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理解标点符号、运用标点符号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叶圣陶指出:“标点很要紧。一个人不大会用标点,表明他语言表达得含混不清。”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训练,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标点符号;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与语言功能》一文中提道:“文字是专门用来记录书面语言的一种符号,而标点是一种没有语音的符号,它是一种思维的反应。”既然标点是一种“思维的反应”,那么,标点符号教学就要着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反应,做到标点符号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看——加深认识,培养思维习惯
标点符号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看”,“会看”的特征表现为:目的性、准确性和思考性。让学生会“看”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操作呢?我们本着“自主探究”的原则,将培养看、思维习惯的相关要求化作可操作的具体策略,提升学生理解、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如,学生看完一个语段后,让学生说说刚才看到的标点、作者为何使用这些标点以及自己的看法,被教师叫起来发言的学生说得不仅仅是自己对作者所使用的标点的看法,而且要说出自己所持的观点。这样的“说”的背后是学生“看—发现—梳理—辨析”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仅落实了学生看的成效,也培养了学生“发现—梳理—辨析”的思维习惯,学生的标点能力将会在这样的思维训练中逐步得到提升。在標点符号的教学探究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看”“会想”,那么,自主探究将会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认真看的习惯与严谨的思维习惯也会逐步养成,从而促进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的发展。
二、读——比较辨析,构建思维模式
1.相似文本的比较辨析
比较是语言形式学习中最常见的办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若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累得更多些、更快些。教学中,采用链接相似文本的策略,筛选出最能深刻体现文本价值的比较点,进行比较分析、反复阅读揣摩、归纳积累,有效构建二元辩证思维模式,加速学生对标点符号知识的消化、迁移与运用。如,在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体会分号与句号的不同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式,习得正确标点的方法。
2.正误句子的比较辨析
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次出示正误两种句子,通过对比句子的异同,给予学生强烈的认知冲击,正误随之更加凸显。学生在品读、对比的同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迁移,不用机械地抄抄写写,不用死记硬背,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通过“品读—对比—理解”的形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可理解的知识,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反复感知、理解、记忆,更易于体会标点的运用奥妙,发展思维,也能促进言语表达,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说——模拟表演,训练思维方式
学习语文,学习者能否建立“形象”至关重要。教师要紧扣言语训练点,运用生动幽默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努力使学生主动唤起形象,让学生“说中品、演中悟”,久而久之,就会逐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的能力。在对话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要求学生说得自然、清楚、明白,这必然得注意使用相應的语调、语气,而要做到这点,标点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在教学《灰雀》时,读列宁的话“会飞回来?”与“会飞回来。”的语气和意思完全不同,显而易见,形象逼真的表演朗读必然能促进学生对不同标点符号的理解。
四、写——想象迁移,提升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想象作为学生感知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能力的途径。教师应打破教材的束缚,延伸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想象中习得、在迁移中练写,提升思维能力,区分各种标点的不同用法。
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先由教师出示语段,引导学生思考语段中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然后教师变换句式,将句子进行扩写或精简,留出句子的空缺给学生填写。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把各种人物的各种活动、表现都描绘得十分详细。教师引导学生在句式中标注分号、加注顿号,通过两次对比辨析,使学生明白了逗号、顿号与分号之间的不同用法。最后,教师让学生迁移想象公园中花朵的形态、颜色,早读课上学生在认真学习的神态、动作等,促进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学着运用顿号、逗号和分号。
总之,标点符号教学若想真正出成效,理应“思维”立课,做到标点符号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注重运用恰当的方法、策略,提高标点符号教学的效益,帮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形成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为学生言语表达开启一扇智慧的大门。
参考文献:
陈晓军.小学标点符号教学指导[J].考试周刊,2013(38):52-53.
关键词:标点符号;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与语言功能》一文中提道:“文字是专门用来记录书面语言的一种符号,而标点是一种没有语音的符号,它是一种思维的反应。”既然标点是一种“思维的反应”,那么,标点符号教学就要着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反应,做到标点符号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看——加深认识,培养思维习惯
标点符号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看”,“会看”的特征表现为:目的性、准确性和思考性。让学生会“看”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操作呢?我们本着“自主探究”的原则,将培养看、思维习惯的相关要求化作可操作的具体策略,提升学生理解、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如,学生看完一个语段后,让学生说说刚才看到的标点、作者为何使用这些标点以及自己的看法,被教师叫起来发言的学生说得不仅仅是自己对作者所使用的标点的看法,而且要说出自己所持的观点。这样的“说”的背后是学生“看—发现—梳理—辨析”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仅落实了学生看的成效,也培养了学生“发现—梳理—辨析”的思维习惯,学生的标点能力将会在这样的思维训练中逐步得到提升。在標点符号的教学探究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看”“会想”,那么,自主探究将会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认真看的习惯与严谨的思维习惯也会逐步养成,从而促进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的发展。
二、读——比较辨析,构建思维模式
1.相似文本的比较辨析
比较是语言形式学习中最常见的办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若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累得更多些、更快些。教学中,采用链接相似文本的策略,筛选出最能深刻体现文本价值的比较点,进行比较分析、反复阅读揣摩、归纳积累,有效构建二元辩证思维模式,加速学生对标点符号知识的消化、迁移与运用。如,在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体会分号与句号的不同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式,习得正确标点的方法。
2.正误句子的比较辨析
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次出示正误两种句子,通过对比句子的异同,给予学生强烈的认知冲击,正误随之更加凸显。学生在品读、对比的同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迁移,不用机械地抄抄写写,不用死记硬背,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通过“品读—对比—理解”的形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可理解的知识,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反复感知、理解、记忆,更易于体会标点的运用奥妙,发展思维,也能促进言语表达,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说——模拟表演,训练思维方式
学习语文,学习者能否建立“形象”至关重要。教师要紧扣言语训练点,运用生动幽默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努力使学生主动唤起形象,让学生“说中品、演中悟”,久而久之,就会逐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的能力。在对话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要求学生说得自然、清楚、明白,这必然得注意使用相應的语调、语气,而要做到这点,标点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在教学《灰雀》时,读列宁的话“会飞回来?”与“会飞回来。”的语气和意思完全不同,显而易见,形象逼真的表演朗读必然能促进学生对不同标点符号的理解。
四、写——想象迁移,提升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想象作为学生感知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能力的途径。教师应打破教材的束缚,延伸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想象中习得、在迁移中练写,提升思维能力,区分各种标点的不同用法。
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先由教师出示语段,引导学生思考语段中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然后教师变换句式,将句子进行扩写或精简,留出句子的空缺给学生填写。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把各种人物的各种活动、表现都描绘得十分详细。教师引导学生在句式中标注分号、加注顿号,通过两次对比辨析,使学生明白了逗号、顿号与分号之间的不同用法。最后,教师让学生迁移想象公园中花朵的形态、颜色,早读课上学生在认真学习的神态、动作等,促进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学着运用顿号、逗号和分号。
总之,标点符号教学若想真正出成效,理应“思维”立课,做到标点符号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注重运用恰当的方法、策略,提高标点符号教学的效益,帮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形成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为学生言语表达开启一扇智慧的大门。
参考文献:
陈晓军.小学标点符号教学指导[J].考试周刊,2013(3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