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在写作中怒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r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在《对话》栏目中曾经播出过一期由中美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一个节目。节目中,在“价值取向”的考查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人选择了“美”,无一人选择“真理”和“智慧”。接下来是制订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先是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吹箫,外加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等。有人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出钱来,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生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从一些也许我们想都想不到的社会生活细节,如教育、就业、食物、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一项的预算竟然准确到几角几分,整个计划拿出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这个节目所设计的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作文题看的话,不难看出相较美国孩子真诚地述说、演绎生命,对生命本体的关照与担当而言,我们的中学生在对待生命这一重大命题面前是迷失的,缺乏直面真实人生的自信与担待,不能在真实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上,给出准确的判断,反映到作文中,其生命意识是非常淡薄的,
  提倡高中生作文的“生命化”,就是针对高中生作文中花拳绣腿、太极套路、人云亦云、没有自我、缺少创新,以及作文的“低幼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等现象而开展的一项研究,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成长过程、描画自己的心路历程,个性化展露高中生的精神,让他们享受人生的幸福,飞扬青春的灵魂,进而促进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和谐发展。在作文指导实践中,“生命化作文”应遵循如下的基本理念。
  一、范本呈现,认识生命
  一次作文指导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的时候,随口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兵马俑有生命吗?”结果大部分学生回答:“没有。”遗憾的是,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只是简单的纠正,而没有展开具体的分析。出现这样的认识偏差,是因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还停留于肉体的生命上,对“生命”还没有能够形成完整的认识。其实,这是一次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完全认识生命、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极好时机,老师可以问学生这样几个问题:兵马俑是用来干什么的?它有怎样的历史演变过程?兵马俑是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制造出来的?兵马俑都表现了古代怎样的生活场景?兵马俑有哪些艺术价值?如果是今天,我们还会有人用兵马俑来殉葬吗?讨论好这几个问题,学生就不难明白:兵马俑虽然没有肉体的生命,但它们却具有非凡的历史生命、文化生命、艺术生命、精神生命乃至思想生命。这样就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对生命的认识由零碎到完整、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由俗套到新颖。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较为浓烈的生命意识,就必须有范本的呈现,让学生对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形成完整的认识。在中学课本中,这样的“范本”是很多的。庄子《逍遥游》中所描述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生命状态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的通达与洒脱;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求索的执着与不屈不挠的意志;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阐述的生与死的价值观以及“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所体现的对人生价值不懈追求与探索精神;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对人的生命“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清醒认识;《五人墓碑记》中所阐发的“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深刻道理,强调的是个人生死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突出的是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律动;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生死”的豁达认识;《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所展现的底层人们生命的光芒……这些经典作品,给学生所带来的都是生命的盛宴!至于一些描写自然界生活景象的文章也同样如此:劳伦斯《鸟啼》中对“向死而生”的礼赞;法布尔《蝉》中对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生命状态的理解、同情与赞美;当代自然主义歌者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中,所描画出来的真实、欢快与痛切的记述,所表达的对生命的赞美与忧虑……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都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震撼,丰富他们的思想认识,给他们以极大的启迪。
  这种“范本”有时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及其所建构的生命课堂。“直到有一天,教到华兹华斯较长的一首《玛格丽特的悲苦》,写一妇女,其独子出外谋生,七年无音讯。诗人隔着沼泽,每夜听见她呼唤儿子名字:‘你在哪儿,我亲爱的儿啊?’逢人便问有无遇见,揣想种种失踪情境……朱老师此时竟然语带哽咽,稍微停顿又继续念下去,念到最后两行:‘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老师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堂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①这样的景象,是诗性的光辉,是人性的回归!课堂中流淌的生命,几十年后仍历历在目,让昔日的学生仍感动不已。老师、诗人、学生情感高度交融的生命场景,是多么地感人至深!
  我们不能把作文写作看作是一个结果,而要看成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渐形成、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更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逐步形成,审美趣味的逐渐提升,生命意识的不断丰富与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写作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都不会有什么“结果”,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它永远如一支火炬,烛照学生的现在和今后的人生道路。如此看来,我们就不能用所谓的“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作为标准去要求学生,不能搞以写作所谓的“高分作文”为目的急功近利式的“作文指导”与“作文讲评”,而应让学生去学习经典作品,在对范本的认识中让学生充分触摸与享受到生命的全部。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对写作而言,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培育他们的生命情怀,不仅是一种必需,也是一种必然。   二、自我在场,体验生命
  周国平说:“人生的价值,可以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作文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而不是对学生的精神折磨;它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写作技法的传授,这就需要学生写作时的“生命在场”。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学生围绕一则消息写议论文:有一位高中学生因“月考”没有考好而跳楼。作文收上来后发现,学生的观点主要有:要珍惜生命;一时的失意不必挂怀,“阳光总在风雨后”;要考虑到我们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还要考虑到父母、亲友;学校抓质量没有错,但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很明显,学生所思考的基本停留在问题的浅表层次,没有能够从“生命”的高度去看待这样的事情,没有意识到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生命”并不“在场”,学生没有自我生命成长意识,即使有一点点生命意识也被无情地异化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在无形中把考试分数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成绩好骄傲,成绩差自卑。不知道学习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不是生命的全部。正因为此,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就非常的薄弱,一旦学业受挫,悲剧就不可避免。所以,这样的话题,应该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生命的缺席”等角度来深思,才能写出立意深刻、观点鲜明的好文章。
  提倡“生命在场”,其实就是让学生在作文时要真正发自于内心,把自己放进作文中去,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让人看到这是“你自己”的生命体验。当代著名散文家安妮宝贝曾经这样写道:
  我想我并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无微不至的母亲。自她出生,我很少对人谈论她,我从不加入所谓妈妈们的组织和聚会,我也并不整日与她缠绕在一起。在关心她必要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独立和互相尊重的意味。也就是说,我注重与她之间保持略微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是,给予对方美好的重视的感受,但不侵扰和控制对方的情绪和意志。
  女人即便身为母亲,最重要的核心,依然是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母亲不仅仅是给女儿做日常生活的琐事,更不能卸去自我的力量只围绕着孩子打转。我们彼此的人生是独立的。她要成长,我要成长,应是如此。②
  这两段文字给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很有启发,作家没有按照一般的俗套来写母女间的亲情故事,而是从对彼此生命的尊重、保持各自的人格独立、关注共同的生命成长来落笔,从中我们既读到了拥有自我生命的女儿,也读到了享有自我生活的母亲,正是她们母女的共同在场,演绎出了一段人生真爱的故事。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与独特的表述,完全可以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可在学生的作文中,一旦写到母爱、父爱、师爱,充斥全篇的往往是亲人与师长如何地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他们的“爱”使“我”感动,催“我”奋进,促“我”成长。通篇的主角都是“他们”,“我”只是一个陪衬者,只是一个“爱”的被动接受者。我们很少能够读到“我”对这些“爱”的理解认识,更难读到“我”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至于能对这些“爱”进行理性分析与评价,那更是凤毛麟角,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台湾著名学者殷海光曾说:“自由的伦理基础是把人当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完全可以说:“作文的伦理基础是把人当人。”既然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准则是基于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要向学生传递经过时间验证与淘洗而遗存下来的那些普世价值,培育学生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理解生命、感受生命的基本思想,形成对宽松自由、独立自主的生活环境的追求,由此激发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人性回归,展示生命
  作文是“我手写我心”的精神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出自己的精神成长,写出自己盛开的生命,让作文向人性回归。
  一次作文课上,笔者介绍了这样一则短文,启发学生:
  十一年前,爸爸病了,之后他的智力变得和三岁小孩儿一样。有趣的是,他还会唱歌,但是只会两首:一首是《东方红》,和他年轻时的岁月连着;另外一首是《小燕子》,是我四五岁时,他教我唱的。那些年我常常逗他玩,管他要零花钱,他还是和我小时候一样,把手伸向胸前衬衫的口袋里想掏钱给我。可他不知道,他穿的不再是衬衫,没有口袋,也没有钱。我还会常常假装说自己生病了,他都会表情严肃地伸出手摸摸我的额头,看看我是不是在发烧。疾病很强大,但它没有打败父爱的本能。③
  在一般写“父亲”的文章中,多把“父亲”刻画得很伟大、很顽强、很坚毅,但这则短文却写出了一个极为平常的“父亲”,一个得了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极为寻常却又感人至深的两个生活细节,好似生命的某种轮回。在作者笔下,“父亲”的生命得到了“还原”:一切都如他自己年幼和儿子年幼时的情景,“父爱”显得很普通,很质朴。我进一步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父亲”其实是很具体的,对“父亲”这一概念,我们不能无限扩张其外延,“为文造情”式的虚张话题要尽力避免,要写出人的生命中最真实的一面。受我讲述的启发,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父亲的被窝》的作文,大意如下:
  小时候,我最喜欢钻父亲的被窝了。尤其是冬天,父亲的被窝很暖和。但随着年岁增长,我却发现父亲的被窝并不好:被子很破旧,棉絮很硬,特别是里面的味道很难闻,满是父亲的汗臭味、脚臭味和烟臭味,最难忍受的是父亲夜里经常打呼噜,我老被他的呼噜声闹醒,于是我不再跟父亲睡一个被窝了。直到上了高中以后,有一次我浑身发冷,父亲安顿我吃了药之后,就让我睡到他的被窝里,一会儿我就模模糊糊地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我从梦里醒来,却发现我的双脚被父亲的一双大手握着,并来回地揉搓着。父亲满布老茧的手,使我的脚既痒又舒服。久违的父亲的被窝,原来还是那样的温暖。
  如山的“父爱”通过“被窝”得到了形象的显现。“父亲”的被窝是如此的平常,却又如此的刻骨铭心,它承载了“父爱”,传递着亲情,它见证了“我”的生命成长,它还使一个孩子明白了什么是人性的温暖、什么是朴实无华却又无比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作文经历,必定会在学生的心路历程中踩踏出深深的辙印,成为他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事件”,值得他们好好品尝和仔细回味。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生命,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让学生自己去关注“生命”的主题,但学生的生活视野比较狭窄,自觉感触、体悟生命的意识还需要得到一步步地培养,教师必须适时地设置有关“生命”的话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思维:一些关于心灵的选择,关于人活着的意义,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一些特殊人群生存状态,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孩子,地震或洪水灾害中无助的人们,失联的航班,老人的临终关怀……这些话题,哪一个都不轻松,每一个都能触及学生的心灵,都能引起他们对“生命”的关注,都能用他们独有的笔墨演绎出一个个动人肺腑乃至撕心裂肺的生命故事,用他们的文字描画出生命的灿烂与沧桑、欢乐与悲哀、坦途与曲折。这样能引发和促使学生对“生命”价值与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并在其过程中“解放”他们的生命,使他们的生命之花得到怒放。
  一次作文指导中,笔者先向学生提供了一则《没有眼泪的灾难报道》的材料:今日发现,在当地政府网站上,有两则关于火灾的报道。第一篇为《我县一家KTV发生火灾》,该篇报道只有126个汉字,其中讲述当地县领导如何高度重视、亲自到现场指挥内容的文字数量,占到了74个。第二篇为《我县全力做好皇冠KTV火灾事故处置工作》,这篇报道共有9行文字,其中有8行内容是讲当地县领导如何处置火灾事故的,其中有4行是当地县领导的讲话要点。④我进一步告诉学生,在新闻界有一种“中国灾难八股文”正在流行,这就是:“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作出重要批示、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救治伤员、现场指挥调度、搜救基本结束、原因正在调查、工作有序进行。”接着我问学生:对这样的报道,你怎么看?如果你来报道,你将把什么作为写作的重点?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这种“八股文”的背后,显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这样的报道要关注的是处于灾难中人们的状况,要去表达他们的呼声,要去描述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还严肃地告诉这些将来必定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未来公民:无论是媒体,还是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些所谓的“正面报道”,会让公众无比反感,传递的其实是损耗党报和政府形象、伤害人心的“负能量”。在我的启发与引导之下,许多学生都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所写出来的作文都能对这样的报道分析出不一样样的东西,充分表现出了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担当意识。
  我们完全可以预想,“生命”的精神与灵魂的种子一旦播下,就会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极为神奇地伸出“生命之根”,长出“生命之苗”,开出“生命之花”,结出“生命之果”。而学生的生命也就会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飞行在无边的旷野,矗立于彩虹之颠,穿行于璀璨的星河……
  “生命化作文”研究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树立起基本的“生命”理念,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来认识与实践“作文的生命化”,主动承担起培育生命、丰富灵魂的重任,努力构建“生命化”的作文课堂。通过生动的启发、科学的引导、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拥有写作的基本素养和正确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学会承受生命、忍受生命、接受生命、享受生命,力图使写作能够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学生写出有独自个性、有丰赡情感、有活泼灵性的生活,使写作成为学生健康、活泼、快乐成长的丰富营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固本强基。
  ————————
  注释
  ①齐邦媛:《巨流河·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台湾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3月第2版,第184页。
  ②安妮宝贝:《我们彼此的人生是独立的》,2013年6月1日“广爱网”。
  ③平平:《父爱的本能》,《文苑》2014年第10期。
  ④《河南KTV火灾官方报道:全篇126字74个为领导高度重视》,2014年12月17日“新京报网”。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生作文的生活化生态化生命化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3/02/193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成为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现实中,合作学习却常常处于颇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合作学习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特别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听到执教老师说“请大家合作完成”“几个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但另一方面,在教研活动中,合作学习又成为普遍
【案例背景】  三月下旬,本区某校高中语文组推选一位青年教师参加校级公开课评比。这位青年教师确定教学小说《守财奴》。他用了差不多一周时间查阅各方面的资料,最终精心设计了一份教案,提交给全组教师评议,组内老师一致觉得不错。但是这位青年教师连续试教两次都感觉课堂死气沉沉,组内老师听课后又觉得提不出好的改进意见。于是,教研组长请我去听课诊断一下,迫切希望我能够指导改进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案例描述】 
拿起董旭午老师新著《真教语文 教真语文》,我眼前一亮,头脑中浮现出听过教过的许多课例。我在想,我教的是“真语文”吗?深入品读这本书,我更感觉到,“真语文”不是“生活 语文”,而是语文和生活的水乳交融,是基于生活,融入语文,是两者的交融共生,是既教文又立魂,是实实在在的归真返本。“真教”还是要讲究方法和艺术的。写作本文就是想通过董老师的一些生活化课堂教例,来与大家一起品鉴并分享其课堂导引艺术。  一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推行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已是语文教学的必然之举,并已经成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一道旖旎的风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为师生提供了共舞的恢恢空间!  但笔者在长期的语文一线教学中,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阅读课堂的多元化个性解读,绝大部分依旧停留在对文本主要对象的解读上,文本解读的视野还不够宽广,改革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依旧在“戴着镣铐跳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这不能适应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语文课程资源除了课内教学资源,还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等课外学习资源。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正以惊人的速度不可阻挡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冲击着我们的用语习惯。如“正能量、高
在我看来,《背影》的主题表述,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篇人人都能读,人人都可能有不同感受,人人在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都可能有不同感受的作品,到底给了人人怎样的启示和共鸣,并由此激发我们思考、追问和认定:人生不同的生存生活状态,该有怎样合理的面对。  这是困难的,但语文人还是应该努力去迈入这个堂奥,窥其精髓,把这不朽经典的“真味”、原味和美味发掘出来,奉献给世人。瞄准这样的理念和目标,当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之一。自2000年开始,我们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一直采用“定点背临·深度模仿·创意表达”作文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背临与模仿   背,就是背诵,就是熟读文章后,不看原文能把其复述出来。临,即为临摹,即以名家书画为蓝本,模仿学习。古代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都勤于临帖,善于临帖。由临摹走向创新,这是书法、绘画艺术的规律。写作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据统计,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是用在评价以及与评价相关的活动上。这些评价活动与教学活动难以区分,本身就具有一体化的特点。正因如此,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蒂金斯(Stiggins,R.)认为,如果评
自1968年美国著名的作家杰·唐纳·怀特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以来,人们意识到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将其纳入课程系统,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教育。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讲,生命教育还没有完全引起重视。一方面,我们总在寻找宏大的材料,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忽略了我们身边的最为鲜活的材料。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碗阳春面》就是最典型
玛蒂尔德以其生动、丰满颇具争议的形象在评价中出现了多元解读。传统评论基本上倾向于把玛蒂尔德定位于一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典型。由此也认定莫泊桑写作小说的意图正在于此。然而,如果我们单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究竟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德性,还是人类本有的劣根性?它们区分的底线恐怕不是一语可断定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从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女子转化为一个勤劳、质朴、真诚、自然而为的具有朴素主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