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借鉴国外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一种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设计方案。重点设计了该模式的框架结构、工作流程和具体步骤等,给出了开展课堂引导互动制教学的基本途径,并设计了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的评价过程。实践证明,该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引导互动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樊建新(1982-),女,山东聊城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重庆 40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028802、51138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28-03
  课堂教学一直是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而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环境下,教学质量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本科生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而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前提。[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教师和课堂教学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而教师和课堂教学是为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2]课堂教学应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相互交流,并能够培养大学生进行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此外,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能理论联系实际地讲授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3]然而,目前不少的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的学习成效问题,[4-6]但是对课堂教学引导互动制下大学生学习成效问题的研究确很少涉及。所以,对于课堂教学引导互动制下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更具必要性。
  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课堂引导互动制下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设计适应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在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对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特别是对人才质量的保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中外课堂教学对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9月,笔者在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访问学习期间选修了该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交通与控制工程(Traffic and Control Engineering)选修课。该课程的学习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讲授使学生熟练应用仿真软件VISSIM模拟道路交通的实时路况信息,并结合实时信息数据和交通流理论模型对交通信号时间等进行有效控制。
  交通与控制工程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如下环节:首先针对该课程进行基本知识的课堂讲授,同时将选课学生进行自由分组,每4~5人为一组,主要用于课程中相关问题的发现与讨论以及后续课程实验环节的相互讨论合作;其次,进行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人手一本软件的简要说明书和相应的实验数据,在四周的时间内各小组要自己学会使用VISSIM软件,并将所给的数据应用于自己所建的模型中,实验过程中老师仅负责答疑,不再进行课程讲授;然后,各小组任务完成后进行集中答辩,各小组指派代表讲述本小组的工作内容,而后小组所有成员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回答提问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补充指正;最后,该课程所有同学需要参观华盛顿州交通部的交通信息控制中心,并与交通信息控制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讨论自己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双方均受益颇丰。
  交通与控制工程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对于该课程进行“自由选课”;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三是坚持课堂教学与交通控制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四是以公开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防止抄袭现象出现;五是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风范的形成。
  然而,在我国大学教育阶段,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实验,设计性的实验相对较少,且现有的设计性实验停留在较少的知识点上。[7]大多数实验是孤立的和脱离实际的,对知识点的纵横连贯性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过分倚重于知识的传承,把传承性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注重“教”的传授过程,而忽略了“学”的认知过程,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互动式教学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8]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环节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薄弱,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欠缺,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缺乏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意识,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设计
  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需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相应学科从课堂教学做起,通过采用恰当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主体,教学引导”的理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交流、合作,同时激励和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设计思想和特点
  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设计思想是:教师要组织提供一种有利于引导学生建构课程知识体系的设计方案,如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设计、必要的信息资源的提供、与课程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以及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等。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9-10]引导互动式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体现得越充分。   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设计的特点是:
  (1)引导性。与传统教学重视易于量化的学习结果不同,引导性教学将整个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等环节,充分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互动性。互动性教学是在引导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协作、交流、激辩和讨论等方式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实施过程一般包括原理解说、问题分析、思辨讨论和寻求答案等环节,互动性教学有助于辅助引导式教学过程,并可锻炼学生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的分析把握能力。
  (3)体验性。引导互动制教学也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实践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更能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框架设计
  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培养模式更具灵活性和合理性。进行基于课堂互动引导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设计,首先需要拟定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整体的培养目标;然后,结合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突出特色培养和素质培养。[11-12]最后执行设计的培养模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制定有效的评价措施和激励措施等,促使课堂引导互动制培养目标的实现。课堂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课堂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重点环节:课程教学大纲的拟定、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的设计、培养模式的执行。
  (1)课程教学大纲的拟定。课程教学大纲是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的基础,其保证了培养模式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基于引导互动制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大纲由教学方负责起草,后由学院培养办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校方确定并备案。
  (2)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设计。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设计,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模式的执行。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需经学院培养办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培养模式的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情况和实践创新能力作出合适的评价判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培养模式的设计和执行方案进行调整。
  三、开展课堂引导互动制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效果评价研究
  课堂教学应从问题的引入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引导互动制课堂教学设计的精髓。[3]引导互动制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与课程相关问题引入为突破口,以互动式教学和与实践结合教学为核心,以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分析问题为手段,以过程性和终结性并重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为引导、以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点评为反馈、环节清晰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1.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的主要步骤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分析提炼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的主线;选择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恰当问题用于作为课堂教学的训练载体;明确每一个研究问题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需要提供给学生的指导性资料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具体设定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的组织方式和时间安排;建立与引导互动制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考核标准,用于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并反馈。
  2.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对课堂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改进课堂引导互动制培养模式的结构设计,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效果的评定也是总结经验和反馈修正的需要。具体的培养效果评价过程包括:
  (1)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具体实践中将培养效果划分为:专业知识理解程度、应用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敬业精神等六大指标、36个二级指标。
  (2)按课程学习的中期和末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式为:任课教师和与课程紧密联系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养效果的评价,评定结果对应到36个二级指标中,形成具体的加权分值。
  (3)将培养模式中期和末期的评价结果作为培养模式设计和执行方案调整的依据。
  四、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实践
  在近两年的课堂引导互动制教学实践中,以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课程为例,按照本文所阐述的教学模式实施本科生教学,教学效果已初具成效。
  (1)引导互动制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程度、问题的提取程度、交运之星——Transtar的应用能力、协作能力等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2)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好地完成“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课程设计工作,且在实际的成绩考核中85%的学生成绩能够达到优秀等次,其余全部为良好等次。
  (3)通过与交通信息控制部门合作进行学生培养的中期和末期评定,使得就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理解程度、应用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结语
  本文重点对基于课堂引导互动制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设计的结构、工作流程、基本途径和效果评价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践教学,大幅提高了本专业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本文设计的模式中评价指标设计可根据具体课程予以调整,以适应不同课程教学的需要,这也是后期研究与实施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强,易娟,叶宝娟.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2,(2):100-103.
  [2]丁敬芝. 将德国名校教学手段引入中国课堂[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132-135.
  [3]朱泓,刘志军,李志义. 重构培养体系 夯实培养基础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12,(5):7-10.
  [4]钟秉林,董奇,葛岳静,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1):22-24.
  [5]朱开金,赵建义.新建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6-8.
  [6]陈伟. 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J]. 中国教育学刊,2010,(7):49-51.
  [7]赵晖. 基于项目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2,(26):184-185.
  [8]屈波,程哲,马忠. 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87.
  [9] 刘志鹏,杨祥,陈小虎.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4-36.
  [10]沈敏芳,郎杰斌.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2,(5):140-143.
  [11]方文明,王琪,首红,等.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基础能力均衡培养研究 [J]. 教育学术月刊,2009,(10):36-37.
  [12]刘永,李倩,林鹰.信息管理专业实施开放式培养暨导师制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现代情报,2011,(2):131-134.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柔性直流输电是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新生代”。目前,柔性直流的关键技术仅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由于适用分散能源介入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迄今世界上已投运的柔性直流工程都是两端系统,还没有多端工程的先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块化多电平(MMC)技术,可灵活接入多个站点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通过一个大容量、长距离的电力传输通道,到达多个城市的负荷中心
期刊
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工作。教育培训是实现人才强企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必要途径,是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管理大师罗伯特·卡普兰也说过:“不能有效评价,就无法管理。”它贯穿于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选拔和人才使用的全过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基础和前提。  在电力体制逐步改革的
期刊
他一生从事汽机专业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尤其重视和发现与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如:汽轮机汽轮快控及轴系扭振在线监测、大机组调峰特性及启动优化、轴系热疲劳裂纹扩展预测、调峰机组负荷分配优化、老机组剩余寿命预测等。因此,被国内业界尊称为“张汽机”。  2013年他90周岁了,我们依然能在一些重要活动中见到他活跃的身影。2013年11月,在华北电力大学成立55周年的庆典晚会上,他代表老教授上台发表了
期刊
全员绩效管理是贯彻国资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全员绩效管理文件精神的要求,适应国家电网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需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完成。近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提出以深化提升全员绩效管理的集约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价值化水平为目标,以SOES有机系统为载体,有规划、有策略、有方法、有步骤地逐级推进“四大梯级”,
期刊
摘要:阐述了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导师制”推行的必要性,并对“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方案,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所处的各种环境,认为全面培养学生自学、自立、自制、自信、诚信及科研能力是“导师制”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导师制;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自立能力  作者简介:于忠臣(1975-),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平(1979-),男,满族,黑龙
期刊
摘要:针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现状,同时考虑到安全工程系发展形势,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分析得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见解。着眼于教材内容,从宏观上提出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另外,由于院系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方向逐渐完善,教学质量很有必要紧随学院发展的脚步,分别从师资、教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三方面探讨了此问题。所得结论可供其他专业及高校参考。  关键词:安
期刊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型社会,人力资本是卓越企业的重要战略资产,而学习则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深刻认识到学习管理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致力于破解困扰学习管理的难题,以构筑现代企业学习体系主线,通过建设企业大学组织和全面知识管理,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实现途径。“三集五大”对员工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使原本存在的结构性缺员逐步
期刊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在现有水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基础要求高等特点,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模式、方案,以及“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初步构建了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供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参考。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水利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
摘要:历经五年对1000多学生实施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的实践,从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实践过程中给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自信心、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带来转变,充分体现了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在教学改革实践应用中为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正效应。  关键词:课程多维考核模式;教学实践;正效应  作者简介:方志刚(1964-),男,广东汕头人,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代玉石(19
期刊
电网冰冻灾害遍及100多个国家及我国南方10多个省份。冰灾引发跳闸、倒塔,严重时导致电网大面积瘫痪,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最大灾害之一。由于国内外缺乏系统的冰灾防治技术和高效的融除冰装备,2008年初我国电网因冰灾遭受了最严重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支持下,国家电网公司集中大量科研人员投入到“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中,夜以继日,奋力攻关,取得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