帽),奴仆只能用巾(黑纱)包
期刊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后期的作品,写李煜国破入宋后孤苦哀痛的心情,是思念故国、痛悔交加之作。  词的上片是秋日即景抒情。词人开篇即道破词旨,开门见山。“往事”“堪哀”是李煜作为一个“降皇帝”不可排解的情绪,而此处加一“只”字,痛切心情更加深沉。“哀莫大于心死”,如能有机会回到从前,或者卷土重来,词人也许“哀”之外还有别想,可是“只堪哀”,说明词人已彻底绝望,近乎心死。所以这种心情不仅对“景”,对
期刊
有时候读诗并不仅仅是读诗,也是在读诗背后张扬的人格,更是在读诗背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好的诗歌拥有的不仅是文学价值,更具有社会价值。因此读诗读出的不只是所谓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更在于诗人的性情与时代的风云。  贾岛一直是我喜欢的诗人,他为人正如他作诗,平稳、沉静甚至岑寂,却又不失少年剑行天下、指点江山的浪漫情怀;他的作诗也似为人:喜写荒凉孤寂之境,又不乏明快率性之意。  读他的《寻隐者不遇》
期刊
不久前,我的两位朋友一起报名考驾照,她们的练车环节开始没多久,其中一位朋友就跑来向我抱怨:“教练脾气不好,说话难听,看不起人,真是受不了!”  我又问另一个朋友:“你觉得教练怎么样?”她答:“挺好的一个人啊,说话嗓门大一点儿,但是技术不错……”我又追问了一句:“听说她遇到笨一些的学员,眼神都很凶!”“嗨,我是去学习开车的,又不是要学相面,只要认真听教练说了什么,不用总是盯着她的脸吧?”她哈哈大笑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