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信息化转化数字化,再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新时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承载着提高学生综合信息素养以适应“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趋势的重要使命。项目式学习是工程领域向教育领域迁移的一大产物,对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较大的价值。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信息技术课;不足;价值取向;融合应用
  在教育信息化迈向3.0时代的大背景下,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更加突出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或合作分析现象、提出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借助其结构化的调控、系统化的探索和别样化的思考,完善课堂教学方案,优化师生互动方式,强化绩效当堂检测,促进学生更加注重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一、初中信息技術课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课程地位把握不准
  因为信息技术没有被列入中考的必考科目,只作为合格性检测科目,所以出于功利性思想,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课程视为“小科”“副科”,导致教学课时相对安排较少,且时常被语文、物理、历史等科目挤占。同时,为数不少的学校只安排1~2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他们不仅需要执教信息技术课程,而且要兼职电化教育设备维修、校园网络维护、微信公众号发布等相关工作。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难以保证全部精力投入到所教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当中,导致教学质量不够理想,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常见信息工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机房建设、软件应用、智能系统搭建、STEAM教育拓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实际教学情况看,教师将教材作为主要讲解参考和依据,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陈旧的教学知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师授课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教师如果依然只依赖教材,将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无法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此外,目前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主要采用灌输法,即使在上机操作时,也要求学生生搬硬套进行模仿,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动手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看,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新性,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才可以掌握知识,巩固技能,形成信息伦理。但从当前实际教学情况看,由于受到课时减少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为保证完成教学目标,可能出现为了赶教学进度而降低教学质量的情形,减少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而用更多时间讲解理论知识,难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取向
  (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多半是先讲后练,此种方式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缺乏自我学习机会。而采用项目式学习,通过构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在项目问题驱使下,学生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学生借助工具解决问题,通过合作、讨论、操作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
  (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进行跨学科探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用,推进信息技术手段支持下的课堂变革和教学创新。例如在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掌控板”一课中,教师在教学“音乐控制台”部分内容时,所教内容除编程知识之外,还包含数学坐标系、音调音符、蜂鸣器发声原理等内容,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而且可以跨学科整合多样化的知识,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三)实行项目闭环管理
  项目式学习主要包含项目的主题、过程、情境、结果四方面,强调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展开合作探究,完成以预设为主、生成为辅的项目学习任务。其中,主题指向的是项目内容设计,该内容需要建立在真实情境中,通过相应的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过程指向的是项目环节安排,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的具有探索性、挑战性的动手操作和调查研究;情境指向的是仿真情境创设,通过构建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移动学习条件,带领学生经历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分析信息编码,加工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最后的结果指向的是目标达成情况,包括学习兴趣、信息素养、应用技能、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初步具有一技之长,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增强项目整体意识
  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意识,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梳理项目,理清项目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一般会安排每周1~2节,但如果想完成一个项目,则需要12~16课时,此种情况会导致项目分散在各个课时中,过于分散的项目显得尤为混乱。因此,教师应坚持系统化的思维和结构化的管理,合理设计项目以及具体活动规划,引导学生树立项目整体意识。
  例如,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Excel表,将其作为一个项目,将每一节课所学知识建立在相应的工作表中,当打开文件时,就可以回顾、复习知识,通过学习内容的记录,帮助学生全面梳理学习过程,增强学习逻辑性。再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项目主题”为名建立主文件夹,一节课对应一个文件夹,同时将学习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资料、成果等保存其中。当该项目完成后,学生打开文件,可以清楚看到项目进展过程,从而进一步增强项目活动意识。
  (二)合理设计项目方案
  项目式学习法的运用,主要着力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和泛在网络空间,保障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个性化与场景化,对课程教学不再是修补式地变革,而是整体式地重构。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对项目进行结构化设计,基于学生基础学力的差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总项目下的学习主题和学习任务,同时打破教材和校园的局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扩大项目式学习的成果。   例如,执教八年级“PowerPoint模板的应用”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以“我喜欢的影片”为主题,其中明确的内容就是要求制作“宣传演示文稿”,内容为“我喜欢的影片”,这种设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因为影片种类、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此外,在模板选择、呈现方式、文稿框架编辑等具体效果上,教师要保障其开放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巧妙融入课时目标
  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主要依据的是所在年级和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实际,确立具体化、多层次的目标任务,同时始终紧扣教学目标,并想方设法落实落细。
  例如执教七年级“设计和制作封面”一课时,教师可采取活动单任务驱动的项目式学习模式,使用演练结合、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主推荐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成员担任组长,掌握自选图形、匹配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等图文混排的操作技巧,了解封面、封底的组合特点和制作办法。教师和学生可事先准备一些制作精美的杂志封面以及相应的素材,供大家借鉴和选用,小组研究素材寻找结构布局的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操作能力。
  (四)加强当堂检测反馈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在于“项目”,讲求的是课堂教学成本与单元时间收获的产出率。教师可以通过书面作业、上机操作、问卷测评、项目评估等办法,对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思性的调控,培养学生勤于操作、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信息课程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综合素养,观察了解并熟练应对学科学习、日常生活及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基本信息技术应用。
  例如执教九年级“PHOTOSHOP图片合成”一课时,本课检测反馈的关键指标在于透明度、图层选项、图层混合及蒙板工具、羽化工具共五种工具的使用,其中前三种工具之前已经学过,后两种工具是新授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办法,鼓励学生先模仿教师操作,再独立进行演练,逐一完成“抠取图片拖动到背景调节透明度,点击渐变工具在蒙板上拖出直线察看渐变效果,选择羽化工具设置更大一点参数”等动作,力求高质量完成抠出一张图融入另一张图的任务。在总结环节,教师和学生通过多功能教学一体机,集中展示部分学生的操作过程,师生一同点评操作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点评失败的原因,并共同赏析操作正确且符合审美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徐春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2):45-47.
  曾欣怡.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 [J].基礎教育论坛,2020(04):62-63.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思想引领,积极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为其全面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提出了把立德树人融入中学德育的几点策略,希望能为提升中学德育教育水平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学教学;德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中学生正处于“扣第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建议"强调联系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文章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尝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
【摘要】大数据在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中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搜集学生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相关数据,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辅导策略,预防心理危机,做好生涯和学业方面的规划与指导,增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文章阐述了大数据在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中的具体运用,并就存在的挑战做了相应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心理教育;生涯教育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大数据”
【摘要】在发展学生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教学短板。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意义是什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师要重视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融入“跨界学习”,摆脱语文学科本位教学局限,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跨界学习  “跨界”的意义是一种“转型”,旨在突破学科本位的“界墙”限制,拓宽学
【摘要】幼儿园园长在幼儿园管理中起到核心领导的作用。目前部分农村幼儿园园长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不利。文章针对农村幼儿园园长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农村幼儿园园长管理观念创新与优化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幼儿园园长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园长;管理观念;创新;优化策略  园长在农村幼儿园中既扮演着行政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又扮演着教育者的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状态,促进彼此之间信任度的有效提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文章探究了沟通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新模式。"管育并重"德育模式怎样有效应用在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质上是对学生哲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语篇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用哲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将语篇中的知识点和内容以问题的形式
逻辑推理是学生运用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证明,以确保分析过程严谨,形成数学结论和构建知识体系必备的关键能力。文章以"多边形外角和"教学为例,探究
文章指出了以素养为本的"逆向设计四线贯穿法"的教学设计思路,即纵向以课堂情境导入、重点学习、难点突破、建模提升四个教学环节展开;横向以情境线、活动线、知识能力线和素