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探索高中个性化教学方法,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网络为教学所用”、发挥校园网络系统效能的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两年来,我校探索了“单元综合式”、“主题探究式”和“积件互动式”三种教学策略,与各位同仁交流。
单元综合式
界定
“单元综合式”教学指的是依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以教材某一相对独立、综合的单元为教学板块进行的综合教学活动。
操作策略
利用网络收集教学资源。师生共同利用网络找到最新图、文、声和影并茂的教与学素材,以此拓展和丰富各单元教与学内容。
依托多媒体技术设计独立教学板块。《新世纪高中英语》第四册教材有“语言、友谊、人物、文学和探险”等十个教学单元,这些教学内容相对较完整、系统和独立,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较完整、系统和独立的教学单元设计相对独立板块。
运用校园网延伸教学渠道。充分利用了校园网络,拓展教学渠道,使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延伸为面向学生个体的教学。
培养综合能力。每个单元从备课一直到整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始终要体现以学生为主,培养综合能力。
主题探究式
界定
“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是一个以网络为依托、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主题”为导向的教与学活动。
操作策略
应用WebQuest模式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这种模式适合创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其教学设计包括:
1.引言。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流程。
2.任务。完成一篇关于课文节选部分的小论文,或者是总结课文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的得失利弊的一篇学习随感。
3.过程。教师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并就每个步骤向学生提出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其中包括将总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的策略,对每个学生要扮演的角色或者所要采用的视角进行描绘等等。
4.讨论。通过BBS论坛和E-mail在网络上的交互式学习与交流。
5.评价。根据“参与讨论”、“网上搜集资料”、“协作与交流”和“作品创作”四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分为“起步”、“完成”、“良好”和“典范”四个等级。
6.扩展研究。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建立主题探究网站,给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各种围绕相关主题的阅读文本链接。
1.选择主题。主题及有关文本可以由教材规定(提供)、教师规定(提供)或由学生自己选定。主题的信息容量比较大、外延宽。文本可以是纯语文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的;可以是纯课内的,也可以是纯课外的,或课内课外结合的。但是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紧密相关,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方向。
2.收集资源。主题式探究是一种点圆式的信息输入方式,即以主题为圆心,以有关文本为圆的扇面组织信息输入,形成了探究的辐射结构。教师选定一些围绕主题的网页清单,对它进行序列化组合,给学生提供围绕主题的不同的探究角度。
3.建立主题化的互联网教学媒体。网站可以让学生随机进入任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子主题,每一个子主题下集中了各种相关的资源,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方向和理论指导,教师还能够在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提供适时的、交互的指导。
4.完成主题探究。学生通过网上阅读探究,对某个主题重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框架、观点,形成探究成果发布在主题网站上。
积件互动式
界定
“积件互动式”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某个抽象知识点的学习,或为了演示现实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和效果不明显的实验,或为了形象解释微观粒子活动等,而借助由相关软件制作的模拟程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把这些相关的教学软件形象比喻为“积木”玩具中的一个个积件。
由于积件多为Flash制作的软件,所以具有在线、交互和多媒体的特点,通过可视化的分析工具,将静态的、图表式的科学模型变为动态模型,成为构建学科的互动课程,一种富有成效的模式。
操作策略
建库。使用积件的前提是建立比较丰富的教学软件资源库,我们称作“积件库”,每个积件如同积木,可以根据目的随取随用,零取整用,整取活用。
用库。建立的“积件库”能否对教学发挥最大的功用,取决于能否合理用好“积件库”中的积件。
鼓励师生用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取适合的积件为课堂教学创造情境和互动气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取合适的互动程序作为虚拟实验探索的认知工具。
防止用库的误区。积件是为教学服务的,然而它不能替代一切教学手段,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虚拟展示为教学带来便利,也可能造成学生自主想象能力的匮乏。所以,一些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实验完全没必要使用积件模拟;一些需要学生发挥想象的内容不要一开始就用“形象”的模拟程序去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体会与思考
优势互补是个性化的。在教学中因人、因学科和因教学内容而体现出优势互补的个性化。
优势互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同一学科教师教学的优势互补;第二,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使教与学双方的优势得到了互补;第三,学科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学科专业教师出教学思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出技术,二者共同合作形成符合本学科的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发挥着“路由器”的作用,即:选择资源、传送资源和导向资源。网络环境以其虚拟情境、海量资源和对等交互以及团队合作等优势为教与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些虚拟情境、海量资源和对等交互的优势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还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选择。
优势互补的评价原则。是否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是否与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相脱离;教学的效果怎样?
在探索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过程中,切不可走入教学课件化、虚拟化的误区。我们要求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很好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制作课件,但不主张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在制作课件上;我们提倡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但不可忽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单元综合式
界定
“单元综合式”教学指的是依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以教材某一相对独立、综合的单元为教学板块进行的综合教学活动。
操作策略
利用网络收集教学资源。师生共同利用网络找到最新图、文、声和影并茂的教与学素材,以此拓展和丰富各单元教与学内容。
依托多媒体技术设计独立教学板块。《新世纪高中英语》第四册教材有“语言、友谊、人物、文学和探险”等十个教学单元,这些教学内容相对较完整、系统和独立,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较完整、系统和独立的教学单元设计相对独立板块。
运用校园网延伸教学渠道。充分利用了校园网络,拓展教学渠道,使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延伸为面向学生个体的教学。
培养综合能力。每个单元从备课一直到整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始终要体现以学生为主,培养综合能力。
主题探究式
界定
“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是一个以网络为依托、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主题”为导向的教与学活动。
操作策略
应用WebQuest模式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这种模式适合创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其教学设计包括:
1.引言。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流程。
2.任务。完成一篇关于课文节选部分的小论文,或者是总结课文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的得失利弊的一篇学习随感。
3.过程。教师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并就每个步骤向学生提出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其中包括将总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的策略,对每个学生要扮演的角色或者所要采用的视角进行描绘等等。
4.讨论。通过BBS论坛和E-mail在网络上的交互式学习与交流。
5.评价。根据“参与讨论”、“网上搜集资料”、“协作与交流”和“作品创作”四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分为“起步”、“完成”、“良好”和“典范”四个等级。
6.扩展研究。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建立主题探究网站,给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各种围绕相关主题的阅读文本链接。
1.选择主题。主题及有关文本可以由教材规定(提供)、教师规定(提供)或由学生自己选定。主题的信息容量比较大、外延宽。文本可以是纯语文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的;可以是纯课内的,也可以是纯课外的,或课内课外结合的。但是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紧密相关,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方向。
2.收集资源。主题式探究是一种点圆式的信息输入方式,即以主题为圆心,以有关文本为圆的扇面组织信息输入,形成了探究的辐射结构。教师选定一些围绕主题的网页清单,对它进行序列化组合,给学生提供围绕主题的不同的探究角度。
3.建立主题化的互联网教学媒体。网站可以让学生随机进入任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子主题,每一个子主题下集中了各种相关的资源,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方向和理论指导,教师还能够在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提供适时的、交互的指导。
4.完成主题探究。学生通过网上阅读探究,对某个主题重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框架、观点,形成探究成果发布在主题网站上。
积件互动式
界定
“积件互动式”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某个抽象知识点的学习,或为了演示现实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和效果不明显的实验,或为了形象解释微观粒子活动等,而借助由相关软件制作的模拟程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把这些相关的教学软件形象比喻为“积木”玩具中的一个个积件。
由于积件多为Flash制作的软件,所以具有在线、交互和多媒体的特点,通过可视化的分析工具,将静态的、图表式的科学模型变为动态模型,成为构建学科的互动课程,一种富有成效的模式。
操作策略
建库。使用积件的前提是建立比较丰富的教学软件资源库,我们称作“积件库”,每个积件如同积木,可以根据目的随取随用,零取整用,整取活用。
用库。建立的“积件库”能否对教学发挥最大的功用,取决于能否合理用好“积件库”中的积件。
鼓励师生用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取适合的积件为课堂教学创造情境和互动气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取合适的互动程序作为虚拟实验探索的认知工具。
防止用库的误区。积件是为教学服务的,然而它不能替代一切教学手段,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虚拟展示为教学带来便利,也可能造成学生自主想象能力的匮乏。所以,一些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实验完全没必要使用积件模拟;一些需要学生发挥想象的内容不要一开始就用“形象”的模拟程序去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体会与思考
优势互补是个性化的。在教学中因人、因学科和因教学内容而体现出优势互补的个性化。
优势互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了同一学科教师教学的优势互补;第二,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使教与学双方的优势得到了互补;第三,学科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学科专业教师出教学思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出技术,二者共同合作形成符合本学科的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发挥着“路由器”的作用,即:选择资源、传送资源和导向资源。网络环境以其虚拟情境、海量资源和对等交互以及团队合作等优势为教与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些虚拟情境、海量资源和对等交互的优势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还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选择。
优势互补的评价原则。是否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是否与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相脱离;教学的效果怎样?
在探索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过程中,切不可走入教学课件化、虚拟化的误区。我们要求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很好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制作课件,但不主张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在制作课件上;我们提倡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但不可忽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