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信息技术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要创新。近几年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其中“任务驱动法”最受大家的推崇,认为其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它不但改变了教师教的模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模式。而且许多版本信息技术课本也逐渐改变了其书写方式,将过去的单纯的介绍操作方法改为了将知识蕴涵在任务之中。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自己对“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也有了一些认识,下面就谈谈我的看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将知识隐含在一个或者几个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我认为“任务驱动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明确学习内容,能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会操作的方法。
  
  一、选择“任务驱动法”的原因
  
  首先: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它的知识不像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课本知识多数为计算机操作,它没有理论性可言。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分析。比如说在word中设置段落格式,它没有其实现的理论,只有实现的方法。如果直接讲解设置段落格式从“格式菜单”选择“段落”进行设置,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放在一个任务中,比如说为了美化一篇文章我们需要调整文章的对齐方式、行间距等。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自然很形象的讲解了教学内容。
  其次:“任务驱动法”能够实现新课标理念。在新课标中信息技术要求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的培养。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利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教师提出任务,讲解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
  2、教师给出学生相似任务。
  3、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
  4、教师适时讲解解决任务中遇到的新问题。
  5、学生实践,完成任务,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6、教师检验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做总结。
  
  三、“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任务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如果任务的内容过于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以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情境,比如在讲解Excel中数据的处理环节,可以用某个班的成绩表来做任务,要求学生计算出总分、名次等数据。
  2、任务需要有层次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我校学生信息技术入学水平具有极大差异,可以说是各学科中最明显的。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吃饱,基础差的学生吃好,就必须在任务的设计上下功夫,任务要有层次性,分为一般任务和个性任务两部分。比如在word中讲解查找替换,一般任务可以给出几个名词让查找替换,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思考如何删除文章中所有的某个词组。
  3、任务要具体
  虽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如果任务过于泛泛的话,学生会感到无处下手。
  4、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教师应当在一个课时或者一个单元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得知识结构化,整体化。
  5、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
  如果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得不到肯定,或者总是完不成任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总结阶段要给予那些完成结果优秀的同学寓于肯定,而那些经常完不成任务的同学在鼓励的同时也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肯定,毕竟学生的基础不同,完成任务的程度自然不会相同。只要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教师都要尽可能的予以肯定。
  6、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协作学习的任务
  可以通过将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来完成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并且在相互的交流中学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
  总之,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使得能够通过任务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完成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该唯“任务”是瞻,不管讲什么内容都要用任务驱动法,有的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教学导论 》电子工业出版社 杨威 史春秀 巩进生编著
  2 《信息技术》河北教育出版社 张立新编著
  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现在中学政治思想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进入新的时期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些想法。    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现在大
期刊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因此,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
期刊
一、质疑    “学贵有疑”,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首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其次根据具体的内容,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置疑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问题。  比如在“集合”的教学中,学生对“空集”的有关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要“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这是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学数学主要是学会计算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观念不仅是许多学生家长的看法,更有甚者许多教育者本身也是这种心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已不再是教学生计算和培养思维能力了,而是把“学以致用和教书育人”的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   数学教育在一个人的生长生活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呀呀学语时父母就教给我们数数和简单的加与减。在旧的教学理念下,人们从数
期刊
生物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主动的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实验——躬行实践,增强探究体验    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最直观最有效
期刊
纵观中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以其形象构成的角度看无外乎三种形态:一为具象,二为抽象,三为意象。比较中西方美术形象发展历程,从主流看,西方美术走过了写实造型的漫长道路,一直沿续着再现客观对象的发展方向前进,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尽管欧洲的中世纪文化对于“意”的传达有过一些思辨,但文艺复兴的浪潮却义无反顾的抹平了形象图式上本来就不多的变革痕印,继而将写实造型的技能推向了时代的高峰。西方绘画
期刊
为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各地把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列入教研计划,并列入课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以往学校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有的认为,数学竞赛及其辅导活动就是数学活动课;也有的认为,教科书中的“思考题”教学,学科课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操作、测量、参观等就是
期刊
【摘要】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分层-协作    教育的目的虽然在语言描述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在社会中可以自我发展的人。从社会工业化以来发展起来的教育
期刊
【摘要】 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不同的精粗比会影响到反粗动物生产的很多方面。日粮精粗比决定日粮OM、VFA、和ADF降解率的实质是日粮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笔者从消化代谢和营养物质流通方面阐述了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关键词】 精粗比;消化代谢;营养流通;反刍动物    泌乳期奶牛精粗比例不适宜或粗料利用不适当均
期刊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少年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五个时期    1、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过渡期,即从1982年到199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