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律案例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策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法制教学部分,法律案例是一个经常被广大教师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法律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之中引用案例,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条例、规定具体化,生活化,从而更为深入浅出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共鸣,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教育更加有效、高效。因此,本文便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律案例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通过哪些方式方法,遵循哪些原则才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律教育;法律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8-017-02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尤其是法治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塑造学生的法制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他部分更为晦涩,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一般中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及生活阅历所限,极少接触有关于法律的事件,自然而然对法律部分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畏难心理和障碍,这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着一定的困难。此时,通过相关的法律案例进行教学,则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又名个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所需学习的内容,选取相应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这种教学把最早出现于美国的20世纪初,同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并应用于教学之中。因为案例教学法之中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基于生活之中的真实的且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因此,無论是该案例之中出现的问题,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案例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建立对所学知识的“有所用”的观念,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畏难心理,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强化法治精神。但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较高的授课难度和组织难度。因此接下来便对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践进行探讨。
  一、法律教学案例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法律案例的时候,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时效性
  法律并非一成不变的,我国的法律条文会根据具体的现实状况,定期及不定期的进行修订或修正。因此,选择的法律案例只有具有时效性,其所包含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条例才符合新规定、新条例。同时,只有较新的、处于社会焦点之中的案例,才能更为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初中生正处于其身心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充满着对世界不成熟的看法与强烈的探索欲。只有选择的案例与他们平时所思索的事情有所联系,才能够真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而如今的学生善用新媒体,往往也会以此为媒介关注社会上的焦点事件,并且对事件进行初步的判断,但这种判断在其记忆中存续的时间并不会很长。教师选择的案例越具有时效性,那么学生记忆中存留的判断就越为完整,那么在具体教学之中,对该案例的剖析就会更加轻松,教学效果就会越好。例如在近日所出现的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就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该事件进行长期关注。
  2.契合性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明确这样一个观念:“案例选择为教学服务”。因此,选择的案例当与所学的知识相契合。案例的选择不可脱离课本,为形式而形式。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需要将课本知识融入其中,同时补充一些课本上不存在,但学生需要了解的课外知识。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学习的扎实性。
  3.参与性
  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就是为了将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应当注意:该案例当可用于课堂组织中,使学生能够更为广泛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尽可能的能够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等方式方法,让学生成为案例之中的一员,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体会,去分析,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根据以上原则,教师可自行选择法律案例。在教材之中,原本就有一部分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法律案例。虽然其时效性稍差,但与课文知识点的契合度以及其经典性都不容置疑。因此,教师可以对这一部分的案例加以利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教材以外的案例来补充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在《法律保障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选择“盗窃财物”和“捡到财物而不归还”这两个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探讨,明确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4.可信度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需要注意案例本身要具有可信度。案例的选择应当是真实的,可信的。如何才能够搜索具有可信度的案例呢?首先就需要选择较为规范的信息源。只有信息提供方式规范的,正规的,其信息的可信度才更大。其次,教师在搜集案例的时候,当从多个角度对同一案例进行了解,并对信息进行比对和甄别,不可偏听偏信。
  二、法律案例教学具体对策
  1.善用多媒体,加强案例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工具愈加丰富。旧的教学工具自然足以传授知识,但是新工具的使用却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丰富课堂形式。因此,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新兴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创设案例情境。通过多媒体,能够将案例之中出现的图像,文字,视频,等等,融汇于一体,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故可避免仅通过讲述的方式描绘案例而过于枯燥的弊端。例如在《我们的人身权利》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歹徒入室抢劫的法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首先搭配营造气氛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后通过视频,音频等资料的播放,将学生逐步引入情境之中。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因为课堂无趣和枯燥所造成的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开小差的现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运用法律案例进行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难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但是根据不同的情景,需要采取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
  第一种情境创设方式是由教师来创設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描述,图像资料,音乐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等的综合运用,创设具体的法律案例情境。这种情境创设方式花费时间少,组织难度低,因此,是目前案例教学之中最为常用的情境创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在备课做好相关工作,将资料收集完全,并以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编排,如制成ppt等,最终将其展示给同学们。但是,这种方式所能给予学生的自由度以及参与度并不大,因此如果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进一步与其他方式相结合。
  第二种情境创设方式则是由同学作为创设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自行搜集资料,由教师组织,进行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活动。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给予学生很大程度的自主空间,并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同时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此外,如果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自身的知识及能力水平也需要过硬。因此,这种情景创设方式往往需要在学生已经对情境之内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所掌握,且学生自身具有一定能力的前提下进行。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两种情境创设方式往往被综合运用。在教学刚开始部分,往往由教师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并引起学生探讨,在探讨中学习知识。在对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由学生合作,创设情境,强化能力,夯实知识基础,拓展知识面。
  3.小组合作,模拟法庭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绎模拟法庭的方式,进行法律案例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换进行法庭模拟。参与模拟的学生可以在模拟过程中锻炼其应变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原被告双方律师,在辩论的过程中,更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对法律知识的扎实掌握。而作为观众的学生,则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法庭氛围,理解法律尊严,强化法律观念,牢记法律知识。
  五、结语
  以经典的法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还可以将法律知识融入到具体事件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淡化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方式,更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可以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将情感与法治融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将法律条例之中的规范与学生的情感与道德体系交织构建,建立学生的法治理念,为未来的“法治中国”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邱乙林.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18):150-150.
  [2]邹志平.浅议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00304-00304.
  [3]许琼花.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209-002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67-1      教学背景: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地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产生的最直观的效果是物体竖直下落(如:苹果落地)。重力是学生初中学习中刚接触到的一个典型的力,是以后学习力的平衡、压力、摩擦力、浮力的基础。初一学生对重力的知识,到底了解多
摘 要:儿童绘本阅读,能够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能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维,开掘儿童的智慧,滋养儿童的心灵。教师要提倡师生共读,培养经典绘本阅读的习惯;亲子阅读,拓宽绘本诵读课外的延展;创作联想,享受创意读写绘本的快乐。  关键词:儿童绘本;亲子阅读;创编联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5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摘 要:“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们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教学常态,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显得过于成人化、政治化和模式化。因此,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本义。本文就教师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了生活化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常态;生活化;情境;核心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笔者通过构建小学英语的苏式“灵动课堂”,在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升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达到了“以学活教,心动课堂,心随课动,课随心动”的境界。  關键词:苏式课堂教学;灵动课堂;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50-1  
摘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历来是个难题,教师对如何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存在困惑,甚至有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学生作文能力体现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作文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重心之一,学生写作指导教师大有可为。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高度重视升格指导,认识到优秀作文是学生在教师认真批阅、精心指导下,反复修改打磨出来的,教师是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关键力量。本文就作文升格指导教学谈一些思考与实践感悟。  关键词:作文教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内部以及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逐渐呈现,为了保证教育优质、高位、可持续地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常熟市教育系统组建了若干义务教育集团。本文介绍了集团建立的背景、三种运作模式、三个发展阶段,并解读了三项内容和三级管理的落实情况。  关键词:义务教育集团;城乡一体化;三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强调对学生的美术知识的灌输,同时更加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但是,总体来说,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并不是很令人满意,说美术教学仍然存在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摘要: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拓展能力,而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由单墫主编的苏教版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通过一道课本探究拓展题的求解、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升华。  关键词:课本习题;探究拓展;数学素养;三角形内
摘 要:语文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品读,只有深入文本去品味解读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增强语文阅读与学习的趣味,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的解读由肤浅走向深入,真正走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课堂  
摘 要: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是初中英语“三步五环节”小组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初中英语“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加强导学案的编写指导和使用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如何进行“三步五环节”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