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建构充满活力的高中政治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活力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上完《市场配置资源》这节课后,对于如何建构充满活力的高中政治课堂,激发课堂活力,笔者再次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一、两个关注是建构活力课堂的基础
  
  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核心是“以人为本”,决不要让学生感觉上政治课是一种折磨,要让学生不反感上政治课,喜爱政治课、喜爱政治学习。“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和情感等各种需求。《市场配置资源》这节课就是站在学生角度来设计的,充分考虑了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其中有许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抢答、表达、讨论、协作、体验情景、感悟生活等等;在活动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肯定、鼓励、等待、启发,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权。
  关注课堂的教学质量:就是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衡量、检验是否有效的标准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性与课堂达成度,这就要严格执行新课程教学要求,同时立足高一学生的实际。在课程标准中,对 “市场配置”使用的动词是“阐释”,属于理解部分,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解释“为什么要调节”、“怎样调节”、“市场调节的优点”,才能推断出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这一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对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不容易理解,所以要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述。在“市场秩序”中,结合教材及事例分析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并把重点放在了诚信上,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三大观念是建构活力课堂的关键
  
  教材观:这儿讲的教材观,是指教什么的问题。当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再好的教材,当它走进课堂,都有所缺陷。老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托,在正确领会标准指导思想前提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材素材与现实生活中更贴近学生生活,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更具时代气息、更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教育资源,形成最优化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市场配置资源》本课涉及三个板块: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为提高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把“市场调节资源的局限性”提到第二个板块学习,这是尊重教材基础上的再创造。本课内容比较抽象,要更多地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述。所以,采用了教材中的经典素材“一哄而下”、“画地为牢”等,同时又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了现实生活中的新鲜素材:“三鹿奶粉”事件、“重庆打黑”、“上海楼倒塌”事件、“手机扫黄”等等,使教材内容和生活素材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教学观:这儿讲的教学观,是指怎么教的问题。教是为学服务的。首先要把握住学生该怎么学,为学定教。本节课是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与规律,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体验,但缺乏理性认识。要化抽象为具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生活,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此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主要采用如下一些教学法:①“情境导入法”。开头以“总理的牛奶强国梦”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矛盾引入,为本节课的探究做好准备。②“讨论法”。通过模拟奶制品企业两次决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讨论中合作交流,总结出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③“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大量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④“结合本地教学”。为使学生明确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结合本地瘦肉养猪户的喜与悲分析。
  学习观:这儿讲的学习观,就是指教师应当教育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活力课堂就要能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式的学习,那样的课堂才有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个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环节,特别讲“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时,分小组进行全班大讨论:①各合作小组将各自的学习所得在班级上进行交流,相互之间展开讨论,学习别人观点;②合作发现,对假设问题进行探究、论证、概括、总结,全班集体交流;③每个小组提出本组独到的见解,或者提出本组认为具有较高质量的、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本活动主要是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和探索,从而获得了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另外,经济生活,其内容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有着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制作表格来比较市场调节弊端、构建本框知识结构、进行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兴趣,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三、四种策略有效建构活力课堂
  
  现代化:一句话,就是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运用信息技术采集教育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实时开放,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充满时代气息;运用信息技术革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可以为课堂情境增色、为学生思维助力、学习助兴。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模拟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招聘会现场,激发了学生兴趣,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也为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了串珠红线。在讲“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某地发生火灾,单让市场来调节,消防部门和受灾方讨价还价。学生马上认识到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市场调节不了。
  自主化: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如何促使学生的学习自主化?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自然风生水起、活力四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还得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课堂人权。在讲“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时,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注意创设情境,采用探究性学习法,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自主探究,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活动化:记得有期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当主持人问学生“你喜欢老师怎样上课”时,一位小学生说“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动起来。”孩子用“活”、“动”两个字概括了她心目中的课堂形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抢答、表达、讨论、协作、体验情景、感悟生活、动手操作等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眼、耳、嘴、手脑,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达到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效果。在“模拟决策”环节,用PK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在概括的基础上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培养学会分析、归纳和判断能力。课堂都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生活化:这儿讲的生活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教学内容生活化。本节课是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与规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你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市场调节的弊端吗?你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符合或违背市场规则的事例吗?信用缺失有什么危害?诚实守信有什么好处?你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吗?特别结合本地瘦肉养猪业现状设计一则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亲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此,生活化的课堂,也必然情趣盎然,气氛活泼,精彩高效。
  活力课堂是一种教育理想,反思、总结后,我觉得要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衷心希望走在这条理想之路上的人们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摘 要:朗读感悟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因此如何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如何做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朗读水平,是我们工作中要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语文教参上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里的第一项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似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文字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日常工作中一项费时低效的任务,然而其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一次作文下来,作文簿像小山一样压在语文老师的案头,老师辛辛苦苦地“精批细改”,有的要一直忙到下一次作文即将开始时,再加班突击一下才勉强改完。所谓“评讲指导”,也大都是匆匆搜几个“典型案例”,向学生打一通褒奖加指责的“马后炮”。许多有经验的写家都承认: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作训练的关键在于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经历写作过程,尤
人是社会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在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中,常产生许多奇思妙想,我们的教学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多,学生说的少,缺少彼此间的互动交流。据调查统计,课堂上教师授课时间占70%,学生练习时间占30%,而在教师授课中提出问题,学生知道却不想说的约占30%,怕表述不清被同学嘲笑约占50%,不知道答案的约占20%。  如何突破以“教”为中心的课堂,
[摘 要]    课堂应是学生生成新知、构建知识、发展智能的“学场”,探究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成长的“高地”,教师对探究学习的定位也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探究过程即知识生成过程、思维成长过程。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地图教学和问题的导入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    区域地理;探究性教学;探析   一、教学课例介绍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研讨会上,两位教师共同执教湘教版初
摘 要:香港的工作坊实践教学是活动教学的一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工作坊”实践教学强调多人合作、过程教学、相互沟通、方案策划、展示成果等。本文结合笔者学校专业特色以及学生情况,着力于研究“工作坊”实践教学在建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并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展开探索。在初次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了注意要点。  关键词:参与式工作坊 实践教学 建筑构造  早前,笔者在香港职业训练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
摘要:今年是安徽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新高考的第一年,也是首次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进行自主命题,对化学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以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化学试题为研究对象,分析试卷的特点,并探讨其对平时教学的导向。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试卷;导向    2009年是安徽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新高考的第一年,也是首次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进行自主命题。理综化学试题较好地落实了《考试说明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课堂观察作为专业的听评课手段,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合作体通过专业的课堂研究活动来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实施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了使课后会议的点评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要从不同的观察维度,细致入微地洞察课堂,炼就课堂观察的“铁齿铜牙”。  关键词:课堂观察;课后会议;观察维度    课堂观察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
摘 要:新课程理念在我们的练习、复习课中该如何体现?概念性的复习课可以在知识的整理分类上凸显重难点,同时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审题思辨能力,并重视与计算、估算的练习巧妙的整合。那单纯的计算课如何“生长”,应用课的“生长”又在何处“开花”呢?只有站得更高一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练习课、复习课,才能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师生的共同生命的成长。  关
摘 要:一体化课改是国家人社部提出并致力于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有利于促进技工院校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可以促进民办技工院校的招生和就业,解决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两大问题。本文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一体化课改工作、分阶段推进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多管齐下保证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因地制宜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外引内训”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等方面,介绍民办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一体化课改
摘 要: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纷纷推行学分制改革。学分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教务、学生管理、收费等方面。本文以S高职学校为例,在论述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意义和学分制收费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S高职学校在学分制收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学分制 高职院校 学分制收费  近几年技工学校、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精神的指导下,纷纷探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