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幼儿使用它们的机会越来越多,玩耍电子游戏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无定河幼儿园幼儿及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幼儿玩耍电子游戏的现状,并且对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应用电子游戏的策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对电子游戏的合理玩耍,从而能够真正地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电子游戏;应用策略
电子游戏是以电子产品作为依托的产物。电子游戏分为电脑游戏、掌上游戏、街机游戏、电视游戏等,本文通过对幼儿热衷电子游戏的研究,来进行一系列的讨论,由于幼儿经常使用掌上游戏和电脑游戏,因此,本文将电子游戏定义为掌上和电脑幼儿娱乐产品。
一、电子游戏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状况
1.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影响
幼儿玩耍电子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及大动作的发展,但是过度玩耍电子游戏会影响幼儿的视力,尤其是长时间玩耍,对于眼睛的危害极大。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常常弓着背,低着头,坐着玩耍一会儿还有可能会顺势躺下玩耍,这些姿势都不利于幼儿脊椎的发展。
2.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幼儿的心理方面既有积极的影响,当然也有消极影响。对于积极影响而言,通过某些电子游戏可以训练幼儿逻辑思维、启迪智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手脑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对于消极影响而言,幼儿长时间玩耍电子游戏,幼儿与同伴交往时间就会减少,长此以往,会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针对现状的综合原因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男女对于电子游戏的喜爱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因为幼儿时期男女发育速度基本一样,对于爱玩游戏的天性完完全全毫无克制的表现出来。跟青春期的男女生不一样,因为青春期时男女发育速度不一样,因此造成了对待游戏产生不一样的反应。
2.一定比例的幼儿时间过长原因分析
整体来讲,不论是家长监管方面还是幼儿自身方面,幼儿在游戏时间上控制的还是基本在可控范围之内。虽是如此,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比例的幼儿沉迷电子游戏时间过长,究其原因可能更大部分来自于监护人看管不力,甚至于监管人的纵容。
3.游戏类型分析
从分析得出,幼儿更热衷于益智类游戏,艺术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还有一点不容小觑,休闲娱乐类的比例也是相当可观。究其原因,我得出以下几点:在幼儿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有些家长做到了有力引导,指引孩子参与一些益智类、艺术类的游戏之中,这对于孩子大脑的发展有着极好的教育效果,多多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是一部分孩子对于休闲娱乐类的游戏更加热情,也是由于孩子们也会讨论那些游戏,更多的孩子愿意去触碰一些不难的甚至可以说是简单快乐类的游戏,所以休闲娱乐类占比例也相当大。所以当家长去引导的时候,多多跟孩子交流,多多引导孩子向对自己有帮助的游戏上发展兴趣。
4.幼儿不能玩游戏时哭闹原因分析
由分析得出偶尔会哭闹的孩子占有三分之二的比例,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孩子爱玩,当达到一定程度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自控力还很差,所以当自己不能玩的时候会用哭闹来博得家长的同意;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也在对幼儿进行严格控制,没有对幼儿放任自流,这一点家长还是做的比较不错,不能让幼儿养成以哭闹为解决方式的习惯。
三、引导与建议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办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1.建议在APP商店搜索益智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游戏。
2.游戏必须在家长陪玩几次情况下幼儿才可以单独游戏
3.跟孩子商量,规定孩子每天玩耍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并严格遵守。
4.规定一周时间内一定要有固定的时间进行电子游戏之外的活动。
5.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到有益的知识。
6.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潜移默化改善孩子的性格。
参与幼儿玩游戏过程的交流、互动和讨论是许多家长容易忘记的环节。有些家长会暗自庆幸,我们孩子很“乖”,他们从不打扰大人做事,总是自己在那儿玩游戏,特别让人省心。但却不知道陪伴幼儿一起玩耍电子游戏也是极其重要的。 与幼儿讨论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内容,随时了解幼儿认知水平发展的变化,及时发现电子游戏中的不良影响,防微杜渐。在游戏过程中家长有意识地向幼儿讲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以避免幼儿模仿游戏中不良行为。家长陪伴幼儿一起玩耍电子游戏,不仅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还可以利用电子游戏中有意义的内容来教育幼儿,使孩子在玩耍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家长陪伴幼儿玩耍电子游戏应遵循一些原则:
(1)共同参与性
共同参与就是家长参与到幼儿玩耍电子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与幼儿一起选择游戏的类型、探讨游戏的规则玩法、评价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宜玩耍。
(2)渗入性
家长对幼儿玩耍电子游戏的干预需要渗透在平时生活之中,家长从与幼儿共同选择游戏类型、共同探讨玩法、再到与幼儿讨论游戏的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让幼儿形成习惯。干预的最佳方式和效果就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独立批判性的辨别能力。
四、结论
从总体上来说,电子游戏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家长们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来教育幼儿,采用有效的应用策略来避免不良影响的出现,让孩子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增进与孩子们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真真正正地从电子游戏中得到更大的进步,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洁琼.合作性棋类游戏中幼儿社会性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刘莉.我国西部地区学前儿童电子游戏玩耍情况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6,19:81-83+86
关键词:幼儿;电子游戏;应用策略
电子游戏是以电子产品作为依托的产物。电子游戏分为电脑游戏、掌上游戏、街机游戏、电视游戏等,本文通过对幼儿热衷电子游戏的研究,来进行一系列的讨论,由于幼儿经常使用掌上游戏和电脑游戏,因此,本文将电子游戏定义为掌上和电脑幼儿娱乐产品。
一、电子游戏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状况
1.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影响
幼儿玩耍电子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及大动作的发展,但是过度玩耍电子游戏会影响幼儿的视力,尤其是长时间玩耍,对于眼睛的危害极大。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常常弓着背,低着头,坐着玩耍一会儿还有可能会顺势躺下玩耍,这些姿势都不利于幼儿脊椎的发展。
2.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幼儿的心理方面既有积极的影响,当然也有消极影响。对于积极影响而言,通过某些电子游戏可以训练幼儿逻辑思维、启迪智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手脑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对于消极影响而言,幼儿长时间玩耍电子游戏,幼儿与同伴交往时间就会减少,长此以往,会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针对现状的综合原因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男女对于电子游戏的喜爱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因为幼儿时期男女发育速度基本一样,对于爱玩游戏的天性完完全全毫无克制的表现出来。跟青春期的男女生不一样,因为青春期时男女发育速度不一样,因此造成了对待游戏产生不一样的反应。
2.一定比例的幼儿时间过长原因分析
整体来讲,不论是家长监管方面还是幼儿自身方面,幼儿在游戏时间上控制的还是基本在可控范围之内。虽是如此,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比例的幼儿沉迷电子游戏时间过长,究其原因可能更大部分来自于监护人看管不力,甚至于监管人的纵容。
3.游戏类型分析
从分析得出,幼儿更热衷于益智类游戏,艺术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还有一点不容小觑,休闲娱乐类的比例也是相当可观。究其原因,我得出以下几点:在幼儿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有些家长做到了有力引导,指引孩子参与一些益智类、艺术类的游戏之中,这对于孩子大脑的发展有着极好的教育效果,多多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是一部分孩子对于休闲娱乐类的游戏更加热情,也是由于孩子们也会讨论那些游戏,更多的孩子愿意去触碰一些不难的甚至可以说是简单快乐类的游戏,所以休闲娱乐类占比例也相当大。所以当家长去引导的时候,多多跟孩子交流,多多引导孩子向对自己有帮助的游戏上发展兴趣。
4.幼儿不能玩游戏时哭闹原因分析
由分析得出偶尔会哭闹的孩子占有三分之二的比例,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孩子爱玩,当达到一定程度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自控力还很差,所以当自己不能玩的时候会用哭闹来博得家长的同意;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也在对幼儿进行严格控制,没有对幼儿放任自流,这一点家长还是做的比较不错,不能让幼儿养成以哭闹为解决方式的习惯。
三、引导与建议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办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1.建议在APP商店搜索益智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游戏。
2.游戏必须在家长陪玩几次情况下幼儿才可以单独游戏
3.跟孩子商量,规定孩子每天玩耍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并严格遵守。
4.规定一周时间内一定要有固定的时间进行电子游戏之外的活动。
5.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到有益的知识。
6.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潜移默化改善孩子的性格。
参与幼儿玩游戏过程的交流、互动和讨论是许多家长容易忘记的环节。有些家长会暗自庆幸,我们孩子很“乖”,他们从不打扰大人做事,总是自己在那儿玩游戏,特别让人省心。但却不知道陪伴幼儿一起玩耍电子游戏也是极其重要的。 与幼儿讨论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内容,随时了解幼儿认知水平发展的变化,及时发现电子游戏中的不良影响,防微杜渐。在游戏过程中家长有意识地向幼儿讲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以避免幼儿模仿游戏中不良行为。家长陪伴幼儿一起玩耍电子游戏,不仅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还可以利用电子游戏中有意义的内容来教育幼儿,使孩子在玩耍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家长陪伴幼儿玩耍电子游戏应遵循一些原则:
(1)共同参与性
共同参与就是家长参与到幼儿玩耍电子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与幼儿一起选择游戏的类型、探讨游戏的规则玩法、评价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宜玩耍。
(2)渗入性
家长对幼儿玩耍电子游戏的干预需要渗透在平时生活之中,家长从与幼儿共同选择游戏类型、共同探讨玩法、再到与幼儿讨论游戏的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让幼儿形成习惯。干预的最佳方式和效果就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独立批判性的辨别能力。
四、结论
从总体上来说,电子游戏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家长们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来教育幼儿,采用有效的应用策略来避免不良影响的出现,让孩子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增进与孩子们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真真正正地从电子游戏中得到更大的进步,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洁琼.合作性棋类游戏中幼儿社会性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刘莉.我国西部地区学前儿童电子游戏玩耍情况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6,19:8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