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Ⅳ油组属于普通稀油油藏,油层厚度薄、非均质严重、地下原油粘度大。经过20多年的水驱、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开发后,油藏采收率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二次聚合物驱采用井网调整技术、注采参数优化技术、全过程调剖技术、动态调整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矿场应用效果。实践表明二次聚合物驱能较好地改善该油藏的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Ⅳ油组普通稀油油藏二次聚合物驱是国内第一个开展二次聚合物驱的单元,其成功经验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油田注聚站;油组自控;电磁干扰;解析
故障现象描述:
下二门油田注聚站核二段Ⅳ油组注聚自控系统之罐群单元2#、3#熟化罐上液位画面显示液位数值上下波动频繁,幅度较大,经常出现满量程或者超量程现象,液位显示无法稳定,罐群单元无法正常倒罐运行,致使人工手动操作关闭电动阀,使自动控制系统失去应有的效果。
生产背景及现状
自动控制系统是整个注聚系统的核心,以目前只有2#、3#熟化罐投入运行的,以平均80分钟进满一罐,平均熟化时间180分钟计算的生产现状,每个班12小时需要值班人员手动操作关闭电动阀约9次,极大的增加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风险。
下二门油田注聚站核二段Ⅳ油组注聚系统自2018.6月试运行以来,注聚过程从联合站来水除硫除氧,聚合物干粉与PPG的按比例混合、吊装加入料罐、污水泵污水和混合化工料的混合溶解、熟化、供液泵至单井注聚泵、各个注聚井的井口等多个生产过程,由于此次注聚以原注聚系统成套利旧为主,主要机泵设备多为2006年注聚时投用,各类仪器仪表、机泵设备、注聚流程等因利旧导致故障率居高不下,日常维护作业量倍增,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给注聚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故障原因分析及判断思路:
1、罐群控制PLC模拟量A/D输入模块通道故障,4-20mA电流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时出现波动或者错误导致。
2、2#、3#熟化罐对应液位计通信屏蔽线有相间或者对地绝缘不好。
3、液位计本身故障,实际液位转换成对应4-20mA信号出现错误。
4、电缆铺设方式,存在强电或者电磁干扰,对模拟量信号传输有影响。
故障对应处理方法:
1、检查A/D模擬量输入模块硬件及接线情况,同时上载罐群程序,通过程序查看4-20mA液位电流信号经过A/D模块转换成数字量显示是否稳定。测量罐内实际液位值,通过公式计算实际液位值转换的数字量,与程序内传输数字量相比较,换算值相同,基本确认A/D模块无故障。
2、测量2#、3#熟化罐通信线,通过摇表检测各通信线相间、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检测通信电缆绝缘无故障。尝试将屏蔽线屏蔽层在仪表端重新接地,避免一定的信号干扰现象,故障同样存在。
3、考虑液位计是否本身出现故障的问题,更换同量程全新液位计测试,更换后发现故障同样存在,液位信号仍然出现波动。电话咨询差压液位计厂家,按照厂家提供的检测方法,对差压液位计本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差压也液位计功能正常,排除液位计自身故障。
4、将差压液位计更换成超声波液位计后,信号波动现象得到改善,考虑之前差压液位计检测无故障,液位计均正常,观察现场液位计信号电缆铺设方式,发现液位计信号电缆同分散、罐群单元控制柜总电源以及罐群搅拌电机等强电(380v)同桥架铺设的现象,存在一定的信号干扰,故障检测时,通过重新明敷信号电缆,避开桥架内强电影响的方式,故障不再出现,确定故障因信号电缆与强电共桥架干扰所导致。
经过上述处理,重新更换并完全避开控制柜电源及搅拌电机的电源电缆,上位熟化罐液位显示值恢复正常,不再出现波动现象。
总结:
液位计信号电缆同分散、罐群单元控制柜总电源以及罐群搅拌电机等强电(380v)同桥架铺设的现象在2014年之前没有相关施工标准参考,此次利旧电缆为2006年二、三油组注聚时投用铺设,符合当时相关规定。多电压电路同桥架铺设在我油田较为普遍,考虑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为国标产品,本身电缆绝缘层应自带抗干扰功能观察现场桥架,多处已经锈蚀腐烂,密封性差,因此电缆桥架长期日晒、雨水浸泡等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电缆抗干扰性能下降。
参考文献:
[1] 谢军,李平,候康柱.利用二元回归曲线拟合法和筛选法分析产能递减规律[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1(2).doi:10.3969/j.issn.1673-2677.2005.02.011.
[2] 江冰,杨文佳.自控系统受电磁干扰问题探讨[J].莱钢科技,2016,(005).
[3] 李宏图.桥梁静载试验自动控制装置电磁干扰问题分析[J].铁道技术监督,2015,43(12):27-29.doi:10.3969/j.issn.1006-9178.2015.12.008.
[4] 崔建乐.地铁通信系统电磁干扰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7):88-89.doi:10.3969/j.issn.1671-
(作者单位:下二门采油管理区注聚站)
关键词:油田注聚站;油组自控;电磁干扰;解析
故障现象描述:
下二门油田注聚站核二段Ⅳ油组注聚自控系统之罐群单元2#、3#熟化罐上液位画面显示液位数值上下波动频繁,幅度较大,经常出现满量程或者超量程现象,液位显示无法稳定,罐群单元无法正常倒罐运行,致使人工手动操作关闭电动阀,使自动控制系统失去应有的效果。
生产背景及现状
自动控制系统是整个注聚系统的核心,以目前只有2#、3#熟化罐投入运行的,以平均80分钟进满一罐,平均熟化时间180分钟计算的生产现状,每个班12小时需要值班人员手动操作关闭电动阀约9次,极大的增加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风险。
下二门油田注聚站核二段Ⅳ油组注聚系统自2018.6月试运行以来,注聚过程从联合站来水除硫除氧,聚合物干粉与PPG的按比例混合、吊装加入料罐、污水泵污水和混合化工料的混合溶解、熟化、供液泵至单井注聚泵、各个注聚井的井口等多个生产过程,由于此次注聚以原注聚系统成套利旧为主,主要机泵设备多为2006年注聚时投用,各类仪器仪表、机泵设备、注聚流程等因利旧导致故障率居高不下,日常维护作业量倍增,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给注聚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故障原因分析及判断思路:
1、罐群控制PLC模拟量A/D输入模块通道故障,4-20mA电流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时出现波动或者错误导致。
2、2#、3#熟化罐对应液位计通信屏蔽线有相间或者对地绝缘不好。
3、液位计本身故障,实际液位转换成对应4-20mA信号出现错误。
4、电缆铺设方式,存在强电或者电磁干扰,对模拟量信号传输有影响。
故障对应处理方法:
1、检查A/D模擬量输入模块硬件及接线情况,同时上载罐群程序,通过程序查看4-20mA液位电流信号经过A/D模块转换成数字量显示是否稳定。测量罐内实际液位值,通过公式计算实际液位值转换的数字量,与程序内传输数字量相比较,换算值相同,基本确认A/D模块无故障。
2、测量2#、3#熟化罐通信线,通过摇表检测各通信线相间、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检测通信电缆绝缘无故障。尝试将屏蔽线屏蔽层在仪表端重新接地,避免一定的信号干扰现象,故障同样存在。
3、考虑液位计是否本身出现故障的问题,更换同量程全新液位计测试,更换后发现故障同样存在,液位信号仍然出现波动。电话咨询差压液位计厂家,按照厂家提供的检测方法,对差压液位计本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差压也液位计功能正常,排除液位计自身故障。
4、将差压液位计更换成超声波液位计后,信号波动现象得到改善,考虑之前差压液位计检测无故障,液位计均正常,观察现场液位计信号电缆铺设方式,发现液位计信号电缆同分散、罐群单元控制柜总电源以及罐群搅拌电机等强电(380v)同桥架铺设的现象,存在一定的信号干扰,故障检测时,通过重新明敷信号电缆,避开桥架内强电影响的方式,故障不再出现,确定故障因信号电缆与强电共桥架干扰所导致。
经过上述处理,重新更换并完全避开控制柜电源及搅拌电机的电源电缆,上位熟化罐液位显示值恢复正常,不再出现波动现象。
总结:
液位计信号电缆同分散、罐群单元控制柜总电源以及罐群搅拌电机等强电(380v)同桥架铺设的现象在2014年之前没有相关施工标准参考,此次利旧电缆为2006年二、三油组注聚时投用铺设,符合当时相关规定。多电压电路同桥架铺设在我油田较为普遍,考虑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为国标产品,本身电缆绝缘层应自带抗干扰功能观察现场桥架,多处已经锈蚀腐烂,密封性差,因此电缆桥架长期日晒、雨水浸泡等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电缆抗干扰性能下降。
参考文献:
[1] 谢军,李平,候康柱.利用二元回归曲线拟合法和筛选法分析产能递减规律[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1(2).doi:10.3969/j.issn.1673-2677.2005.02.011.
[2] 江冰,杨文佳.自控系统受电磁干扰问题探讨[J].莱钢科技,2016,(005).
[3] 李宏图.桥梁静载试验自动控制装置电磁干扰问题分析[J].铁道技术监督,2015,43(12):27-29.doi:10.3969/j.issn.1006-9178.2015.12.008.
[4] 崔建乐.地铁通信系统电磁干扰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7):88-89.doi:10.3969/j.issn.1671-
(作者单位:下二门采油管理区注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