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思想教育的比较教学法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科思想教育中的比较法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比较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以教材为依据,选用翔实的史料进行比较;不牵强附会,才能以理服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教育;比较法教学;爱国精神History lesson 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pedagogy
  Jiang Haiqing
  【Abstract】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omparative law teaching, must have a clear guiding ideology, that is, by comparison to what purpose; must be based on 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detailed historical data for comparison; not far-fetched to reasoning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Key words】ideological education; comparative law teaching; patriotic spirit
  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材,它具有“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启迪人们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积累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的使命感”的教育功能。历史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就中学生这一教育对象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选用翔实的史料,运用比较法教学,更容易获得教育的效果。
  1 将中外古代科技文化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1.1 天文历法
  1.1.1 观测日食的记录早外国约500年:《尚书•胤征》记载的一次日食,发生在夏王仲康时代(公元前21世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纪录。
  1.1.2 观测彗星的记录早西方670年:鲁文公14年(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有星孛(即彗星)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 彗星的最早记录。
  1.1.3 《十二气历》比英国类似的历法早800多年。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把24个节气和12个月份完全统一起来,有利于农时的安排。
  1.1.4 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郭守敬编定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现代测定的一回归年为365.2419日,两者之差只有26 秒。元政府于1280年颁行。
  1.2 医学成就: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西方早800多年。
  唐高宗时,政府组织编写《唐本草》(《新修本草》),于659年颁布。
  1.3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1.3.1 雕版印制品比西方早4个世纪: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868年)的雕版印刷品。
  1.3.2 活字印刷比西方早400多年: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4 数学成就
  1.4.1 勾股定理比西方早知500年。
  1.4.2 祖率比西方得出同一数值早1100多年。
  1.5 地震学成就: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西方早1700年。
  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出“候风地动仪”,安装在洛阳的灵台上,138年地动仪准确地测定了陇西地震。
  1700年后,欧洲才出现利用水银溢流的方法来记录地震的仪器。
  在进行以上比较之后,向学生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成就,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价四大发明 时所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况,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的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进行中外科技成就的比较,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精神,自觉以古代科学家为榜样,为光大中华文明,在将来世界的高科技竞争中,再创辉煌。
  2 用旧中国和新中国政治经济方面的比较,认识今天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当代的学生他们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状况,仅仅从电影、小说中得到不完全的、肤浅的了解,对当时只有“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钉”(铁钉)的中国经济 了解不深。对一个国家,一个制度的认识,如果不先采用纵的比较,即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和今天,只进行横向的比较,就会常常得出片面的,不正确的结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今天和展望未来。我们可在讲述某一章节,某一事件时,选择几个问题进行纵向比较。
  2.1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革命道路之比较:在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各有重大斗争,尽管国情相同(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对象相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但由于领导阶级不同,所选择的革命道路不同,目标不同,所以革命的结果也不同。
  2.1.1 太平天国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打下了半壁江山,建立了革命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领导,很快就被中外反动势力所镇压。这说明:①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温饱”的农民“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③用旧式农民战争来改变中国社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2.1.2 辛亥革命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虽然推翻了中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由于没有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这说明:①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 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②不敢发动农民群众去进行土地革命,也无法使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③帝国主义为了自己在华利益,不允许中国富强、独立和自主;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2.1.3 无产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地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选择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 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说明了: ①中国的民主革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成功;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通过以上三个例证,可以加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了解。它告诉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建国、曾经选择了各种方案,探索过各种道路,经过了斗争、失败、再斗争,最终以中国共产党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确定了社会主义方向,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才取得胜利。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而加深对党的热爱。
  2.2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土地政策之比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也就是土地问题,这是中国20 00多年来必须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很少的地主、富农却占有80%的土地;占人口80% 以上的贫苦农民只有很少的贫瘠土地,有的甚至没有土地。因此,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在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土地政策。
  资产阶级
  (1)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2)《六大宗旨》……土地国有。
  (3)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4)四大家族为首的大地主,大买办大量兼并土地,收取高额地租。
  无产阶级
  (1)八七会议决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2)土地革命路线: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 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敌后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4)《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分配土地。
  (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资产阶级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然而由政府“照价收买”或“照价收税”,这不意味着消灭地主阶级,实际上仍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方法。至于“土地国有”,虽然最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但资产阶级提出这个主张,只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形成,他们除了独占金融,垄断商业,独占工业外,还大量兼并土地。国民政府实行所谓“田赋实征”,强迫农民以半数以上的收获物缴付农业税,使广大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土地政策,自始至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摧毁农村的封建剥 削制度,使亿万农民获得解放。土地问题的解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之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党中央的一系列农村政策,使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使全世界为之叹服。须知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耕地仅占世界总耕地的7%,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解决温饱问题,可见中国共产党之伟大。
  历史科思想教育中的比较法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比较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以教材为依据,选用翔实的史料进行比较;不牵强附会,才能以理服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1-08-02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老师觉得数学课没有语文课那样生动活泼,讲得真真切切,维妙维肖。讲者无话,听者无趣。就是公式,定理,习题,几者僵硬的活动课就成了空壳,教者、学者在壳里做机械重复运动。有的老师为了使这个壳里多一点色彩,又是幻灯片,又是磁性黑板,又是满桌的教具,又是简笔画,最后学生不知老师的意图,老师也觉得无效果。我觉得在遵循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要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不言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就会将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关键词】数学概念;电教媒体;理解掌握Magical Effect of audio-visual media, the concept of optimizing the teachin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种艺术,根据不同文体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法,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  多年来,语文教学高耗低能的现象一直困扰着众多的语文教师,即使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轰轰烈烈的今天,在许多地方语文教学仍没有走出这一怪圈,这中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因循守旧的思想、单一疆化的教学手段无疑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是一种艺术。本人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我认为一要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会终身受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Ability
期刊
【摘要】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充分挖屈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自己贡献。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培养创新Le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sk” a wonderful  Lv Yongcheng  【Abstract】In the new “math curriculum
期刊
【摘要】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几点做法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特定意义的,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
期刊
【摘要】复习旧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知,不断使旧知识得到理解、巩固、升华。在复习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行记忆、巩固。  【关键词】课堂复习;引导学生;巩固记忆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habits of the review  Su Jianmei  【Abstract】Review old knowledge, acce
期刊
【摘要】初中生刚学物理因思维缺乏完善性、严密性、准确性、思维肤浅混乱,往往思虑不周,顾此失彼,答非所问或本未倒置,屡犯错误,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纠正、引导和帮助,解决学法问题。  【关键词】初学物理;易犯错误  学生进入初二开始学习物理,而在这个年龄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急速发展,由儿童步入少年的人生大转变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半是青年,一半是儿
期刊
【摘要】介绍小学生因天生的短暂注意力的和不长久的学习意志,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正确运用注意规律,运用偶然学习,由有意学习转向无意学习。利用竞争机制,创新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运用;注意规律;激发;提高课堂效率With attention to English clas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w  Yu H
期刊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重点培养了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发散思维Phys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to foster the exploration 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