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的“粗犷”与“细腻”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ian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广州市第三批“百千万教育专家”培养对象,我参加了“2017年中芬基础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修项目”,于2017年11月至12月到芬兰进行访学。在这期间,我们聆听了芬兰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的讲座,走进了坦佩雷大学师范学校附属中小学、和万达学校等校园和课堂,了解他们的课程设计理念,观摩教师的教学过程。其中,芬兰教育的“粗犷”和“细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粗犷”表现之一:保护天赋
  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中就有趋吉避凶、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为保护这种天赋的传承,芬兰学校在课余将孩子置于户外恶劣的气候环境之下,鼓励孩子开展户外体育运动。户外运动的设施尽可能保留自然的状态,操场表面铺着粗糙的沙子,单杠下、跳远沙池里、攀爬梯下铺的也是沙子,并没有过多的、刻意的保护装置。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玩耍,在自然的环境中摔打,在自然的磨砺中成长,从而将芬兰人不惧恶劣自然环境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代代传承。
  “粗犷”表现之二:尊重人的情感
  由于人的社会性,人总渴望能与他人亲近,建立起亲密关系,有了这种良好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好地互动、合作,从而创造出更多美妙的东西。这种渴望在同学之间更是极为普遍的,不论是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都是如此。访问和万达学校时,我们看到学校走廊设置的一张椅子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靠在椅背上,两人的脚交叠在一起,另一个女生坐在这男生交叠的腿上,身子一会儿依靠在左边的男生身上,一会儿依靠在右边的女生身上。三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显得从容自在,即使面对我们的镜头也坦然自若。试想,如果这样的画面出现在国内,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和家长会怎么想、怎么做?“Why not?”芬兰教师说。人与人的情感不就应该如此纯真吗?纯真的爱,才能让学生学会爱、相信爱,才会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为整个国家建立诚实互信的文化奠定基础。
  “细腻”表现之一:对学生的照顾无微不至
  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独立,使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合适的发展支持。芬兰教育体系没有针对所有学生的统一评价标准,如有需要,每个人都能得到三种层次的特殊教育支持,直至获得足够的融入主流学习的能力。在学制上,政府要求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选择读第十年的义务教育。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而是完全自主的。高中教育也是如此,义务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就读学术性高中或职业高中。不管如何选择,政府总能保证学生进入理想的高中,一个都不掉队。芬兰教育没有“死胡同”,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如果想从在读的高中转入另一类高中学习,或者在职业中学毕业后,想进入学术性大学学习,通道始终是畅通的,反之也是如此。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独立,每个学生的需求总能得到满足,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合适的发展支持。
  全面实施免费教育,消除父母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芬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博士毕业,所有教育都是免费的。学校还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在政府的补助下,学生仍能享受半价午餐。哪怕是在学前班,孩子只有半天上课时间,中午12点结束后,下午孩子的托管需要收费,也只象征性地收一些费用,如果每天下午托管3小时,一周只需65欧元;如果每天托管5小时,一周只需交90欧元。这些措施,确保了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因为贫困而辍学,也不会有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因素而存在心理包袱,影响学习。
  “细腻”表现之二:给学生提供最全面细致的学习支持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标准规定,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学生都要上缝纫必修课。为此,每所学校都专门建了学习缝纫课程的教室,每班12个学生,由一个教师、一个助教进行合作教学。教室里的设备包括了多功能缝纫机、设计制作图样的电脑、用来展示成果的模特等,所有学习工具一应俱全,学校的仓库也为学习和制作准备了足够的材料。在和万达学校,几个七年级的女生向我们展示了芬兰过去的女主人整套传统服装,从里到外有三层,包括了底裙、衬裙和最外层的正式裙。据她们介绍,这套服装样式是她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过去女主人的相关生活后进行还原所得。整套衣服尺寸、材料的选择到缝纫制作成形,全是由小组的4个人用了5个校内学习日合作完成的。从现场看,这套衣服穿在展示女生的身上贴身合体,充分体现了女主人的优雅大方。另外,芬兰学校劳动技能室的配备非常齐全,包括了液压钳、打磨机、冲压机床、气焊机、排烟管道、数控机床、隔音耳机……从这些设备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的培训是何等细致到位,学生能为“回首芬兰100年”这一主题创造出栩栩如生的“40年代芬兰人民家庭生活模型”,及用碎纸浆制作容器和精美手偶,也就不足为奇了。
  “细腻”表现之三:现象教学内容设计容纳万千
  访问期间,和万达学校正在进行现象教学周,主题为“回首芬兰100年”。在这个主题之下,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领取不同的任务。我们看到学生的作品有:芬兰历史上各界名人肖像,芬蘭的国树“小白桦”图像创作,20世纪60年代芬兰人民生活面面观(依据一幅图片自己再创造),用视频介绍当时的交通情况,20世纪40年代芬兰人生活状况介绍海报及家庭生活模型,20世纪70年代的舞蹈编排展演,芬兰电影发展史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男人形象展示,主要歌星的研究及其音乐作品展示等。在主题的引领下,学生要从历史、文学、艺术、音乐、舞台设计等不同的角度对国家过往10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度研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这个角度看,芬兰学校对学生课程的设计与内容的也是细致入微的。
  “粗犷”与“细腻”本是一组互相对立的词,但在芬兰的教育中,又是如此和谐地出现在学校教育中。对此,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的教育追求更具有辩证观。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小方刚刚转入我们高二(2)班时,经常衣冠不整,小衣套着大衣穿,头发湿湿的,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怪味;每天迟到,上课梦游睡觉,不知作业为何物;下课就“灵魂归窍”,在课室里打球、转书、大吵大闹。全校闻名,校长、主任都知其大名,每次班里有违纪情况出现,调查结果十有八九就是他的“杰作”,这是一个总以特殊的方式引起大家注意的学生。孩子就像一棵树,教子如修枝,怎样才能让这棵长歪的树变得挺拔呢?  多方调查,看他是
期刊
一  第二单元的语文测验卷改完了,我的心却是沉甸甸的。  这次测验的作文题是“我的烦恼”。记得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于是我想当然地认为,让孩子写快乐的事情,估计题材会很接近;让他们诉说自己的烦恼,估计会畅所欲言,题材也会是五花八门吧。  然而让我惊讶的是,我所教的两个班,50多号人,居然有将近40人的烦恼是一样的。  我没有想到,他们的烦恼居然是,家
期刊
随着广州市番禺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番禺区特殊教育工作也逐渐备受重视。特殊教育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窗口,离开特殊教育的发展,就谈不上教育的普及、优质和均衡。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创办于1997年,是番禺区唯一一所以招收听障和智障两类残障儿童、青少年为主的全寄宿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区域里的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让特殊孩子平等地融入社会  1. 特殊教育学校有效落实每一个
期刊
李镇西老师在《请把教育当作教育》一文中指出:“如果教育只是行为的规范,只是对顽劣孩子的制服,实在是把教育理解得太肤浅了。教育当然要对孩子进行行为的规范,但教育除了面对孩子的外在行为,还要面对孩子的心灵,还必须给孩子更重要的东西。”这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包括培养会思考的学生,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要让学生能正确地思考,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我的教育理
期刊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下小儿扁桃腺切除术围拔管期的血压、心率变化,术后疼痛,术后躁动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等作用,以期找到合适的剂量,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2017年10月,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参与承担教育部中韩学生文化交流任务,通过课堂学习、家庭寄宿、文化体验等活动,与韩国南岳中学开展对口交流。提起这次交流活动,澄海实验学校校长黄琦瑜自豪地说道:“我们的学生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意识方面,都让人称赞。”黄琦瑜认为,学生能有这样好的表现,源于学校常态化的以培养关键能力为导向的养成教育特色办学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为教育者,势必“传道授业解惑”,以引领学生专心向学为己任,否则,即是不务正业。然,遇到在文化学习上没有天分、没有兴趣的学生,又该如何呢?填塞式教学?刻意引导?放任自流?我想谈谈自己“不务正业”的教育管理之路。  以下是述三个孩子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是我2006年实习时遇到的菲菲。长沙外国语学校,每年为湖南输送很大一部分学生到国外留学,菲菲的父母是怀揣留学梦的家长之一。我在这个学校担任初二(1)班
期刊
近年来,“花样美男”一词的流行,使得一些男孩以“花样”为荣,社会的阳刚之气也随之减弱,男孩的阳刚气不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造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第一,独生子女现象,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他在家庭的成长过程中本身就缺少性别定位的环境;其次,不少家庭对孩子过于娇宠、呵护;第三,学校体育课受现实环境所迫,呈“温柔化”趋势,长跑项目在绝大多数学校,甚至在高校体育课上也较为少见。  在青少年
期刊
铁镐和筛盘,不停搅动的泥沙,闪闪发光的金箔——这是150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淘金场景。那时候,士兵离开营房、仆人离开主人、公务员离开办公室,甚至传教士也离开了布道所,奔赴矿区……  150年后,金价上涨引发了家庭淘金热,且变得日益流行。19世纪在澳洲曾出现历史上的淘金潮,正昔日重现,“淘金热”似卷土重来。  但如今还有哪些地方埋有黄金?    现代淘金热  47岁的克罗吉特辞掉工作,回到家乡。他的
如果承认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项活动,那么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绝对不能用吼叫的方式,粗暴地对待学生。否则,他此前在教育教学上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已被严令禁止的今天,显而易见的体罚现象的确是不多见了,不过,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仍显得弥足珍贵,师生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仍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教师对学生大呼小叫。  吼叫之所以受到部分教师的青睐,是因为这种方式带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