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科学视域下的学校信息化进程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其信息化过程肯定会存在许多复杂性的问题。然而,在学校信息化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简单化思路,把信息化看成是一个线性的“规划——建设——应用——提升”过程,过分追求信息化的显性成果,对信息化的价值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这导致虽然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终让人觉得是表面的繁荣。
  当前,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复杂性的范式转变,即把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整体性等看成是一个系统演变应有的复杂性,所建立的耗散结构模型、复杂自适应系统等理论模型引起了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都在进行这种范式转变。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在复杂视野下的学校信息化又是一番怎样的图景呢?
  
  一、什么是复杂科学
  
  复杂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主要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综合性科学。归纳复杂科学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确定性。复杂科学认为事物的形态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强调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世界许多事物并不是必然地、确定地朝着既定的样子发展,而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多种发展可能性。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模糊因果。复杂科学注重考察事物的整体性,考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分析整体内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诸多原因和结果所构成的复杂的模糊因果网络。三是协同作用。复杂科学认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地产生协同有序的结构及其功能和行为,并且导致向有序化方向发展。系统能够在自适应、自组织的过程中,以不断“涌现”的方式发生独特的整体行为和特征。四是非线性。复杂系统是由多组织、多层次构成。各组织、各层次之间有着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我们必须以生成的观念和系统的思维来看待和思考这些复杂事物并指导自己的行动。五是整体性。复杂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一定结构构成的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对系统中孤立部分的研究不能代替整体的研究。
  
  二、学校信息化工作为何复杂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主体的复杂多样上,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信息环境的复杂多变上。
  1.学校信息化是一个实践的范畴
  学校信息化工作之所以復杂,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它处于实践的范畴。学校信息化不是因为理论上需要信息化才信息化,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学校教育内部发展的必需要求与结果。教育信息化的时间较短,应用经验也不是十分丰富,更没有什么现成的理论做参考,因此信息化走一段弯路是可以理解的。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教育信息化的复杂程度。正是因为没有了理论的束缚,信息化的实践才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与不确定性,为学校信息化工作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学校办学理念存在偏颇
  学校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校教育。当前,学校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模糊性,甚至在许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校教育价值观念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取向,会对学校整个信息化的规划、环境建设和信息观念价值产生影响,这样往往不利于学校信息化的进程,也容易使信息化产生简单化处理的倾向,不容易看到信息化对学校教育观念与价值的影响。
  3.应用主体具有复杂性
  提起信息化,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的使用等,却忘记了这些系统的操作主体,即人。对于学校信息化来讲,人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当然包括其他的主体,如学校领导、家长、校友等。把信息化中的人看成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人”,是认识复杂性的关键。有些学校在信息化的规划阶段就把主体做了简单化的处理,把师生看成是软件系统的简单操作者,看不到人与信息化环境的复杂适应性,看不到人群所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忽视了关键人群的信息化领导力,只把人机关系简单化、静态化处理。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信息化必然成为一种简单化的行为管理。
  4.信息化环境建设具有复杂性
  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涉及许多因素和组成。从复杂性的视角看,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存在着组成复杂性、结构复杂性、计算复杂性和演变复杂性等许多特征。这种复杂性具体表现在系统规划、业务分类、流程分析、系统整合等多种环境建设方面。如何协调各个业务系统和流程之间的复杂关系,既需要我们进行整体分析、系统规划,又需要我们正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核心业务与流程的数据标准化方面下一番苦功夫,将信息化过程与整个教育的发展过程结合在一起;既需要通过环境建设来适应主体的教育方式,又需要通过环境建设来改变主要的教育方式。
  以上仅是从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目的、主体和环境四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的行为进行探讨。四个方面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组成了一个教育信息化的动态生成图景。正是在这样的图景中,我们的信息化行为构成了一道道不同的信息化路径。遵循着这样的路径,我们行走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边欣赏,边成长。
  
  三、如何应对学校信息化的复杂性
  
  1.构建整体性的信息化复杂模型
  人对信息环境的信息行为依赖于信息规则,而信息规则的形成则来源于信息行为的不断反馈与纠正。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反馈过程中,随机的主体行为得到了环境的纠正,而信息规则从简单走向复杂,人们的信息素养也正是在这种信息规则的发展中不断提高。据此,我们便可以从整体上构建出一个学校的信息化生态系统图,将学校信息化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对适应性主体的分析,包括对不同主体的共性和个性的信息特征的复杂性分析;二是信息环境的规划;三是对信息规则的演变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学校信息化的复杂模型。
  2.充分利用自组织性,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学校系统内部存在着自组织性。这种自组织性具有一定的规划性和复杂性。它的跃迁往往会将整个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从一种状态带入另一种不同的状态。因此,我们在信息化过程中要注重开放性,要积极地引入外部力量促进学校信息化的进程。对于信息化内部组织的不平衡状况,我们要积极引导,突出发挥学校领导在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以领导的信息化建设来推动整体的学校化建设,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过来,如果我们不注意发展这些力量,往往会使整个学校的信息化陷入被动状态。
  当然,这种自组织跃迁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后,我们要通过学校信息制度与文化的建设,肯定其中好的方面,给自组织的发展增强外部的发展动力。只要这种建设适时适度,往往会有助于信息系统的跃迁,使学校信息制度与文化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3.加强信息化标准研究,促进信息化环境的整体建设
  信息化环境建设因其涉及多系统和多流程的整体共享与推进,故而需要我们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共享与互操作上来。解决之道在于信息规划的一体化。在信息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信息标准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学校信息化的标准应该包括信息技术标准化和教育行业的标准化,可以在体系架构、数据规范、互操作规范、业务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的目标在于形成一个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面对着众多的信息标准化要求,光靠一种标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要本着这样一种思想——政府出台标准、修改标准,企业开发符合标准的产品,学校选择、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只有这样,整体的信息化环境才有生命,才有前途。
  4.促进信息的流动生成,构建信息化生态景观
  在学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随着信息的流动,信息所具有的价值内容得到了提升,信息的本质也由于主体的应用而成为知识与智慧。我们可以视这种转变为一种复杂的生成过程。在这种生成过程中,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相互改变,形成相应的信息规则,共同构建出一幅信息化的生态景观。
  
  利用复杂科学的视域,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信息观、知识观和系统观,对信息化理论的价值取向做一番全面的审视,重视信息化过程中多样化价值观念的重建,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理想与实践,将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融于其中,以信息化为抓手,通过信息流,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一句话,以复杂性的视野来观察学校信息化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复杂性的存在,更是一种自我认识的丰富与成熟。
  
  参考文献
  [1]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等著.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4]文 雪.复杂性视域里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3(11).
  [5]王洪明.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研究[J].教育科学,2006(4).
  [6]杨新颜.复杂科学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其他文献
多媒体课件已经普遍运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而言,多媒体课件精巧的页面设计、完美的艺术构思以及合理的色彩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生动地表达课件的主题思想、传播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烘托和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均具有独特的作用。  国际CAI界有一句关于课件设计的名言:“课件设计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实验研究又表明,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81%来源于视觉,15%来源于听觉。因此,得体
每当谈到电脑故障时,我们总会认为,不是硬件故障就是软件故障。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由于学生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看似小故障却能引起大麻烦。  “老师,电脑‘开始’菜单打不开了”  上课不久,一个学生焦急地向我喊:“老师,我的电脑‘开始’菜单打不开了!”我走到学生旁进行检查。开学初,所有电脑都维护过了,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用鼠标单击“开始”菜单,“开始”菜单显示后就立刻退出,检查鼠标
在广东省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配套光盘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内容包括“精讲视频”、“操作示范”、“精练评价”、“作品素材”四个部分。其中“精练评价”提供了各章节课堂练习以及模块测验,并有检测功能。然而研究发现这些评价网页都是把题目、答案、评价程序放在同一个网页里面,非常不便于维护。各个模块的评价网页的程序写得也不一样,没有统一的规范,将来若要更新比较困难。本文介绍使用J
美国学者弗兰德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种课堂行为分析技术,即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弗兰德斯对课堂师生互动的认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在与学生进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文化与世界的接轨,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也逐渐被许多公司、企业视为招聘的必备条件之一。但不乏能人志士都因英语水平有限被拒之门外。可
信息科技课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建立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实行“生活化”教学。“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生活化教学提高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实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如何在信息科技课中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的内容。这是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描写了巴西著名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萎的过程,以及人们失望
高职院校的档案是全面记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一个学校的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全面评价一个高职学院的发展情况,就要重视档案管理的服务职能。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益多元化,当今世界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人士和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本文结合作者从事《计算机网络》教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专业毕业生面临着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现状,本着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理念,笔者在从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