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将初中物理教学作为载体,首先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意义,随后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以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意义;应用策略
  時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这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教师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法正是落实新课标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物理这门课程来说,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综合性,与其他课程不同,学习难度较高,学生表现出的兴趣相对较低。加之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得物理课堂变成了“灌输式”课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时间一长,更不愿意参与到物理学习当中,逐渐丧失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1]。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探究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切实感受到物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更加愿意参与到物理学习当中。除此以外,探究式教学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理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教师要积极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基于此,教育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就是其中之一,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运用。
  教师要想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就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当中。考虑到物理与现实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2]。
  例如在教学“压强”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吸豆浆”的情境:“相信同学们都喝过豆浆吧?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豆浆会被吸上来吗?”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出大气压强的相关内容:“大气压强帮助大家用吸管吸出豆浆,但是如果装豆浆的袋子底部有小洞,那么豆浆就会从底部流出来,这就充分说明了豆浆对袋子的底部有压强——液体压强。”在生活情境中,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压强的存在,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又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即筷子和装满水的透明水槽。随后,将筷子斜插在水槽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筷子的形状,并思考:“筷子为何会变形?”这样的实验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良好的激发,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合理选择课题,组织合作探究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不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还有必要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在课后展开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欲望来探究问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个人的不足或者存在的疑惑,明确自身问题并准确定位。对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其次,教师为学生精心选择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一举多得[3]。
  例如在教学“光现象”与“透镜及其应用”这部分知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将其有机整合,将课题梳理成以下几个部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原理;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原理;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原理;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原理;镜面虚像成像原理。随后,教师通过划分兴趣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展开合作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这些难易程度不一的课题分配给对应层次的小组,让各个小组对课题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大致的把握,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能够在草稿纸上画出正确的路线图。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各个小组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让各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上讲台进行成果展示,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成果进行指导和总结。教师选择课题,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切实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探究习惯和合作学习习惯,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科学设置疑问,展开深入探究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科学设置疑问,这对学生的物理探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具体来说,环环相扣的疑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深入探索,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原则,为学生科学设置疑问[4]。教师先将课前准备好的铜和铝呈现在讲台上,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根据颜色,学生很快就知道了答案,即铜块和铝块。教师继续抛出问题:“假设将它们涂上白漆,同学们是否能够鉴别出来?”这时,有的学生认为无法鉴别,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质量进行鉴别,即轻的是铝,重的是铜。教师接着引导:“那么两块质量相等的铜和铝要怎么鉴别呢?”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体积来鉴别,大的是铝,小的是铜。教师再引导:“如若两块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金属摆在眼前,你能鉴别出来吗?”学生陷入沉思。于是,教师把握时机,顺势引导,提出这样的猜想:“①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②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小质量小,体积大质量大。”随后,教师再让学生围绕上述猜想展开探讨,并且试着用实验来验证上述猜想。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实验数据,学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相等……最后,梳理和归纳上述结论,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公式。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欲望的驱使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物理探究之中。
  (四)注重实践操作,强化探究体验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展开物理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材料,展开实践操作,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亲身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从而对温度的概念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体验温度计的用途等。首先,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材料,即三个杯子。在正式教学时,拿出杯子,分别倒入热水、温水以及冷水。随后,教师让学生将双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当中,并说说感受。这个时候,学生可以明确感受到水温不同,从而对温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让学生重复上述操作,再将双手一同放入温水当中,并让学生说说感受。这个时候,学生提出一只手感觉水温低,另一只手则感觉水温高。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双手放在同一水杯中,水温应该是一样的,换句话来说凭个人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正确的。”最后引出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实践操作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探究体验,让学生从中收获新知,在发展思维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创设生活情境,合理选择课题,科学设置疑问,注重实践操作四个方面组织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童益林.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J].新课程(中),2015(12):60.
  汪世富.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5):70-71.
  俄措.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9):60.
  孙玉红.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9):72.
其他文献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状态,促进彼此之间信任度的有效提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文章探究了沟通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新模式。"管育并重"德育模式怎样有效应用在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质上是对学生哲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语篇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用哲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将语篇中的知识点和内容以问题的形式
逻辑推理是学生运用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证明,以确保分析过程严谨,形成数学结论和构建知识体系必备的关键能力。文章以"多边形外角和"教学为例,探究
文章指出了以素养为本的"逆向设计四线贯穿法"的教学设计思路,即纵向以课堂情境导入、重点学习、难点突破、建模提升四个教学环节展开;横向以情境线、活动线、知识能力线和素
【摘要】从信息化转化数字化,再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新时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承载着提高学生综合信息素养以适应“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趋势的重要使命。项目式学习是工程领域向教育领域迁移的一大产物,对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较大的价值。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信息技术课;不足;价值取向;融合应用  在教育信息化迈向3.0时代的大背景下,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更加突出培养学生获取、分
【摘要】为了明确了解导致自闭症儿童出现排泄异常行为的原因,研究人员需要对自闭症儿童的排泄异常行为进行功能评估与分析。文章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学校一名自闭症儿童排泄异常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功能性研究,之后运用积极正向的干预策略,从而减少异常排泄的次数,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异常排泄现象。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排泄异常行为;功能分析;干预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师需要明确微课的意义,根据微课的特点设计微课内容,进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导。文章主要分析了微课的特点、应用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微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时,要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英语绘本因其生动的画面、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以及简单的英语词汇等诸多特点,受到小学生的普遍喜爱,同时被英语教师创造性地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英语绘本;小学英语教学;价值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合理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既贴近日常生活又具有积极影响的
【摘要】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促使其向着更为复杂的理论发起冲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工作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教”,如何帮助学生去“用”才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展开论述,思考了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  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数学应用意识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数学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