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作业的练习,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教学知识,强化自己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上交给教师后,还能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提出不足以便进行有效改正。然而,就实际的作业设计中,机械式、重复性的作业设计依旧占有较大的比重。这样设计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容易让学生将作业视为一种任务、负担,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力不高。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就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043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其想象能力、文字应用能力有待完善,相应的,语文作业的布置,要贴合学生的实际,切实要发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文本的情感。这就成为小学语文作業需要完善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到同行教师。
一、有效应用知识,设计生活作业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之中,从而发挥学生主体。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相比较机械式、重复性的作业练习,生活化作业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所以,语文应该回归生活,以此有效应用语文知识。
例如,在作文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现象,可以是植物的生长周期、发育状态,也可以是小动物的样貌、叫声、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特殊的事件,再或者,可以围绕家庭成员,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当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每天的固定时间,完成一篇日记,可以是记录自己遇见了哪些事情、看到了哪些人等。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活跃了学生的头脑,学生在作业中,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有助于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实际,设计分层作业
就当前的教学实际来说,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过程中,问题难度较为统一,没有突出性和指向性,难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保证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难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整体能力。
科学划分学生语文水平层次是教师实施分层作业设计教学的第一步,亦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环节。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三个类型,分别是:Ⅰ组基础学生,主要是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无法达到标准线的学生,在制定水平任务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掌握;Ⅱ组为中等提升小组,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教师讲解的引导下解决问题;Ⅲ组为拓展型小组,属于优等生,基础题目处理游刃有余,而且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进行自主延伸、拓展。以《自相矛盾》的教学为例。Ⅰ组的题目主要围绕文本翻译为主,Ⅱ组学生的作业围绕作者表达情感及思想等,Ⅲ组学生的作业要灵活开放,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打破固有形式,设计评价作业
在各阶段的课堂、作业学习中,评价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也是作业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学习完成后,需要教师给出相对应的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从而积极探究其中的原理,实现有效改正。另外,教师还要用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的形成,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评改语文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要适当运用平移,增强平移的教育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没有绝对对和错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动力。当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之后,教师再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回答的比较全面,教师要积极表扬,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当学生回答的有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之处,帮助学生妥善解决;或者,教师可以利用评价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如,评价语:“你学习非常优秀,但是缺少毅力”等;再或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教师没有讲解的知识点,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告知给教师,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只有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中,学习效果才会有明显的提升。
总而言之,当今教育背景下,聚焦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主旋律。作为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明灯”,教师要全面剖析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有效应用知识,设计生活作业;尊重学生实际,设计分层作业;打破固有形式,设计评价作业。多措并举,改变传统教学架构,提高教师教学成效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认知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阎素红.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05(009):25-26.
[2]杜仁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新一代:理论版,2020,000(001):P.110-1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043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其想象能力、文字应用能力有待完善,相应的,语文作业的布置,要贴合学生的实际,切实要发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文本的情感。这就成为小学语文作業需要完善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到同行教师。
一、有效应用知识,设计生活作业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之中,从而发挥学生主体。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相比较机械式、重复性的作业练习,生活化作业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所以,语文应该回归生活,以此有效应用语文知识。
例如,在作文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现象,可以是植物的生长周期、发育状态,也可以是小动物的样貌、叫声、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特殊的事件,再或者,可以围绕家庭成员,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当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每天的固定时间,完成一篇日记,可以是记录自己遇见了哪些事情、看到了哪些人等。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活跃了学生的头脑,学生在作业中,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有助于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实际,设计分层作业
就当前的教学实际来说,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过程中,问题难度较为统一,没有突出性和指向性,难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保证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难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整体能力。
科学划分学生语文水平层次是教师实施分层作业设计教学的第一步,亦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环节。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三个类型,分别是:Ⅰ组基础学生,主要是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无法达到标准线的学生,在制定水平任务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掌握;Ⅱ组为中等提升小组,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教师讲解的引导下解决问题;Ⅲ组为拓展型小组,属于优等生,基础题目处理游刃有余,而且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进行自主延伸、拓展。以《自相矛盾》的教学为例。Ⅰ组的题目主要围绕文本翻译为主,Ⅱ组学生的作业围绕作者表达情感及思想等,Ⅲ组学生的作业要灵活开放,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打破固有形式,设计评价作业
在各阶段的课堂、作业学习中,评价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也是作业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学习完成后,需要教师给出相对应的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从而积极探究其中的原理,实现有效改正。另外,教师还要用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的形成,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评改语文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要适当运用平移,增强平移的教育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没有绝对对和错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动力。当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之后,教师再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回答的比较全面,教师要积极表扬,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当学生回答的有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之处,帮助学生妥善解决;或者,教师可以利用评价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如,评价语:“你学习非常优秀,但是缺少毅力”等;再或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教师没有讲解的知识点,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告知给教师,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只有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中,学习效果才会有明显的提升。
总而言之,当今教育背景下,聚焦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主旋律。作为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明灯”,教师要全面剖析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有效应用知识,设计生活作业;尊重学生实际,设计分层作业;打破固有形式,设计评价作业。多措并举,改变传统教学架构,提高教师教学成效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认知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阎素红.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05(009):25-26.
[2]杜仁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新一代:理论版,2020,000(001):P.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