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ur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DVT形成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100 AXaI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阻抗容积波图指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HBV、LBV、PV、FIB)及阻抗容积波图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TT、P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DVT形成安全有效。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1.9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40-0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一侧肢体突然肿胀疼痛,行走时加剧,严重者可因急性肺栓塞而致死亡。笔者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DVT形成,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患者7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年龄23~35岁,平均(29.0±4.3)岁;孕周24~41周,平均(37.1±2.3)周;病程5~12 d,平均(7.4±1.4)d。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8.5±3.1)岁;孕周26~42周,平均(38.2±1.4)周;病程5~13 d,平均(7.4±1.4)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标准(草案)》[1]。剖宫产术后7~9 d,出现不明原因的小腿肌肉疼痛或整个患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并可触及条索状物;不同程度的发热;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静脉压升高;静脉充盈试验阳性;彩色超声证实有静脉血栓形成。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实用中医外科学》[3]辨证标准。①湿热型:发病急骤,患肢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肿胀严重、按之凹陷,步履艰难,伴有发热或患肢红热,可伴有浅静脉炎或其他感染病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或滑数。②血瘀型:患肢持续性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压痛明显,皮色黯紫,肢体下垂、颜色加深、肿胀加重,或有瘀斑及色素沉着,浅静脉怒张,毛细血管扩张,肌肉紧韧饱满,舌苔白,舌质绛红或有瘀斑,脉沉细涩。③脾虚水湿型:身倦无力,患肢肿胀缠绵日久不消,朝轻暮重,站立、行走后加重,不痛或胀痛隐隐,肌肉紧韧饱满,沉重乏力,疲劳懒动,肢体得温则舒,舌苔白腻,舌淡或胖嫩,脉沉缓或细濡。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剖宫产术后DVT形成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②患者初产、单胎,病情平稳,意识清楚;③术前3个月内无血栓栓塞性疾病史;④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①其他可引起下肢疼痛的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急性炎性皮肤病、急性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等;②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第2日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塞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4100 AXaIU/支,批号200804080),100 AXaI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黄芪60 g,当归12 g,桃仁12 g,红花12 g,地龙12 g,川芎12 g,赤芍10 g。湿热型加金银花30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30 g、苍术10 g、白花蛇舌草30 g、黄柏10 g、紫草10 g、川牛膝15 g;血瘀型加丹参30 g、当归12 g、川牛膝10 g、穿山甲15 g、水蛭10 g、鸡血藤30 g;脾虚水湿型加党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牛膝15 g、桂枝 12 g、木瓜12 g、防己15 g、炙甘草9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日2次,口服。第3煎取药液1 L,药温45 ℃,熏蒸外洗患肢10 min,每日2次。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检测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每5 d测1次,共2次;治疗前后检测阻抗容积波图静脉充盈阻抗轨迹上升高度(IPG上升值)、静脉充盈阻抗轨迹下降高度(IPG下降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治方案(草案)》[1]相关标准拟定。①痊愈:患肢疼痛、肿胀完全消失,活动正常,体温正常;出院后随访2周,无异常感觉。CDFI示深静脉干完全通畅;②显效: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久立后下肢尚有疼痛,体温正常,CDFI示深静脉干部分通畅;③有效: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但有较重后遗症,CDFI示深静脉无血流信号;④无效:症状明显,无减轻,甚至加重。   1.9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阻抗容积波图指标变化见表2~表4。治疗期间,2组复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妊娠期母体各器官系统发生一系列改变,心排血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胎盘形成动静脉短路、血液稀释、血管扩张等因素致孕早、中期血压偏低,晚期血压偏高,妊娠时股静脉血压随妊娠进展而增加,血液回流缓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在妊娠晚期和产褥早期,多数凝血因子及FIB等显著增高,纤溶活性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滞产脱水致血液浓缩,前置胎盘产前长时间卧床保胎,产后活动减少或盘腿喂乳时间过长等均可导致产后下肢及盆腔内血栓形成[4]。
  本病属于中医学“股肿”、“脉痹”等范畴。由于久坐久卧伤气,以致瘀血阻于脉中,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发为本病;或因饮食不节,素食膏粱厚味,湿热内生,湿热与瘀血互结于脉中,阻于脉络所致。《证治准绳》指出,妇女产后“腰间肿,两腿尤甚,此瘀血滞于经络”,瘀血“流注四肢,或注股内,痛如锥刺,或两股肿痛”。由此可见,本病以瘀湿为主,治疗应活血、利湿、通络。采用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桃仁、红花、地龙、丹参、当归、赤芍、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化瘀,川牛膝引药下行,茯苓利湿消肿、通络止痛,川芎行气活血通络,湿热明显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脾虚重用白术、党参、薏苡仁益气健脾。全方可改善微循环障碍,使血黏度下降,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瘀、溶栓、抗凝的目的。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新型抗凝血酶Ⅲ依赖型抗血栓形成药,具有抗血栓活性和抗凝血活性,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它不能通过胎盘,无三致毒性(致突变、致畸胎、致癌),可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减少了凝血功能的检验次数[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HBV、LBV、PV、FIB)及阻抗容积波图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整体治疗能明显改善剖宫产术后DVT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黏度,促使下肢静脉再通,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标准(草案)[J].中华外科杂志,2009,33(5):46-4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9.
  [3]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225.
  [4] 张艳萍.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3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0,
  16(14):64-65.
  [5] 杨璐德,刘璠.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07,33(2):196-197.
  (收稿日期:2013-09-08,编辑:季巍巍)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黄芪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黄芪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 通过对446首含黄芪方剂的分析,获取黄芪常用药物组合16组,主治疾病18种。基于黄芪的主治疾病,选择“不寐”“虚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食管癌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 将筛选入组的8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放疗同步联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放疗同步使用康复新液。观察2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时间、级别,以及止痛药物用量。结果 2组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管急性放疗反应。治疗组患者较高级别(RTOG分级Ⅲ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7.3%(3/41),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 mg/kg建立标准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组予温经通络散浸泡大鼠四肢及尾部,模型组大鼠予去离子水浸泡作为对照,正常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5%葡萄糖。检测温度和机械刺激下大鼠痛觉超敏和过敏反应,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L4~L6段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近10余年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状况,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国正式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分别从年度变化、地区分布、研究机构、来源期刊、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文献总量呈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中药化学物质组学、中医药基因组学、中医药蛋白质组学、中医药代谢组学和中医药信息学等领域,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红芪黄酮对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为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红芪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滴入方法建立肺纤维化模型,自造模后第2日,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按时间点连续灌胃治疗14 d和28 d,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MVD。结果 模型组大鼠14 d肺组织内可见新生微血管显著增多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不同剂量理中汤超微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将60例符合中医脾胃虚寒证诊断标准的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汤剂组、1/3剂量组和1/5剂量组,分别予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和1/5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比较分析3组用药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在年龄、病程、治疗前证候积分、胃脘痛疾病疗效和证候疗效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川芎单味药中多成分体内动态变化过程,阐明其体内代谢轮廓。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川芎水提液指纹图谱,以此同时检测多成分变化情况。体内代谢采用封闭肠环法研究川芎口服后多成分经胃-肠-肝代谢变化过程。结果 川芎水提液指纹图谱中监测到17种成分,在胃肠道稳定性研究中均基本稳定,其中有4种成分被肠道菌代谢,3种成分被肝代谢,2种新成分是肠代谢产物,1种新成分是肝代谢产物。结论 采用序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卵巢早衰(POF)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POF模型。取4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血方组。补肾活血方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液灌胃,阳性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次/d,连续15 d。取卵巢、子宫、胸腺进行称重,计算其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袁灿兴;不寐;加味甘麦大枣汤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4.030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4-0104-02  失眠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失眠属中医“不得卧”“目不瞑”范畴。本院主任医师袁灿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以善于治疗神经系统
期刊
关键词:肾阳;温阳;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259.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107-02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脂质代谢紊乱及脂质沉积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理基础。《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有“心病者,胸中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