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利用国际奥比斯儿童新世界项目在兰州的启动,对兰州市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筛查分析。为防治中小学生屈光不正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兰州市20所中小学校14998名在校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采集,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10%,中度近视48.2%,低度近视38%;高度远视0.5%,中度远视1%,低度远视2%;正视0.3%。其中,中度近视发生率最高。近视最早出现在八岁,屈光度逐年增加,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各年龄组间不同性别平均屈光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了解中小学各年龄视力及屈光状况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应加强中小学生屈光不正防治工作和健康教育,以减少视力损害。
【关键词】 奥比斯;中小学生;屈光状;结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72-01
国际奥比斯组织是一个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防盲慈善机构,于2011年3月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签订四年的“甘肃儿童新视界”项目。为了解中小学生各年龄视力及屈光状况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我院分别对兰州市20所中小学校14998名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规模性、系统性的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查兰州市20所中小学校14998名中小学生。其中男7680人,女7318人,年龄6-18岁。
1.2 方法 由眼科专业人员亲临学校进行筛查,采用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角膜映光法和遮盖法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使用由项目配发的手持电脑验光仪对视力<5.0学生进行电脑验光检测。
1.3 诊断标准 如受试者有1眼低于1.0,将其列入视力低下人群。屈光度-0.25DS-+0.50DS为正视眼,<-3.00DS为轻度近视,-3.00DS-6.00DS为中度近视,>-6.00DS为高度近视;<+3.00DS为轻度远视,+3.00DS-+5.00DS为中度远视,>+5.00DS为高度远视;[1]柱镜按1/2等效加入球镜,混合散光另计。
1.4 统计分析 完成全部检测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 果
经过系统的筛查结果显示:高度近视10%,中度近视48.2%,低度近视38%;高度远视0.5%,中度远视1%,低度远视2%;正视0.3%。其中中度近视发生率最高,见表1。
屈光度随年龄逐年增加,视力低常者,远视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见表2。各年龄组间不同性别平均屈光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3 结 论
屈光不正是导致儿童视力低常最主要的原因。我们对兰州市20所中小学共14998名中小学生进行自然状态下的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58.26%,因此屈光问题应当引起各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各年龄组中年龄越大异常率越高,稍大年龄儿童沉迷于电视、电脑、手机等诱惑,再大一些的学生由于学习内容增多,压力大,用眼的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负荷过重,从而也使屈光异常增多。散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这与叶亚等报告一致。[2]在实际筛查工作中,凡在异常范围的儿童,有发展成近视的可能性,督促孩子和老师控制学生用眼时间和改善不良环境因素,定期复查。低于P5的屈光提示近视趋势或远视,需进一步散瞳验光进一步确诊。本研究由于时间,人员,设备,环境限制,未能对视力屈光异常者进一步散瞳验光及追踪复查,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提示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务必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下验光,方可避免误配眼镜。相对于中小学学生还是尽量减少手机,电脑,掌上游戏机等一些电子产品的使用,相对于功课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的学生应做好近视宣教,指导学生注意用眼习惯和用眼卫生,减少屈光不正的发生,降低屈光不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0-231.
[2] 叶亚,毕贵平.重庆市1108例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2):210.
【关键词】 奥比斯;中小学生;屈光状;结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72-01
国际奥比斯组织是一个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防盲慈善机构,于2011年3月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签订四年的“甘肃儿童新视界”项目。为了解中小学生各年龄视力及屈光状况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我院分别对兰州市20所中小学校14998名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规模性、系统性的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查兰州市20所中小学校14998名中小学生。其中男7680人,女7318人,年龄6-18岁。
1.2 方法 由眼科专业人员亲临学校进行筛查,采用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角膜映光法和遮盖法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使用由项目配发的手持电脑验光仪对视力<5.0学生进行电脑验光检测。
1.3 诊断标准 如受试者有1眼低于1.0,将其列入视力低下人群。屈光度-0.25DS-+0.50DS为正视眼,<-3.00DS为轻度近视,-3.00DS-6.00DS为中度近视,>-6.00DS为高度近视;<+3.00DS为轻度远视,+3.00DS-+5.00DS为中度远视,>+5.00DS为高度远视;[1]柱镜按1/2等效加入球镜,混合散光另计。
1.4 统计分析 完成全部检测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 果
经过系统的筛查结果显示:高度近视10%,中度近视48.2%,低度近视38%;高度远视0.5%,中度远视1%,低度远视2%;正视0.3%。其中中度近视发生率最高,见表1。
屈光度随年龄逐年增加,视力低常者,远视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见表2。各年龄组间不同性别平均屈光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3 结 论
屈光不正是导致儿童视力低常最主要的原因。我们对兰州市20所中小学共14998名中小学生进行自然状态下的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58.26%,因此屈光问题应当引起各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各年龄组中年龄越大异常率越高,稍大年龄儿童沉迷于电视、电脑、手机等诱惑,再大一些的学生由于学习内容增多,压力大,用眼的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负荷过重,从而也使屈光异常增多。散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这与叶亚等报告一致。[2]在实际筛查工作中,凡在异常范围的儿童,有发展成近视的可能性,督促孩子和老师控制学生用眼时间和改善不良环境因素,定期复查。低于P5的屈光提示近视趋势或远视,需进一步散瞳验光进一步确诊。本研究由于时间,人员,设备,环境限制,未能对视力屈光异常者进一步散瞳验光及追踪复查,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提示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务必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下验光,方可避免误配眼镜。相对于中小学学生还是尽量减少手机,电脑,掌上游戏机等一些电子产品的使用,相对于功课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的学生应做好近视宣教,指导学生注意用眼习惯和用眼卫生,减少屈光不正的发生,降低屈光不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0-231.
[2] 叶亚,毕贵平.重庆市1108例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