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事件
3月8日凌晨,网坛巨星、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莎拉波娃在一个紧急召开的、全球直播的发布会上,宣布自己接到了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通知,被告知她未能通过今年1月在澳网期间的兴奋剂检测。她说导致她未能通过药检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此前由于健康原因,一直在服用的一种名叫米屈肼的药物,而这种药物是在今年1月份才进入违禁药品名单的。同时,她也表示出现这样的事情,都是她自己的原因,因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年初曾经给她发来过一份新的违禁药物名单,但是她并没有及时点开观看。
随后,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确认了莎娃在澳网期间的药检中,米屈肼反应呈阳性,并宣布了莎娃的禁赛期将从3月12日开始。至于会禁赛多久,还要等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
消息公布之后,莎娃最主要的赞助商耐克、保时捷和泰格豪雅都表示将暂停与她合作。如果莎娃不能很快解禁的话,那么已连续11年占据《福布斯》全球女运动员收入榜榜首位置的她,肯定会在这个赛季之后,让出第一的宝座。
不过,与此同时,却有三家俄罗斯公司宣布将力挺莎娃,甚至愿意通过任何形式来与她达成合作,可谓患难见真情。
屋漏偏逢连阴雨。3月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又发表了一项声明,将暂停其“联合国开发计划亲善大使”身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是一个致力于消除世界上的贫困与不平等的机构,莎娃从2007年起开始担任亲善大使一职,至今已有近9年的时间。
联合国发言人在声明中,还对莎娃担任亲善大使9年来的工作,特别是在帮助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中受灾的群众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但因为联合国亲善大使的任命是建立在“正直的人”,并且“拥有着高尚的人格与尊严”的基础上的。联合国亲善大使和和平使者指导原则第28条规定:如果大使“参与了与他/她身份不符或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相违背的活动,损害了组织的利益时,联合国有权收回其职务”,所以“我们不得不因为她目前正在接受兴奋剂事件的调查,而暂时停止她的大使身份,以及一切相关活动……”
据了解,莎娃一家以前就生活在切尔诺贝利,当灾难发生后,莎娃的父母逃到了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几个月后,莎娃的母亲就怀上7她。作为亲善大使的莎娃,在2010年时,曾经捐出25万美元,成立了一个旨在救助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地区孩子们的基金会,并为此获得了WTA年度人道主义奖。
虽然联合国这份合同的薪水只有象征性的一美元,但是莎娃却一向很重视这份合同,因为在她看来,这是对她个人形象的最好注脚。暂停合作对于莎娃的个人形象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接下来,就要看莎娃在听证会上,是否能拿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因为这将决定她未来命运将何去何从。
又据最新消息:莎娃所服用的米屈肼药物的拉脱维亚的生产商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声称米屈肼可能在身体里残留数月之久。果真如此,莎娃就是清白的。
莎娃的故事
讨厌一个人,或许需有各种理由;喜欢一个人,理由只有一个,或者没有理由:因为她是莎拉波娃。
好莱坞近年来一直都很热衷于体育片的拍摄,拍摄了如《百万美元宝贝》、《摔角手》、《盲点》等一大批体育片,这些影片讲述的都是一个生于贫穷,但却怀揣梦想,依靠汗水,努力打拼,终获成功的体育明星的故事。但是好莱坞却浪费了一个宝——莎拉波娃的成功经历,这难道不是一个最典型的美国梦,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体育梦?
从700美元到身家过亿,从戴着牙套的丑小鸭到拥有4300万粉丝的万人迷,莎娃本身就是一部励志电影。如果,我们要从一个人身上找到高贵的奥林匹克精神,莎娃,从头发到脚趾,都是。
许多网球记者都很喜欢莎娃,这个身高1米88的俄罗斯女孩坐在新闻发布厅里,说着一口流利的美语,手上总有各种小动作,脸上是有点疲惫但却温和的微笑,这样的采访,是多么幸福。中国著名网球记者张奔斗老师还记得2011年6月2日晚,莎娃以0:2败给了中国选手李娜,第9次冲击法网失利(当时,她已拥有3座大满贯奖杯,独缺法网)时,莎娃的样子——放拍、低头、落寞地背上球包,冲着背后的观众挥一挥手。这些动作,他太熟悉了,这些场景,他也太熟悉了……随后,她走进新闻发布厅,她的头上在放光,坐稳后,她静静地说道:“我是一个运动员,冠军和赢球是唯一的目标,当然,我还会再次回到巴黎,尝试冲击法网冠军。”(后来,她不仅救到了,而且是两次捧起了法网的冠军奖杯。)
莎娃的坚韧其实是来自于她不为人知的一面: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俄罗斯工人家庭,她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幸存者,她在极寒的西伯利亚练球,她的奋斗史远比《百万美元宝贝》更加感人,她是当之无愧的亿万美元宝贝。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距离莎娃在高美尔市的家只有40英里,核泄漏事故发生后,莎娃母亲叶莲娜怀上了她。由于当时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许多人在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由于不清楚自己是否受到了辐射,叶莲娜曾一度担心肚子里的宝宝能否健康地诞生。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莎娃的父亲尤里·沙拉波夫选择了搬回在西伯利亚的老家,少年丧父、退伍军人出身的他对家庭有一种执拗的责任感。10个月后,也就是1987年4月19日,莎娃在一间拥堵的房子里出生了。
“还好,孩子四肢健全,非常健康。”她的父母部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几年以后,父亲尤里攒够了钱,他们一家人便搬到了索契市。在一个著名的网球俱乐部里,教练将一个二手的、锉短了的球拍扔给4岁的莎拉波娃,看起来就像是一种施舍。尤里想让女儿学打网球,并希望她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从而改变命运。然而他根本支付不起俱乐部的费用,于是,他只能牵着女儿走进一个废旧的小公园,面对一堵破墙,开练。 有一天,莎娃在雪上滑倒,捧破了手,指甲都掉了一小块,血不停地流。军人出身的尤里仿佛是一个魔鬼,依旧在冰上拽着她走,30分钟后,他们来到了那个废旧的公园。
“爸爸,太冷了,我们回家吧。”4岁的莎娃看着正在垂头铲雪的父亲,哭了起来,“别哭,别哭了!不要哭了!来,我们开始练习!”在父亲的怒吼声中,莎娃屈服了,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练习。
后来,在俄罗斯当地的一个儿童网球训练营里,纳芙纳蒂洛娃看见了6岁的莎娃的击球,这位网坛“女金刚”当时就震惊了,她立刻建议尤里带着女儿去美国接受专业训练,并立刻给曾培养了阿加西、桑普拉斯、辛吉斯和威廉姆斯姐妹的尼克·波利泰利尼网校写了一封推荐信。
尤里在当了12个月的非法建筑工人后,又从亲戚那里东拼西凑了一些钱,终于买到了两张飞往美国的机票,当他们父女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时,身上只剩下700美元。他们在廉价的小旅店里过了一夜后,一大早,尤里就带着女儿找到了一名网球教练。教练看了一眼7岁的莎娃,然后告诉尤里:“让您的女儿过两年再来吧,她实在是太瘦小了。”
两年以后,戴着牙套、一脸雀斑、依然瘦弱的莎娃终于直进了尼克·渡利泰利尼网球学校。经过5年艰苦的训练,还不到14岁的莎娃终于拿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冠军——Eddie Herr冠军赛少年组的冠军。她的网坛之旅从此以完美的姿态开启了……
莎娃在尼克网球学校学球时,她的父亲尤里晚上就在网球学校边的一个餐馆里刷盘子,白天在建筑工地当搬运工挣钱。而莎娃也不再是父亲脚边的那只小绵羊了,训练时如果父亲在一旁怒吼,莎娃也如法炮制地吼回来,“我们老是僵持,但10分钟后我们就相视大笑,一切烟消云散。”莎娃说。
莎娃有项数据估计当今女网无人可以超越,那就是她的狮吼功。2005年温网,她在一场比赛中的喊叫声达到了101.2分贝,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大威(88分贝)。这个分贝相当于一架小型喷气飞机降落时的噪音。为此,她还遭到过对手的投诉,认为她高分贝的喊叫声是干扰对手的一种手段,结果,正值裁判也给了她警告。
莎娃和她父亲的奋斗故事曾被搬上印度的教科书,她和父亲10多年来的相依为命也使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粗暴的尤里在莎娃成名后,依然会对她大吼大叫、指手画脚,莎娃则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父亲的感情。
2008年澳网1/4决赛,莎娃被当时世界排名第一、保持着32场连胜的海宁击败,比赛结束时,尤里当着全世界的镜头,对海宁做出了一个“切喉”的动作,随即遭到媒体的指责,甚至有人要求WTA严惩这一行为。莎娃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为父亲百般求情,她说“他只是太过于激动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
不过2009年,莎娃和父亲的感情第一次出现了危机,导火索是莎娃的新男友——NBA球星武贾西奇。之前,莎娃的男友是美国NBC电视台的富二代查理·埃贝索尔,尤里也一直把这位公子哥看做是自己的乘龙快婿,不料,莎娃却爱上了年收入只有自己零头的武贾西奇。是年8月,莎娃、武贾西奇和尤里一起乘飞机旅行,不料,几杯酒下肚,尤里的怨气突然爆发,“你为什么要找个这么没出患的家伙,查理多好啊!真搞不懂你为什么要找个篮球运动员!”尤里冲着女儿怒吼道。碰巧从厕所返回座位的武贾西奇也看到了这—幕。但最终莎娃还是以她的聪明,与父亲达成了谅解。
时至今日,莎娃已获得了30多个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合会)的女单冠军,其中包括5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分别为2004年的温网冠军、2006年的美网冠军、2008年的澳网冠军与2012年和2014年的法网冠军)。
笔者真诚地希望,莎娃不会就此倒下!
3月8日凌晨,网坛巨星、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莎拉波娃在一个紧急召开的、全球直播的发布会上,宣布自己接到了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通知,被告知她未能通过今年1月在澳网期间的兴奋剂检测。她说导致她未能通过药检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此前由于健康原因,一直在服用的一种名叫米屈肼的药物,而这种药物是在今年1月份才进入违禁药品名单的。同时,她也表示出现这样的事情,都是她自己的原因,因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年初曾经给她发来过一份新的违禁药物名单,但是她并没有及时点开观看。
随后,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确认了莎娃在澳网期间的药检中,米屈肼反应呈阳性,并宣布了莎娃的禁赛期将从3月12日开始。至于会禁赛多久,还要等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
消息公布之后,莎娃最主要的赞助商耐克、保时捷和泰格豪雅都表示将暂停与她合作。如果莎娃不能很快解禁的话,那么已连续11年占据《福布斯》全球女运动员收入榜榜首位置的她,肯定会在这个赛季之后,让出第一的宝座。
不过,与此同时,却有三家俄罗斯公司宣布将力挺莎娃,甚至愿意通过任何形式来与她达成合作,可谓患难见真情。
屋漏偏逢连阴雨。3月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又发表了一项声明,将暂停其“联合国开发计划亲善大使”身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是一个致力于消除世界上的贫困与不平等的机构,莎娃从2007年起开始担任亲善大使一职,至今已有近9年的时间。
联合国发言人在声明中,还对莎娃担任亲善大使9年来的工作,特别是在帮助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中受灾的群众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但因为联合国亲善大使的任命是建立在“正直的人”,并且“拥有着高尚的人格与尊严”的基础上的。联合国亲善大使和和平使者指导原则第28条规定:如果大使“参与了与他/她身份不符或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相违背的活动,损害了组织的利益时,联合国有权收回其职务”,所以“我们不得不因为她目前正在接受兴奋剂事件的调查,而暂时停止她的大使身份,以及一切相关活动……”
据了解,莎娃一家以前就生活在切尔诺贝利,当灾难发生后,莎娃的父母逃到了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几个月后,莎娃的母亲就怀上7她。作为亲善大使的莎娃,在2010年时,曾经捐出25万美元,成立了一个旨在救助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地区孩子们的基金会,并为此获得了WTA年度人道主义奖。
虽然联合国这份合同的薪水只有象征性的一美元,但是莎娃却一向很重视这份合同,因为在她看来,这是对她个人形象的最好注脚。暂停合作对于莎娃的个人形象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接下来,就要看莎娃在听证会上,是否能拿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因为这将决定她未来命运将何去何从。
又据最新消息:莎娃所服用的米屈肼药物的拉脱维亚的生产商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声称米屈肼可能在身体里残留数月之久。果真如此,莎娃就是清白的。
莎娃的故事
讨厌一个人,或许需有各种理由;喜欢一个人,理由只有一个,或者没有理由:因为她是莎拉波娃。
好莱坞近年来一直都很热衷于体育片的拍摄,拍摄了如《百万美元宝贝》、《摔角手》、《盲点》等一大批体育片,这些影片讲述的都是一个生于贫穷,但却怀揣梦想,依靠汗水,努力打拼,终获成功的体育明星的故事。但是好莱坞却浪费了一个宝——莎拉波娃的成功经历,这难道不是一个最典型的美国梦,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体育梦?
从700美元到身家过亿,从戴着牙套的丑小鸭到拥有4300万粉丝的万人迷,莎娃本身就是一部励志电影。如果,我们要从一个人身上找到高贵的奥林匹克精神,莎娃,从头发到脚趾,都是。
许多网球记者都很喜欢莎娃,这个身高1米88的俄罗斯女孩坐在新闻发布厅里,说着一口流利的美语,手上总有各种小动作,脸上是有点疲惫但却温和的微笑,这样的采访,是多么幸福。中国著名网球记者张奔斗老师还记得2011年6月2日晚,莎娃以0:2败给了中国选手李娜,第9次冲击法网失利(当时,她已拥有3座大满贯奖杯,独缺法网)时,莎娃的样子——放拍、低头、落寞地背上球包,冲着背后的观众挥一挥手。这些动作,他太熟悉了,这些场景,他也太熟悉了……随后,她走进新闻发布厅,她的头上在放光,坐稳后,她静静地说道:“我是一个运动员,冠军和赢球是唯一的目标,当然,我还会再次回到巴黎,尝试冲击法网冠军。”(后来,她不仅救到了,而且是两次捧起了法网的冠军奖杯。)
莎娃的坚韧其实是来自于她不为人知的一面: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俄罗斯工人家庭,她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幸存者,她在极寒的西伯利亚练球,她的奋斗史远比《百万美元宝贝》更加感人,她是当之无愧的亿万美元宝贝。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距离莎娃在高美尔市的家只有40英里,核泄漏事故发生后,莎娃母亲叶莲娜怀上了她。由于当时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许多人在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由于不清楚自己是否受到了辐射,叶莲娜曾一度担心肚子里的宝宝能否健康地诞生。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莎娃的父亲尤里·沙拉波夫选择了搬回在西伯利亚的老家,少年丧父、退伍军人出身的他对家庭有一种执拗的责任感。10个月后,也就是1987年4月19日,莎娃在一间拥堵的房子里出生了。
“还好,孩子四肢健全,非常健康。”她的父母部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几年以后,父亲尤里攒够了钱,他们一家人便搬到了索契市。在一个著名的网球俱乐部里,教练将一个二手的、锉短了的球拍扔给4岁的莎拉波娃,看起来就像是一种施舍。尤里想让女儿学打网球,并希望她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从而改变命运。然而他根本支付不起俱乐部的费用,于是,他只能牵着女儿走进一个废旧的小公园,面对一堵破墙,开练。 有一天,莎娃在雪上滑倒,捧破了手,指甲都掉了一小块,血不停地流。军人出身的尤里仿佛是一个魔鬼,依旧在冰上拽着她走,30分钟后,他们来到了那个废旧的公园。
“爸爸,太冷了,我们回家吧。”4岁的莎娃看着正在垂头铲雪的父亲,哭了起来,“别哭,别哭了!不要哭了!来,我们开始练习!”在父亲的怒吼声中,莎娃屈服了,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练习。
后来,在俄罗斯当地的一个儿童网球训练营里,纳芙纳蒂洛娃看见了6岁的莎娃的击球,这位网坛“女金刚”当时就震惊了,她立刻建议尤里带着女儿去美国接受专业训练,并立刻给曾培养了阿加西、桑普拉斯、辛吉斯和威廉姆斯姐妹的尼克·波利泰利尼网校写了一封推荐信。
尤里在当了12个月的非法建筑工人后,又从亲戚那里东拼西凑了一些钱,终于买到了两张飞往美国的机票,当他们父女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时,身上只剩下700美元。他们在廉价的小旅店里过了一夜后,一大早,尤里就带着女儿找到了一名网球教练。教练看了一眼7岁的莎娃,然后告诉尤里:“让您的女儿过两年再来吧,她实在是太瘦小了。”
两年以后,戴着牙套、一脸雀斑、依然瘦弱的莎娃终于直进了尼克·渡利泰利尼网球学校。经过5年艰苦的训练,还不到14岁的莎娃终于拿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冠军——Eddie Herr冠军赛少年组的冠军。她的网坛之旅从此以完美的姿态开启了……
莎娃在尼克网球学校学球时,她的父亲尤里晚上就在网球学校边的一个餐馆里刷盘子,白天在建筑工地当搬运工挣钱。而莎娃也不再是父亲脚边的那只小绵羊了,训练时如果父亲在一旁怒吼,莎娃也如法炮制地吼回来,“我们老是僵持,但10分钟后我们就相视大笑,一切烟消云散。”莎娃说。
莎娃有项数据估计当今女网无人可以超越,那就是她的狮吼功。2005年温网,她在一场比赛中的喊叫声达到了101.2分贝,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大威(88分贝)。这个分贝相当于一架小型喷气飞机降落时的噪音。为此,她还遭到过对手的投诉,认为她高分贝的喊叫声是干扰对手的一种手段,结果,正值裁判也给了她警告。
莎娃和她父亲的奋斗故事曾被搬上印度的教科书,她和父亲10多年来的相依为命也使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粗暴的尤里在莎娃成名后,依然会对她大吼大叫、指手画脚,莎娃则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父亲的感情。
2008年澳网1/4决赛,莎娃被当时世界排名第一、保持着32场连胜的海宁击败,比赛结束时,尤里当着全世界的镜头,对海宁做出了一个“切喉”的动作,随即遭到媒体的指责,甚至有人要求WTA严惩这一行为。莎娃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为父亲百般求情,她说“他只是太过于激动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
不过2009年,莎娃和父亲的感情第一次出现了危机,导火索是莎娃的新男友——NBA球星武贾西奇。之前,莎娃的男友是美国NBC电视台的富二代查理·埃贝索尔,尤里也一直把这位公子哥看做是自己的乘龙快婿,不料,莎娃却爱上了年收入只有自己零头的武贾西奇。是年8月,莎娃、武贾西奇和尤里一起乘飞机旅行,不料,几杯酒下肚,尤里的怨气突然爆发,“你为什么要找个这么没出患的家伙,查理多好啊!真搞不懂你为什么要找个篮球运动员!”尤里冲着女儿怒吼道。碰巧从厕所返回座位的武贾西奇也看到了这—幕。但最终莎娃还是以她的聪明,与父亲达成了谅解。
时至今日,莎娃已获得了30多个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合会)的女单冠军,其中包括5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分别为2004年的温网冠军、2006年的美网冠军、2008年的澳网冠军与2012年和2014年的法网冠军)。
笔者真诚地希望,莎娃不会就此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