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学办学是否取得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真正融入社会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地方高校学生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对推动地方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服务社会 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78-01
高校走向地方、服务地方,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高校与地方的交流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校学生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高校培养出的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地方高校学生只有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服务社会,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强大后备军。高校学生服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广大学生在服务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社会发展,向基层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意识的有力支撑。地方高校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1)高校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更新观念;(3)促进高校学生社会化,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积极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4)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加强校地合作,以此为突破口,树立高校在地方的形象,并提高学生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水平。相对于地方而已,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有利于地方推动高校所具有的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的效用价值。
针对地方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等众多问题,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笔者组织服务队到街道、乡镇开展一系列调研。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26份,有效问卷410份,问卷的回收率85.20%,有效率98.78%,充分收集了14一40周岁的群众对地方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基本情况。调研涉及人群范围广,年龄跨度大,被调查对象的职业涵盖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和乡镇群众等,其中企事业单位职员是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调研发现86.31%的人群充分肯定地方高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行动,同时非常支持地方高校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社会建设中。但调查发现群众普遍地方高校学生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解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点:
1.信息的不对称。地方高校学生对服务社会的热情高涨,每年开展的服务繁多。由于高校学生对地方需解决的问题缺乏了解,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需求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调研,导致地方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形式和方法未必是地方所需。地方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无法实现深度对接,服务效果不明显。
2.社会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仍然停留在开展支教、关爱志愿活动上面,而在技术推广服务、科普知识宣传、产学研成果转换等很多服务方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开展,不能将其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造成社会服务质量不高、成效不大的现象。
3.考核评估体系不够健全。考核评估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完善的品牌效益,缺乏专业性的工作手法,制约着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使地方大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地方高校学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缺乏信赖感,不能形成服务社会良性互动的态势。[1]
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几点研究建议:
1.立足地方。服务项目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地方高校学生应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主动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与地方的沟通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沟通渠道和调研方式,找准服务的着眼点、切入点、重点,突出服务特色,结合当地产业、资源特色,为地方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做,打造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提供多方位服务、主动服务、有针对性服务、有计划性服务,注重服务的长期性,积极搭建合作对接,全面拓宽青年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2.依托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地域背景。地方高校相对于所在地方或服务的区域而言,在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精神资源和环境资源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如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2]广泛设立基层教育基地、实践基地,通过政策宣讲、科技和普法宣传、卫生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加快基层建设事业发展。通过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积极搭建工作平台、活动平台、项目平台进行社会服务增强服务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以满足群众需求。地方高校学生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思想库、知识库、智力库,而不是只做简单的点对点的服务工作。[3]
3.专业服务技能的提升。地方高校拥有众多致力于服务社会的有志青年,大多数高校服务社会的学生组织却处于自发分散的状况,良莠不齐的情况导致很难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社会的品牌效益,应加大对服务实践团队的培训,可由专家顾问、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兼职人员构成的“金字塔型”高校服务社会工作梯队。[4]同时,增设考核竞争体系,建设一支结构更合理、素质更优良、善于协作、勇于创新的社会服务队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达到互相促进提升的作用。
4.创造新型枢纽型组织。创造新型服务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职能,凝聚地方高校学生“新力量”,有效整合青年学子组织人才、信息和资源枢纽,帮助学生服务组织落地注册,在活动参与、培训培育、购买服务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新型面向青少年组织的青年社团服务平台,推动青年组织的协同合作,真正让青年投身到社會建设中。构建枢纽型组织有助于(1)有效拓宽高校学生服务面。广泛地组织地方高校学生投入社会建设中,引导更多的高校学生和青年学生组织参与社会自治,有效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水平、加强学生实操能力;培育一些活动开展频繁、组织架构健全,活动项目成熟的志愿服务组织转型为青年社工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竞标”,为他们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机会和平台;(2)解决地方工作人员不足、人才培训不多等实际问题。整合社会资源,按照校地联合、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思路,真正成为解决地方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智囊团和助推器,为促进学生服务地方合作项目的开展打下基础。构建立体化的服务体系,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者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保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姚志平,卢志勇.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困境与对策建议[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
[2] 苏智先.高校应以服务立足地方[J].光明日报.2007.
[3] 杨怡然.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 2012.
[4] 彭仲生,陈海利,罗筑华.地方普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服务社会 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78-01
高校走向地方、服务地方,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高校与地方的交流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校学生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高校培养出的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地方高校学生只有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服务社会,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强大后备军。高校学生服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广大学生在服务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社会发展,向基层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意识的有力支撑。地方高校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1)高校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更新观念;(3)促进高校学生社会化,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积极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4)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加强校地合作,以此为突破口,树立高校在地方的形象,并提高学生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水平。相对于地方而已,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有利于地方推动高校所具有的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的效用价值。
针对地方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等众多问题,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笔者组织服务队到街道、乡镇开展一系列调研。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26份,有效问卷410份,问卷的回收率85.20%,有效率98.78%,充分收集了14一40周岁的群众对地方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基本情况。调研涉及人群范围广,年龄跨度大,被调查对象的职业涵盖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和乡镇群众等,其中企事业单位职员是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调研发现86.31%的人群充分肯定地方高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行动,同时非常支持地方高校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社会建设中。但调查发现群众普遍地方高校学生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解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点:
1.信息的不对称。地方高校学生对服务社会的热情高涨,每年开展的服务繁多。由于高校学生对地方需解决的问题缺乏了解,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需求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调研,导致地方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形式和方法未必是地方所需。地方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无法实现深度对接,服务效果不明显。
2.社会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仍然停留在开展支教、关爱志愿活动上面,而在技术推广服务、科普知识宣传、产学研成果转换等很多服务方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开展,不能将其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造成社会服务质量不高、成效不大的现象。
3.考核评估体系不够健全。考核评估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完善的品牌效益,缺乏专业性的工作手法,制约着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使地方大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地方高校学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缺乏信赖感,不能形成服务社会良性互动的态势。[1]
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几点研究建议:
1.立足地方。服务项目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地方高校学生应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主动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与地方的沟通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沟通渠道和调研方式,找准服务的着眼点、切入点、重点,突出服务特色,结合当地产业、资源特色,为地方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做,打造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提供多方位服务、主动服务、有针对性服务、有计划性服务,注重服务的长期性,积极搭建合作对接,全面拓宽青年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2.依托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地域背景。地方高校相对于所在地方或服务的区域而言,在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精神资源和环境资源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如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2]广泛设立基层教育基地、实践基地,通过政策宣讲、科技和普法宣传、卫生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加快基层建设事业发展。通过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积极搭建工作平台、活动平台、项目平台进行社会服务增强服务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以满足群众需求。地方高校学生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思想库、知识库、智力库,而不是只做简单的点对点的服务工作。[3]
3.专业服务技能的提升。地方高校拥有众多致力于服务社会的有志青年,大多数高校服务社会的学生组织却处于自发分散的状况,良莠不齐的情况导致很难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社会的品牌效益,应加大对服务实践团队的培训,可由专家顾问、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兼职人员构成的“金字塔型”高校服务社会工作梯队。[4]同时,增设考核竞争体系,建设一支结构更合理、素质更优良、善于协作、勇于创新的社会服务队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达到互相促进提升的作用。
4.创造新型枢纽型组织。创造新型服务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职能,凝聚地方高校学生“新力量”,有效整合青年学子组织人才、信息和资源枢纽,帮助学生服务组织落地注册,在活动参与、培训培育、购买服务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新型面向青少年组织的青年社团服务平台,推动青年组织的协同合作,真正让青年投身到社會建设中。构建枢纽型组织有助于(1)有效拓宽高校学生服务面。广泛地组织地方高校学生投入社会建设中,引导更多的高校学生和青年学生组织参与社会自治,有效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水平、加强学生实操能力;培育一些活动开展频繁、组织架构健全,活动项目成熟的志愿服务组织转型为青年社工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竞标”,为他们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机会和平台;(2)解决地方工作人员不足、人才培训不多等实际问题。整合社会资源,按照校地联合、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共建双赢的思路,真正成为解决地方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智囊团和助推器,为促进学生服务地方合作项目的开展打下基础。构建立体化的服务体系,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者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保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姚志平,卢志勇.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困境与对策建议[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
[2] 苏智先.高校应以服务立足地方[J].光明日报.2007.
[3] 杨怡然.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 2012.
[4] 彭仲生,陈海利,罗筑华.地方普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