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制造:一相情愿的中国家庭教育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神童现象古已有之,却于今为烈。可以普遍看到的是,现在它仍然广泛存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十年内,它也不会消失。那么,为何要以2005年的若干个案为解读样本?原因很简单,2005年,神童危机首次浮出水面,神童现象首次引起国人关注。
  2005年7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4家机构公布了2005年春夏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这已是1992年以来第6次发布流行语跟踪情况了。这次的统计是根据2004年6月世界报业协会发布的《2004~2005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引用的“2004年10城市报纸阅读排名”,选取了15家报纸作为主流报纸,汇入动态流通语料库,最终统计出结果。
  与往年不同的是,首次将“教育类”单列。其中,“教育公平”排名第一,而“神童退学”排列第九。
  
  神童退学震惊国人
  
  “神童退学”之所以成为2005年春夏教育类十大流行语之一,缘于两个人。
  一个叫魏永康。
  魏永康,1988年出生,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从此,在魏永康的生活中,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只有学习,为了不耽误魏永康吃饭的时候看书,他读高中的时候,魏母还亲自给他喂饭。13岁时,魏永康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公认的“神童”。
  在大学的4年里,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一直都在学校陪他。魏母说,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所有的家务事情她都自己做了,包括给魏永康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这一次由于魏母不能跟在他身边,魏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想去天安门玩,大冬天却不知道换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魏永康感到实在不能适应没有母亲照顾的生活。2003年8月,已经上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老家。2004年,魏永康几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达39天。
  一个叫王思涵。
  曾被誉为“神童”的东北男孩儿王思涵,从小聪明好学,小学三年级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东北育才中学少年班。2001年8月,只有14岁的王思涵以572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优异高考成绩,考入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王思涵入学后的成绩却一直处于末流,大一时3门以上课程不合格,学校要求他在大二的时候重修大一课程,此后的大学4年,各门功课陆续亮起“红灯”。在2005年的毕业考试中,除英语外,其他学科他选择了弃考,由于仅有一科英语合格的毕业成绩,王思涵被学校“责令退学”。
  王思涵的父母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经济并不好,为了让王思涵能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父亲每天打两份工。王思涵考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因积劳成疾去世了。王思涵说,自父亲过世后,他就学不进去了,他用两个数学等式来描述了自己所经历的特殊学习生活:“中学生活=学习+睡觉;大学生活=看书+发呆。”目前,王思涵每天都在刻苦复习大学的课程,希望学校能给他一次机会。
  就在两位神童退学引发的社会舆论达到高潮时,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媒体又披露了这个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几位神童的多舛命运。
  宁铂,两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四百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熟读《水浒传》。1977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批示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宁铂。本科毕业之后,宁铂留校任教,并在19岁时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从1982年开始,他3次报考研究生,但都放弃了考试。宁铂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却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1989年、1990年、1991年,他连考3次托福,均未过关。1988年结婚之后,宁铂开始练习气功,吃素,与常见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1993年,因为与妻子的一次小小口角,他离家出走,四处游荡了半个多月。此后两年间,他一度“下海”经商,最远跑到了海南,最终却不得不回到中科大。2002年,宁铂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就被中科大校方找了回去。一年后,他再度出家……
  谢彦波,1978年进入中科大,入学时仅11岁,此前只有小学5年级的人生经验。1982年,谢彦波提前一年大学毕业,15岁时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跟随于渌院士读硕士,18岁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读博士。但是,他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转而去美国读博士。回国后,谢彦波以硕士的身份接受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工作。虽然接受了这项工作,但是他对物理这门学科却越来越怀疑。过去,他认为科学是神圣的,最近几年来他开始怀疑整个科学体系。他试图查找一些漏洞,进而证明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干政,与谢彦波的人生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留学普林斯顿,都是学理论物理。回国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一位主管老师找到了干政,表示他可以回科大读博士,却被干政拒绝了。几年后,在家赋闲已久的干政表示想到科大工作,这一次科大没有同意,当时科大聘用教师已有新规定,博士文凭是必要条件。而干政也表示不想读博士了,但他长期找不到一份工作,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最终,干政把自己禁锢在与母亲共同居住的家里。
  
  还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对于震惊国人的“神童悲剧”,许多人在各种媒体上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和深刻的反思。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
  其一: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不和谐,导致了神童悲剧。以王思涵为例,他的智力水平也许远远超出了他的生理发育,但心理发育远不及生理发展,加上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光环下,没有经受挫折,承受能力低,所以遇到挫折自然会出现抵触情绪。另外,王思涵心理素質与成年人差距较远,却要进入成年人世界,无法沟通,更加削弱了他的承受力。超前教育实际是缩短了人的成长过程,但这种缩短必须按照人本身的规律来,人要经历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不能用一方面发展取代了多方面发展 。
  其二,“神童悲剧”折射出中国教育已进入“伪教育时代”。教育演变成为获取商业利润的中介,只要能够获取商业利润,什么违反教育规律的“新生事物”都可以出现,什么教育笑话都可以变成现实。这种“伪教育现象”不只是害了直接的教育对象,更危害了教育的整体风气,腐蚀了一代教育工作者,在制造虚幻的“大跃进式的教育梦”。
  其三,一些人宣称能把普通孩子打造成神童,这是犯了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持此论者称,家长、学校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给他最适宜的教育,顺其自然发挥他最大的潜能。
  其四,“神童悲剧”源于“人文精神缺失症”。在一个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神童”故事背后,掩蔽着的是可怕的功利教育。这种教育的功利性,既体现在家长身上,同样体现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于是,有太多的孩子被训练成考试的机器,一些早早就能脱颖而出者就成为所谓的“神童”,而更多的却成为“殉葬者”
  综合分析上述观点,笔者以为,最根本的,还是家庭的功利教育与学校的应试教育联袂酿成了中国的“神童悲剧”。
  中国的家长之所以热衷于培养神童,中国的中小学校之所以为培养神童推波助澜,都掩藏着可怕的功利目的和应试压力。
  就家长而言,父母自认没有能力实现心中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骄傲,却拿这些去期望儿女,这就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骄傲的寄托”。“骄傲的寄托”事实上是一种弥补心理。作为父母,因为自己没考上大学,就希望儿女金榜题名;作为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才艺俱佳,便不管自己的孩子喜欢不喜欢,强制性地让孩子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绘画,成为全才,成为神童。细究父母们“骄傲的寄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次,为自己的“骄傲”才是主。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孩子们在表面竞争,另一方面父母们在私下“较劲儿”。在“骄傲的寄托”的幌子下,棍棒教育和金钱诱惑的软硬兼施就双管齐下了,孩子考分的高低也成为其在家中地位高低的天平。考分高,甜蜜蜜的微笑加钞票摆在“龙”、“凤”们的面前;考分低,轻则高声斥骂,重则体罚掌嘴,要是以前惩罚学生的铁尺尚在,恐怕也是要用上一用的。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不但快要把孩子逼上精神崩溃的边缘,自己也焦头烂额。
  就学校而言,在强大的应试压力面前,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计(比如招生),为教师的晋级评优保岗计,为校长的脸面、升职计,许多教师、校长与家长们一起堕入“分数囚笼”中,一起沦为 “分数的囚徒”。
  在“分数的囚笼”中,神童成块宝,非神童成根草。一些不堪忍受的非神童便走向了极端。2005年6月4日,昆明市官渡区矣六乡大塔密村13岁的小女孩小梦(化名)服毒自杀。同年7月10日,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服毒自杀。两个孩子之所以在小小年纪却选择了自杀一途,原因只有一个,她们不但不是神童,而且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从两个13岁女孩的遗书中可见一斑。秀秀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是一个差学生。”小梦说:“以前那个能让你们为荣的我死了。”
  什么是好孩子?在中国的家长、教师乃至孩子心中,好孩子的标准只有五个字:学习成绩好。
  什么是神童?在中国的家长、教师乃至孩子心中,神童的标准只有五个字:学习成绩好。
  其实,在中国,所谓的“神童”,其“神”不在于创造力,不在于想象力,而在于机械记忆力而已。
  其实,中国的“神童悲剧”,古已有之,甚至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
  南宋叶梦得所著《避暑录话》中有一段记载: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位神童,叫朱无赐,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于是当地有孩子的人家全都逼着家里的小“神童”熟读《五经》。但孩子生性好玩,不肯好好背记,父母们便把这些神童一个个都放进竹篮,吊上树梢,使其玩耍不成。不少家长还请来家教,孩子背完一经,先生就能得到孩子父母的若干铜钿,作为酬劳和奖励。结果,饶州的许多孩子因为不具备神童的天资而被活活逼死。
  对中国的“神童悲剧”最早进行反思的,是北宋的王安石。他在《伤仲永》一文中写道: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古代神童的悲剧:金溪平民方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其父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為内容,传送给全文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还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但是,仲永后来又如何呢?“他的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一千多年过去了,北宋年间的神童悲剧,中国人已知之甚少。一千多年过去了,王安石黄钟大吕般的警告,中国人也早已忘却。尽管他的《伤仲永》几十年来一直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但家长和教师也只是把它当成一篇好文章罢了,没有重视它的本意和对后人的警告。
  更可怕的是,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竟开始了批量生产神童的“圈钱计划”。
  据2005年5月23日《北京晨报》报道:缴纳十多万元的会费,无须苛刻的测试,把孩子培养成“神童”,这是目前一家名为“创才智力潜能开发有限公司”推行的“日出计划”最吸引家长的部分。“日出计划”中,无须苛刻的测试,就承诺把孩子培养成“神童”,10岁时,其综合智力水平达到10项指标并超越大学生。当然,想达到这个目标也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6岁会员的年会费为13.89万元,5岁为12.89万元,依年龄递减,1岁是8.89万元。当时广州的会员已经超过400人,北京会员已经增加到180人。
  令人惊诧万分的有两点:一是此计划从2000年在广州创办,并从广州发展到北京,可至今也培养不出什么神童来,该公司却我自岿然不动,笔者不禁要问:有关部门为何对此无动于衷?二是该公司在北京、广州两地选择该计划的600名会员家长中,具有清华、北大等名校背景的占到七成,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海归派”。 这样一个引起专家质疑的计划,却得到大量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的家长的认同,笔者不禁想再问一句:这些家长到底在想什么?
  
  中国神童不宜“中国制造”
  
  话又说回来,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超常儿童。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施建农介绍,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超常的人在儿童中的比例是1%~3%。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有2亿8千976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按1%的比例计算,中国超常儿童有290万;如果按3%的比例计算,约有智力超常少儿近1000万。有国外学者把音乐、美术、体育、绘画等特殊才能考虑进去,超常儿童的比例要占15%。
  世界上不少国家非常重视超常儿童教育。比如韩国,1999年通过了关于超常教育的法案,有法律保障后,很多学校开始挑选超常儿童,对国家人才战略发展很有好处。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后,日本开始注重“英才教育”,专门开设“英才实验学校”。美国于1972年成立了“天才儿童教育局”,各州有相应的专职人员和机构,并拨专款用于这项开支。美国现有137所大学对天才学生进行专门培养。英国于1974年成立了“天才儿童国家协会”,并在全国设立34个分会。
  我国超常教育出现的标志是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诞生。中科大少年班2005年招生工作日前已经结束,40名不满16周岁的优秀少年成为少年班第29期少年大学生,2005年中科大报考人数创历史最高,达到3300多人,生源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尽管国外的超常教育一直在超常发展,但因为中国的国情不同,我们根本无法照搬其做法;尽管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已招了29期少年大学生,但基于国情,我们根本无力把中国290万(或者1000万)超常儿童都送入少年班中。那些超常教育发达的国家早已对资优教育建立了制度,通过立法、师资培训、方案设计等,资优教育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们能做到吗?中国最大的国情是,连最起码的免费义务教育都无法保证,又何谈对资优教育的投资?
  除了中国最大的国情,尚有五大困惑决定了中国超常教育已经陷入困境,决定了中国神童不宜“中国制造”。
  第一,概念和定义的困惑。有人把超常教育定位于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有人说“高智商(智商一般为130以上)的儿童被看成超常儿童”,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超常者。这样的教育则会把爱因斯坦、爱迪生式的潜慧生排除在外。这种定义给超常人才教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阳春白雪”的面纱,而精英教育是超常教育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第二,教师与教材的困惑。教师除了本身的素质之外,还必须对超常生的身心发展及超常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等有所了解,教师要经过培训;教材的深度、难度和系统性也至关重要。而这一切,在中国都是一个极薄弱的环节。
  第三,超常人才教育的评估困惑。社会上有人习惯于质问:“你们培养出多少世界级人才?”其实,超常人才教育是一项大中小幼的系统工程,哪个环节有失误都会给人才成长造成损失。所以,每个教育阶段都应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再者,有的人大器早成,有的人属于大器晚成,还要看社会为人才持续发展创造了多少条件等。
  第四,中国教育体制的困惑。国外培养人才的最好模式是通才教育,即入学后先不分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发展选专业,但目前在国内能广开此路的大学并不多。
  第五,超常人才的持续发展困惑。在校学生都是潜人才,潜人才在走入社会后转变为显人才。他们变成真正的人才既有自身的适应能力问题,也有社会的认识观念和体制等问题,因为人才的持续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中国的“神童情结”已达千年之久,但面对越来越多的“神童悲剧”,面对越来越多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受害者,面对中国老百姓渴求免费义务教育、渴望无差别教育的最大国情,面对我们并不具备培养超常人才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热衷于“中国神童制造”的虚假光环呢?
  “中国神童制造”,还是歇歇吧。
  
  备忘录:11位“高考神童”
  
  就笔者的目力所及,目前中国已出现了11位14岁以下的“高考神童”,他们之中,有两位功成名就,有4位与失败为伍,其他人具体情况不详。记下他们的名字,看看他们的经历,或许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思考。
  张炘炀:10岁时参加高考
  张炘炀是建国以来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995年7月8日,张炘炀于生于辽宁省盘锦市。按正常的学习进度,张炘炀现在应该上小学四年级。但他用不到5年的时间,却走过了普通学生12年的读书历程。2005年高考,张炘炀得了505分,超过辽宁省二本分数线47分。对这个10岁的孩子,有很多人表示担忧,辽宁大学一位教授认为,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学有明显差别,需要学习者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就现在张炘炀的状况分析,他的思维有一定的片面性,具体思维也不太完善,情感、意志力、看法还是10岁儿童的层次,在某些方面一定会出现不适应。虽然家长已经准备去陪读,生活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父母代替不了他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年龄相差太大的同学中,他一定会感觉孤独,这种心理和情感上的断层,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曹雨婷:11岁时参加高考
  曹雨婷是山西省2005年参加高考中年龄最小的考生。她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学完了12年的课程,刚开始还依赖父亲的辅导,进入高中后基本以自学为主。
  张亚勤:12岁时参加高考
  张亚勤12岁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第二期,23岁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曾担任美国四大研究中心之一的Sarnoff公司多媒体实验室总监,31岁成为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1999年回国,加盟微软,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
  段景博:12岁时参加高考
  段景博曾就读于河北省黄骅市中学,2004年,12岁的段景博以580分的成绩被河北大学录取。
  詹正茂,13岁时参加高考
  詹正茂5岁入小学,连跳三级,8岁读初中,1990年从湖北黄陂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0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庞博文: 13岁时参加高考
  庞博文是黑龙江省2005年高考中年龄最小的考生,高考成绩520分。
  鲍宇阳:13岁时参加高考
  鲍宇阳在2003年的全国数学联赛中获湖北赛区一等奖,后通过北大面试2004年春节获准保送北大。他小学读了四年,初中读了一年,之后直接进入华师一附中理科实验班读高一。鲍宇阳共接受了8年正规教育。
  张满意:14岁时被保送南开大学
  张满意3年后被勒令退学。18岁时,张满意又以极高的分数再次考进了南大,3年后再次被请退,目前在广州打工。
  还有前面提到的宁铂、谢彦波和干政(略)共11位。
  (作者單位:吉林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2010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围绕着“中国家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的主题逐层展开,通过主题发言、圆桌讨论、专题研讨、即席提问等多种形式,让与会的海内外近在咫尺的40位家庭教育专家以及全国各地教育局领导、重点学校校长共计300余位嘉宾在聆听中碰撞智慧,在讨论中唤起方向。该论坛全程由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及
期刊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儿童时通常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较为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是指影响父母形成某种教养方式的因素。国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要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0年代之后,随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提出以及亲子互动双向模式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将研究兴趣转向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基
期刊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①。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我们下发了1000份调查问卷,以河北省为重点辐射京津两市对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进行了调查。55.9%的教师认为联系方式的选择对于沟通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新时期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需要做出有别于传统的一些改变。   
期刊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大办教育就是大办学校,这是不全面的。对人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共同在起作用,必须达到三教协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三教都和谐发展,称为大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孩子是家庭的事,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学校应承包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这是很大的认识误区。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出现了问题后,就一味责怪学校、埋怨老师,很少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妥当不妥当。孩
期刊
内容提要:家長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家長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合格家長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问题家長是未成年人走向失败的根源。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長。好家長是学出来的。家長练好基本功才能教子成功。家長科学教子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家長 家長教育 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 科学教子    许多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大学,成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乃至人类有用的人才;也有些家長把孩子
期刊
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父母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改变家庭教育现状,关键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辅食添加是婴儿喂养中与母乳喂养同等重要的问题。  辅食添加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涉及到辅食本身的品种和质量,也涉及到辅食提供的时间和次序,还跟辅食添加行为是否遵循添加原则有关。  婴儿接受辅食有一学习、适应、习惯的过程,家长在为婴儿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相应的逐步增加、提高的原则。较多人把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和由细到粗当作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黎海芪2007年把这些原则解释为:①
期刊
2010年9月1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世界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隆重开幕。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潍坊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历时两天,会议主题是“台湾地区推广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务”。会上,海峡两岸的家庭教育专家、学者围绕两岸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研究特色与实施策略等进行研讨、交流。  9月1日, 正值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召开之际,第十六届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80后的一代,中国计划生育实施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为人父母。80后父母正在颠覆传统的中国父母形象,他们作为以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标新立异的群体,不再以老一辈的育儿方式为榜样;他们正以自己这一代人的视角和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下一代。80后独生子女为父母组成的家庭模式,正在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模式。然而,社会公众和教育界的一些教师对80后父母的认识存有一些偏见,导致部分教师在对80后父母
期刊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用自己的整个生命致力于中国的“启蒙”和“立人”。在他战斗的一生里,始终关心儿童教育问题,发表过不少儿童教育专论,虽然思想基础不同,但他热爱儿童,培养崭新的人的思想,则是一贯的。在进化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鲁迅用启蒙者的视角发现了儿童的独特世界,建立了“幼者本位” 儿童观,从中可以反省当今的幼儿教育状态,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启示。    一、鲁迅儿童观的形成    传统的封建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