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理念下的健康教育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2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健康”理念,是以健康作为学科目标统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统一在该目标之下,构成一个逻辑自洽的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个体对人类健康的追求和美好生命的希冀。廓清基于“大健康”理念下健康教育实施的具体策略十分重要。
  一、厘清健康概念,明确教育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教学、健康技能的学练,更有健康理念的渗透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它包括营养饮食、卫生习惯、安全防范、疾病防治、运动技能、科学锻炼、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内容。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大健康”教育观,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及终身体育的意识,以顺应时代需求。这次新冠疫情的发生,社会各界的健康意识得到极大提高,引发诸多体育教师纷纷为学生设计居家锻炼方案,疫情之下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育思想对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如安徽的李亚琼名师工作室制作的“天天健康体适能”系列教学视频,从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肌力和肌耐力、柔韧性、亲子愉悦放松等几个模块进行设计,帮助学生科学地进行居家锻炼。工作室为激发学生兴趣,丰富锻炼内容,基于小学3个学段,将《护眼操》《七彩阳光》《戏曲操》以及依据各学段《国家学生健康体质标准》测试项目精心设计室内身体素质练习,科学合理地制作了上、下午6个“30min線上大课间”活动视频,在课程教学中确保疫情期间学生能缓解眼部压力、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些教育实践明确了健康教育思想,全国还有很多体育教师从学生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等诸多方面设计健康教育活动,在“大健康”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锻炼身体、放松身心,还能够勇敢坚强、阳光自信,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发展。
  二、理论指导实践,践行知行合一
  针对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项目,在教学实践中,应将理论性知识转变为学以致用的具体内容,可采用以人为本的“大单元”链式设计教学,用丰富多彩的资源,为体育教学内容添创、添色、添新。通过对健康知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在体育课上进行根本性、生长性、贯穿性的教学,融会贯通,让健康知识更加具体,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将耐久跑与心脏健康知识相结合,通过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知识和耐久跑时心率曲线图的变化,通过运动手环,让学生感知数据变化背后的身体技能变化和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激发学生练习耐久跑的兴趣,教会学生合理分配体能,掌握耐久跑的方法,发展耐久跑素质。
  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在技能教学时以赛代练、以赛检验,让学生感受体育学习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关系。把学校大课间、广播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活动做成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主战场,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还要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才会转化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以此促进成长、持续生长,滋养学生的整个人生。
  三、建设活动阵地,促进健康实施
  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以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蓝图,注重学生的健康知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行,体现健康教育课程价值和功能。在学校教育中,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主要围绕知识和技能2个方面进行阵地建设,确保健康教育有效落实。
  1.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阵地建设。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健康知识进行学习,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认识健康的重要性。
  2.加强健康能力的活动阵地建设。运动技能与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也可拓展阵地在校园、在操场。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通过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集体活动,让学生掌握增进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围绕学校大课间,安排适应学校特色、丰富健康教育内涵的大课间设计,培育学校体育文化特色。笔者所在学校大课间从入场开始进行队形设计,让操场更具艺术性、观赏性。在内容设计上突出健康和运动促进,在突出全校统一项目的基础上,培育班级大课间自选项目,在发展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且让学生喜欢大课间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健康教育的监督阵地建设。为加强监督,促进各学段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效实施,通过明确的健康评价目标,了解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情况及健康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时判断体育教学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如大课间可由值班领导带领学生处、德育处采取每天进行日常管理考核,按照周公布、月总结、学期考核的方式对班级进行量化;总务处、大队部对食堂用餐、环境卫生区等进行日常管理,让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有章可依,通过监督激励学生健康行为逐渐规范,让学生的健康能力得以提高。
  一线体育教师只有拥有“大健康”的教育观,才能如陈雁飞教授所说的“谓之于育体的高度,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谓之于育德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谓之于育智的高度,培养学生关键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健康”。
  ——李亚琼(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校,230011)整理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细化、深化体能的学练,打好运动项目的体能基础,2021年4月24日,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协办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系列活动——“献礼建党百年 筑梦体育强国”高中体育与健康“主题式课课练”教学模式成果展示现场会在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莲葩园高中部举行。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
支撑练习可分为技术类与体能类,技术类主要是对动作技能进行学习、控制和发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体能类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素质,提高核心力量,发展柔韧、灵敏、平衡等能力。核心力量是人体上下肢协同用力的枢纽,是人体重要的“发力源”,支撑练习是发展核心力量的有效手段,笔者着重介绍巧用身体在不同场境进行支撑练习的方法。建议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技能类的支撑练习,加强保护与帮助;大课间多采用体
学前教育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幼儿园班级文化是无形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塑造着孩子的灵魂。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了班级文化并且实施到班级管理中,才能使班级发展得更好。深入理解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班级所有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以及班级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
一、以评激学,学中练,学中赛,发挥评价激励功能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并把评价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四年级排球不同部位击球为例,课前发起“排球明星”挑战赛,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自评,喜欢体育课并认真听讲的学生可以自评为1星,曾有过排球练习并热心助人的学生可追加为2星。课中以任务递进形式学习不同部位的击球技术。第一步
研讨背景:体育课堂教学中,“教会”“勤练”“常赛”是落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如何“教会”,如何知道学生“学会”,采用什么手段实现“勤练”,“常赛”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都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应思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期研讨针对此话题,与全国体育教师一同探讨,请研讨教师结合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教学现
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跑得慢大致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跑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学生对游戏内容和练习形式没有兴趣;二是学生的体能较差,主要是由于学生太胖、太瘦的特殊体形或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在跑的游戏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激发兴趣、分层次教学、以强助弱等途径激发速度较慢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一、多变创新练习,激发练习兴趣  新鲜、新奇、新颖的游戏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跑类游戏,如果变化
5月4-6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主题为“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的全国体育与健康教研工作会议暨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培训与经验交流会在成都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谭钢,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教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迎华教授,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骆秉全教授,及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400名体育
当人生的战车即将驶入2016年的时候,我轻轻地转过身来蓦然回首,感慨万千,心潮澎湃,感念颇多。  过去的每一天,我都有这样地坚守:每一个学生都是我教育征途中的美好相遇。生活中的每一天,我用心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因为有我的影响而绽放;因为有我的引领而前途无量。一位今年考进辽宁大学的学生来信写道:“我一直在想,到底对体育事业要有多大的热爱,才会将这大半辈子的汗水都付出在了这一方操场之上。或许
在小学体能教学时,练习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常常会给体育教师带来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尝试在体能练习中引入标志贴,创编多种图形,并结合图形特点进行多种练习,既增强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提高了安全性。对于场地受限的学校,只需选择一块平整的场地,布置好多种标志贴图案,就可以为学生课间的体能练习提供场地器材保障。通过练习,学生的力量、敏捷、速度、柔韧、平衡等体能素质均得到有效增强。  一、绳梯式  练习目的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指出,居家学习要给学生提供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容和方式,教师要调动各种资源服务满足好每一名学生的需求,要推动有质量的居家学习。居家学习不仅是学习场域的变化,而且引发了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触动着对教与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居家学习下,教师要适应从“严管”到“远观”的变化,学生要学会从“被动”到“主动”。“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一直的追求,也是未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