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意识以及数学能力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小学数学教育和其他的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分析的意识与习惯。在具体教育中想要达到这一要求难度较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必然无法满足教育目标要求。对此,探讨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一、问题导学法模式
  问题导学法属于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其不仅可以有效体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参与效果,对于学生的综合性素养与多项意识能力有明显的培养作用[1]。简单而言,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属于一项改革发展性措施,可以在教师巧妙的提问之下实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问题导学法的教学关键。另外,问题导学法本身具备比较突出的情境、规划以及引导等特性,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明显的提高作用[2]。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方面,教师需要对“提问”、“问题”形成高度的重视,需要保障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有效的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是体现出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特征,了解并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同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兼并学生的特殊性需求以及学习的实际需求,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3]。小学教师在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了解问题,为学生提供问题相关情境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设计
  1.突出问题,引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推动作用,借助问题引发思考,促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在问题式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地位,通过自主性的思考、探索发现的方式获得答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时,解题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同时解题时的易错率比较高。对此,便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解题,让学生通过问题形成应用其他方式创新解题的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然后再引出解决题目问题。学生也可以按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妥善性的思考,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实际的案例对不同数据、平均数的偏差等进行分析并最终获得答案,在这一思考探讨的过程中便是借助问题实现递进性的推导,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问题的解决而不断的进步,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持续性提升。
  2.强化趣味,优化教学质量
  对于问题导学法而言,对于强化教学趣味性而言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时采取辩论的教学方式。另一种是采取情境问题的创设方式。例如,在正数、负数的概念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教师便可以采取问题导学法方式进行教学,采取辩论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划分时可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促使不同成员之间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便是思维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结果,这也是思维培养的有效措施之一。再例如,在图形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如果只是单纯讲解图形很难保障学生的理解效果。对此,便可以借助问题导学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身边物体及图形的演示,促使学生借助视觉上的观看与记忆实现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在欣赏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组辩论,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3.启发学生表达思维,奠定能力基础
  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价值之一便是在于对学生表达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与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不断的尝试,为学生提供可以表达的内容,从而促使其逐渐掌握表达的技巧与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围绕问题导学法作为训练的基础依据,并以思维训练作为主体,实现预定好思维的方向,尤其是思维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等,预先沟通好知识的联系枢纽,并充分应用教材进行问题质疑,从而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
  例如,在加减乘除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有意识地安排文字语句翻译成为代數式的训练题目,但是对于法则实行翻译的例题与训练题目并不多,对于这一情况,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的达标思维,可以将运算法则逐一采用符号的方式进行翻译。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以应用符号表达,借助这一些的翻译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实现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从而实现解题技巧的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意识以及数学能力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需要高度重视问题的设计以及导学,注重提问的环境以及情境的创设,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彩娣.问题导学法在小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2016,41(6):335-336.
  [2]金开任.五环五问:问题导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11(23):21-24.
  [3]梁宇.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3-(15):101-103.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大环境的改变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为了求知的热情和改变自己的命运主动的学习到被动的完成学习的任务,这种变化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高昂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乐于学习,给予学生学习的乐趣与动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可采取的策略有:教学方式多样化,表扬鼓励日常化,课堂氛围活跃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
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精简特性,提出一种通过1个中断源高效管理多个串行口的有效方法,不但节省系统资源,而且实现了多个串行口中断的无漏检测与服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在实践中被研究并得以应用。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初中语文相比于其他教学学科,具有基础性,辅助性等特点。如何学好初中语文,对于接受完备的初中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中展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如何进行教学进行综
【摘要】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過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农村小学无论是在管理模式上还是管理内容上都不同程度的创新。尽管如此,农村小学自身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学校发展的阻力。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期,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据调查数据可知,目前国内还有很多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笔者通过多年就职于一线管理岗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活火山、火山灾害情况及国内外的火山预警政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火山地区预警政策的组成结构,认为完整的火山地区预警政策应该包括活火山识别、火
C8051是美国Cyanal公司生产的、与标准51兼容的高速单片机,速度高达25MIPS,但它扩展外部SRAM的试民标准51单片机不同。单片机访问外部存储器的速度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本文介
【摘要】《几何画板》作为浙教版《数学》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技术平台,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几何画板》平台下数学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选题是关键,并要有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的好创意。简言之,《几何画板》平台下数学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选题要落实“三个原则”,创意要遵循“三条规律”,页面布局时应重视“三点注意”,制作过程应尽量避免“三种倾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 几何画板 课件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给现阶段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信息教学方面。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们开始系统的认识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能否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方法,将对学生们之后的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特点分析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00-0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所以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