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明威的作品文风简约清新,含蓄,意味深长。《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角度对该小说的译本进行评析,探讨译文是否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与思想。
关键词:泰特勒三原则;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海明威风格:文章以虚无思想为主题,大量使用简洁句。在这篇小说中,海明威通过老人和两位侍者的故事阐明虚无是普遍存在的,虚无是对存在的体验,人类只有在内心保持一片干净明亮的地方才能抵御虚无。本文用英国翻译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来评析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的两个译本,探讨译本是否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与思想。
一、故事梗概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短小简练,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涉及到的人物只有三个,整个故事围绕一个在小餐馆喝酒到深夜的老人展开。故事的主要情节通过两个侍者的对话展示给读者。老人是一个聋子,他喝醉了,两个侍者在谈论他上周企图自杀的事情。后来,年轻的侍者对老人不耐烦了,认为老人应该回家去,他也想要早点回家睡觉,他老婆在等着他。年长的侍者却认为应该继续营业,因为有些人此时此刻不愿意回家,他们需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以此逃避孤独,由此引出一段著名的关于虚无(nada)的论述。
二、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1970年,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发表了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翻译理论专著”—— 《论翻译的原则》。书中他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1)译作应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2)译作应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和风格;(3)译文的行文要如原语写作般自然流畅。下文将依据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分别从词、短语、句子等方面对曹庸与侯萍的译文进行评析。
三、译例分析
词:1.He drinks without spilling.
侯译:他喝酒从不泼出来的。
曹译:他喝啤酒来并不滴滴答答往外漏。
原文仅有一个词“spilling”,而曹译为“滴滴答答往外漏”显然太过繁琐,不符合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违背了泰特勒三原则的第二个原则。而侯译中,“泼”指用力向外倒或洒水等,用在此情此景有点太过,与原文思想不相符。综上,试改译为“漏出来”。纵观全文,小说中老人一直在喝白兰地(brandy),此处曹译啤酒显然是误译。
短语:2.“Come on. Stop talking nonsense and lock up.”
侯译: “好啦。别胡扯了,锁门。”
曹译:“好啦,别乱弹琴了,把门锁上吧。”
原文话语出自年轻侍者之口。他生活阅历少,受教育程度低。曹译用“别乱弹琴”来翻译“Stop talking nonsense”,其目的在于顺应目的语文化,却弄巧成拙,措辞过于文雅,不符合年轻侍者的身份和教育程度,有背特泰勒的第一个原则。侯译把握了原文的意境,将年轻侍者行为的粗鲁和受教育程度低的境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句子:3.What kind of hour is that to go to bed?
侯译:这算什么就寝时间呀?
曹译:那是个什么样的睡觉时间呀?
该句亦是出自年轻侍者之口,因着急回家而对老人不耐烦,话里话外都应透着埋怨的语气,而曹译语气太过平淡,没能很好地诠释泰特勒第一个原则。
文化:原文中出现的“saucer”,曹译本中为“茶托”,与原文内容不符,因为原文老人是在喝酒而不是喝茶。侯译本中为“碟子”,汉语中,碟子指“一种盛食品或调味品的小而浅的器皿,比盘子小,多为圆形”。小说中当老人喝完酒离开时,他先数了数“saucers”,然后付钱,可见“saucer”是放在酒杯下面的,一杯酒对应一个 “saucer”,因此侯译本中的更为恰当。
四、小说中高频词的译法评析
小说中三个人物均无名无姓,只用“the old man”, “the older waiter(the unhurried waiter)”,“the younger waiter(the waiter who was in a hurry)”来称呼。对于这两位侍者,侯译为“心急火燎的侍者/猴急的侍者”、“不着急的侍者”,曹译为“着急的侍者”和“不着急的侍者”。虽然侯译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却显得繁杂啰嗦,倒不如直接译为“着急的侍者”,更能体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shutter”在小说中总共两次。第一个“shutter”与“put up”连用,曹译和侯译都为“拉下百叶窗”。但其实这是一句英语习语,表示打烊,关店门的意思,曹译和侯译显然是误译。第二个“shutter”两位译者都翻译为“百叶窗”,没有问题。
五、结语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这篇小说的译本各有优劣,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评析,侯萍的译文更符合海明威简练的风格,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内容思想和审美信息,因此比曹译略胜一筹。
参考文献:
[1]任玉君.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背影》两个英译本[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6卷第2期:103-106.
关键词:泰特勒三原则;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海明威风格:文章以虚无思想为主题,大量使用简洁句。在这篇小说中,海明威通过老人和两位侍者的故事阐明虚无是普遍存在的,虚无是对存在的体验,人类只有在内心保持一片干净明亮的地方才能抵御虚无。本文用英国翻译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来评析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的两个译本,探讨译本是否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与思想。
一、故事梗概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短小简练,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涉及到的人物只有三个,整个故事围绕一个在小餐馆喝酒到深夜的老人展开。故事的主要情节通过两个侍者的对话展示给读者。老人是一个聋子,他喝醉了,两个侍者在谈论他上周企图自杀的事情。后来,年轻的侍者对老人不耐烦了,认为老人应该回家去,他也想要早点回家睡觉,他老婆在等着他。年长的侍者却认为应该继续营业,因为有些人此时此刻不愿意回家,他们需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以此逃避孤独,由此引出一段著名的关于虚无(nada)的论述。
二、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1970年,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发表了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翻译理论专著”—— 《论翻译的原则》。书中他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1)译作应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2)译作应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和风格;(3)译文的行文要如原语写作般自然流畅。下文将依据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分别从词、短语、句子等方面对曹庸与侯萍的译文进行评析。
三、译例分析
词:1.He drinks without spilling.
侯译:他喝酒从不泼出来的。
曹译:他喝啤酒来并不滴滴答答往外漏。
原文仅有一个词“spilling”,而曹译为“滴滴答答往外漏”显然太过繁琐,不符合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违背了泰特勒三原则的第二个原则。而侯译中,“泼”指用力向外倒或洒水等,用在此情此景有点太过,与原文思想不相符。综上,试改译为“漏出来”。纵观全文,小说中老人一直在喝白兰地(brandy),此处曹译啤酒显然是误译。
短语:2.“Come on. Stop talking nonsense and lock up.”
侯译: “好啦。别胡扯了,锁门。”
曹译:“好啦,别乱弹琴了,把门锁上吧。”
原文话语出自年轻侍者之口。他生活阅历少,受教育程度低。曹译用“别乱弹琴”来翻译“Stop talking nonsense”,其目的在于顺应目的语文化,却弄巧成拙,措辞过于文雅,不符合年轻侍者的身份和教育程度,有背特泰勒的第一个原则。侯译把握了原文的意境,将年轻侍者行为的粗鲁和受教育程度低的境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句子:3.What kind of hour is that to go to bed?
侯译:这算什么就寝时间呀?
曹译:那是个什么样的睡觉时间呀?
该句亦是出自年轻侍者之口,因着急回家而对老人不耐烦,话里话外都应透着埋怨的语气,而曹译语气太过平淡,没能很好地诠释泰特勒第一个原则。
文化:原文中出现的“saucer”,曹译本中为“茶托”,与原文内容不符,因为原文老人是在喝酒而不是喝茶。侯译本中为“碟子”,汉语中,碟子指“一种盛食品或调味品的小而浅的器皿,比盘子小,多为圆形”。小说中当老人喝完酒离开时,他先数了数“saucers”,然后付钱,可见“saucer”是放在酒杯下面的,一杯酒对应一个 “saucer”,因此侯译本中的更为恰当。
四、小说中高频词的译法评析
小说中三个人物均无名无姓,只用“the old man”, “the older waiter(the unhurried waiter)”,“the younger waiter(the waiter who was in a hurry)”来称呼。对于这两位侍者,侯译为“心急火燎的侍者/猴急的侍者”、“不着急的侍者”,曹译为“着急的侍者”和“不着急的侍者”。虽然侯译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却显得繁杂啰嗦,倒不如直接译为“着急的侍者”,更能体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shutter”在小说中总共两次。第一个“shutter”与“put up”连用,曹译和侯译都为“拉下百叶窗”。但其实这是一句英语习语,表示打烊,关店门的意思,曹译和侯译显然是误译。第二个“shutter”两位译者都翻译为“百叶窗”,没有问题。
五、结语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这篇小说的译本各有优劣,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评析,侯萍的译文更符合海明威简练的风格,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内容思想和审美信息,因此比曹译略胜一筹。
参考文献:
[1]任玉君.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背影》两个英译本[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6卷第2期: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