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成为重要的公共基础性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关注课堂实效性,结合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对课堂教学做以调整,发挥教材的有效性,创设课堂情境、坚持以学生为本,尝试多样教学法、对学生做以积极评价等,以此提高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
前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不同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触及熟悉程度是不同的,此时课堂教学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此时关注到课堂的有效性提升,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发力,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和核心素养的指导,以此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全面的思考和判断。本文即针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做以有效性提升的探讨。
八、发挥教材的有效性
在以往信息技术课堂,教材多数情况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意义——信息技术侧重于实践操作,课堂中教师更热衷于实际操作,信息技术教材专业性文字较多,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会存在理解的困难[1]。然而,教材始终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及工具,教师应当有效利用教材展开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尝试将教材内容进行先期梳理,提炼其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为学案,用以课堂辅助,也要让学生读教材,奠定基础。当然,这项工作教师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线上的“教材”制作,以趣味的动画、丰富的卡通形象,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也许开始学生看到文字类的内容,或是将计算机页面印刷在纸张上的内容时会有所生疏,但这样恰好能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
九、建构趣味的学习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可以建构趣味的学习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于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直线工具”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时,正值夏季荔枝上市,于是笔者设计了一幅动画画面,随风摇摆的荔枝树,枝头都是红艳艳的荔枝,但是农民在树下望着,并没有行动。于是在课堂启示学生——荔枝成熟了,大家认为农民伯伯想要收获荔枝需要什么?孩子们回答有篮子、剪刀也有杆子,此时笔者捕捉到关键词,提醒孩子说“杆子打下来荔枝会摔坏的,没法吃了,你们不心疼呀”,“但是这么高确实够不到,大家想想,平时取高处的物品需要什么工具呢?”,后来慢慢有孩子说出了是“梯子”,于是课堂变成了“帮助农民伯伯搭一个梯子”的场景,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直线工具,并且让孩子们试着用所学的知识,快速为农民伯伯“建一个”牢固的梯子[2]。之后孩子们趣味昂然,都参与其中进行绘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课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融入信息化生活的钥匙,把握课堂时间,以丰富的情境将生活引入课堂,增加课堂的实效及趣味性,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
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
当前小学阶段,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把握是不同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应尽早接触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于是很早就開始带孩子进行网络e-mail等的应用,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较早接触计算机会伤眼睛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减少。也有一些家庭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学生接触到信息技术的时间也相对较晚,这都意味着学生在进入小学已经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当以专业的视角,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对班级学生做以分层,可以进一步尝试分层分组教学,将班级学生按照计算机熟悉程度等做以分层,再进一步分组,实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不同学习小组,进行授课。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以思考及判断,实现组内互补,让学生之见共同进补。再如,课堂中,教师尽可能将教学内容、目标分层化,使不同层次学生循序渐进,都能参与到课堂。
十一、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去激活课堂,使课堂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效果[3]。如前面提及的情景教学法、学案助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做以更多的探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如在线的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去主宰课堂、主宰自己的学习,具有参与感。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计算机课堂的沉闷感,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
十二、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对他们形成鼓励。计算机的学习,是普及也是信息时代的必须。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充分运用计算机工作、学习,而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他们技术,更要培养意识,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探究。新课程大纲中对评价的建议指出,“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应当将评价环节做进一步优化,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做以完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多元评价,通过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以此完成多元评价。
结语:
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有效性,拓展教学思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分层设教,指导学生参与到日常的学习和互动中,以此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与知识的增长奠定基础,也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形成交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固有思维,积极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形成自主学习的趣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7,22(10):107-108.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10):92-93.
[3]朱文丽.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29(4):103-104.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实验小学 刘科晋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
前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不同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触及熟悉程度是不同的,此时课堂教学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此时关注到课堂的有效性提升,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发力,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和核心素养的指导,以此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全面的思考和判断。本文即针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做以有效性提升的探讨。
八、发挥教材的有效性
在以往信息技术课堂,教材多数情况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意义——信息技术侧重于实践操作,课堂中教师更热衷于实际操作,信息技术教材专业性文字较多,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会存在理解的困难[1]。然而,教材始终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及工具,教师应当有效利用教材展开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尝试将教材内容进行先期梳理,提炼其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为学案,用以课堂辅助,也要让学生读教材,奠定基础。当然,这项工作教师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线上的“教材”制作,以趣味的动画、丰富的卡通形象,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也许开始学生看到文字类的内容,或是将计算机页面印刷在纸张上的内容时会有所生疏,但这样恰好能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
九、建构趣味的学习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可以建构趣味的学习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于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直线工具”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时,正值夏季荔枝上市,于是笔者设计了一幅动画画面,随风摇摆的荔枝树,枝头都是红艳艳的荔枝,但是农民在树下望着,并没有行动。于是在课堂启示学生——荔枝成熟了,大家认为农民伯伯想要收获荔枝需要什么?孩子们回答有篮子、剪刀也有杆子,此时笔者捕捉到关键词,提醒孩子说“杆子打下来荔枝会摔坏的,没法吃了,你们不心疼呀”,“但是这么高确实够不到,大家想想,平时取高处的物品需要什么工具呢?”,后来慢慢有孩子说出了是“梯子”,于是课堂变成了“帮助农民伯伯搭一个梯子”的场景,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直线工具,并且让孩子们试着用所学的知识,快速为农民伯伯“建一个”牢固的梯子[2]。之后孩子们趣味昂然,都参与其中进行绘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课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融入信息化生活的钥匙,把握课堂时间,以丰富的情境将生活引入课堂,增加课堂的实效及趣味性,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
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
当前小学阶段,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把握是不同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应尽早接触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于是很早就開始带孩子进行网络e-mail等的应用,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较早接触计算机会伤眼睛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减少。也有一些家庭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学生接触到信息技术的时间也相对较晚,这都意味着学生在进入小学已经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当以专业的视角,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对班级学生做以分层,可以进一步尝试分层分组教学,将班级学生按照计算机熟悉程度等做以分层,再进一步分组,实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不同学习小组,进行授课。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以思考及判断,实现组内互补,让学生之见共同进补。再如,课堂中,教师尽可能将教学内容、目标分层化,使不同层次学生循序渐进,都能参与到课堂。
十一、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去激活课堂,使课堂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效果[3]。如前面提及的情景教学法、学案助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做以更多的探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如在线的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去主宰课堂、主宰自己的学习,具有参与感。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计算机课堂的沉闷感,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
十二、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对他们形成鼓励。计算机的学习,是普及也是信息时代的必须。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充分运用计算机工作、学习,而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他们技术,更要培养意识,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探究。新课程大纲中对评价的建议指出,“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应当将评价环节做进一步优化,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做以完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多元评价,通过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以此完成多元评价。
结语:
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有效性,拓展教学思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分层设教,指导学生参与到日常的学习和互动中,以此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与知识的增长奠定基础,也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形成交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固有思维,积极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形成自主学习的趣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7,22(10):107-108.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10):92-93.
[3]朱文丽.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29(4):103-104.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实验小学 刘科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