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初洪世杰是跟著富士康機電整合業務進入大陸市場的,時逢大陸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初期,從早期的貿易供應組裝商,到自主研發、自行設立工廠。目前是富士康智能化噴塗生產整廠設備設計安裝的緊密合作夥伴,也是自動化噴塗設備、控制設備和環保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及提供機電整合等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雖是「創一代」,比別人晚到大陸二十幾年,但也抓住了轉型升級、工業4.0時代實現無限可能的機遇,洪世杰認為時機是最重要的。對於未來要走的方向,他有著打破常規的另類思維、創新科技的想法,並且不斷去改變、去創新。
另類思維創新科技緊隨趨勢
在洪世杰的辦公室,他抱出一堆圖紙攤開:有排線系統、溫濕度調控系統、通風通道、恒溫恒濕、外牆參觀通道、廢水排放、應急燈、照明系統等,「這裡大概50米的範圍,整個車間的改造就靠我們公司。」洪世杰興奮地介紹起他為客戶提供的智能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主營業務是自動化噴塗設備、智能設備和環保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及提供機電整合等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洪世杰面對的客戶橫跨塑膠、電子、五金、運動器材等多個行業,「他們的需求有多種,有局部設備升級的,也有整套生產線重新整合的。」
對於洪世杰而言,這些改造意味著客戶將生產力的升級交到了他手上,「他們的生產力能否順利升級,成敗都在我們。有些客戶是與蘋果公司合作的高端廠商,他們的要求非常細,也非常多。」
面對客戶細微、複雜的要求,洪世杰顯得胸有成竹:這就是「我們的專業。」將機械技術與電腦資訊技術進行結合,從而實現機械智能化,這一技術被稱為機電整合。洪世杰表示,一個智能工廠是自動化、智能化、雲端化、協同製造、大數據、資訊載體等一系列的結合。「這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一直在往前推,未來工廠在10年、15年後的變化會相當大。」
機電整合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軟體,相當於機器人大腦;另一部分是硬體。洪世杰表示,軟體部分的研發在台灣,硬體部分則在大陸。
橫向佈局
「我們公司70~80人可以應對上千人的工廠。」談起自己的專業,洪世杰頗顯自豪。目前而言,大型工廠的訂單穩定,產品要求高,成為佈局無人化工廠的先行者。「因為它的量很大,而且要快速。比如說在半年內或者三個月,它要供應整個全球的一個大市場,在這種量化生產的模式下,很適合佈局完整的智能製造系統。」
在無人化工廠的生產模式下,對於生產的成本及物料投放可以得到有效的管控。洪世杰表示,這一高效的生產方式並不是大型工廠的專有「福利」,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也可通過局部對生產設備進行整合來實現。
目前,洪世杰接到的訂單物件橫跨各行業,「富士康的客戶Sony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產製造執行系統)本來是在龍華那邊,那些的機器有部分也都是我們公司在做的。」
社會在快速發展,作為產品製造企業,應對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主動出擊才是正確打開方式,大批量的生產某一種產品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而快速製造多種類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已經成為企業立穩腳跟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規模越大,反應的敏捷性也越低,因此,量身定做MES系統成為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對於洪世杰而言,大型企業的MES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和時間,耗費的人力、財力也很巨大。因此目前與富士康達成的合作只能局限於其中的一環。
不過,洪世杰在其他領域也有所佈局:在噴塗自動化方面,洪世杰與全球最大的安全帽生產廠家及真空電鍍行業合作,「很多廠在改善他們的設備,用機器去代替多餘的人工和對人體危害大的環節。」
隨著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環保意識抬頭,洪世杰認為,工廠在生產方面廢水廢氣等生產末端處理環節也將是趨勢,特別是外銷的工廠,對其環保資質的認證較為嚴格。因此,洪世杰拿到了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格證書,將環保設備添加到智能製造系統的其中一環,形成一條龍的供應鏈。
抓「對」的時間節點
對於自動化設備這個行業,洪世杰一直充滿自信:一個技術含量高,別人無法複製;二是競爭對手少。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其需求遠遠無法滿足。
機電整合是洪世杰所念的專業,畢業於台灣中州技術學院的他,2003年因為公司貿易需要,洪世杰開始跟隨公司客戶——富士康來到大陸跟進業務,組裝設備。
「後來因為政策原因,有些工廠沒有批文,就買不了設備,從台灣運龐大的機械過來大陸也不划算,所以我就著手計畫從這邊開始設立工廠、找合作。」洪世杰找來當年的同事一起研究生產設備,慢慢導入自動化概念。「一直就是在摸軟體,摸結構、設計。」「我們的設備幾乎百分之百都是自主研發、設計、投產。」洪世杰甚為自豪。此外一些配件可在大陸採購,針對客戶需求,量身打造軟體程序組合設計。經過摸索和積累,洪世杰和他的團隊試著去配套不同公司的不同規格和特定需求。從為中小企業提供局部機電整合到為大型工廠提供智能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洪世杰與他的團隊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他表示,最近與東聚電子合作,為其打造了一條龍的智能化生產車間。
洪世杰自稱屬於「創一代」,只是比別人晚來到大陸創業。在他看來,時機比時間重要,現在來到大陸是自動化設備發展的最佳時機。近幾年,大陸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特別是工業進入4.0時代,智能化、無人化工廠的概念正在逐漸導入。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也加快「機器換人計畫」,一台台機器人輪番上崗,一群群車間工人漸退二線,「機器換人」的「新常態」撲面而來。
企業要「蹲」得下去
對於洪世杰來說,訂單完全不是問題,甚至營業額都在可以掌控的範圍內,以公司的負荷量為基礎去接受業務。「除了資金周轉,生產機器必須保證給客人調試好,要讓他們滿意,如果他們不滿意錢就很難收;如果是小公司超負荷接單,意味著它把個整個公司的命運都是壓在裡面。」因此在洪世杰的計畫裏,一步一個腳印才是公司踏實走下去的基礎。
作為東莞臺協中堂分會第八屆會長,站在這個平台上洪世杰看出了自己的短板:過去過於注重生產,忽略了財務管理,這不利於公司進行下一步的擴大。「接下來要做的第一個就是要先健全理管理模式,還有財務的管理模式。技術儲存的模組,一定要快速的、出來,這樣才能跳到一個更高的階段,會得到銀行、輔導機構的支援。」
另類思維創新科技
走在創業的道路上,洪世杰總是顯得不急不躁,「我們這一行,時機很重要,我就自己提出一個想法——另類思維,創新科技。」不另闢蹊徑,就無法創新;高科技產業的創新需要正面、逆向、面面俱到的思考及中和才能創新,才能設計出新的生產線和人性化的設備。
洪世杰鼓勵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他認為年輕人應該首先清晰定位,認識大陸市場及格局,保持年輕人衝勁的同時,也要扎實走好每一步。「有時候會很有壓力,但是年輕人應該有抗壓性。」洪世杰也為一些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提供機會,他認為在台灣那邊缺少平台的情況下,台灣青年到大陸尋求創業就業平台是必要的。回憶起自己與客戶應酬喝酒,洪世杰以此教導年輕人:客人可以醉,我不能醉,因為我不能忘記自己的目的和角色!
雖是「創一代」,比別人晚到大陸二十幾年,但也抓住了轉型升級、工業4.0時代實現無限可能的機遇,洪世杰認為時機是最重要的。對於未來要走的方向,他有著打破常規的另類思維、創新科技的想法,並且不斷去改變、去創新。
另類思維創新科技緊隨趨勢
在洪世杰的辦公室,他抱出一堆圖紙攤開:有排線系統、溫濕度調控系統、通風通道、恒溫恒濕、外牆參觀通道、廢水排放、應急燈、照明系統等,「這裡大概50米的範圍,整個車間的改造就靠我們公司。」洪世杰興奮地介紹起他為客戶提供的智能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主營業務是自動化噴塗設備、智能設備和環保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及提供機電整合等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洪世杰面對的客戶橫跨塑膠、電子、五金、運動器材等多個行業,「他們的需求有多種,有局部設備升級的,也有整套生產線重新整合的。」
對於洪世杰而言,這些改造意味著客戶將生產力的升級交到了他手上,「他們的生產力能否順利升級,成敗都在我們。有些客戶是與蘋果公司合作的高端廠商,他們的要求非常細,也非常多。」
面對客戶細微、複雜的要求,洪世杰顯得胸有成竹:這就是「我們的專業。」將機械技術與電腦資訊技術進行結合,從而實現機械智能化,這一技術被稱為機電整合。洪世杰表示,一個智能工廠是自動化、智能化、雲端化、協同製造、大數據、資訊載體等一系列的結合。「這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一直在往前推,未來工廠在10年、15年後的變化會相當大。」
機電整合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軟體,相當於機器人大腦;另一部分是硬體。洪世杰表示,軟體部分的研發在台灣,硬體部分則在大陸。
橫向佈局
「我們公司70~80人可以應對上千人的工廠。」談起自己的專業,洪世杰頗顯自豪。目前而言,大型工廠的訂單穩定,產品要求高,成為佈局無人化工廠的先行者。「因為它的量很大,而且要快速。比如說在半年內或者三個月,它要供應整個全球的一個大市場,在這種量化生產的模式下,很適合佈局完整的智能製造系統。」
在無人化工廠的生產模式下,對於生產的成本及物料投放可以得到有效的管控。洪世杰表示,這一高效的生產方式並不是大型工廠的專有「福利」,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也可通過局部對生產設備進行整合來實現。
目前,洪世杰接到的訂單物件橫跨各行業,「富士康的客戶Sony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產製造執行系統)本來是在龍華那邊,那些的機器有部分也都是我們公司在做的。」
社會在快速發展,作為產品製造企業,應對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主動出擊才是正確打開方式,大批量的生產某一種產品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而快速製造多種類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已經成為企業立穩腳跟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規模越大,反應的敏捷性也越低,因此,量身定做MES系統成為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對於洪世杰而言,大型企業的MES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和時間,耗費的人力、財力也很巨大。因此目前與富士康達成的合作只能局限於其中的一環。
不過,洪世杰在其他領域也有所佈局:在噴塗自動化方面,洪世杰與全球最大的安全帽生產廠家及真空電鍍行業合作,「很多廠在改善他們的設備,用機器去代替多餘的人工和對人體危害大的環節。」
隨著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環保意識抬頭,洪世杰認為,工廠在生產方面廢水廢氣等生產末端處理環節也將是趨勢,特別是外銷的工廠,對其環保資質的認證較為嚴格。因此,洪世杰拿到了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格證書,將環保設備添加到智能製造系統的其中一環,形成一條龍的供應鏈。
抓「對」的時間節點
對於自動化設備這個行業,洪世杰一直充滿自信:一個技術含量高,別人無法複製;二是競爭對手少。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其需求遠遠無法滿足。
機電整合是洪世杰所念的專業,畢業於台灣中州技術學院的他,2003年因為公司貿易需要,洪世杰開始跟隨公司客戶——富士康來到大陸跟進業務,組裝設備。
「後來因為政策原因,有些工廠沒有批文,就買不了設備,從台灣運龐大的機械過來大陸也不划算,所以我就著手計畫從這邊開始設立工廠、找合作。」洪世杰找來當年的同事一起研究生產設備,慢慢導入自動化概念。「一直就是在摸軟體,摸結構、設計。」「我們的設備幾乎百分之百都是自主研發、設計、投產。」洪世杰甚為自豪。此外一些配件可在大陸採購,針對客戶需求,量身打造軟體程序組合設計。經過摸索和積累,洪世杰和他的團隊試著去配套不同公司的不同規格和特定需求。從為中小企業提供局部機電整合到為大型工廠提供智能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洪世杰與他的團隊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他表示,最近與東聚電子合作,為其打造了一條龍的智能化生產車間。
洪世杰自稱屬於「創一代」,只是比別人晚來到大陸創業。在他看來,時機比時間重要,現在來到大陸是自動化設備發展的最佳時機。近幾年,大陸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特別是工業進入4.0時代,智能化、無人化工廠的概念正在逐漸導入。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也加快「機器換人計畫」,一台台機器人輪番上崗,一群群車間工人漸退二線,「機器換人」的「新常態」撲面而來。
企業要「蹲」得下去
對於洪世杰來說,訂單完全不是問題,甚至營業額都在可以掌控的範圍內,以公司的負荷量為基礎去接受業務。「除了資金周轉,生產機器必須保證給客人調試好,要讓他們滿意,如果他們不滿意錢就很難收;如果是小公司超負荷接單,意味著它把個整個公司的命運都是壓在裡面。」因此在洪世杰的計畫裏,一步一個腳印才是公司踏實走下去的基礎。
作為東莞臺協中堂分會第八屆會長,站在這個平台上洪世杰看出了自己的短板:過去過於注重生產,忽略了財務管理,這不利於公司進行下一步的擴大。「接下來要做的第一個就是要先健全理管理模式,還有財務的管理模式。技術儲存的模組,一定要快速的、出來,這樣才能跳到一個更高的階段,會得到銀行、輔導機構的支援。」
另類思維創新科技
走在創業的道路上,洪世杰總是顯得不急不躁,「我們這一行,時機很重要,我就自己提出一個想法——另類思維,創新科技。」不另闢蹊徑,就無法創新;高科技產業的創新需要正面、逆向、面面俱到的思考及中和才能創新,才能設計出新的生產線和人性化的設備。
洪世杰鼓勵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他認為年輕人應該首先清晰定位,認識大陸市場及格局,保持年輕人衝勁的同時,也要扎實走好每一步。「有時候會很有壓力,但是年輕人應該有抗壓性。」洪世杰也為一些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提供機會,他認為在台灣那邊缺少平台的情況下,台灣青年到大陸尋求創業就業平台是必要的。回憶起自己與客戶應酬喝酒,洪世杰以此教導年輕人:客人可以醉,我不能醉,因為我不能忘記自己的目的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