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一点举措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教与学方式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教与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是如何实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师教学观念”的呢?下面我就以小学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的第一课时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主持人: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生答:国庆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也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2.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当年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吗?(放幻灯片。)
  3.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生答:人们很热爱毛主席,人们的心情很高兴、激动、自豪)
  4.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吧。(指黑板上的课题)请大家一起读(生读)
  5.老师补充:“典”是什么意思?“典”字前面有个“大”字,说明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典礼?(生答:隆重、盛大。师相机板书。)“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建立新的国家时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设计意图:在开课时通过播放《开国大典》录像,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共鸣,顺利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老师通过提出问题解题,使学生对开国大典有个初步的印象,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二、明确目标
  主持人: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会写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主持人:请大家一起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主持人:明白来这节课的目标后,现在请大家按下面的提示自学课文。
  (一)自主学习
  要求: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确,读流利。2.对子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提醒易错字音、多音字、易错的字形,交流积累的词语,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对子帮忙解决。3.对子讨论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体会。
  (1)学生自读课文。
  (2)对子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提醒易错字音、多音字、易错的字形,交流积累的词语,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对子帮忙解决。
  (3)对子讨论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体会。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怎么做。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展示汇报
  主持人:(口令)1.这些生字你们都会读了吗?请每组5号同学来读。(每组5号同学读3个生字。)
  2.请大家一起来读。(生齐读)
  3.谁还有补充?(第一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认为容易读错的字,第二小组汇报课文里出现的多音字,第三小组汇报本组用课文的形近字组的词。其他同学补充。)
  4.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由第四小组汇报同学们平时容易写错的字,如“诞”的右边容易写成“廷”,并范写“诞”,给同学们在写字本里临写。其他同学补充。)
  5.(口令)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按小组顺序读)
  5.请大家一起来读。谁还有补充?(第五小组汇报本组收集的课文里的好词,如四字词语。其他同学补充。)
  6.这些词语的意思你们都理解了吗?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其他同学质疑,第六小组解答,或其他同学、老师解答。)
  7.你们觉得文中哪个句子难读?哪个小组来汇报?(小组齐读或邀请全班同学齐读本组认为难读的句子或段落。)
  8.课文都读好了,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发言。——课文主要讲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
  老师补充: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详细的开国大典的盛况的?(生答:5-14自然段)这部分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大典中。那1-4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学生自然回答:大典前。)第15自然段写什么呢?(大典后)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时间顺序)。
  (设计意图;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主持人:理解课文的内容后,现在请同学们按下面的要求学习课文。   (出示要求:)
  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场面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后再回味回味: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学生动笔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
  3.对子交流自己的看法。
  4.分配任务:
  第一小组:第1——3自然段
  第二小组:第4自然段
  第三小组:第5——7自然段
  第四小组:第8——10自然段
  第五小组:第11——13自然段
  第六小组:第14——15自然段
  5.小组共学,组长分配任务,接到任务的同学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补充。
  6.负责上展板的同学去写展板,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读书,为下节课大展示做准备。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以这个问题为突破点,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思考、写旁、交流、品读,体会人们当时激动、自豪的心情。)
  五、总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情况,统计评分表上的分数,评出先进小组。
  在这节课中,教师做到了: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教师少讲、精讲,只在关键的地方进行补充,点拨,转变传统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③课堂上,教师将学习的时间、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力学习交流,使问题的答案明朗化。同时,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④教师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⑤整个教学环节,教师交给学生去组织,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教师只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努力创建一种平等交流、双向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由“讲授者”向“传授者”转变,由“指导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上,组织教学的主持人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轮流担当,让他们充当小老师,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
  课堂上,学生学习以小组分开探讨的形式进行,由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互相促进。这种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学习的气氛比较自由,可以消除因害怕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与同伴进行自由的探讨,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如今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互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学生在小组交流时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力图理解他人想法,重视接纳他人意见;学会质疑,善于肯定别人优点,敢于质疑,这样取长补短,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学会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观点作总结性发言。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双边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除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外,还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落实,才能实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除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转变角色,创建一种平等交流、双向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由“讲授者”向“传授者”转变,由“指导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可以以小组分开探讨的形式进行,由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互相促进,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培养阅读兴趣--想读  要想让学生知道书里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想读。尤其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从他们的阅读动机入手,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1、设立班级图书角  教师可以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图书,比如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捐赠到班上,让大家
近年来当各类教育专家、学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包括德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时。各级教育工作者却依然因为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大叹苦经。为了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德育问题,笔者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角色——知识型企业来说,知识资本的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物质资本。同时
并购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之一.在成熟资本市场国家,根据以往并购事件,分析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容易被并购者看中,一直是学术界以及股票投资实务界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中国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以达到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的目的。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
21世纪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代新人。英语教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
小学语文重点培养学生语文的兴趣以及语文素养的,让学生能过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新课改的理念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之间
在今年1月24日召开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大理州纪委、监察局被中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联合授予“全国纪检监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大理州委常委
“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正在农村全面展开,农村党员如何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富源县老厂乡黑克村
对话式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交流,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到知识的过程.虽然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小学语文课堂对话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