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打打真快乐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和精髓,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培养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培养幼儿音乐听觉能力,利用形象的图谱、色彩鲜艳的打击乐器,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将节奏有效地融入到语言、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在唱唱跳跳、读读念念、敲敲打打中培养对节奏活动的兴趣,既提高了音乐素质和能力,又从中获得了快乐。
  关键词:幼儿;节奏活动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打击乐活动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能力)、创造意识(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能获得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认识他人、与他们进行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幼儿各方面水平的提高。所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进行幼儿节奏活动的指导呢·
  一、从听入手,感受节奏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耳朵是首位的。在音乐才能的发展中,听觉能力是首要的。对刚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幼儿来说,应该从练耳入手,先训练听觉,让幼儿聆听音乐、学会模唱、在模仿中学会演奏(音乐乐器与节奏乐器)、在演奏中学会创造,尝到音乐的乐趣,寻找到音乐的感觉,然后才能渗透识谱与其他知识。日本的YAMAHA音乐教育也强调,耳先于眼。儿童心理学家曾提出:儿童学习过程是从模仿到运用,再到创造的过程。笔者在幼儿音乐教育遵循这条规律,聆听引导模仿,模仿引导运用,而运用引发创造力。
  【案例1】
  人们通常都喜欢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幼儿也不例外。幼儿听到喜欢的音乐,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拍手。所以音乐的选择很关键,是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第一步,如《幸福拍手歌》《恭喜恭喜》等等。
  饭前,我为了让幼儿安静下来,经常弹奏一些活泼、轻松、节奏感强的曲子,他们虽然不会唱这些曲子,但一听到我弹奏起来,就会拍手、点头地和我对上拍子。这说明这几首歌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个星期后,我找来原声磁带给幼儿听,《五只小鸭》因为没有磁带,我自弹自唱,加上了声情并茂的神态,使歌曲更富有情景性,幼儿听得入迷了。他们要求再唱一遍、再唱一遍……两个星期后,我弹唱《茉莉花》《树叶沙沙》等曲子,幼儿很乐意跟唱。一个月后,幼儿能熟练地跟伴奏合唱这几首曲子。
  在此阶段,教师让幼儿有规律地进行合作性的听、唱、敲的活动;给幼儿经常欣赏、听辨重复的音乐,相同的旋律与节奏,引起孩子的注意与共鸣。实践证明,在音乐教育中注意听觉培养,就能使幼儿获得许多经验,培养了听的习惯,发展了听的能力。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听出了音乐中有趣的变化,在感受音乐的同时,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幼儿听出了音乐中丰富的形象,同时培养了幼儿对节奏的感受力,发展了想像力。
  二、趣味图谱,激发兴趣
  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节奏与美术的结合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表现、记忆节奏,如用画苹果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节奏,一个四分音就是一个苹果,一个八分音就是半个苹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每一拍的时值,我设计了很多形象的图谱,便于幼儿理解,把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案例2】
  星期五下午的区域活动,幼儿照常自愿进入区角,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有个小朋友走进了音乐角,他以前不喜欢去音乐角的,对节奏活动也是不感兴趣。他随手拿起一个双响梆子开始敲打,我看到他在敲X X|X X|的图卡时,很匀称,很有节奏感,但一看到X X X X|时,就生疏,节奏敲不准,似乎跟X X|X X|有些混乱。很显然,他敲不好X X X X|的节奏型。
  第二天,我把《小树叶》的节奏谱设计成苹果谱■告诉这个小朋友一个苹果就是一拍,好像一个巨人一口咬住吃掉它——“咔”,■也是一拍,就好像这个巨人把这苹果分两口吃“咔咔”。但“咔”和“咔咔”是一样多的。■在演奏—|时,他又不知所措,我让他先拍手练习,嘴里念出来“咔”啊,表示巨人一口吃了两个一样大的苹果,两拍合并成一下,“咔”啊|。他似乎有点理解了,而且看到了有趣的苹果节奏卡也增添了他的演奏兴趣,一遍、二遍、三遍,他兴奋地说:“老师,我会打这个节奏了!”我立刻奖他一个大姆指,鼓励他继续演奏。如图1。
  ■
  图1
  三、把握时机,鼓励创编
  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种自我性音乐活动能满足幼儿的自我需要,能向幼儿提供交往机会和交往手段。对于幼儿所突然热衷的行为而言,往往也是符合该年龄幼儿发展水平的需要。
  【案例3】
  有一次区域活动,我发现几个小朋友,在音乐角用木鱼棒敲打奶粉罐。
  幼1:我们来一起敲,好不好·
  幼2:好的,这样敲X X X|X X X|X X X X|X—|。
  幼3:还可以这样敲X X|X X X|X X|X X X|。
  幼4:我们每一个人想一种敲法,想出来以后,大家再跟他学。
  幼1:先学xxx的。
  看到这样的一幕,我很欣慰,幼儿已经有了创编节奏的意识和举动了,那为何不利用《五只小鸭》这样轻松活泼的曲子,为他们的创造活动铺设一片广场呢·
  当天下午放学,我发动家长把家里的空铁罐拿来,或者自制一对沙罐,每人拿一双筷子;另外,还在教室里找到几块木头积木。第二天,我制作了鸭子脚印节奏图谱,80张节奏卡非常鲜明、形象。我在黑板上竖贴了五只小鸭的卡片,让他们为小鸭子设计脚步节奏,并鼓励他们说:“每一只小鸭子都有不同的脚步节奏,如果发现了它们的脚印,鸭妈妈就能找到它们了。”他们一听,很兴奋,争着要为小鸭子设计,他们大部分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不免有重复的节奏型,当然我都鼓励了他们。显然他们已经掌握了四分音符,初步掌握了八分音符。在此基础上,我想尝试让他们了解十六分音符,在这个活动中,我为鸭子妈妈设计了一个节奏型X X|XXXX X|,我问孩子们 “怎么打”。一幼儿说:就像是一个苹果分成四块“嗒嗒嗒嗒”!我肯定了他的说法,并解析示范了十六分音符的打法,有少部分孩子能接受并正确用拍手形式打击XXXX的节奏型,对另外一部分孩子来说,他们觉得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徒手跟着拍节奏也很认真。为了让孩子加强新编节奏型的熟练程度,我让孩子们用身体动作表现这些节奏型,如点头、扭屁股、摆手跺脚等。演奏时,孩子们拿着与平时不一样的小乐器,异常兴奋,通过前面的拍手练习及身体动作表现,在钢琴伴奏下,基本上能正确地演奏一至五条,并且,快乐地投入在其中。如图2《五只小鸭节奏卡》   ■
  图2
  当我看到幼儿在用奶粉罐敲敲打打时,我认为这正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应当捕捉它并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同时,我请求了家长的援助。显然,这样的紧急援助非常有效,他们制作的沙罐外观漂亮,而且比较考究。幼儿对这些生活乐器进行操作应用,既感受到了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又获得了审美体验。
  四、细致观察,适时指导
  教师在游戏中的支持、合作与引导是建立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的。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才能发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将儿童游戏经验与教育教学活动中提供的经验相整合,帮助儿童形成系统的、丰富的经验体系,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案例4】
  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充分自由地演奏自创的节奏型,我把《五只小鸭》的节奏图谱贴在了音乐角,并录制了钢琴伴奏带放在那里,供幼儿播放、伴奏。第一天下午,两个孩子去了音乐角。
  幼1:X X,你和我一起敲第三条,好不好·
  幼2:我用沙罐。你用积木·
  幼1:行。
  两个人合作得非常好,脸上展现出快乐、自信。
  幼2:我们敲第六条,好不好·
  幼1:这条太难了,老师说这是十六分音符,我不会。
  幼2:没关系,我教你。
  两人敲了好几遍都没敲好,我走过去说:“我来帮你们指挥,好不好·”“好的!”两人高兴地说。第一次,我放慢速度,加大了十六分音符的力度,不对;第二次,加强力度,还是不对;第三次,我加上较强的肢体动作,正确。两个孩子激动得快要跳起来:吔,我对了,我对了!第二天,他们拉着另外一个孩子去了音乐角。第三天,更多的幼儿去了音乐角。在那里,笑声、音乐声、整齐的节奏乐此起彼伏。
  在本环节中,两个孩子想把演奏活动,延续下去有困难,老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用行为来进行引导,并用动作、眼神、表情等身体语言对儿童游戏行为作出反馈,致使他们树立信心。另外,节奏图谱、乐器的增设,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其中也包括平时自控能力较差、做事不专心的孩子。通过演奏活动,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做事情的耐心,增强了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五、读读念念,有效掌握
  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而语言本身就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幼儿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节奏。即兴说一句有节奏的话,这样幼儿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句、拍出最好的节奏,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幼儿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语言节奏的快乐。
  【案例5】
  节奏游戏《年糕》其实是一首非常有民间特色的儿歌,但孩子们没有真正体验过“打年糕”这种活动。教师为这首儿歌设计了说唱节奏和拍手节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语言节奏游戏的兴趣。
  年 糕 年 糕 ︳年 糕 年 糕 ︳敲 敲 ︳敲 呀 敲 ︳︳敲 呀 敲 呀 ︳敲 呀 敲 ︳假 如 你 要 ︳做 麻粚 ︳你 就 把 它 ︳磨 细 点 ︳磨 细 磨 细︳ 磨 细 点 ︳然 后 把 它 ︳抹 一点 水 ︳抹 一点 抹 一点︳ 抹 一点 水 ︳敲 敲 ︳敲 呀 敲 ︳敲 呀 敲 呀 ︳敲 呀 敲 ︳
  在儿歌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幼儿会跟着念,尽管有些节奏还跟不准,但是他们都在投入,特别是那两句:然后把它抹一点水、抹一点、抹一点、抹一点水;然后把它磨细一点,磨细磨细磨细一点。
  当然,有了形象的图卡相助,让幼儿在视觉上得到了很强的冲击力,使幼儿学习兴趣更浓郁。(如图3《年糕》图谱)幼儿在边看边念边拍手的三种感官协调下,表现出了相当敏锐的观察力,能较清楚地分清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的附值,只是还不是很自信。等到幼儿熟练以后,可以引导孩子两两合作拍手,其中一人的拍手动作有一定的难度。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节奏的巩固练习,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显然,节奏教学与语言也能有效结合,有节奏的朗诵不但能巩固节奏还能帮助记忆内容。让幼儿有节奏地学习朗诵儿歌,有了节奏的加入,幼儿念时会朗朗上口,加强了内容记忆,使学习得心应手。所以把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融入到语言活动中,也能获得很多乐趣。
  六、快乐歌唱,表现节奏
  节奏是为学习音乐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把节奏活动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儿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加强了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及体验。怎样把节奏活动融入歌曲呢·在学习歌曲时,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然后学唱歌曲。最后让幼儿创编节奏型,在乐曲的伴奏下演奏。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了不同节奏发出的效果,对发展幼儿的智力、个性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此项策略在歌曲《一群小鸡叽叽叽》和《五指歌》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图4《一群小鸡叽叽叽》,图5《五指歌》图谱
  ■
  图4 图5
  【案例6】
  生成活动《一群小鸡叽叽叽》。《一群小鸡叽叽叽》原本是一首儿歌,教师通过改编,套用了《恭喜恭喜》的曲子,使它变成了一首生动活泼的歌曲,非常吸引孩子们。特别是念白部分XXXX X|XXXX X|(蚯蚓拉断了)(蚯蚓拉断了)…XX XX|XX X|(以后大家要客气), 孩子们念起来很有节奏感,也富有表情。
  关注孩子的发展需要,把握发展的时机显现创设条件,支持发展。众所周知,幼儿的某些行为和能力的产生,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会特别容易,环境提供的相应刺激在促进这方面的发展上会显得特别有效。
  在第一课时中幼儿学习儿歌,他们已经对歌曲的节奏型了如指掌,因为教师是引导幼儿根据旋律的节奏来念的,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幼儿表现出了淋漓尽致的投入,欢快得似乎身临其境,参与了小鸡们的“争斗”。此时,有幼儿提出来说:“老师可不可以用音乐角的乐器来演奏·”我说:“等学会了歌曲就可以。”幼儿齐声回答:“噢!”
  孩子感兴趣或关注的对象应该随时成为我们的活教材,这是课程生成的重要途径。教师以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及时有效应答,推进发展。
  第三课时,节奏乐《一群小鸡叽叽叽》。幼儿从头到尾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考虑到演奏的流畅性,教师让幼儿先用拍手的形式把他们自己创编的节奏拍出来,再一起演奏,这样就容易多了。
  在以上陈述的案例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把一首儿歌进行改编→创编歌曲→节奏乐演奏经历了一个完整而较完美的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创编、演奏,教师和幼儿共同感受着节奏活动的快乐。
  七、生活再现,快乐无限
  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幼儿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幼儿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幼儿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只要对幼儿有计划、有科学依据地进行节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通过细致地观察,利用形象的图谱,将语言、音乐、美术、节奏有效地整合,并不断丰富材料、创造良好的节奏区域环境,加上教师的科学引导,一定可以将培养幼儿对节奏乐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冰洁.走进幼儿音乐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张虹,叶欢平.新纲要,新实践[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0.
  [3]陈淑琴.游戏化韵律活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载体、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都在改变,过去通过图书阅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等。那么,现在青少年阅读现状如何·他们对纸质图书的应用和看法又有哪些变化·他们的阅读习惯有哪些改变·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利用2012年暑期在济南泉城路新华书店做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向来书店购书的少年儿童发放问卷82份,对济南少儿阅读类型和原因以及阅读形式、习惯进行了调查
期刊
开放对应封闭,生成对应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数学课堂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刻板的解题训练,而应是思维碰撞、师生共同成长的人生舞台。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一、真情——点燃希望之火  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标准》要求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显然,这一要求告诉我们:识字量较大、教学任务较重。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力比较弱,容易分心。单纯的识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识字的兴趣和欲
期刊
一  在刚成为一名数学教师时,我眼中的上课实际上就是讲课。我曾经在“讲”字上下了不少工夫,琢磨如何讲才能精彩,如何讲才能简单明了、彻底深刻。我眼中的备课也是为讲服务的,课堂是以我的活动为中心的,随着我的讲解深而浅、高而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非常习惯并得意于把一个个代数公式、一条条几何定理热情激昂地讲解给我的学生听了,他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然后好好运用,如此按部就班下来,学生似乎该学的知识在
期刊
一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提高语文素养很好的途径和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朗读训练的重点是培养语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去年在重庆师大参加培训学习的时候,蒙教授和游教授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品出文字的味道,读出文字的感觉,读出语文味儿。以往的语文课上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阵地。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一、适时精辟点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者自身的思维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每一个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学习为载体,分析教学中的若干现象,提出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体验学习;实践与思考;后30%学生  一、对现象的反思  美国的体验学习专家大卫·库伯把体验学习看作是由具体体验,经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应用并再回到具体体验所组成的完整过程。小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不多,非常适合体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课堂上的体验学
期刊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对话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师生的对话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地学习,达到课程标准所指向的培养目标,并在学习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需要教师
期刊
摘 要: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学会学习的呼声日渐高涨,笔者借用一个典型案例阐述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案例;学习主体;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更加有效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到发挥,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学中,把学生遇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呈现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教材中的史料运用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史料运用与有效阅读的实践探究,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导读”和“学生自读”的关系,分析教师如何提高“史料运用”的优化设计能力以加强阅读指导,并探讨史料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课本史料;拓展运用;阅读教学;培养能力  一、活用课本史料,营造历史氛围,激发“阅读之趣”  1.拓展课本史料,展现历史真实,激发阅读兴趣  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