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采用双盲数字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非综合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應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得分降低幅度明显,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vs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4例抑郁症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认知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抑郁症;诊断;治疗观察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社会生活压力不断提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临床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社会生活剧变以及大脑中神经递质、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有着重要的联系。抑郁症患者在遭受生活上、工作上重大打击后,个体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等临床症状[1,2]。本次实验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后,分别给予非综合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探究抑郁症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实验组37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5岁,年龄最大为46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3.7±2.8)岁,患者病程最短为3个月,病程最长在9个月,平均病程在(3.7±1.4)月。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3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6岁,年龄最大为48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1.9±2.6)岁,患者病程最短为3个月,病程最长在10个月,平均病程在(3.9±1.2)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排除标准:(1)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2)大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3)有长期酗酒史、神经药物依赖史的患者。(4)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未经医师同意,擅自中断治疗的患者[3]。
1.3方法
1.3.1 根据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对74例疑诊抑郁症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诊断,确诊后,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赢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采用双盲数字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1.3.2 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非综合治疗,37例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厅(生产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中盐酸帕罗西厅初始药物进服方式为,每日口服20mg,连续服药2-3周后,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每周增加患者进药量在10mg左右,将患者最终每日口服药量控制在50mg以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嘱患者家属适当给予患者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尽量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实验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1)认知治疗:医师应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在充分了解患者发病原因的基础上,稳定患者情绪,纠正患者在认知上的错误,促进患者找回自我,树立生活的信心,纠正患者对社会生活的负认识。(2)替代性治疗,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理解,坚持每天与患者进行交流,改善患者抑郁状况,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患者放松治疗、生物反馈治疗。(3)运动疗法:根据患者体质特点、临床症状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慢跑、瑜伽等锻炼。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诊断标准
抑郁症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症状:抑郁程度较轻的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回避社交、记忆力减退、食欲减退,失眠等。抑郁程度较重的患者出现悲观绝望、交流障碍、身体协调性较高低、彻夜不眠、恶心、呕吐,以及自杀倾向[4]。
(2)实验室检查: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1.5观察指标
(1)密顿抑郁量表(HADA)为29分制,得分<7:排除抑郁;得分在7-21分:有抑郁的可能;得分>21:肯定抑郁[5]。
(2)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百分制,得分<50:表示患者不抑郁;得分在50-59分:患者轻度抑郁;得分在60-69分:患者中度抑郁;得分>70:患者高度抑郁。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76例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得分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得分降低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目前国内外对抑郁症分型还未达成一致,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抑郁症分型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根据抑郁症患者发病原因,将抑郁症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抑郁症主要是指患者发病前未出现重大家庭、社会事件,患者是由于神经递质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等因素,诱发抑郁症。外源性抑郁症是指患者由于突然遭受社会、家庭恶性事件,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临床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的抑郁症类型[6]。(2)医师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症状以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精神病性抑郁症和神经症性抑郁症,其中精神病性抑郁又称为重度抑郁,该类抑郁症患者主要是由于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浓度降低,导致患者在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的同时,还伴有幻觉、妄想、自杀等症状,该类患者需进行长期较大剂量抗抑郁药物以及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通常预后不佳。神经症性抑郁症患者发病主要是由于遭受重大刺激后患者出现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默默不语等症状,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运动、心理治疗等,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马晓华等临床研究认为,对于忧郁症患者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中药以及情志治疗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单纯运用抗抑郁药物早期,患者肾上腺素浓度骤然上升造成的口干、便秘、心动过速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7,8]。本次实验发现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在临床确诊后,给予运动治疗、替代性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资料:
[1]瞿伟,谷珊珊.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1):1113-1117.
[2]陈儒,王琳,倪爱华等.多模式联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优势互补效应[J].河北中医,2015,05(1):15-17.
[3]虚拟现实技术可望用于抑郁症治疗[J].医药前沿,2016,6(34):12-13.
[4]张一帆,王永志,李丽等.磁共振波谱技术应用于抑郁症治疗评价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33(19):1648-1651.
[5]吕林英.探究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的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21):221-222.
[6]蔡道堂,韩峰,汪浩等.浅谈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3(2):111-112.
[7]姜浩,仲海珍,王静等.西酞普兰联合舒必利在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4(8):58-59.
[8]马晓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精神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6):195-196,197.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40.
关键词:抑郁症;诊断;治疗观察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社会生活压力不断提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临床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社会生活剧变以及大脑中神经递质、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有着重要的联系。抑郁症患者在遭受生活上、工作上重大打击后,个体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等临床症状[1,2]。本次实验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后,分别给予非综合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探究抑郁症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实验组37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5岁,年龄最大为46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3.7±2.8)岁,患者病程最短为3个月,病程最长在9个月,平均病程在(3.7±1.4)月。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3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6岁,年龄最大为48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1.9±2.6)岁,患者病程最短为3个月,病程最长在10个月,平均病程在(3.9±1.2)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排除标准:(1)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2)大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3)有长期酗酒史、神经药物依赖史的患者。(4)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未经医师同意,擅自中断治疗的患者[3]。
1.3方法
1.3.1 根据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对74例疑诊抑郁症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诊断,确诊后,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赢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采用双盲数字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1.3.2 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非综合治疗,37例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厅(生产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中盐酸帕罗西厅初始药物进服方式为,每日口服20mg,连续服药2-3周后,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每周增加患者进药量在10mg左右,将患者最终每日口服药量控制在50mg以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嘱患者家属适当给予患者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尽量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实验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1)认知治疗:医师应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在充分了解患者发病原因的基础上,稳定患者情绪,纠正患者在认知上的错误,促进患者找回自我,树立生活的信心,纠正患者对社会生活的负认识。(2)替代性治疗,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理解,坚持每天与患者进行交流,改善患者抑郁状况,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患者放松治疗、生物反馈治疗。(3)运动疗法:根据患者体质特点、临床症状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慢跑、瑜伽等锻炼。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诊断标准
抑郁症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症状:抑郁程度较轻的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回避社交、记忆力减退、食欲减退,失眠等。抑郁程度较重的患者出现悲观绝望、交流障碍、身体协调性较高低、彻夜不眠、恶心、呕吐,以及自杀倾向[4]。
(2)实验室检查: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1.5观察指标
(1)密顿抑郁量表(HADA)为29分制,得分<7:排除抑郁;得分在7-21分:有抑郁的可能;得分>21:肯定抑郁[5]。
(2)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百分制,得分<50:表示患者不抑郁;得分在50-59分:患者轻度抑郁;得分在60-69分:患者中度抑郁;得分>70:患者高度抑郁。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76例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得分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得分降低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目前国内外对抑郁症分型还未达成一致,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抑郁症分型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根据抑郁症患者发病原因,将抑郁症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抑郁症主要是指患者发病前未出现重大家庭、社会事件,患者是由于神经递质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等因素,诱发抑郁症。外源性抑郁症是指患者由于突然遭受社会、家庭恶性事件,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临床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的抑郁症类型[6]。(2)医师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症状以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精神病性抑郁症和神经症性抑郁症,其中精神病性抑郁又称为重度抑郁,该类抑郁症患者主要是由于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浓度降低,导致患者在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的同时,还伴有幻觉、妄想、自杀等症状,该类患者需进行长期较大剂量抗抑郁药物以及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通常预后不佳。神经症性抑郁症患者发病主要是由于遭受重大刺激后患者出现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默默不语等症状,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运动、心理治疗等,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马晓华等临床研究认为,对于忧郁症患者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中药以及情志治疗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单纯运用抗抑郁药物早期,患者肾上腺素浓度骤然上升造成的口干、便秘、心动过速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7,8]。本次实验发现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在临床确诊后,给予运动治疗、替代性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资料:
[1]瞿伟,谷珊珊.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1):1113-1117.
[2]陈儒,王琳,倪爱华等.多模式联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优势互补效应[J].河北中医,2015,05(1):15-17.
[3]虚拟现实技术可望用于抑郁症治疗[J].医药前沿,2016,6(34):12-13.
[4]张一帆,王永志,李丽等.磁共振波谱技术应用于抑郁症治疗评价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33(19):1648-1651.
[5]吕林英.探究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的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21):221-222.
[6]蔡道堂,韩峰,汪浩等.浅谈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3(2):111-112.
[7]姜浩,仲海珍,王静等.西酞普兰联合舒必利在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4(8):58-59.
[8]马晓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精神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6):195-196,197.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