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志涛现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素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美誉的“桃李杯”便是他一手创办。1987年,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成立的时候,他是第一届系主任。2008年举国欢庆的奥运会开幕式前1个小时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表演,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潘志涛作为总导演,让更多人,包括中国人自己,了解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正是从08年开始,国人普遍地认识到,不光是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也可以让西方,甚至整个世界来学习中国文化,而民族民间舞蹈便是中国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一种的重要体现形式。那么,什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呢?
民族民间舞通常有三个特性:地域性、传承性、和群众性。所谓地域性,是指某个地方人群,或者某个民族特有的,包括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群众性和传承性说明民族民间舞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创作的,并且代代相传下来,形成了一种代表性的舞蹈,如秧歌、狮舞、龙舞、擂茶舞等。民族民间舞生来就是在乡野之间,在老百姓生活之中。请问民间的舞蹈走进高等教育的课堂,形成一门学科,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潘志涛:我们要把丰富的遗产传授到感兴趣的人身上,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掌握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首先,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很多民间舞蹈在消失,很多又在出现。我们学科的教育对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有意义的。其次,民间传承的舞蹈因其自发性、群众性、适应性的特征,缺乏一套系统而全面保障其有效传承的模式和方法。我们要为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民间舞工作者要向当年的《诗经》、《汉乐府》那样,从老百姓那里、从民间的土壤当中汲取养分,使其凝练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时代传承,吟诵至今。简单地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看到一些现象,判断他的可取性,对于要把他放在课堂上,是原封不动,还是要动多少。我们不仅要研究,还要出这样的作品,作为艺术上的东西再传递下去。
舞蹈永远都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而表演必须有剧目。九十年代初,在潘志涛等人带领下,推出了由张继刚同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共同编创的《乡舞乡情》与《献给俺爹娘》民族民间舞专场舞蹈晚会,代表着“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人寻找到了思想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的呈现点。就在今年6月,首部民族民间舞剧《第五朵金花》诞生并举行了公演。如同20多年前的民族民间舞教育一样,民族民间舞舞剧走出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一步。但是也有人质疑,不同于芭蕾舞、古典舞等纯舞台艺术的舞蹈,民族民间舞离不开民间民俗,离不开民间艺术家,那“学院派”的创作怎样回归到民俗文化中去呢?作品和根源是怎样一个作用关系呢?
潘志涛:作品可以呈现我们对学科建设的反思,可以检验我们的教学,更能论证我们在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理念与做法是否正确。作品和根源的关系其实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现在的蒙古族的抖肩,原来并没有,是文艺工作者从傣族的孔雀舞中演变创作过来的,历经这么多年的筛选和淘汰,留下来了作为蒙古舞的语言。创作跟传统的关系又好比是基因遗传变异的关系。比如我吧,出生在上海,之前籍贯是浙江,我的爷爷又在河南,可自从我12岁到北京,我就是个北京人,虽然有点口音,但别人一看我就是个典型的北京都市人。民族民间舞也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舞台创作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因素,促成民族民间舞有机的继承和发展。
潘志涛教授一边解释,一边活灵活现地表演起来。学生们之所以喜爱潘老师不仅因为其在舞蹈教育领域的资深地位,还因为他从来都是一个欢快的老师,一个专业的舞者。健谈、风趣、精神百倍,特别是说起民族民间舞蹈,他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怀着对舞蹈事业的爱,舞着、说着、乐着,每一个眼神儿、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舞人特有的魅力。潘志涛是最被期待的各大舞蹈比赛的评委和颁奖嘉宾,经常他都是活蹦乱跳带着表演出场的,比赛的紧张气氛立刻被打消。对于舞蹈界倍受关注的三大舞蹈赛事(CCTV全国舞蹈大赛、桃李杯、荷花奖)以及名目繁多的其他比赛,尤其作为“桃李杯”的创始人,潘志涛怎样看待呢?
潘志涛:CCTV全国舞蹈比赛是由政府举办的,其中当代舞和现代舞突出重围的较多。荷花奖和桃李杯分别是由舞协和舞蹈学院举办,专业性较强。除了像荷花奖那样的表演作品外,桃李杯还要求基本功的考核。当然他们每年也会有不同侧重点,是丰富多彩的。现在虽然看起来各种舞蹈比赛不少,但相对于中国这么多人,一点都不多,甚至很多人还接触不到舞蹈。比赛调动舞蹈师生和爱好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多的人接触和参与。至于比赛当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是难免的,就像《人间正道是沧桑》里说“大海会有自己的净化系统”,优胜劣汰,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通过不懈的探索、研究、教学、创作以及比赛,近二十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从无到有,遵照民族——民间——民俗——典范的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成为舞蹈殿堂北京舞蹈学院的一个重要学科。在民族民间舞教育方面,潘志涛带领他的学生,这些年来不断在田野和庙堂之间寻找着民族“根性”文化精神的表达方式,不断在课堂和舞台之中实践着“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独特的追求,同时延续着老一辈中国民族民间舞人传承的精神,为建设兴旺发达的中国民族舞蹈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着。
民族民间舞通常有三个特性:地域性、传承性、和群众性。所谓地域性,是指某个地方人群,或者某个民族特有的,包括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群众性和传承性说明民族民间舞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创作的,并且代代相传下来,形成了一种代表性的舞蹈,如秧歌、狮舞、龙舞、擂茶舞等。民族民间舞生来就是在乡野之间,在老百姓生活之中。请问民间的舞蹈走进高等教育的课堂,形成一门学科,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潘志涛:我们要把丰富的遗产传授到感兴趣的人身上,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掌握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首先,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很多民间舞蹈在消失,很多又在出现。我们学科的教育对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有意义的。其次,民间传承的舞蹈因其自发性、群众性、适应性的特征,缺乏一套系统而全面保障其有效传承的模式和方法。我们要为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民间舞工作者要向当年的《诗经》、《汉乐府》那样,从老百姓那里、从民间的土壤当中汲取养分,使其凝练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时代传承,吟诵至今。简单地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看到一些现象,判断他的可取性,对于要把他放在课堂上,是原封不动,还是要动多少。我们不仅要研究,还要出这样的作品,作为艺术上的东西再传递下去。
舞蹈永远都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而表演必须有剧目。九十年代初,在潘志涛等人带领下,推出了由张继刚同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共同编创的《乡舞乡情》与《献给俺爹娘》民族民间舞专场舞蹈晚会,代表着“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人寻找到了思想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的呈现点。就在今年6月,首部民族民间舞剧《第五朵金花》诞生并举行了公演。如同20多年前的民族民间舞教育一样,民族民间舞舞剧走出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一步。但是也有人质疑,不同于芭蕾舞、古典舞等纯舞台艺术的舞蹈,民族民间舞离不开民间民俗,离不开民间艺术家,那“学院派”的创作怎样回归到民俗文化中去呢?作品和根源是怎样一个作用关系呢?
潘志涛:作品可以呈现我们对学科建设的反思,可以检验我们的教学,更能论证我们在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理念与做法是否正确。作品和根源的关系其实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现在的蒙古族的抖肩,原来并没有,是文艺工作者从傣族的孔雀舞中演变创作过来的,历经这么多年的筛选和淘汰,留下来了作为蒙古舞的语言。创作跟传统的关系又好比是基因遗传变异的关系。比如我吧,出生在上海,之前籍贯是浙江,我的爷爷又在河南,可自从我12岁到北京,我就是个北京人,虽然有点口音,但别人一看我就是个典型的北京都市人。民族民间舞也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舞台创作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因素,促成民族民间舞有机的继承和发展。
潘志涛教授一边解释,一边活灵活现地表演起来。学生们之所以喜爱潘老师不仅因为其在舞蹈教育领域的资深地位,还因为他从来都是一个欢快的老师,一个专业的舞者。健谈、风趣、精神百倍,特别是说起民族民间舞蹈,他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怀着对舞蹈事业的爱,舞着、说着、乐着,每一个眼神儿、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舞人特有的魅力。潘志涛是最被期待的各大舞蹈比赛的评委和颁奖嘉宾,经常他都是活蹦乱跳带着表演出场的,比赛的紧张气氛立刻被打消。对于舞蹈界倍受关注的三大舞蹈赛事(CCTV全国舞蹈大赛、桃李杯、荷花奖)以及名目繁多的其他比赛,尤其作为“桃李杯”的创始人,潘志涛怎样看待呢?
潘志涛:CCTV全国舞蹈比赛是由政府举办的,其中当代舞和现代舞突出重围的较多。荷花奖和桃李杯分别是由舞协和舞蹈学院举办,专业性较强。除了像荷花奖那样的表演作品外,桃李杯还要求基本功的考核。当然他们每年也会有不同侧重点,是丰富多彩的。现在虽然看起来各种舞蹈比赛不少,但相对于中国这么多人,一点都不多,甚至很多人还接触不到舞蹈。比赛调动舞蹈师生和爱好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多的人接触和参与。至于比赛当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是难免的,就像《人间正道是沧桑》里说“大海会有自己的净化系统”,优胜劣汰,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通过不懈的探索、研究、教学、创作以及比赛,近二十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从无到有,遵照民族——民间——民俗——典范的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成为舞蹈殿堂北京舞蹈学院的一个重要学科。在民族民间舞教育方面,潘志涛带领他的学生,这些年来不断在田野和庙堂之间寻找着民族“根性”文化精神的表达方式,不断在课堂和舞台之中实践着“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独特的追求,同时延续着老一辈中国民族民间舞人传承的精神,为建设兴旺发达的中国民族舞蹈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