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门诊,该怎么看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出门诊,我都会遇到很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患者,他们带着疲惫和期盼的眼神,希望我能给他们光明的指引,甚至希望我能多给一些诊疗时间,出了诊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也知道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挂号难而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一次的门诊,因为嫌医生给的时间不如他们想象的长而不满。
  我很理解精神心理病患的痛苦和家人的不易,以及早日康复的愿望,但是我更希望大家了解精神心理门诊。写下这些,希望给大家在看病和寻求医疗路上一些帮助。
  梳理自己的要解决的问题
  如从何时发生,可能的原因,出现什么表现,等等,建议字数不要太多,因为太多反倒重点不突出。
  如果医生愿意看会看,但是可能医生也要同时打电脑和记录,那么至少您照着讲也会很清晰,省得医生问一个想一个,还确定不了,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毕竟一个患者就诊的时间有限。
  搞清楚自己曾经用过的药物和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
  弄清药物的名字和详细的剂量,因为多数药物名字很不好记,有的还会类似,常会导致误认。另外,新的药物的使用要很大程度看既往用药的历史效果,如果搞不清,新方案很可能出现重复和不利的地方。我最近就诊的一个新疆患者,就因为很多医疗记录都不清楚,一会儿一个信息,医生被迫不断更改方案,造成误解。
  看门诊前准备好一个小本和笔
  由于医嘱较多,我有时会写一些小的嘱咐给患者,但是常年的文字和快速大量地写字,让我的字迹潦草不堪入目,也引发患者的误读。长时间候诊往往让患者不耐烦,急躁的情绪也让他们忘记很多重要的事情,所以好记性还是不如烂笔头。
  看门诊前决定一个主要的决定医疗决策的人
  尤其看精神心理门诊,需要一个人陪伴病患,一个人和医生交流。医生希望和能有决定权的人交流,如果不能就要一起商议。很忌讳医生交代了好几轮,最后都说管不了、决定不了,可以想想这样浪费的精力和时间。
  看门诊前把当地医院的化验单和检查单、病历带好
  医生要排除特殊的疾病或者看以往病情分析,这些可以帮助您节约很多资源,一些重复的并且结果可信的检查就可以不做了。如果医生认为结果不可信,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比如北京医院的CT是非常可信的,但是有的乡村医院的机器就效果不好。
  看门诊前想好本次就诊目的
  精神心理科的就诊时间长,有的时候不能一次解决全部,医生至少会分几个层次进行:主要的诊断,目前想解决的最基本问题,短期问题后想解决的长期问题,查找病因,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所以医生要短时间内干很多事情,遇到复杂的就只能解决一个或者先初步设定方案所以达不成目标也要多理解,毕竟疾病本身的复杂程度决定了不是一次都能解决的。
  看门诊前不要有考医生的想法
  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想法:看看这个医生和那个医生是不是想的一样。但是如果您想考,不要因此而隐瞒太多的医疗信息,免得误诊误治。比如上面的那个新疆患者一会儿说没有用过药,一会儿说刚用4天,方案被变化数次。我不介意考验,也不介意患者看过别的医生,但是我介意患者告诉我的信息总是在变,因为大脑不断地被刷屏,真的很累,判断也会失误。
  医生的思维和病患不会完全一样
  医生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我会拒绝很多要求加号的患者。很抱歉,我要先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和对自己的家人负责,并且加号的诊疗本身就会降低医疗的质量。
  有一次,一个小孩因社会接触和学习不好前来就诊,按照医生的思维,智商低下当然要考虑排除。我问了几个问题后,孩子的家人竟然气愤地说我怀疑他小孩傻,我感到十分无奈;还有一个16岁的女患者,有克制不住的呕吐症状,而一起来的母亲根本不知道她有性行为,所以根本不听解释就大骂我侮辱她孩子。虽然最终证实我的判断是对的,但我已经快落泪了。请理解医生需要排除很多的可能,但每一个都不是有意针对和怀疑患者。
  心理门诊是个涉及隐私的工作,来访者的隐私应得到保护
  隐私的维护也需要周围人的一同维护,就诊时不要不请就入,因为会打断来访者的安全感,也影响医生的诊疗思路。下次坐在诊室内的也许是你,大家要互相体谅。
  心理门诊一般都是预约制的,来了就要遵守预约,不来最好能取消
  预约也是防止患者的过度等待和医生时间无端的流逝,但目前国内的预约诚信还是不足,经常是预约上的无端不来,没有预约的急着要进门,可是医生不敢随意接诊。
  心理门诊的工作方法多是交流
  心理咨询大多数是通过言语对话来进行的,所以言语和感情的交流是最主要的办法,很多患者不适应。有的患者不能安心交流,更多的是想得到建议。除了常规医疗建议所必须的,咨询师会采取中立的态度来更客观地帮助来访者。
其他文献
36岁的周壮壮是外企公司的一名白领。3个月前,由于工作压力,他出现心情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加上严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周壮壮顿时跌入人生的低谷。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与妻子的关系也开始紧张起来,已经有4个多月没有性生活了。由于心情低落,他这几个月回家时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喝闷酒。在妻子及同事的敦促下,他前来就诊。  经全面检查,排除躯体疾病后,周壮壮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建议他调整
期刊
要说这辈子为什么会选择当老师,还真有些说来话长。我4岁半那年父母工作忙,没有人照顾我,于是,他们决定把我送进学校的“红孩子班”,也就是现在的学前班。  第一天上学是邻居家的红玲阿姨带我去的。不记得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我们迟到了。我在门口等着老师安排座位,那位姓段的老师皱着眉头说:“你咋不坐下呀?”  我往哪里坐呀?第一天上学也不懂啊。我战战兢兢地站着。  老师凶狠地说:“你傻呀,你咋不坐下呢?” 
期刊
2014年12月13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和企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管理者联盟共同主办,格略集团心理管理研究院承办的“2014第三届中国心理管理实践论坛—暨企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管理者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马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届论坛紧随党中央“促进人民幸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脚步,以“幸福企业·智慧管理”为主题
期刊
34岁的崔某虽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她在村里也算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以前她读过几年书,如今又当上了村干部,管着村里几百号人,她头脑灵活、点子多,深受村民们的敬仰。她所处的是山区,当地人对黄鼠狼传得很神奇,多数人深信它非等闲之辈,谁若不慎伤了它或得罪了它都会遭遇或轻或重的不测,更有甚者,将某位村民的离奇身亡与神秘的“狐仙”联系在一起,传言说那人曾得罪了“狐仙”而遭此大难。此后,凡遇黄鼠狼,人们都会对
期刊
跟你说了多少遍,为什么你就是不听呢”,“你要在同一个坑里跌倒多少次,才能长点记性啊”,“你太让我失望了,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这些话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呢?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在同一个问题上屡次犯错时,我们总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朝他们怒吼,或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念经”,以为这样就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就可以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而事实上,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有一次,马克·吐温去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照
期刊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和感慨,感慨学生越来越难管、教改压力大、教师待遇差、教师社会认可度降低等。这些抱怨折射出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出现了停顿,即“职业高原”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弗朗斯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职业高原”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在某个阶段,员工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人处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职业发展的一个停
期刊
在患冠心病以前,55岁的C先生可以算是健康人士,不抽烟、不喝酒,胆固醇也不高,经常打网球和慢跑。但是,因为在一次商业谈判中严重受挫,他突然感到严重的胸痛,很快就晕倒了,所幸谈判场所与医院近在咫尺,他很快得到了医治。  当C先生在急诊室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感到异常的焦灼,他无法接受自己急性心肌梗塞的事实,担心自己快死了,担心公司业务、担心妻子、担心孩子……甚至认为自己的生活全完了。他开始夜夜失眠,即
期刊
承德的一名女大学生,为了教会姥姥姥爷用微信与晚辈视频聊天,手绘了6页文图并茂的说明书,从怎样打开软件,到如何发送语音消息,非常详细。老人拿着这份说明书欣慰而激动地与外孙女用微信沟通,一脸幸福。这件事在网上赢得一片赞扬,她手绘的不止是一纸说明书,更映照出无数游子心中最深沉的牵挂,是一份孝心宣言书,承载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耐心和成全之心。  沈阳某中学的学生自创手绘了“新二十四孝图”—情景版、简约版、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扫墓祭祀、寄托哀思的时节,又是一年清明将至。  寄托哀思的心理意义  祭祀祖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寄托哀思,其二是寻求心灵上的庇护,从而弥合自己内心的自卑和无助感。  我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在我们孩童时就真实存在,来自他们的悉心呵护和照料使得多年的密切关系被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直到我们已经长到父母般的年岁,而父母已
期刊
一个月前,82岁的金大爷刚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很成功,医生说他恢复得很快,甚至比那些年轻一些的病人恢复得还要顺利,这两天他就能出院了。  金大爷回忆起这一个多月的住院日子,笑着说:“多亏了我的老伴,没有她的照顾,我不会这么快康复,辛苦她了!还有我的儿子和女儿,他们轮流给我们老两口送饭,陪我们聊天,推我出去散步,让我们放松心情。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我真幸运啊!”老人的女儿说:“父亲平时就是个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